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径探析

2024-01-21赵晓娟

关键词:共同富裕物质精神

赵晓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1]在其内涵上,共同富裕的“共同”是指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人或者一部分人,“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还包括精神世界的充盈,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指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其性质上,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2]22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重申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源与流

1.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有诸多“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活动”“精神生活”“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等表述。马克思在其早期的文章中也曾指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 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生成中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3]从人的存在方式看,马克思认为:“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 。[4]人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存在。人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能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人类通过实践不仅创造了物质世界,还创造了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满足人们的肉体和生理需求,这方面人和动物一样,并无二致;精神世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人的自我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指导社会实践顺利开展,而人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这是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的需求。精神文化是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实现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努力追寻的理想和目标。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不仅重视物质生活产品的充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还关注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认为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毛泽东认为:“每一个活人都要生活,既要过物质生活,还要过文化生活 。”[5]他强调:“要把精神多搞一点,艰苦奋斗多搞一点”。[6]因此,在毛泽东看来,精神生活的富有和物质生活的富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样重要,他常常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事业并提,反映了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比,其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同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也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7]63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快发展生产力,一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生活的更好,另一方面,还要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好一些。[8]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十分注重精神生活的富裕和社会的和谐,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绝对不能忽视,他多次强调,革命和建设要想取得胜利,不能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7]144由此可见,精神和物质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能够指引物质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要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江泽民认为,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是其内在要求。[9]不仅如此,江泽民还高度重视并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

胡锦涛强调,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他认为,物质贫乏和精神空虚都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它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进步,无论何时都不能为了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而付出牺牲精神文明的代价。[1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这里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指不仅要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需求,还对政治建设、社会环境、精神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宝库,也开拓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视野、新境界、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物质贫穷和精神贫乏都不是社会主义,[2]20-21用辩证的观点来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凸显了现阶段推进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境

1.物质价值取向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部分人在竞争中受物质利益的驱动,难免会存在以追求物质价值而忽视精神价值的现象。市场经济在经济领域所遵循的价值规律运用在精神生活领域,不仅不能丰富精神生活,还会导致精神价值目标偏离,形成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目标以及以外在物质或金钱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物质价值目标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无视或者轻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理想信念淡漠。一些人在交往中推崇物质利益原则,而忽视精神关怀和人情观念;少数人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商品市场中存在假冒伪劣、市场交易中存在坑蒙拐骗。甚至有人将亲情、友情、爱情当作商品,明码标价、随意买卖,这与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物质成果因其有形化和能被量化不无关系。以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为目标,有形化和可视化物质目标,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物质利益上的差距。而诸如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精神品质等精神因素,也因无法量化而被忽视。这种单一的物质价值目标,难免会与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产生冲突。实践证明,只有物质财富的满足,而无精神上的充盈,不是完整的生活,更不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无疑是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足,但又不仅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而是在物质富裕的前提下,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让美好赋予更多的精神因素和人文内涵。

2.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当代文化存在多种文化样态,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有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也有封建的、迷信、腐朽的文化;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西方外来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精神信仰和价值选择。多元文化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们精神生活富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大众文化的兴起冲击了主流文化,弱化了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大众文化以引导人们关注当下的感受、直接面向现存的生活境遇为主要特征,文化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断刺激和迎合人们的感官消费需求。商业广告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导致消费主义盛行,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这些危害人们精神生活的毒瘤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抛弃无法产生直接市场价值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促使人们沉浸于娱乐化、扁平化的社交媒介,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排解空虚的主要途径。伴随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不断传播与渗透。他们别有用心地通过“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方式推行其全球战略,导致少数人的精神生活取向的多元化,阻碍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的实现。

3.经济发展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的阻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领域取得的喜人成绩,另一方面教育公平问题依旧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但教育资源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教育投入处在优势地位,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投入也处于偏低的水平。教育资源的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之间的巨大差异。城市家长有能力也有意愿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而农村家庭,尤其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无能力也无意愿投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甚至有些农村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自古以来,教育在消除阶层固化的最基本条件,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这种差异导致教育的流动性降低,教育的分层和父母的关系强度在加强,根据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的调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大学生中父母是农民的比例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而目前这个比例只有1%-2%,四十多年间比例大幅度降低。[13]

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人才流动的走向和趋势。人才的虹吸现象严重,优秀的师资向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集聚,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城乡之间师资力量差异巨大,不均衡问题更加凸显。城市的教师队伍明显优于乡村,最近几年在乡村的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农村的优秀教师过不了几年就会被城市挖走,导致乡村师资力量明显变弱,这些都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道路撒上的绊脚石。

三、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物质发展上创造奇迹、书写辉煌,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也要与之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推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背离马克思主义亦或是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使我们党迷失方向甚至陷入失去灵魂的困境。[14]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方向,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可以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为最终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5]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提出来,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的指导思想上升到一项根本制度,凸显了其重要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实践。二是要构筑坚固的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意识形态治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网络阵地不仅要站稳脚跟,还要掌握话语权。四是持续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实现育人的目的。

2.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提供人们吃、喝、住、穿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6]531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物质资料的创造中逐渐展开的,只有拥有充足的物质生产资料,人们才能创造历史,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生产史。精神生活的富裕归根到底要以物质生活的富裕为其前提和条件,所以,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人们将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极端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6]538“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

实现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关键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经济增长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变,重视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以有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破解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遇到的问题。[12]188-189。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应对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挑战,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此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加快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能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也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文化产业质量不高,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十四亿人的精神纽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反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各领域以及全过程,发挥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功能。二是要做好文化内容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创新内容是关键。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容,能够反映时代之变、展现中国之美,讴歌人民之志,提供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食粮。三是用科技赋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5G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有益互动,创新文化的发展方式。

4.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教育公平是重要的抓手。经过党和政府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教育资源、教育经费、在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东中西部、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小。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结构矛盾造成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要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是关键。

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目前教育基础设施的差别不大,但是在农村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设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网络设备和城市差距较大,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还应加大对偏远地区教育经费的扶持力度,做到教育经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是保障教师配置的公平公正。有好的教师,才有更好的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工作。加大师范学生的免费培养,毕业后向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输入。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教师保障体系,扩充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乡村教师的编制,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条件,确保贫困地区不仅能够吸引人才而且可以留得住人才,为全面建设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人才保障。鼓励大学生,尤其是师范大学的学生到乡村支教。同时给予支教教师一定的社会回报,可以在读研、选调生的录取中优先选择。让一个愿意为社会服务的人得到社会的回报,吸引更多的人为社会服务。

总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处理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是关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时代在扎实推进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把握物质共同富裕和精神共同富裕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统一。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物质精神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