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下出版社总编室的职能定位和能力建设

2024-02-18庞昊

传播与版权 2024年3期
关键词:总编室职能定位能力建设

庞昊

[摘要]面对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总编室作为出版社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出版业务管理、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应重新思考与再认识自身的职能定位,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水平,强化责任担当,树立窗口形象。文章分析出版社总编室职能定位的四个中心、出版社总编室能力建设的四个维度,探究出版社总编室工作优化路径,更好地为出版社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关键词]总编室;职能定位;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总编室作为出版社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把住质量关口、规范编辑流程、组织精品出版、提高管理效率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协调左右、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出版社总编室职能定位的四个中心

(一)做质量管理的指挥中心

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立社之本。总编室作为出版社中参与出版全流程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强化质量把关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出版社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功能效力。1997年,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强调,坚持选题论证制度、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坚持责任设计编辑制度和设计方案三级审核制度、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坚持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等。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从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个方面以及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对图书质量做了明确界定。2018年底,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出版质量在四大一级考核指标中分值(50分)位列第一,凸显了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近些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连续开展图书质量管理年度专项工作,将质量管理常态化提升到整个行业的显著地位。

图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出版社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出版实际情况的各项出版管理制度,对图书质量进行管理、监督、评判,能够有效保障图书质量,为各部门、各岗位开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总编室既是出版社有关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制订与实施的组织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与监督者[1]。对保障图书质量而言,总编室应以制度为抓手,通过制订选题论证与申报制度、书稿审读编校制度、编辑资质管理制度、图书质量管理与奖惩制度等,明确各环节责任,搭建好质量管理的平台,将质量管理监督延伸至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提升图书出版质量。此外,总编室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出版社发展的新需求、新问题,适时、及时地对已有制度进行修订、更新、优化与完善。

二是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编辑作为出版工作的主体,对图书质量负有主体责任。总编室应在出版社内营造重视出版质量的企业氛围,促使项目负责人、责任编辑树立质量责任主体意识。一方面,总编室要将编辑资质管理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对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并履行登记、注册手续的编辑方准予其发稿,对符合国家相关资质要求的编辑方准予其承担三审任务,强化编辑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总编室要优化编辑职业管理,重视编辑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并组织符合条件的编辑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为编辑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等重要参考用书,通过提供继续教育、邀请专家开展业务讲座、开展编辑沙龙等多样化方式,组织编辑学习与编校工作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标准与行业规范,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

(二)做业务流程的运营中心

从组织选题论证与申报、签订出版合同到“三审三校”,从申领书号、CIP数据到生产进度监控、印前审读质量抽检、样书入库与送交、书稿档案整理归档、编辑工作量统计、稿酬开具、回复读者咨询等,甚至对图书出版后相关信息的跟踪管理、统计分析,都离不开总编室的参与。作为编辑出版业务流程的调度室[2],总编室应针对出版流程前期、中期、后期的各关键节点,加强跟踪问效,落实管理职能。

一是抓好选题管理。其一,抓好选题论证与申报管理。总编室要扎实组织好选题逐级论证工作,尤其把关好选题的出版导向、申报规范性等:对涉及重大选题备案范畴的选题,要严格按照重大选题备案管理办法履行送审备案手续;对超出出版社出版资质以及不符合出版社出版范围的选题,要及时提醒项目负责人等规避风险;对制版分离选题、合作选题和自有品牌选题,要充分论证,确保选题实现率。其二,抓好中长期选题规划、年度选题计划与增补选题管理。总编室应明确工作思路,从出版社整体发展规划出发,发挥出版特色与出版优势,深入梳理与分析各编辑部上报的选题:中长期选题规划应注重板块构建、产品线建设,加强大套系与单品种重点精品选题的储备;年度选题计划是出版社年度编辑和发行工作的重心,应侧重既有产品线上产品群的丰富以及新兴产品线的开拓与尝试,让主题出版、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各有主次,相辅相成;增补选题是对年度选题计划的有效补充,是出版社针对市场热点、焦点或者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新选题。总编室要通过选题分级、分类规划、论证与上报,提升选题质量,优化選题结构,降低出版经营风险。

二是抓好发稿管理,加强书号与CIP数据申领管理。发稿是总编室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对书稿名称、作者、内容是否与选题相符,审稿情况、审稿意见是否完备,审稿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要求,发稿单填报是否规范、准确,书稿是否“齐、清、定”,重大选题是否已履行备案手续等,总编室均应仔细检查核对,若不符合要求则及时返给责任编辑补充和完善。总编室也要监督编辑认真处理复审、终审提出的质疑或问题。近几年,在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书号总量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总编室作为出版社的书号与CIP数据申领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加强书号与CIP数据申领管理工作。一方面,总编室要及时登记、整理、盘点书号和CIP数据使用情况,如加急额度、余留数量等,根据出版计划合理协调与分配各编辑部的书号与CIP数据使用,防止书号额度使用不到位,避免CIP数据与选题实际有出入。另一方面,总编室要优先满足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选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选题等重大、重点出版项目的书号使用需求,动态预留备案送审的重大选题及热门、热点选题的书号资源,灵活统筹书号使用规模,保障书号使用的“质”与“量”,从而有效助力出版社整体发展战略。

三是抓好成书管理。在书稿正式付印前,总编室可以组织印前审读,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在图书出版后,总编室应及时做好样书签收、确认、分发与送交工作,并将与图书相关的审稿记录、重大选题备案送审材料、发稿单等一一归入书稿档案。此外,总编室还要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省新闻出版局图书质量管理年度专项工作要求,有计划地对已出版的图书进行成书自查与阅评,并根据市场效益、读者反馈等,协助编辑部做好重印、再版,修订图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做精品项目的管理中心

总编室负责出版社各项精品出版项目的申报,涉及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以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省部级行业性奖项,从精品出版项目的规划、论证、申报、执行到结项、宣传和报奖,总编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提前规划布局,做好优质选题储备。精品出版项目的申报时间一般较有规律,如: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走出去”項目申报在2—3月;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增补项目申报在3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在7—9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申报在11—12月;中国出版政府奖每3年评选一次,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每2年评选一次。这就要求总编室做有心人,加强出版社精品出版项目的储备,抓住项目申报时间节点,关注通知等申报动态,制订并更新“申报日历”[3],对历年入选精品出版项目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前规划,充分发挥出版社在作者资源、品牌特色等方面的出版优势,主动掌握学科头部资源,在重点选题领域中有针对性地做好高质量、高水平的出版项目培育,组织社内外专家充分论证,努力做到储备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再储备一批,有效地推动精品出版项目动态发展。

二是认真研读申报文件,精准把握申报重点。在相关项目、奖项的申报、评选通知发布后,总编室应仔细研读通知,准确把握申报、评选精神,重点关注评选范围、参评条件、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申报数量等,并比照往年相关申报信息,全面把握相关内容的差异与变化,迅速组织出版社精品出版项目的申报评选工作,统筹协助项目负责人精心准备申报材料。总编室应严格审核申报材料,确保相关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填报规范、符合要求,使申报材料文字表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亮点突出,提高申报材料质量。

三是密切跟踪进度,协调项目执行与落实。总编室可以制订相应的重点项目管理制度,从项目质量、资金管理、项目进度、绩效考评等多个维度进一步细化与规范项目的出版流程管理、人力资源配置、资金使用等,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编室应会同项目负责人共同落实“三审三校”、装帧设计、印前质检等环节的主要责任与目标,按照拟订的项目实施进度表组织和协调编辑、出版、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工作,管控项目质量,尤其是大型出版项目,要重视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及时调控和妥善应对问题,避免某一环节影响整体进度。

四是重视结项工作,提升宣传推广能力。总编室应配合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申报的结项时间,按时或提前完成出版任务,组织社内外专家对图书进行质检、审读,并提交质量检查报告,准备好资助经费收支明细、支付凭证、原始票据及相关合同等,协同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进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除了策划好、实施好,总编室还需要宣传好相关项目,一方面,可以会同出版社宣传团队做好图书宣传推广,邀请专家、读者撰写书评,挖掘精品出版项目的亮点;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精品出版项目申报相关奖项并关注后续评奖动态,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做出版信息的集合中心

总编室既要联系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又要联系作者、读者、合作单位及其他出版社,接触面广,掌握信息多,是出版社的窗口。

一是重视各项文件、通知的收发与处理。对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编辑出版业务方面的文件、通知等,总编室应分清轻重缓急,迅速登记建档,将重要文件第一时间报送请示相关社领导,及时流转、准确传达常规文件、通知,并抓紧研究落实、督办到位。

二是做好各项材料上报工作,精益求精。在实际工作中,出版社年度选题分析报告、年度出版情况分析、书号调控核发评估和申请报告、社会效益自评考核报告、图书出版业务开展情况自查报告等总结、汇报材料一般均由总编室按照相关工作文件精神和出版社实际起草。作为最熟悉出版社内出版业务开展情况的部门,总编室必须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厘清出版业务工作情况,做好各项材料上报工作。

三是注重基础数据积累,做好统计分析。出版社稿酬统计、编辑工作量统计、生产进度统计以及书号使用情况、新书出版情况、重印再版情况等统计一般由总编室负责或牵头完成。这些数据统计不仅是基础信息的汇总,更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归纳、分析工作[4],能够为出版社自身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发挥参谋作用。总编室应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梳理统计内容,强化基础数据积累,预留数据统计与核验时间,建立数据跟踪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数据填报及分析能力,利用好相关统计工具和统计手段,对数据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社领导或相关部门、人员沟通、确认,通过多渠道、高频次的数据采集,将数据及数据呈现的信息与具体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为出版社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出版社总编室能力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站好全局高度

总编室人员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国家出版方针政策和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掌握最新政策要求和出版动态,在出版过程中准确地为编辑答疑解惑。在具体工作中,总编室人员要有大局意识,在选题论证、重大选题备案等环节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把好导向关、政策关,提醒和督促编辑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出版方针政策,遵守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确保出版业务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与合理性,并深入编辑业务流程,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编辑业务中的难点、痛点,不断优化出版流程,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出版社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案,还要站在全局角度深入了解编辑的专业优势等,在知人所长的基础上组织编辑工作,制订和实施各项计划,协调各环节工作关系。

(二)把握工作深度

总编室承担着出版社选题组织论证、整理、分析、上报等工作。选题是编辑工作的中心与重点,选题管理是出版经营管理的首要环节。总编室人员要对出版社选题做到心中有数,重视选题,研究选题,对出版社各年度选题对比、不同出版社同类选题横向对比、各编辑部历年选题对比、编辑个人选题情况对比等进行详细分析,为出版社选题决策和编辑选题申报在总量和方向上做好参谋。在选题具体实施中,总编室人员应做好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指标的监控,通过对选题的科学管理,凸显整个出版社的运营能力、出版結构、品牌特色。总编室人员要重视调研、总结工作,对负责起草的出版社各项编辑业务汇报、总结以及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重要奖项的相关申报材料,要始终秉持精品意识,发挥工匠精神,能够从上级部门、社领导、编辑、作者、读者等角度换位思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用事实、数据说话,发现、掌握客观规律,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服务出版社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业务进度

总编室必须促进整个出版团队优势互补、密切合作。这就要求总编室人员熟悉出版社的编辑出版规律,具备超前意识,及时处理新情况、化解新矛盾、消除新隐患,打造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办有效、服务到位的管理服务组织,提高出版社编辑出版业务的管理效率。一是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总编室人员要“一专多能”,成为业务多面手,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和手续,能够及时处理紧急工作,主动补位,勇担责任,遇到问题不推诿。二是化被动为主动,协调推进。总编室人员在业务流程推进中要针对重点环节、“卡脖子”业务的难点,有意识地协调并解决,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最大限度地履行自身枢纽职能,有效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三是具有快速、准确的响应能力。总编室人员面对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文件以及交办的各项任务,要做好出版社相关部门、人员之间的上传下达,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报材料等工作,做到不拖延工作。

(四)彰显服务温度

服务是总编室的基本职能之一。总编室人员应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为编辑出版业务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内,总编室人员在编务工作中要保持耐心、细心、热心,对工作内容做好建议和引导,妥善疏导编辑等人员的不理解、不满意的情绪,有理有据、用心用情做好解释沟通工作,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出版规章制度,又要想编辑所想,为编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对外,总编室人员要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从读者、作者角度换位思考,实事求是,维护出版社形象。

三、结语

总之,作为出版社业务枢纽的总编室要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曼曼.浅析总编室在图书质量管理中的职能与作用[J].中国编辑,2017(02):33-37.

[2]吴培华.出版社总编办的枢纽功能应继续强化[J].中国编辑,2014(02):28-31.

[3]王金团.浅谈总编室在重点出版项目申报与管理中的方法与作用[J].出版参考,2018(02):47-48.

[4]孙晓梅.出版统计:新时期总编室工作之重[J].出版参考,2017(10):64-65.

猜你喜欢

总编室职能定位能力建设
探析总编室人员应注重修炼的意识与能力
总编室视觉艺术部 介是一个魔性的团队
新时期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新模式
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的构建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关于新时期出版社总编室服务职能的思考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