APP下载

基于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探索

2024-02-21张明

文理导航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线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张明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能够自如写作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终极目标追求。在教学中要想践行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本文将围绕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视角出发,探究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单元;双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单元主题作文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主题作文的特征在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及创作思路,让学生立足本单元的课文寻找素材与灵感,为学生的写作创新提供有效的根据,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提升。当然要做好单元主题作文教学工作,教师还需要做好引导,立足教材找到双线指引,明确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训练要素,深化学生对主题内涵的认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亦是如此。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课堂秩序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期间担心创新会增加课堂秩序管理难度,因此在创新时束手束脚,课堂上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多是运用灌输式教学法。写作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能力等等,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受到制约,这种情况下作文教学质量就无法达到预期。

(二)学生写作兴趣低迷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将其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但是就小学生写作兴趣激发情况来看,学生写作兴趣低迷是比较突出性的问题,许多学生每到写作时就觉得下笔困难,拼尽全力才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任务。学生写作兴趣之所以比较低迷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引发的。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传授的写作方法虽多,但是主要围绕的是让学生如何提升作文分数,不注重作文人文以及情感素养的挖掘,学生的写作内在驱动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小学生的写作积累有限。小学是学生接触写作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写作十分注重个人的积累,比如说需要在平时阅读各类书籍,同时还需要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吸取写作灵感。但实际上许多学生都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而教师的教学引导有限,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单元双线作文教学实施的优势

(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所谓“双线”指的是将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训练要素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整合时,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主题都是极为鲜明的,而单元写作任务则是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的。比如说,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选取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这几篇课文都是围绕书籍展开的,而本单元的习作主题就是“推荐一本书”,可见写作主题与阅读主题彼此之间是高度协调的,教师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形式

写作与阅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单元双线作文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同,其主张立足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深入探究课文的人文内涵,分析各个单元课文重点训练的是学生哪方面的语文素养,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积累转化为写作素材,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中表达自我、提升自我,这样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及发展显然是极为有利的。在作文教学中要想高质量落实单元双线目标,那么教师就需要灵活对写作教学形式以及方法,比如说可以将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等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们能够深入探究课文主题,并将其与单元作文主题联系在一起,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如果自己是作者将会如何表达相关主题。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取了《猫》《母鸡》《白鹅》三篇课文,其所描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小动物,而该单元的习作主题则是“我的动物朋友”,与单元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在课文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写作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如果自己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会如何进行创作,探究这些课文究竟为何会打动自己,分析课文的细节以及情感描写特点等等,然后让学生学习相应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至于无话可说,可以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三、基于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策略

(一)明确单元主题,掌握写作方向

单元主题写作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单元主题是对整个单元课程内容的凝结和升华,在此背景下开展写作教学时要求学生依照单元主题进行写作能够灵活地将自己在该单元中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分析及应用意识,为学生的写作思路构建提供有效的帮助,这也是单元双线作文教学的根本所在。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所选取的两篇课文分别为《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时还有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该单元的习作主题则是“游”。这个单元所选取的课文以及习作例文主题均比较突出,其所记录的都是作者游览美景的经历,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所见所闻之美。单元主题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景的美并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之上,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将他们内心对于自然界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出来。该单元的习作主题“游”不仅与单元课文学习的主题内容紧密相连,同时也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出游的经历,他们游览的地方不同所见识到的美景也可谓是千差万别,但是如果说学生对于本单元的主题不了解,在写作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记流水账的情况,比如说简单地在作文中记录自己一日游览了哪些景点,缺乏对景物的细节刻画和描摹,这样就难以写出优质作文,学生也无法体会到写作所收获的快乐,写作积极性也将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和干扰。所以说,教师在单元双线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明确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向。以上文中提到的单元主题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几篇文章进行回顾和整体上梳理,分析这几篇课文在描写景物时有何特点,描写方式的异同,让学生们积极发散自我的思维,然后再结合自身的游览经验,说一说在旅游的过程中最打动自己的是什么,尝试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体会记录下来,助力学生真正写出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种种快乐,为高质量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课文内容,确定写作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情况来看,各个单元所选取的课文内容与习作主题是高度统一的,课文可以为习作主题活动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得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感受写作的作用与价值,这样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显然也是极为有利的。如果说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单元课文的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那么在完成单元习作主题任务时就会出现不知道应当从何着手的情况,写作时过分依赖作文书,作文无法注入自己的情感,写作能力及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依然以上文中提到的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几篇课文为例,这几篇课文均十分优美,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如《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种自然现象“日出”,对于“日出”可能在许多学生心中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但是在作者的描绘下“海上日出”却是十分壮美的,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冲破重重乌云,日出蓬勃的生命力倾泻而出,给了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当然作者所描写的也并非只是海上的日出而已,作者在写作的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借助海上日出表达了自己对于光明的强烈向往。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从时间顺序出发,围绕日出前、日出时以及日出后的顺序着手进行写作,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薄云蔽日三種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作者尤其擅长写作内容的描写和刻画,比如说,在第二自然段写了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这一段描写得极为细致完整,重点描绘了太阳由将出、半升到全部升起时的形状,色彩、动态和光华的变化,层次分明,让读者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好似就与作者一起在欣赏精美绝伦的海上日出。在写作主题“游”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深入剖析单元课文内容的创作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写景作文的训练,让学生立足自己的生活经验,品味身边的风景,重点刻画自己在游览风景时的所见所闻,注重细节的表述,并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围绕课文内容出发的写作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写作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三)指导写作修改,升华单元双线主题

在单元双线写作教学背景下,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梳理写作内容,还应当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赏析,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适当的修改,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这样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的发展显然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学生顺利完成单元主题习作任务之后,教师也不能就此松懈,而是要及时组织多元化的作文评价以及修改活动,比如说可以先让学生自评、互评,从中写出5~10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然后再由教师点评,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和交流,这些作文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与单元主题内容之间有哪些关联性,以此升华单元双线主题,助力学生的写作素养最大限度发展。

总之,在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训练要素,然后围绕相关内容开展作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快乐,从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创作,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当前的写作有所帮助,同时还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助力语文教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国赟.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策略[J].智力,2023(21):73-76.

[2]姚淑莉.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考试周刊,2023(25):42-46.

[3]战晓民.点面结合 双线并进——小学语文《开国大典》教学中“长文短教”的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4):146-148.

[4]余月霞.基于统编教材单元“双线”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6):5.

[5]孙田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双线并行”[J].读写算,2019(29):186.

猜你喜欢

双线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