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2024-01-29王晓玲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器材体育运动

文 / 王晓玲

1 “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目标

1.1 弥补常规器材的局限性

常规体育器材属于高消耗性资源,由于使用强度较高,并且其购置成本高昂,常常会为学校带来巨大的经费压力。不仅如此,常规体育器材虽然在质量、安全以及规格上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类体育器材的趣味性不强,同时在形态设计上也没有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此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并使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自制体育器材”的主要目标之一便在于对常规器材表现出来的局限性进行弥补,甚至是直接在常规器材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造,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生身心需求,并组织学生对一些废弃体育用品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不常使用的标枪、竹竿等器械重新进行刷漆,并为其搭配简易底座制成足球、篮球运动中的辅助器材,锻炼学生控球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如此不仅能够确保体育运动的规范开展,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的器材种类,从而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2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的育人内涵得到了全方位拓展。强调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充分联系学科内涵特质,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引导。从而有效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发展路线,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而通过“自制体育器材”的形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其能够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改造成自身需要的体育锻炼器材,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例如一年级“爬行与游戏”单元,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对爬行运动的认知,打破传统爬行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模式,大胆将情境教学与器材完美结合,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小木棒和标志桶进行自制拼接。从准备活动的热身,到主教材的降低匍匐姿势,最后结束部分的放松拉伸,器材的使用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巧妙突破解决了本课重难点,达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利用报纸做成“闪避球”;在矿泉水瓶中灌满石子作为哑铃、花球、响锤等。从而有效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并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1.3 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性

体育课程离不开完善的器材配置作为支撑,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体育器材的创新与改造,则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并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郁兴趣。为此教师在进行自制体育器材设计时,需要以“服务课堂”作为本质教学目标,从多个层面对生活中的体育器材进行开发运用,以此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练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突破立定跳远重难点,促使练习更加有效,利用标志杆、弹力带、橡皮筋来让学生自由组合制作立定跳远辅助器材,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高度以此来发展腿部爆发力,提高学生在立定跳远时主动收腹举腿的意识;利用自制辅助器材寻找适合的起跳角度以及小腿积极前伸,从规范动作中发展运动能力。

2 “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方向

2.1 培养学生的器材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普遍没有意识到“器材”的重要作用,仅仅将体育理解为跑跳、游戏或是锻炼等,因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在“自制体育器材”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积极建立小学生的体育器材意识,使其认识到不同器材对体育活动带来的帮助,如此才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运动行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1]凌浩.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0(22):82-83.。

例如,小学生长期伏案学习,对其肩膀、颈椎、脊椎带来的负荷极大。如果不及时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纠正缓解,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故而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静态运动”技巧,专门针对学生的肩颈部位专项训练,并使学生在课下休闲之余也能够保持自主练习,如“单腿下蹲”“墙壁撑”等。同时为了保证运动姿势的规范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一些简易器材来增强自身运动效果,如“墙壁撑”中可以在膝盖位置垫一张纸,在上肢发力撑墙的过程中,保持膝盖位置与墙壁之间的紧密贴合,避免纸张从膝盖与墙壁之间滑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逐渐引起学生对器材的概念,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规范开展体育活动。

2.2 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

小学阶段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规范参与体育活动之外,同时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够找到自身擅长或喜爱的运动项目,使其作为一项爱好长久维持下去,进一步延长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效果。但小学阶段的教学配置有限,并且学生的体育经验浅薄,对于各类体育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借助“自制体育器材”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体育运动项目,并有效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为其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木棍、易拉罐以及胶带来制作简易“球棍”,将易拉罐与木棍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使用胶带缠上厚厚一层进行固定。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根简易“球棍”来进行高尔夫球、冰球运动等,并帮助学生了解此类运动的具体规则以及基本技巧;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比例,帮助学生使用PVC管材来制作更为安全的“标枪”,在枪头位置使用海绵进行包裹之后,浸入水中增加“枪头”配重,随后按照标准的标枪投掷动作进行练习。如此不仅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同时也使其能够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在。

2.3 建立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通常仅仅维持在每周3~4节课时,单纯按照课时频率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导致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内容不够连贯、系统。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更是需要借助“自制体育器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其能够灵活借助家庭中常见的各类物品以及材料,来制作简易体育器材支撑自身进行训练。从而确保能够弥补课时设置上的不足,并促使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运动锻炼效果。

例如,在《小足球》这一课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脚背正面射门”知识时,可以首先在课堂中详细为学生讲述相关的动作要领,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使其能够准确掌握规范的足球射门动作。随后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竹竿、木棍、绳网以及扎带等生活常见物品来搭建一个小型球门,然后鼓励学生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小区空旷地带上进行射门练习。

3 “自制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措施

3.1 采用微课教学,打造创意展示平台

运用自制体育器材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保证班级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创造实践当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更要为学生创造成果展示窗口,使学生能够主动将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设计制作的体育器材分享给其他同伴,从而在建立学生内心成就感的同时,也一并营造出浓郁的体育学习氛围,有效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2]陈岩.“自制小器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86-87.。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线上平台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交流互动空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实需求来设计一些简易的体育运动器材,并将其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上传到班级云空间中分享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根据教师的视频展开实践操作学习,同时还可以开动自身的想象能力来对其进行改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自制体育器材的技巧,同时也能够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简易体育器材。

3.2 结合情景创设,激活学生创造动机

自制体育器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以往体育课程枯燥乏味的现象,使更多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乐趣,进而在集体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3]仰燕燕.自制体育器材在中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8(01):76-77.。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制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融入游戏元素与情境元素,以便于能够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并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天赋使其进行自主创造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长跑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制体育器材的过程中,可以为其营造“森林大冒险”情境,以校园操场作为载体,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大灰狼”和“小红帽”。其中“大灰狼”需要在操场中设置障碍,如利用呼啦圈代表“树洞”、体操垫代表“山坡”,以及由体操凳搭建而成的“独木桥”等;而“小红帽”则需要设置躲避区用来逃过“大灰狼”的追捕,例如带有限速标识的警示牌、要求蛙跳通过的路段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变速跑、障碍跑等元素融入到长跑训练中,并且师生还可以一同借助各类材料对操场进行改造。因此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自制体育器材的乐趣。

3.3 采用家校合作,延展体育学习空间

家庭中拥有比校园更为丰富的材料物资,并且学生的活动场景也更为丰富,可以到草地、小区、公园等各个场景进行体育运动,因此更为符合“校内锻炼一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的”的新课程理念。教师需要积极与家长之间展开合作,通过为学生创设亲子互动、实践任务以及家庭作业等形式,吸引家长一同参与到自制体育器材活动当中,将校园运动逐渐向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拓展,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例如,在《投掷》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知识特点,为学生设计“自制飞盘”课后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一块泡沫材料切割成直径为270mm的圆盘,同时将圆盘中央位置掏空填充上一定的重物材料,随后便可与家长一同进行开展户外飞盘运动,使家长与学生能够共同享受到愉快的亲子时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并营造出良好的家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3.4 结合趣味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教师在展开自制体育器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认知特点,围绕小学生的现实需求将相关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确保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增强学生对自制体育器材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自制体育器材与游戏相结合,遵循小学生的现实需求来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以确保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在开展“跑步类”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生设置“抓尾巴”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将一段彩带系在腰上,随着学生跑步速度逐渐加快,学生腰上的“尾巴”也会随之漂浮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其他学生去“抓尾巴”,抓到一名同伴的“尾巴”即交换角色,由被抓学生转而去抓其他学生的“尾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感受到浓郁的体育学习氛围,同时也借助“尾巴”解决了学生以往跑步消极、迟缓的现象,使其能够自觉快速奔跑,并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自制体育器材视角,讨论了其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实践途径。强调教师应在明确教学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现实需求来制定教学发展方向,并积极创新课堂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引导来自主参与到自制器材活动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运动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器材体育运动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研究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一种轮滑鞋提送辅助体育器材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