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歌曲:新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024-01-21陈华洲黄璐璐

关键词:毕业毕业生道德

陈华洲,黄璐璐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各大高校毕业典礼的举行,作为享有“被上帝亲吻的嗓音”“天籁之音”等美誉的大学生毕业歌典不断“出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网友的热议。毕业歌曲作为大学生在毕业季情感表达和宣泄的媒介,有着多重育人功能,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新时代高校毕业歌曲育人的独特性

《毕业歌》是聂耳、田汉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下创作,它出自1934年《桃李劫》主题歌曲,其目的在于激发青年进步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号召同学们积极投身抗日前线“拼死在疆场”,而随着《桃李劫》的放映,《毕业歌》也为之流传,深受喜爱。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歌唱祖国》因其高亢嘹亮、韵律明快而在毕业生中快速传播。随着九十年代后,《校园民谣》一炮而红,《同桌的你》《那些花儿》等校园歌曲走进大学生视野之中,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毕业歌曲,但仍受到毕业生的青睐。新世纪以来,百花齐放,毕业歌曲种类繁多,其中《凤凰花开的路口》专门面向毕业学子,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因其保留了创作初心和回归了毕业歌曲的本源,而以燎原之势流行于毕业生之中,也被誉为21世纪新千年毕业歌的代表。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政治的反映。可见从《毕业歌》到《歌唱祖国》再到校园民谣的广受欢迎,都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步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毕业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情感诉求复杂化,表达情感的方式多元化。在此情形下,毕业歌曲依旧是高校毕业生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新时代以来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催生出风格各异的毕业歌曲,有以歌感恩父母多年呵护养育,也有表达对恩师、校园、好友的不舍,更有以歌表志,渴望未来成为栋梁之才等等。毕业歌曲并非仅仅是毕业季的应景之物,作为大学生在毕业季复杂感情的集合体,以音符、歌词、曲调承载着毕业生或离别伤感或感激怀念或兴奋激动等复杂情感,满足了毕业生情感表达多样化的需求。二是毕业歌曲情感之真动人心弦。或许毕业歌曲的创作者在谱词写曲时所构想的群体并非是高校的毕业生,但是却不能否认创作者在歌曲中倾注的真情实感。正是这些真挚的情感直击毕业生内心,在其耳边萦绕,久久不能散去,伴其一生。

新时代以来,高校为了给毕业生留下专属回忆也都“费尽心思”“别出心裁”设计毕业歌典。比如,2015年,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合唱《老男孩》,“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不仅唱出来了毕业生的青春,更是引起了在场领导老师们的共鸣和回忆;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典礼上校园歌手献唱原创歌曲《中国矿大我的家》,“中国矿大是我的家,无论走多远,你都是我的牵挂”,这是毕业生同母校的双向奔赴;2018年,东北大学毕业生齐唱校歌《东北大学校歌》,“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暗含了母校对毕业生的期盼,也唱出了毕业生勇担重担的爱国情怀;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拍摄《壹陆有“理”,廿廿不忘》,“不管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请都不要忘记,这里有我们最真最纯最美的回忆”,这是对母校的眷恋,也是毕业生初心的见证。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校庆特别版《思源》,“风雨无惧,徜徉星河,并肩越过沟壑”,也仍要保持“懵懵懂懂满怀着意气”;2022年,中山大学毕业生在珠江畔再唱一曲《山高水长》,“青春不老的容颜,山高水长,根深叶茂”,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对母校的祝福。毕业典礼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各大高校结合办校实际,巧妙设计合唱环节,运用VR、VCR以及转场等拍摄技巧,力争在“最后一课”给毕业生留下最美回忆。深入分析高校历年毕业歌曲可得出以下特点。

(一)着重强调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感官体验的升华,能在人们内心深处不断激荡回响,对人的心性结构、思想认知、情感气质等产生关键影响。”[1]但注重仪式感并不意味着仪式的层层叠加和形式的堆积,而是情感的真心投入、场景的合理设计、情境的融合,才能够真正发挥仪式对毕业生的浸润作用。以北京大学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为例,在毕业典礼筹备前期,相关部门组织学生报名并选拔参与毕业歌曲献唱,从歌手的选拔、歌曲的排练、典礼现场的布置、设备的调试等,可见学校给毕业生仪式感的营造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在毕业典礼现场,两位歌手在学生席中献唱《光阴的故事》,情的融入与景的巧妙完美配合,婉转的歌声将毕业生带入回忆之中,回味自己在未名湖畔的成长与学习。这种仪式感能够唤起毕业生们的集体记忆和对校园的情感认同,能够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用心,热泪盈眶、终生难忘,使其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达到毕业歌曲入心的效果,而非只是“过场”。

(二)主客体同频共振

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要素,两者对应而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和短暂性的关系,随场景变化而变化,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走向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2020年7月,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为线下3300多名毕业生以及云端在线的6500余名毕业生颤音献唱《送别》,虽然被网友笑称跑调,但在特殊时期校长对毕业生的真心和用心感受的到、看得见。2022年,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与毕业生同框K歌《再见》,为毕业生送上最为真挚的祝福。当下高校毕业生多是“90”后、“00”后,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传统思政课堂中说教式、填鸭式教育未必能够在毕业生身上产生良好的效果。大学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权威,具有象征性意义,亲身在毕业典礼中献唱毕业歌曲,这一做法不仅拉近了同毕业生之间的距离,也彰显了高校在“最后一课”中的亲和力。可见,无论是校长独唱还是同毕业生合唱,从现场效果来看,虽只是简短几句歌词,但却引起全体毕业生自发性合唱。两者同频共振,对毕业歌曲背后的情感和哲理表示强烈认同,进而产生情感互动。

(三)全媒体深度传播

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而形成的。”[2]随着5G的问世,高校毕业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完成信息的接受和融合,“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3]相较于上世纪《毕业歌》口耳相传单一化的传播形式,如今的毕业歌曲可通过线下多媒体的声音、图片、小视频混合剪辑等方式多维度、立体化传播,以及低延迟、高清度的线上直播平台同步进行,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B站等多方平台进行事后推送,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频繁出场的网络场域,不仅扩大了毕业歌曲的受众圈层,也实现了对毕业生价值观的频繁输出和精准推送。

(四)沉浸式情感体验

沉浸式是当下的一个热点,是指“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利用声音、色彩、光彩等感官刺激产生吸引力,引领观众走入创作者一手打造的相对纯粹和独立的艺术审美空间。”[4]借助多媒体技术为毕业歌曲赋能,打造集声音、色彩、光线、动画为一体的呈现方式,汇集视觉、听觉、内心感受为一体的多维立体式感官触动和情感体验。以2020年中国公安大学(以下简称“公大”)为例,由“公大”学子组成的南里乐队对歌手周深的作品《入海》进行改编翻唱,并制成了“公大”版《入海》。它以2020级毕业生在“公大”学习、生活、训练的日常为选景素材,呈现出了他们挥洒汗水取得优异成绩的喜悦,也包含了挫败失意的沮丧悲伤,简要呈现出毕业生四年的成长蜕变之路,使复杂的情感在毕业歌曲的帮助下由抽象走向具象化。通过熟悉的场景和内容刺激感官,触及内心,使得毕业生逐渐对毕业歌曲背后承载的教育内容产生信任,营造情感的“在场”,进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歌曲是情感的催化剂,技术为毕业生情感的发酵提供了立体式场域体验,让毕业生能够短暂抛开现实因素不谈,产生出最真实的情绪反应,在精神世界同歌曲创作者、同自己乃至群体进行情感交流,打造多维式情感体验。

二、新时代高校毕业歌曲育人功能多维构成

毕业歌曲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曲崇德功能、以曲育美功能和以曲增信功能,以此来达到涵养德性、陶冶审美、外化于行的目的,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一)道德的涵养:歌以咏之,以曲崇德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阐述了立德乃成人之基石及德行发展的涵养功能价值。

1.寓德于曲,增强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起点,因而首先就需要让大学生明白“何为道德”。毕业歌曲借托于词谱、和声既表达了创作者的丰富情感,又予于其中丰富的道德准则。大学生在接受洗涤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毕业歌曲暗含的道德情操,比如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毕业生接力献唱《奉献》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致谢》均蕴含着感恩母校、老师、家人,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合唱中释放出的不仅是大学生的毕业之情,也是对自身的道德审视,在词意和自我反思之中感悟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逐渐体认道德的内涵,在认知系统中由模糊转向明朗。

2.以曲崇德,驱动道德实践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可知,大学生道德水平一般处于后习俗水平,能够对社会基本道德以及社会契约精神表示基本认同。但由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同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互斥,导致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知行不一”、“知行分离”。这种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的道德并不是“健全的道德”,理应在“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做到与“行”的统一。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移风易俗的功能,毕业歌曲传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毕业典礼的现实场域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在亲身参与合唱中感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帮助毕业生实现了“知”到“行”的转化。

3.以曲风德,提高道德自觉

“自觉向上乃为道德之真”,[6]这种道德自觉主要强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心自愿而非外界干涉的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而毕业歌曲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以“动情”为前提,能够唤起大学生的同理心,从而直触灵魂与之对话,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可见,好的毕业歌曲对人产生影响之深远,每每听到都是再一次回忆和精神洗礼。在长期反思提升和真情打动中逐渐促使大学生的道德动机由功利性转化为非功利性,道德行为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不断提高道德自觉性,从而抵达道德自由的彼岸。

(二)审美的重塑:以曲育美,至善至美

歌曲的本位功能在于艺术性,在于培养审美情操。因而,可借助毕业歌曲中散发出的内容美、意境美、艺术美来引导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

1.从毕业歌曲的内容美追问美是什么

毕业歌曲内在包含了歌词、乐谱、器乐、和声、色彩、节奏等要素,但毕业歌曲本身的内容及背后的曲意才是其主体。歌词本身在修辞手法上的排比美,乐谱内在所展示出的音符运动之美,器乐衔接使用的和谐美……毕业歌曲的内容美不禁引人思考,究竟美是什么?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在儒家的理想境界中,美是“至善”。当然,也会有人感叹于大自然四季变换的自然之美,会感动于道德模范人物的精神之美,认同于大众所认知的外貌美,又或者是“贵”即美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定义,但又不尽是美。故而,要引导大学生明白自然、外貌的美都是事物基本内容所折射出的一般美,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稀缺状态的世俗之美,而真正的美是需要透过表象,从内容背后去发现美的精神特质和美的行为。

2.从毕业歌曲的意境美培养审美情操

纵观大学生的成长过程,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占据了大学生主要的时间。学校向来重智力发展轻审美发展的培养体系长期存在,而在进入大学之后,“考研热”“保研”“奖学金综测”“求职压力”等等使得部分大学生并无闲暇时间发展自我。“自由时间”的缺失、教育的“异化”使得大学生对美的认识以及审美情趣的陶冶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而歌曲自身带有的美感以及营造出的意境美为这种缺失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以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典礼《栀子花开》为例, “栀子花开呀开,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简单的构词,让人在聆听之后沉浸于幽香之中。以栀子花传达出的非语义性的意境美感染着聆听者,这种朦胧美和感性美催发大学生审美情怀,为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操提供了特殊的场域。

3.从毕业歌曲的艺术美走向澄明之境

毕业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大学生认识美,辨别丑,通过创造美的生活走向至美至善的澄明之境。澄明之境即“把审美这样一种主体性的观照与投射活动,转化为主、客体在审美中达到各自的本真呈现与物我合一。”[7]也就是说要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美真善,摆脱工具美、世俗美,从歌曲的外在直观形式的“物象美”到歌曲内容美的转化,从内容美到艺术美的转变,进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向对生命追求的精神自由之美,即自发--自觉--自由的发展过程,这是对生命私欲的超越和精神家园的回归。此时,大学生对美的理解升华至内心的愉悦感和自由感,达到“真我”“真美”的自由状态。从而引导大学生以至善的“自由”美追求美好生活,在“无我”和“有我”中抵达美的最高境--“澄明之境”。

(三)生命的交响:以曲增信,砥砺前行

毕业歌曲内在都带有一定的励志性,试图以词意开导时有挫败感的大学生,予以价值引导,使其正确看待人生成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进而将这种感性力量转化为实践,“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8]

1.牢记初心使命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9]如同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典礼中,詹启敏院士为毕业生献唱《圆梦新时代》,不仅向毕业生表达了从学生向医护工作者身份转变的美好祝福,更在歌声之外向广大医学生传达“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青春绽放的舞台”。生在新时代,要以时代发展的方向引领青春方向,懂得家国情怀,牢记自己从医的初心和治病救人的重担,围绕党的初心使命,将个人事业发展融于祖国事业发展之中,才能够立于新征程、不负新时代。

2.务必不骄不躁

毕业生即将离开“象牙塔”和老师的精心呵护,未来的工作势必不会一帆风顺,应做好心理准备,辩证看待。如同毕业歌曲《倔强》中描绘了不被他人认同、遭遇失败时“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稻香》“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中表达了失败不可避免,要怀着一颗不怕困难、不轻易言弃的心,辩证看待目前的苦难挫折,坚信前途的光明,继续勇敢前进。同时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如同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现场所唱那样“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感恩谦虚的心,进而在日后取得更大的成绩。

3.敢于斗争,奋发进取

毕业演唱《国歌》是国内高校毕业典礼中的关键一环。歌词“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表达出了先辈们面临压迫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和不怕牺牲、“前进!前进!前进!进!”的决心。师生合唱这种短暂的合作能够使得毕业生短暂忽视个体利益,融入集体情感之中,进而达到情感共享和情感带入,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形成情感符号。并在日后再次听到国歌时唤起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进而“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命先辈天下为公、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等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所感染、鼓舞,树立知耻明荣的正确观念,获得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10]

由此可见,毕业歌曲对大学生道德、审美以及增信励行都具有促进作用,这三者虽自成体系,但其内在相通,同向同行,共同为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三、努力提升新时代高校毕业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毕业歌曲作为毕业典礼中的重要一环,在高校毕业生“最后一课”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时代开展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在道德涵养、审美培育和实践转化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重从毕业歌曲的内容供给、传播方式、过程管理和现场氛围这四个方面激发毕业歌曲活力,促使其更好的发挥育人功效。

(一)提质:内容优质供给,增强毕业歌曲生命力

1.毕业歌曲在内容生产上要坚持正确的导向

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11]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歌曲创作者所处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因此,毕业歌曲的创作者在立场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创作方向上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够成为“清泉”和“光明”,唱响主旋律,进而引导毕业生向善向美。

2.毕业歌曲在内容表达上要突出生动性,要不断创新毕业歌词话语表达,深入研究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话语表达,通过大数据了解高校毕业生话语倾向、高频度搜索的关键词或者无限循环的歌曲类型,有原则地迎合并贴近教育对象的需求,有选择的融入大学生更易接受的话术表达。同时,要注重歌词本身的创作,在构词上一方面要注意通俗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歌词的启发性。忽视毕业歌曲的启发性而单纯注重创作的通俗性,为了简单而简单,为了思想性而思想,都不利于毕业歌曲育人功能的发挥。因而,要做到思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3.毕业歌曲在叙事视角上要注重大小结合,以小见大。“文艺作品所具有的感染人、教育人的效力也只有通过作品塑造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对人的作用才能实现。”[12]往往大立意、高站位的毕业歌曲易于脱离高校毕业生的现实生活,进而导致两者疏远。因此,毕业歌曲镜头素材的取景应聚焦于高校毕业生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优秀事迹改编入毕业歌曲内容之中,以小叙事、小人物、小故事唱出大道理、大情怀,贴近毕业生的成长经历,使其感同身受,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毕业歌曲传达出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怀。

(二)造势:丰富传播形式,扩大毕业歌曲辐射力

1.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载体对毕业歌曲的宣传报道。在毕业庆典开展之前要善于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年级通知群等线上平台对毕业歌曲的宣传力度。同时,要注意利用校内公共空间中的各类显示屏幕,滚动播放毕业庆典选曲。此外,要看到传统媒介的作用,比如校报和课堂主渠道的影响力度,同时,也可以在校园内张贴毕业歌典海报,特别是在人流量大的操场、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等地方,扩大毕业歌曲的受众人群。

2.媒介互融,实现各类载体优劣互补。“微时代”下,毕业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虽日趋多元化,新媒体因其传递信息的迅速化和承载信息的海量化,受到毕业生的依赖。但不可否认,传统媒介仍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新旧载体的优势和劣势,使二者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共同为毕业歌曲作用的发挥贡献力量。

3.强化新媒介素养,注意媒介反哺。新媒体在毕业歌曲传播的过程中既有动听婉转的声音,也有鱼龙混杂、混淆视听之流。在发挥新媒体传播毕业歌曲的速度和受众的广度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其的约束力。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要敢于用毕业歌曲的“美”同部分不良歌曲的“丑”作斗争,为高校毕业歌曲力量的发挥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

(三)增效: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毕业歌曲感召力

1.毕业歌曲创作,要注重对毕业歌曲的调研。比如毕业生对毕业歌曲的看法、毕业歌曲风格的倾向、毕业歌曲的呈现方式等等,从而找出毕业生对毕业歌曲的共性看法,并将其融入原创歌曲的创作之中。同时,毕业歌曲演奏场景的布置“并不是生活物品在一个场景的集中堆积、罗列与展示,而是各类事物的聚集与集合形成再生喻义。”[13]因而,举办方要注重对毕业歌曲演唱地点和空间布景等方面建议的收集,有针对性的设计毕业生喜闻乐见的毕业歌典。

2.在毕业歌曲的传播要加强对毕业歌曲的回应和解疑。通过线上平台向广大毕业生解释毕业歌曲选曲的用意和毕业歌曲背后的故事及创作的初衷,帮助毕业生领悟弦外之音背后传达出的人生哲理。同时也要关注到毕业歌曲线上直播的弹幕互动,发现并解决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关问题的阐释和意见建议的收集。

3.毕业歌曲的评价要重视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反馈。可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布调查问卷,动员毕业生表达自己对毕业歌曲的感受,收集学生对本届歌典的吸睛之处和不足之处,并通过一定的物质激励手段如校园周边礼品等鼓励学生为其建言献策,进而为下届歌典的举办积累经验。从而,让毕业生感受到学校的用心,激发其深处情感,使得毕业歌曲在“最后一课”发挥其显著功效。

(四)体验:活跃现场氛围,提高毕业歌曲感染力

1.师生联动,聚合力以打造毕业金曲

师生原创毕业歌曲在情感上更易触动毕业生内心深处,也更易使得毕业生催生信任,激发其主体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鼓励高校毕业生结合校园生活经历和所见所感打造原生毕业歌曲,书写青春,歌唱情怀,进而创作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毕业生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敢立潮头追逐“前浪”的“后浪”的新形象。此外,要创建一支资深的音乐教师团队,亲身参与毕业歌曲的创作过程之中,对毕业生的原创歌曲作品给予合理的评价和专业的指导,对毕业生声乐功底、演唱技巧上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并给出针对性建议,帮助毕业生完善其毕业歌曲,打造乐美情深的毕业金曲。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力破“孤岛现象”,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门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从而真正实现育人的“协同效应”。[14]毕业歌曲并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毕业生的独奏。毕业生在校的四年生活中不仅受到老师的指导,更是得到了学校后勤部门等多方的帮助。因而,在毕业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其他职工可参与到毕业歌曲的演唱中,与毕业生共同谱词写曲,参与到毕业歌典的设计、现场的布置和秩序的维护。在毕业歌曲的演唱环节中可增加歌曲串烧环节,领导老师及后勤工作人员可同毕业生接力献唱,进而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毕业生现场体验感,更好融入其中,使毕业歌曲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2.元宇宙技术赋能,实现声景深度交融

元宇宙是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为技术支撑,在过去视觉、听觉二维体验之外,还能够调动毕业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不仅突破了传统的二维体验,也能够打造出更为逼真的临场感。比如,对于红色类毕业歌曲的表演,因其时代久远、同教育对象所处背景的不同,如果仅靠毕业典礼现场的单纯演唱,可能无法真正使红色情感入脑、红色血液入心、红色基因入骨。元宇宙可以依托数字孪生等交互平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跨越时空,“1:1”复现过往真实历史事件,不仅弥补了物理世界的距离缺憾,而且融通了红色毕业歌曲的创作背景与毕业生的成长环境,给毕业生带来了全新的人生体验,延展其认知范围。毕业歌曲的声同元宇宙的景深度融合,为毕业生带来独一无二的视觉享受和体验感,并在虚实交融中激发其深层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具象化,便于毕业生理解,进而在日后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实践,自觉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

猜你喜欢

毕业毕业生道德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我们今天毕业了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