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的数智化教学创新与改革路径

2024-01-25王健朱文凤陆阳

文教资料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数智化改革路径教学创新

王健?朱文凤?陆阳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本举措。伴随着以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为典型特征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课程思政的数智化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可借助新一代数智化技术的强力支持,推动课程思政从资源共享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信息管理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并通过课前教育创新平台打造、课中教学实践模拟和课后教学评价反馈三个环节探索具体的改革路径,为促进课程思政数智化升级、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数智化 教学创新 改革路径

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到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1年12月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再到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同时也明确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因此,“课程思政”已经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推动所有学校所有课程都担负起育人责任,同时也是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举措和创新实践。

在党中央的大力推动下,课程思政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热点。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作用,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是推动高校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前提。[3]但在适应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方面,当前课程思政尚需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改革和创新,才能使课程思政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提供新的收入和价值创造机会,这是一个向数字业务转移的过程,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成为数字化变革的关键部分。[4]所谓数智化是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结合,2015年北京大学“知本财团”课题组提出的思索引擎课题报告中首次提到“数智化”一词,将其定义为数字智慧化与智慧数字化的合成,并称其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方式。[5]数智化教学的发展,對于推动教育形态、教育手段、教育目标转型升级及提升教学效率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使得线上授课成为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进入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常态化,由此催生出将先进互联网技术手段融入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并快速发展普及。随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6]。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因此,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变革创新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

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数智化技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为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机遇,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手段更加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认知拓展、教师队伍转型和教学平台优化带来全新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发展现状,提出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方式方法,探索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改革路径。这对于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面临的机遇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教育教学模式也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7]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智能技术为推进和实施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提供了新机遇,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更加动态化、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教学场景更加立体化。

(一)教学设计动态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8]课程思政的实施则需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此,在新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确保教学具有动态性,能应对各种变化造成的影响,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9]而数字智能技术具有实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教学设计动态化成为可能。

一方面,高校学生能够更及时地获取与不同学科相契合的时事热点和国内外发展形势,有助于其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了解时代变革,从而推动课程思政教学顺应时代潮流,形成动态课程思政知识体系。[10]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借助数智化教学平台,能够与学生实时互动,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意见和观点,动态调整教学设计目标、分类设计教学方法,从而实现高校学生认知层面的认同、感情层面的内化以及行为层面的转变。

(二)教学评价多元化

很多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仅仅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忽视了对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评价单纯关注受教育者的学习成绩,在数智化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有助于加强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1],进而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课程思政教与学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和监测,并且能对学生的数据进行融合与可视化分析,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动态、主要品格和个人能力展开动态综合评价[12],从而构建起持续追踪、精准细致的多维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此外,通过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开发智能化教学评价工具,能够使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主体都参与教学评价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3]

(三)教学场景立体化

高校可充分利用数字智能技术建设跨时空、跨区域、跨学校的虚拟教研室,这对于推动我国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传统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立体化教学场景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场景立体化将使得受教育者不仅仅局限于从课堂中获取课程思政理论知识,还能够借助数字智能技术创建环境模拟式仿真教学场景,在模拟实践中切身感受、自主探究课程知识,从而做到无处不在、随时可学。[14]如借助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不但能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立体化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政元素内涵的理解,而且可在课堂内构建与课程思政有关的课外虚拟实践场景,模拟现实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在高校教师的合理教学指导下,达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立体化的教学场景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主动学习探索,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双重目标。以理工科专业物流工程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利用VR、AR等数智化教学手段,学生可体验如京东、盒马鲜生等品牌线下的全自动物流运作过程,在知识与趣味相融合的场景中体会我国最新的物流发展成就,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现实背景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高校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应对的挑战

尽管高校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但互联网中大量繁杂的信息和舆论仍然易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甚至扭曲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之存在部分高校教师素质有待提升、数智化教学平台亟待优化等现实问题,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在当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受教育者的认知偏差

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机会增多,但是由于现阶段的数智化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上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并且有很多都是“断章取义”,缺乏思政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15],导致其常常会忽略对学生意识形态逻辑的影响,甚至会扭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当前互联网信息是以算法为基础,不具有立场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 仅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精准分类和“群体画像”智能化推荐相关内容,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其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设置吸引目光的标题以达到增加浏览次数的目的,而忽视内容本身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16]由于高校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对信息的辨别力和抵制力均相对薄弱,网络中充斥的海量繁杂信息容易对其产生有偏甚至错误的价值导向。

(二)教育者的素质瓶颈

教育数智化在对课程思政带来从形式到技术的全新升级机遇的同时,也使广大高校教师面临信息技术与专业素养的双重考验。

一方面,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要求教师综合提升教学技能,熟练运用数智化教学软件和平台。如“雨课堂”“MOOC(慕课)”等线上智慧教学软件要求高校教师在课前线上发布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课件和视频,在课中借助教学平台提供的弹幕、投稿、留言板等互动功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和疑问,有针对性地推送复习内容。[17]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一些教学手段可以代替教育者的重复性劳动,如批阅与录入成绩等机械性工作可由数智化技术承担,让教育者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创造性工作[18],比如将备课重点转向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心理疏导、价值塑造等方面,从而达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三)教学平台的优化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快速推广和普及,数智化教学平台将更多应用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创新和优化传统教学平台,对提高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应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以学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教学创新平台。[19]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不仅能够利用此平台中丰富的课程资源,加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而且可以及时与教师在线上互动交流,从而有机会真正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这样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高校教师可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上传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点和相关习题,学生则可据此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进行个性化标记,还可以借助于平台中的互动功能,与教师实现实时交流,从而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三、高校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模式创新

针对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变革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的宣讲为理念、以灌输式教学为方式的传统教学模式[20],将数智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从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以及信息管理三個维度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推进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下的资源共享新模式

教学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促进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借助网络设备和互联网平台,有助于解决与课程思政有关的资源共享问题,使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和公开化,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资源的快速传播和利用。[21]

一方面,高校可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育人目标和教学标准,借助数智化技术建设分层、分类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帮助使用者更有针对性地搜集课程思政优质资源,从而避免造成时间的浪费和资源的重复建设。如针对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进行类别划分,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专栏,建立持续更新的优质数智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实时共享与各学科专业具有高契合度的社会热点信息,便于平台使用者及时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更新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资源的网络传播离不开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的参与。如高校教师在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制作优质教学课件并上传至课程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从而丰富课程思政资源库;网络运营者负责维护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更新、归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教育部门通过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经费保障,加大对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支持力度。[22]因此,高校应深入贯彻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理念,通过联合各界力量,使之统一于多维整体之中,实现各群体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协调与整合,确保彼此的目标能够总体一致,从而搭建起系统性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模式的创新发展。[23]

(二)构建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最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人工智能要遵循增强动态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强化设计思维的原则,即以人为中心。[24]

在数智化时代,高校首先应充分利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优势,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机器的智能化相结合,将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需求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量身定制的发展方案,从而开启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25]如依托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创建集备课、教学、评价和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及时追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进度,能够以师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主导,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及差异性学习资源,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的动态调整。[26]其次,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基于学生的差异化认知结构,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逐渐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课程思政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同感和体验感。如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使用智能化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前或课后开展有目标、有步骤的自主性学习,并且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通过自主研究寻找答案,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27]

(三)探索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下的信息管理新模式

数智化教学虽然便于学生及时获取信息资源,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更易接触到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若不能妥善进行信息管理,将不利于学生培养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过程中,应着力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立健全信息监管机制、探索新型信息管理模式。

一方面,可利用数字智能技术,通过网络信息检测平台,对其中的文本、舆论、视频、图片等进行拦截过滤,并且实时追踪记录发布不良信息的IP地址,密切关注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态。[28]另一方面,面对突发舆情事件,网络管理者应第一时间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同时,培养包括党政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在内的网络意见领袖[29],引导其科学、理性地发声,尽快平息负面舆论,共同维护积极向上、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四、高校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改革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理念、实践新型教学模式、提升数智化教学实效性,高校可通过课前教育创新平台打造、课中教学实践模拟和课后教学评价反馈三个环节,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改革路径。

(一)课前:打造教育创新平台,构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

网络教育平台是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的必要条件,是教学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消除传统教学过程中受到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在课程思政准备过程中,高校可运用数智化技术,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学科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重点打造教、学、研、管高度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平台[30];其次,不同学科的高校教师借助于教育创新平台,通过视觉、听觉多感官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构建立体化教学场景,从而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和学生的求知动力。如教师可以大历史观为指引,利用视听技术构建有吸引力、典型化的与不同学科背景高度契合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科内容,又能够全方位塑造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31],并为后续开展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中:推动教学实践模拟,探索知行合一的教学课堂

区别于传统说教讲义式教学,教学实践模拟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现实中的情景微缩到模拟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增强学习的代入感和趣味性。高校可借助数字智能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实践。[32]

首先,在课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创新平台,并结合 VR、AR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仿真交互式课程思政学习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与不同专业高度契合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情景,从而令受教育者可以以“当事人”的身份在课程思政模拟课堂中体验历史、当前社会热点或未来情境,能够使课程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增强教学的互动感[33];其次,为促進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模拟过程中,教师可借鉴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和翻转课堂的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场景式教学环境中,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学习方式,并且基于自身对思政元素的理解,与教师实时互动交流,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引导其开发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洞察力,令其摆脱固定答案的约束,从而全面提升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打造全面完整的教学闭环

完善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是保证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亦是建立良好学风、调动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措施。因此,高校可将大数据应用程序与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平台相结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反馈方式进行拓展延伸,回归教育的初心和推行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建立健全多元、多维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34],确保评价反馈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一方面,教师应利用智能平台分析学生上课的学习数据,动态追踪记录受教育者的课程思政学习过程及其在虚拟教学场景中的活跃情况,这样既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掌握程度等理论学习情况来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达到精准教育[35],又能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包括素养与实践在内的全方位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过程评价结果,追踪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形成系统教学反思,并且根据不同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形成有反馈、有改善、有提升的完整课程思政教学闭环。

五、结语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提升育人效果,高校应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灵活运用数智化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新征程。具体可针对数智化教学中面临的现实机遇与挑战,来全面推行高校课程思政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三个维度上的教学模式创新,促使传统教学设计、教学环境等产生颠覆性变化。高校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将数智化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之中,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数智化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

发展。

参考文献:

[1] [2]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34,34.

[3] 李洁.高校行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J].西部学刊,2023(2):145-148.

[4] [24] 陈剑,刘运辉.数智化使能运营管理变革:从供应链到供应链生态系统[J].管理世界,2021(11):227-240,14.

[5] 刘国斌,祁伯洋.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22(3):21-26.

[7] 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8]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9] 杨恒.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76-81.

[10] 魏强,周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3):26-28.

[11] [32]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社科〔2022〕3号) [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10):8-14.

[12] 刘洋溪,钱梦婷,吴南中.智能时代学校教学形态的变革——基于生成性教学的实践审思[J].当代教育论坛,2022(3):47-53.

[13] 雷朝滋: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9(5):26-27.

[14] 李华君,王沛佳.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智慧化教学创新与建构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35-38.

[15] 丁洁,范丽娜,肖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5):109-115.

[16] 刘佳星,王玥,祝大勇.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私风险与防范[J].西部学刊,2023(5):68-73.

[17] 常城,李慧.智慧教学软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51-53.

[18] 王严治.后现代课程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2022(2):120-123.

[19] 李羽佳.“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11.

[20] 王一博.移动互联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J].文教资料,2023(6):50-54.

[21] 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22] 臧艳美.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发展现状及整合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11):78-81.

[23] 曹洪滔,张倩.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协同机制创新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9-24.

[25] 王仓,乔朴,王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回归[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76.

[26] 韦孟雪.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机关系”探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3-28.

[27] 曹蕾,王莉,何冰,等.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2(35):67-69,73.

[28] 雷国铨,陈菁.提高大学校园网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2(2):62-64.

[29] 周子明,高慎波.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风险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22(3):152-158.

[30] 宫长瑞,轩宣.数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图景展现及其实践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21-26.

[31] 石定芳,廖婧茜.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真、阻碍与进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4):38-44.

[33] 刘佳.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高校思政课情景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100-103.

[34] 刘喜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革新和实践路径[J].文教资料,2022(23):52-56.

[35] 王雪俏.大数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高教学刊,2019(2):179-1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971048),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XLYC1907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2006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智化改革路径教学创新
城市治理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烟草商业企业“数智化”精准服务模式研究应用
“数智化”时代会计人才供需情况及短板分析
2020用“数智化”掘金三万亿级零食市场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