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肩担道弘扬教育家精神,至诚报国勇担新时代使命

2024-01-08王海东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爱生乐教教育家

王海东

编者按

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出“河南声音”,本刊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锤炼强教之师”,邀请市(县)教育局局长、高校专家、名校长、名师等,分享学习体会与教育感悟,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践行教育家精神。

本期选题由河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宏伟的国家孕育宏伟的思想,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精神。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天地恢宏气,倏然启心扉。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精华的高度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精髓。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认识教育强国的内涵,把握强国建设的实践要求,养修己精神,怀达人思想,育兼济情怀,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堪称大家的大国良师,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滋养堪成伟业的教育强国。

一、修己为先,要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堪称大家的大国良师

育人先育己,正人先正身。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四有”好老师的倡导、“四个引路人”的期望、“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要求、争做“大先生”的主张,无一不彰显着广大教师增内存、丰内涵、强内功的自我发展需求和时代要求。

(一)以教育家的理想信念,润色教育强国的精神蓝图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的精神底色。心有大我,是教育家的理想信念之源;至诚报国,是教育家的理想信念之流。心有大我,才会心有“教之大者”,才会明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深刻内涵,才会领悟“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精髓,才会知晓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心有大我,才会心有“国之大者”,才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靠教育。心怀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能清醒地意识到个人肩负的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才能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才能以“有我”之精神、“无我”之情怀,积极投身强国建设之大业、民族复兴之伟业。

(二)以教育家的道德情操,充实教育强国的思想谱系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的精神特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每个教师应当谨守的人生信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自然潜移默化,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率先垂范,自会耳濡目染,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传有道之学,需有道之业;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欲人之有道,自己必先有大道;欲人之有德,自己必先有厚德。教师不仅仅要“受业解惑”,更要传道树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但是一个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经师”,而且是一个师德高尚、言行正派的“人师”,是学高的典范,是德高的楷模。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才能让学生言有则、行有范,才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完善教育强国的道德设计图和思想谱系图。

二、达人为本,要以教育家精神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修己以安人,担当以达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的育人智慧和躬耕态度,坚持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坚持公诚爱严、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教育之强夯实教育强国之基,以教育之优厚植强国建设之本。

(一)以教育家的育人智慧,构建教育强国的人才支撑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体现了教育家的精神成色。育人智慧决定育人成效,教育理念影响教育品质。我们既要做到有教无类,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也要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段差异出发,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突出“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教师要启迪智慧,润泽心灵,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学本思想,做学生心灵的探索者、学生智慧的发现者、学生思维的引导者,以德润心,以爱润心,厚植爱国情怀,坚定不移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二)以教育家的躬耕态度,培育教育强国的桃李栋梁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体现了教育家的精神原色。教育态度,决定教育高度,确定教育深度,影响教育广度。勤学致广,笃行致远,求是向真,创新向前。有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才会有求知笃学不满足、厚德上進不知足的奋斗姿态,才会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善作善成的拼搏状态,才会成为人生路途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领航者、教育强国的引领者、文明赓续的传承者、民族复兴的筑梦人、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三、兼济为上,要以教育家精神滋养堪成伟业的教育强国

教人以仁爱,弘道天地开。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一)以教育家的仁爱之心,成就教育强国的博爱精神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展现了教育家的精神本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古圣先贤之乐,“教育之而得天下英才”应是当今教师之乐。得英才而育英才,自然是一乐。教师得学生而教育,学生因教育而成才,当然更是一乐。教源于乐,乐伴于教,乐教而生爱,爱生而乐教——乐教与爱生,相辅相成。甘于奉献,是爱生的根源;乐于奉献,是乐教的起源。仁爱相传,博爱自生,教师奉毕生的学识来“传道受业解惑”,献全部的仁爱去润心铸魂树人,“教育之而得天下英才”,培养之而成时代新人,让教育强国充盈博爱精神。

(二)以教育家的弘道追求,丰富教育强国的人文内涵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教育家的精神正色。梦想“天下大同”,祈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天下观”由来已久。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教育家精神对“天下观”的新时代诠释。新时代教师要有世界眼光、天下格局,胸怀世界,放眼未来,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以博采众长的宏大器量,借鉴、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坚持以文化人、以教强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强大恒久的教育力量。

精神因传承而永恒,教育因至诚而奋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秉承教育家精神,担当强国建设使命,涵养大国良师,培养时代新人,滋养教育强国,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出彩答卷。

(作者系漯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漯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爱生乐教教育家
教育家与儿童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展出多种无人机产品
教师品德修养浅谈
教育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