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路径探析

2024-01-26闫万理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大学生

【摘要】本文阐述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分析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提出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一舍两点四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载体等路径,促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文化润疆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3-0060-0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其地域辽阔、文化多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和多文化交融的地区,且与之相毗邻的国家较多,近现代以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各类思潮的影响,因此需要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新思路、新理念、新方略。文化润疆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能够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凝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疆高校开展教育工作要结合学校文化环境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有效、有重点地将文化润疆工程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领域、类型和活动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凝心聚力,进一步促进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从自知到自觉,最终达到自信和自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文化润疆是指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强调的是以文化为纽带和抓手,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实现地区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长远进步。文化润疆强调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的文化权利,倡导各民族之间互鉴与共荣,促进文化融合和共同发展,通过文化建设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此促进和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新疆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部分,加强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大学生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二是“文化润疆”的核心是文化融合,而大学生是学习文化的主要群体。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推动文化融合和共同发展。三是大学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文化润疆不仅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

二、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前,新疆高校如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课题。新疆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润疆中有效作用,攻克一些实践难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梯队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情况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成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中的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根据新疆高校近几年的发展,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均能按照规定配齐辅导员,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

以新疆某高校为例,截至2022年底,在校生2.3万人,辅导员人数为109人,2023年计划招聘35名专职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达到了国家的规定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新入职的辅导员专业性不足、理论性不强、工作经验不丰富,而老辅导员、骨干教师在自身教学及科研方面业务比较繁忙,难以起到对新辅导员的“帮、传、带”作用,缺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领头羊和带头雁。二是辅导员转岗频繁,缺乏稳定性。首先,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增设新的学院和专业,导致辅导员的数量需求大大增加,也有部分辅导员被调整到新的岗位。由于辅导员的数量发生变化或岗位被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辅导员个人的发展需求、学校的绩效考核和人员的晋升机制也可能会影响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以上因素的存在不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和全过程的系统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会随着每届学生整体差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探索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缺乏建设性、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指标体系,难以对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精准评价和有效激励,这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在教育评价中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的评价。这种“重学业、轻德育”的评价机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教育目标达成。三是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些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尤其是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人员,在培养与管理上均力度不足,未能形成长效的培训机制,管理上有疏漏也未能及时改进、弥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思想道德培养效果。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机制不健全,因此难以及时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难以提升。五是缺乏学生参与机制,致使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真正贴近学生需求,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和路径存在短板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强调,辅导员的职责之一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引导学生创作网络文学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心理咨询等”。《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但是,一些辅导员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短板,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引领、开展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举措和形式都比较滞后,需要进行创新。一是因缺乏对新媒体的充分了解,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较低,不熟悉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导致辅导员难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部分辅导员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上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三是常用单向传递信息的工作方式。如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主要是通过发布信息和传递知识,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工作效果不佳。四是工作方式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如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缺少针对学生个性和需求的考虑,导致难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五是探索新媒体平台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的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够深入

新疆高校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高校還存在协同育人不够深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认识模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主体的合作意识不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形式僵化等方面。

一是课程内容脱节。一些高校的“思政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之间存在内容脱节的情况。“思政课程”主要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往往只是简单地将一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嵌入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不足。二是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校在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时仍然采用讲授法和灌输法等传统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对学习讨论的参与性不高,较大程度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三是协同育人考核评价的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尚未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主要以笔试形式考核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的全面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难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限制了协同育人的深入实施。

(五)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仍需完善

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需不断探索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部分新疆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部分高校只注重开展一些临时性的活动,致使思想政治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开展;二是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过于注重政治理论教育,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如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美学教育、体育教育等,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过于单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三是部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灌输和口头宣传,忽视了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三、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新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文化润疆工程落实落地的有效途径和举措。新疆高校要结合具体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不断探索新时代文化润疆的育人方法,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将文化润疆相关内容有效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保障学校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与广大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文化润疆工程进展,促进各民族感情相通、文化相通和心灵相通。

(一)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润疆视域下,要进一步强化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功能,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新疆高校积极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计划”“品牌形象塑造计划”等文化润疆工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

1.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工程

“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以增强大学精神“厚重感”为引领,以多元化精神文化建设为辅,通过设立思想文化研究项目,致力于形成一批体现大学精神的优秀作品。通常的做法是挖掘整理校史资料,丰富校史馆馆藏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入学入职的校史校情教育和校园文化传承教育,加大对大学精神的宣传力度。以新疆某高校为例,以“三园两廊两基地一云端”(中华文化展示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园、习字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长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长廊、思想政治理论通识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云思政教学平台)为主要载体,建设以弘扬“品正学实”的校训、“爱国、崇德、勤奋、求实”的校风、“勤学敏思,尚德弘志”的学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构建紧扣时代精神、凸显办学理念、具有深厚底蕴、具有显著育人效果的大学文化体系。

2.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工程

“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以校园社团为主要载体,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基本要求,遵循“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利用各大节日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践行“全民阅读”理念,举办高层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跨学科沙龙”等活动,打造一批社团文化活动品牌,使大学生通过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实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计划”工程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实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计划”工程,优化线上育人环境与现实育人环境的创设。如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思政教育展览馆建设,丰富思想政治通识教育、红色文化长廊资源的类型,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升级拓展校园数字文化公共视听空间,完善大学生体育馆功能建设,继续加强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通过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营造开放、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4.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工程

“品牌形象塑造计划”工程需要推动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落实。

首先,要加强新媒体建设,在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今天和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主要信息传播载体的时代,新媒体确实具有传播速度快、移动性强、互动性好、较具个性化等优势,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让教师较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更好地塑造学校形象,引导舆论导向,扩大影响力,提升思想政治宣传效果和为学生服务的水平。如加强学校“两微一端”、论坛、博客等新媒体建设力度。

其次,大力推动校园纪念品开发推广,打造学校形象宣传展示厅或展台,重点建设“双创”基地、创客工坊、创意宣传展馆,推出校园风光宣传册、招生宣传册、科研服务项目等系列学校形象宣传产品,借助新闻媒体、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形式,不断丰富学校形象传播的“产品链”。

最后,推进校训、校歌、院歌等文化標识建设。校训、校歌、院歌等作为高校的文化标识,具有几个方面的显著价值。一是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弘扬和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二是能够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个性,营造学校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品德培养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四是能够唤起校友的共鸣和归属感,增强校友的凝聚力,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推进“一舍两点四文明”创建活动

高校要探索“动情、走心、入脑、见行”的“知、情、行”相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通过将情感教育、知识传授和实践行动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

新疆某高校于2016年全面启动“一舍两点四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规范宿舍管理、倡导文明行为等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生思想和素质双提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一舍”即民汉混合宿舍。通过推行民汉学生合宿政策,引导各族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号召,促进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幸福新疆。“两点”即落实“建设学习型组织、开展研究型工作”要求,创建示范点和改进试验点。示范点是指把学生工作部以“好的态度、优的纪律、高的效率、美的环境”为抓手,建设成为服务部门的示范窗口;试验点是指学生工作部每年选择1—2个学院进行学生工作帮扶或改革创新试验,同时各学院也可选择1—2个表现优秀的班级作为示范点,选择1—2个暂时落后的班级作为试验点开展帮扶,由此不断提高学院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四文明”即学生个人行为举止文明、宿舍文明、教室文明、校园文明,旨在通过提升“四文明”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三)常态化开展学生工作联席会议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日常管理工作水平,高校要加强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健全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与网络中心、派出所、保卫处、社区、警务站的联动和研判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可以通过各学院党委轮值的形式,每月召开1—2次学生工作联席会议。会议主要对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及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如对近期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特殊学生、违纪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阶段性学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学生工作;探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学院党委代表对学院党委专项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汇报内容要求简练、有针对性、有调查分析数据、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各学院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可就会议中的相关问题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帮助,研究探索新经验、新方法,以此达到以会带训、以会带练的目的。学生工作联席会议的常态化开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助力。

(四)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升级、转型,高校要主动适应这一系列变化,积极完成角色转变,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从加强校园网页建设入手,在校园网平台开设大学生思政教育专栏,让学生通过校园网专栏学习和吸收思政教育知识和理念。网页可同步链接全国教育名师思想政治教育实录或上传优秀教师教学视频,如链接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视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党课开讲啦”微党课比赛视频、全国名师专题讲座视频、时代楷模发布厅等相关内容,打开与外界知识交流的通道,通过榜样的力量和身边事迹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

其次,建设更多师生互动的平台,如辅导员工作室、微信群、微博及相关其他社交App等,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可以随时将一些先进的思政理论知识分享到平台上,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向教师咨询问题或就当今社会的一些时事热点问题在平台上发起讨论,促进师生交流探讨、共享信息。

最后,创新网络载体手段和传播平台,如在哔哩哔哩弹幕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美篇等新媒体平台上,广泛向社会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移动化,促进信息共建共享。

(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载体

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育人的形式和载体,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如深入开展“五学”“六育”“四坚持”文化教育活动:“五学”即学讲话、学方略、学纪要、学政策、学通报;“六育”即深入持久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新疆历史学习宣传和去极端化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四坚持”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华文化视野、坚持中国化方向。通过这些文化教育活动,指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精心打造思政育人载体,坚持不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树牢爱国主义价值观,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由此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持把“五学”作为武装师生头脑的指导原则,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要加强宣传、研究、阐释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落地生根,引导各族师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色、学校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生必修内容,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切实筑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

三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施,全方位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作用,着力提高思政课质量,广泛开展“五史”学习教育,用好思政教学载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要深入开展中华文化教育,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提高对历史文化的认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要引领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时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因此,新疆高校在文化润疆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总结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文化浸润的实效,全方位、多维度、高效率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宣傳,加强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培养学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信”统一,成为堪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徐黎丽,杨秦文.文化润疆必须把握四个着眼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

[4]来月,王春巧.文化润疆视域下为兴疆固边培养师资的探索:以伊犁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成才,2021(9).

[5]本报评论员.让辅导员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力实施者[N].中国教育报,2006-4-29(1).

[6]唐忠宝,闫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J].教育评论,2021(10).

[7]刘慧,曹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9).

注:本文系2022年度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XJSHZL2022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万理(1982— ),河南夏邑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研究。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