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4-02-02严鸿林周盼张勇赵旺生张贞贞任鹏吴均刘静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乡村振兴课程思政

严鸿林 周盼 张勇 赵旺生 张贞贞 任鹏 吴均 刘静波

摘要 动物营养学是畜牧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梳理动物营养学课程的知识内容和育人目标,挖掘章节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以餐桌猪肉故事、磷营养代谢、产业振兴等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和科技强国理念,增强其文化认同。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取得的育人成效,可为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培养可服务、面向乡村振兴的畜牧双创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2-026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System in Animal Nutrition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YAN Hong-lin, ZHOU Pan, ZHANG Yong et al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Sichuan621010)

Abstract Animal Nutrition is a basic curriculum in animal husbandry maj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system of animal nutrition course was constructed by sorting out the knowledge contents and education goals of animal nutrition course and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hapter knowledge. The example cases, such as the table-eating pork story, the phosphorous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and the livestock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were used as the carrier to cultivate the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feelings of big n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strengthen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students. The achievements in talents cultivation deriv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system of animal nutrition course could provide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realizing the collaborativ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nd major education in talents cultivation,and cultivating talents serving and fac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kills in animal husbandry fiel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Animal nutrition;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Implementation path; Practice

基金項目 西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2xn0024)。

作者简介 严鸿林(1988—),男,湖北荆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3-0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振兴是落实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保障,而人才振兴是产业振兴的基石,尤其是农业科技人才。调查表明,畜牧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贡献较大,占45%以上。该领域双创型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然而,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大国三农”情怀,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这是我国高校畜牧类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动物营养学是大部分高校畜牧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具有实践性强、理论要求高、涵盖专业多、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有助于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筑牢学生思想根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 动物营养学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食物链的能量平衡、阐释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长发育关系的基础学科,与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育种学、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饲料学、猪生产学、饲料分析与检测等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该课程系统阐述了六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各类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六大营养物质代谢蕴含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两山”理论、科技强国、家国情怀、大国“三农”情怀、民族自豪感、“四个自信”、局部与整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等思政元素。通过深入挖掘每一章节的思政素材,并通过案例法、类比法融入日常教学(表1)。例如,在绪论部分,以翔实的数据介绍我国居民日常餐桌上90%的猪肉都有引进品种血统的事实,强调我国在猪良种培育方面的短板以及存在的育种卡脖子风险,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理念、家国情怀和大国“三农”情怀,并培养学生探索家畜良种培育的未知领域、勇攀育种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矿物质营养代谢章节,比较我国和世界同行在猪的磷营养代谢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介绍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此外,饲料添加剂章节蕴含着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两山”理论等;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章节包含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等辩证思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营养代谢章节,阐释了何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系统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

2 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在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2.1 利用餐桌猪肉的故事,引导学生勇攀育种科学高峰,树立科技强国理念

畜禽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营养的摄入,尤其是均衡搭配的营养成分。然而,优良品种必须配套优秀的营养供给方案,即良种、良法要相配套。结合绪论等章节知识,以我国畜禽育种“被卡脖子”的案例为切入点,阐释国际潜在的种业卡脖子问题以及我国猪育种现状,重点举例阐述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猪肉现状: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费7亿头猪,但是国内市场上90%的生猪都含引进品种的血统,中国“猪芯片”被严重卡脖子。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波中猪、大约克猪等欧美国家的优良猪品种因具有瘦肉比高、产仔数多、生长周期短等特点而被我国饲养行业广泛饲养。国际上的种猪繁育技术主要被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垄断。因此,作为猪肉消费大国,我国存在猪种被卡脖子的风险。通过解析猪育种方面的卡脖子现象,引导学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投身于畜禽遗传育种,基于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索育种未知领域,勇攀育种科学高峰,解决畜牧业育种被卡脖子的问题,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科技成果应用于解决“畜牧业育种芯片”危机的伟业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树立学生的科技强国意识和家国情怀。

2.2 以磷营养代谢为例,介绍我国科研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矿物质营养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中磷元素是动物体内含量较多的矿物元素,对动物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磷代谢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上起步较晚,研究相对滞后,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提并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20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就猪的磷代谢而言,国内学者系统研究了猪在生长发育阶段对饲料中磷的消化、吸收、生物利用度和需要量,并取得了突破性和原创性的进展,填补了猪小肠和结肠磷代谢的研究空白,相关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讲授“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矿物质营养”“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维持的营养需要”等章节时,穿插讲解磷营养代谢的研究以及其他处于国际领先的研究,同时将辩证法、事物发展规律等相关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以磷营养代谢为典型案例,阐述我国如何完成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转身;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我国科研取得的骄人成绩,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与欧美国家在科研上的差距正不断缩小,但仍旧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将一系列案例融入教学中,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使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3 以产业和人才为引领,鼓励学生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培养大国“三农”情怀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核心是人才振兴。目前,乡村振兴缺乏懂技术、懂管理、有能力,并且具有“三农”情怀的双创型综合人才。尽管高校在积极培养“知农爱农”的双创型科技人才,但培养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在讲授“饲料添加剂、维生素营养、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营养与环境、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繁殖的营养需要、产蛋的营养需要”时,以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为主线,引导学生全面参与乡村振兴。例如,以抗生素为例,用翔实的数据说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和过量使用所带来的严重污染和微生物耐药性增强等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型添加剂开发不仅是畜牧产业振兴的基础,而且是我国畜牧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同时,以“铁骑力士”“新希望”“德康集团”等全国前10位的生猪养殖企业为例,阐述其在农村推广的“企业+农户”模式,尤其是该模式的免费技术服务和技术人员驻点给代养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提供及时、免费的技术服务,通过产业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案例讲解,不仅给学生灌输了人才强国理念,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践行“两山”理论,培养其大国“三农”情怀,而且可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核心在于人才振兴,培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和责任心,为参与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2.4 夯实专业基础、筑牢思想根基,培养可服务、面向乡村振兴的畜牧双创型人才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振兴。畜牧业与农村血脉相连,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懂技术、爱农村、会经营、心怀“三农”的双创型人才是畜牧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课程讲授中应因章节而制宜,将思政元素系统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和德育培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引导学生基于日常的课程实践,从乡村振兴角度切入,挖掘科学主题,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精准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学生科技项目。通过项目研究,促进学生对乡村的了解、对“三农”的认识,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利用研究成果,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国家级综合性、专项性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价值观的塑造、双创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筑牢其思想根基,为培养可服务、面向乡村振兴的畜牧业双创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3 初步成效

通过2018—2022年的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构建了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双创训练和科技竞赛为抓手,以培养具“三个认同、四个自信、家国情怀、知农爱农”的可服务、面向乡村振兴的畜牧业双创型人才为目的的育人体系。学生先后主持了“新型高效猪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202210619029)、“开发pudding鸡丁——助力大凉山地方优质肉鸡有效发展”(202210619003X)、“新型抗菌肽——抗生素的替代品”(201910619011X)、“丘处鸡果冻鸡丁酱——互联网+助飞脱贫”(201810619006X)、“显微辅助单细胞捕获装置的研发”(201810619019)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助力“‘三区’特色畜禽资源产业化发展的专属科技服务项目”(S202010619118X)等10余項省级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涵盖了创新训练、创业训练等类型;主持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近10项。同时,“丘处鸡果冻鸡丁酱——互联网+助飞脱贫”“竹梦之旅——巴蜀致富金钥匙”等项目获得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等项目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通过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4 结语

课程思政研究和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农业类特别是畜牧学科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和为畜牧行业输送知农爱农型专业人才具有关键意义。通过动物营养学课程知识内容和动物科学专业育人目标的结合,深挖课程思政元素,采用以章节思政案例为载体的实施路径,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双创训练和科技竞赛为抓手,增强学生的强农兴农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建设培养热爱畜牧事业和具备科技理念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叙杰,金安江,何进,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三生”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464-1471.

[2]曹满湖,肖露,杨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养殖与饲料,2022,21(11):10-15.

[3]丁晓东,丁月强,吴奕,等.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5):18-20.

[4]杨明明,姚军虎,龚月生,等.《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1):111-112.

[5]王林云.试论我国和欧美国家种猪育种体系的差异及网式育种[J].中国猪业,2017,12(8):44-49.

[6]方热军,项智锋,杨永生,等.矿物元素理想模式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5):891-898.

[7]吴信,万丹,印遇龙.畜禽钙磷和微量元素营养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21,11(4):455-461.

[8]杨忍,文琦,王成,等.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4):890-910.

[9]董翀.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37-150.

[10]石建勋,付德波,李海英.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三观”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20(24):38-40.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乡村振兴课程思政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