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产业发展与中医药服务耦合协调研究

2024-02-01王珊珊

卫生软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耦合中医药养老

王珊珊,倪 飞,孙 君

(1.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数据科学与中医药创新发展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1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中医药与健康管理、养老相结合,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并要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已有文献对中医药服务开展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中医全科人才培养[2-5]、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6]以及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和能力提升[7]。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有关养老产业的研究,主要涉及养老模式[8-11]、养老政策[12-15]、养老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16-19]等。对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而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研究的较少。已有的“中医药”+“养老”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分析,侧重在医养结合大背景下,研究中医药特色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路径及方式,如李华章等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我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并从发展氛围、服务体系、管理体系、资源挖掘、产品开放、人才培养、资金投入7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20];另一类是定量分析,主要是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养老服务模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9]以及运用问卷分析法分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21]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测度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分析其耦合协调程度并且探索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两子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有利于推进中医“治未病”理念顺利引入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而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模式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借鉴已有相关成果[20,21]并结合养老产业的特点与中医药的独特属性,按照科学性、完备性、层次性以及数据可得性选取包括基础要素、医疗服务量、服务效率3个维度共9项指标构建中医药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服务水平3个维度共7项指标构建养老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

1.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2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及台湾除外)的样本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养老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其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由于西藏的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数据缺失,故采用均值法替换。

1.3 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养老机构耦合协调机理

耦合是多个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现象。协调是多个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和谐一致的良性相互关联。中医药服务与养老产业之间在理念发展、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作用,如图1。

图1 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机理

一方面,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其“治未病”“以人为本”的诊疗理念在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方面具有优势,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起因地制宜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还缓解了养老产业日趋紧张的医疗资源压力,提高了整体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养老服务,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促进了优质中医药服务效率的提高,同时通过养老这一当前社会问题,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中医药事业,利于保护与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

表1 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4 研究方法

1.4.1 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各指标的作用、影响程度不同,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权重赋值,熵值法可以很好地克服因主观因素对赋值造成的偏差。

1.4.2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度是用来度量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的大小。目前普遍采用的耦合度模型的规范公式:

耦合协调度模型:

T=αU1+βU2

式中,D表示耦合协调度,T表示养老产业发展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α、β表示权重,在本文中,认为养老产业发展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同等重要,故令α=β=0.5。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2。

1.4.3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灰色关联系统的一个分支,可以小样本资料中研究各指数发展趋势的相似度,从而确定各指数之间的关联度。该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测算影响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耦合协调的因素。

2 结果

计算2021年31省(市、区)养老产业和中医药发展能力综合指数U1、U2,并根据其耦合协调度值确定协调发展类型。当max{U1,U2}=U1时,定义为中医药服务能力滞后型;当max{U1,U2}=U2时,定义为养老产业滞后型,综合指数测算结果见表 3。

表2 耦合协调度判别标准和划分类型

2.1 中医药服务与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从表3第1~3列对比各省份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知:①中医药服务能力整体发展优于养老产业。各省份养老产业综合指数范围在0.0129~0.3237之间,均值为1.2086,有14个省份的发展指数达到平均值以上;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指数在0.3906~3.2049之间,均值为1.4032,有14个省份的发展指数达到均值以上。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养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前者比后者高出19个百分点。②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综合指数极态化严重,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相对均衡。养老产业发展指数最高可达3.2372,而有7个省份发展指数不足0.5,其中湖北、贵州、陕西养老产业发展指数不足0.05。③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以四大经济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进行划分,东部(1.6286)和中部(1.6133)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养老产业平均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1.0102)和东北部(0.7974)地区,但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养老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各省份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指数较高山东、江苏、浙江、山西、江西等主要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表3 我国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

2.2 中医药服务与养老产业耦合协调状况分析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关数据,对31省(市、区)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见表3。

从整体维度来看,我国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615,位于[0.5,0.6)区间内,整体水平属于勉强协调程度,养老产业滞后型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滞后型的省份分别为21个和10个,表明大部分省市属于养老产业发展滞后型,养老产业并未实现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同步发展。

从省域维度来看,各省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存在明显差异。由表4可知,贵州、陕西、湖北处于严重失调程度,青海属于中度失调程度,重庆、黑龙江处于轻度失调程度,宁夏、北京、福建、吉林、云南属于濒临失调程度,其余省份均处于不同等级的协调阶段,其中浙江(0.8986)、甘肃(0.8893)、江苏(0.8746)、江西(0.8594)、山东(0.8564)、山西(0.8438),耦合等级最高,均为良好协调。从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分布特征来看,耦合协调水平空间格局相对稳定,总体呈东高西低分布,区域梯度差异依然存在,以四大经济区域进行划分,东部(0.6616)和中部(0.6352)地区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程度优于西部(0.4699)和东北部(0.4462)地区,但总体差别不大。

表4 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程度

从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来看,存在某单一指标发展水平高,但整体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发展耦合协调度低的现象,如云南、重庆、湖北3个省份分别在中医院病床使用率、中医药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以及康复和医疗门诊人次数单一指标有较高发展水平,但耦合协调程度均为失调,甚至湖北省为严重失调。而像甘肃等地尽管投入相对较少,但资源配置利用率高,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呈现良好协调发展。

2.3 耦合协调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将代表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协调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作为参考序列,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2个系统16个指标作为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从而构成16个比较序列,并使用2021年样本数据计算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结果见表5。

表5 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关联度

从表5可见,16项指标关联度均高于0.6,提示16项指标均对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有较强的影响。16项指标中对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指标为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关联度为0.7482,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最直观地体现了中医药服务效率水平;养老机构年末在院老年人数关联度为0.7113,排名第2,这一指标间接反应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位于关联度前八8位的指标中,有5项指标属于养老产业发展指标,其中包括养老基础设施维度的3项指标,可见养老产业的基础设施发展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中医药服务各维度指标影响程度相差不大,服务效率维度的影响略高于其他两个维度。

3 讨论

3.1 中医药服务能力整体发展优于养老产业

各省份养老产业综合指数均值为1.2086,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均值为1.4032,养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于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养老产业发展不均衡。养老产业发展指数最高可达3.2372,最低不足0.05,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极态化。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进程缓慢,而我国自2009年发布《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2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2016年),国家政策支持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契机,养老产业发展与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并不同步。协同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2 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大

区域内各省养老产业与中医药服务能力耦合协调度等级存在明显差异。如西部地区中,甘肃属于良好协调、内蒙古属于中级协调,而贵州属于严重失调;中部地区山西属于良好协调,安徽、湖南属于初级协调,而湖北属于严重失调。除去区域位置、经济基础等原因,区域内中医药服务和养老优质资源配置不均,利用效率不高也是导致区域内耦合协调程度差异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是影响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无论是养老产业发展还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数、养老机构单位数量、养老机构建设面积、养老机构年末床位数与基础设施建设关联度在0.7以上,我国由于养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养老需求发展不同步,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东北部地区,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关联度达0.7482在16项指标中最高,表明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应注重服务效率的提高。

4 建议

4.1 融合中医药服务,提高养老产业发展水平

整合中医药与养老资源,以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为核心,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充分利用中医药服务良好的发展基础,建设全过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这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法规层面完善养老产业发展,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当地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养老产业有序发展。

4.2 统筹区域发展,提高耦合协调程度

借鉴同区域耦合协调程度较高的地区发展养老产业、中医药服务的先进经验,统筹区域内养老产业、中医药服务资源配置。努力挖掘区域中医药特色优势,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适当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优化中医院服务流程,提高中医院服务效率,在不摒弃公立医院其“公益性”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如养老产业和中医药服务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失调的宁夏、云南、黑龙江、贵州等省份具有支撑特色中医药、民族药发展的丰富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对当地中医药服务发展形成强大助推力。

4.3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协同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功能实现

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的推广提供了软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养老产业发展滞后型的地区,应致力于提高养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医养结合前期基础性工作。但同时应警惕,无论是养老产业发展还是中医院建设,机构数量、床位、建设面积等基础设施并非数量越多越具有优势,各地应根据发展情况、实际需求进行审慎决策,优化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的调配,优化资源投入规模和结构,以提高中医药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形成专业、精简、高效的中医药养老产业模式。

猜你喜欢

耦合中医药养老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养老之要在于“安”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