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生卓越成长

2024-01-08余本海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育家师德师师范生

余本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饱含深情、催人奋进,为广大教师和师范生提供了精神引领,为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拥有50年办学历史的师范院校,周口师范学院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守办学传统,深入学习领会,持续践行落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生卓越成长,推动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系统思维,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内涵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对教师提出具体、明晰的要求,并强调“‘经师’与‘人师’相统一”“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赋予新时代教师崇高使命,再到这次概括阐释教育家精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师范生卓越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一)立足时代发展“纵坐标”,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深邃的历史穿透力

教育家精神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创新和发展。它体现了五千年中华优秀教育思想中“师者匠心,止于至善”的价值追求,传承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文化基因,蕴含着“因材施教”“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教育智慧,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内涵。

(二)把握教师素质“横坐标”,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深厚的理论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方向引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鲜明标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基本方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必然要求,“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重要元素,“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价值取向。这一重要论述基于政治品格、道德人格、核心能力、职业素养、职业追求、视野格局对教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三)聚焦事业发展“关键点”,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深沉的价值引领力

当前,我国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性交汇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煉、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有助于广大教师自觉以教育家为榜样,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执教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定育人使命,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筑牢教育强国人才之基,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党委坚定不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立足百年大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强师、强教、强校的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持续完善教育培训、典型引领、主题活动、监督考核“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四个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引领营造师德师风氛围》《树立“四个标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擦亮师德名片》等经验做法被大河报、河南教育宣传网报道。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宣传教育、实践养成、规范约束相统一,深入开展教育家精神学习与宣传活动,强化价值引领,注重榜样选树,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师德师风培训,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做实做细师德师风专项考核,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引导激励教师乐教爱生,勤学笃行,做“经师”更做“人师”。

(二)支持教师发展,注重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以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主体,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坚持以教研项目、教学技能竞赛为依托,以培训研讨平台为载体,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重点培育了一批专业骨干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名师;注重引导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三)深化制度改革,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学校突出立德树人导向,坚持实绩与贡献相结合,鼓励先进与鞭策后进相结合,不断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围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评优表先等工作,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让吃苦者吃香,让实干者实惠,让有为者有位,助力广大教师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发展更有信心,充分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三、坚守办学传统,着力助推师范生卓越成长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4万余名“基础扎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的优秀师范生,默默奉献在地方基础教育一线。近年来,学校注重提炼师范专业优势,以五大“金课”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改革,着力打造师范生培养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学分制和导师制改革,连续16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下一步,学校将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教育全过程,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不断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努力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更多卓越人才。

(一)聚焦立德树人新任务,提升师范生践行师德能力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育人者,其师德养成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持续构建立体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体系,通过开设“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课程,将教育家精神作为重要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情操培育,通过开展公益支教、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等,强化师范生的理想信念、职业操守、道德品行,引导师范生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加大师德先进典型挖掘力度,多途径宣传爱岗敬业、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勇于创新的好教师。

(二)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师范生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传道受业解惑”,是师范生成长的关键问题,也是提升其教书育人能力的核心问题。下一步,学校将对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通过开设卓越教师培养班,以卓越教师核心要素为导向,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实践实训创新,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范生卓越成长。深入推进智慧教学环境应用,引导师范生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规律,积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用“互联网+”教育理念和思维培养新时代智慧型教师。

(三)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提升师范生生涯发展能力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的合作,持续完善“U—G—S”三方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机制,利用基础教育名师资源,强化师范生的教育情怀,提升其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强力推进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落实,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师范生培养和服务基础教育等方面加强同组团高校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学科共建、人才共育、学术共研、资源共享,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系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教育家师德师师范生
教育家与儿童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