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主要内容,抓好“承”“转”“跃”
——把握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例谈

2024-01-07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王丽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6期
关键词:小标题全文课文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王丽红

当今时代是一个海量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准确、快速、扼要地表达和传递信息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这便是“概括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一般是借助教材文本的语言文字来提升学生归纳文段、加工信息、提炼关键词句的能力,最终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把文章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往往融入在把握段落大意与课文主要内容中。

统编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目标从初步了解主要内容到有具体方法指导概括主要内容,从一件事文本到多件事文本,从短文章到长文章,能力目标呈现传承性与螺旋上升性特点。

一、把握学情,发现问题

笔者从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学生概括能力训练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概括语言冗长,概括与复述混淆;概括内容不全面,不能统观全文;概括内容不恰当,与概括中心思想混淆;概括语序不正确,语言表达混乱;等等。

概括能力培养的过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概括能力在小学阶段既是培养的重点,更是突破的难点,究其根本,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处在认知发展初期,对形象、直观、具象的事物敏感度高,这也导致他们在阅读时往往只看到文字表层,对文字背后的内容思考不深,要运用具体的方法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掘文本语言特点与内在逻辑,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化训练。

二、循序渐进,学而得法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相应的训练策略,把目标分解到每节课,尤其要注重方法的长程设计和训练,抓好“承”“转”“跃”的阶段性提升。

(一)“承”——复习已学方法,做好勾连对接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把握段落大意的扩展和延伸,如果学生将把握段落大意学得扎实、到位,那么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就降低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段意概括的方法迁移运用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中。

1.摘句法

摘句法即找出自然段或逻辑段中的关键句并快速提炼大意,这些关键句往往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重复句等。

如课文《赵州桥》中的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就高度概括了全文内容;课文《乡下人家》用“无论何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总结全文内容;课文《天窗》中两次使用“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突出全文主要内容。

2.归并法

把握逻辑段大意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读全文,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分逻辑段落,厘清文章脉络;其次,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哪几段为主,哪几段为次;最后,抓住主要内容,将其归并为全文大意。

如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个大段,归并起来可以概括为齐会战斗打得非常激烈,领导让白求恩大夫撤离阵地,但他不肯,始终坚守阵地,为伤员做手术。

(二)“转”——结合文本特点,做好方法升级

叙事性文章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常见的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是重中之重。而叙事性文章有长有短,有的讲述一件事,有的讲述几件事,还有的事件经过较为曲折,让学生把握其主要内容显得更加无从下手。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借机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做好方法升级。

1.要素串联法

在叙事性文本中,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此类文章一般只讲一件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梳理出几大要素,尤其要关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条理性。

如在课文《跳水》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段话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哪段话简明扼要地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一艘正在航行的帆船上,一只调皮的猴子抢走了孩子的帽子,爬上了高高的桅杆。

(2)一艘航海帆船上,水手们正在逗弄一只猴子,不料这只猴子抢走了船长儿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气极了,爬上桅杆去夺帽子。猴子爬到了船桅顶端,把帽子挂在高高的横木上。孩子摇摇晃晃地爬到顶端横木上去拿帽子。水手们都吓呆了,正在紧急关头,船长上了甲板,拿着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进大海。孩子扎进海里,水手们把孩子救了上来。

(3)一艘正在航行的帆船上,一只猴子抢走孩子的帽子并爬上桅杆,孩子为取帽子也爬上了桅杆顶端。紧急关头,孩子的父亲——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进海里,使他脱险。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记叙文要素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发现:

(1)把主要人物定位在猴子身上,没有找准课文的主要人物。

(2)把课文内容说得很清楚,但过于啰唆,没有做到简明扼要。

(3)牢牢抓住了事情的要素,把主要内容说清楚了,也比较简要。

通过细化教学环节,在对比分析中引导学生总结把握只讲一件事的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第一,必须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二,辨别三个要素的主次关系,抓主舍次;第三,保证主要内容的完整、简要,不啰唆。

2.事件串联法

当文章中讲述多件事时,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显得非常复杂,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比较模糊,这无疑加大了学生把握其主要内容的难度。面对此类文章,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回顾把握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厘清文中共讲述了几件事;其次,分析几件事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按照逻辑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将几件事串联起来。

如在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第一步: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分清几件事。

学生按时间、地点、人物梳理表格,很容易发现文中暗藏三件事,相机让学生说说每件事主要讲了什么。

第二步:抓主要人物,重点不偏移。

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理出一条勾连三件事的线,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每件事的人物中都有“周恩来”,最终确定全文核心人物。

第三步:借助三要素,讲清每件事。

借助已学的“要素串联法”,教师引导学生以全文主要人物“周恩来”的视角,重新梳理每件事的主要内容,并对三个学生的概括进行点评。

A 学生:修身课上, 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只有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连声赞叹。

B 学生:修身课上,面对校长提出的“为什么读书”问题,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赢得了校长的赞叹。

C 学生:修身课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发言,赢得了校长的赞叹。

不难发现,A 学生把握了三要素,但所讲人物较多,没有抓住主要人物;B 学生能够加入“主要人物视角”,概括清楚;C 学生不仅以主要人物视角切入,而且省略了部分信息,进一步精简了文字。

第四步:厘清事件关系,有序串联表达。

讲清每件事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件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继而选用因果关联词进行有序串联,最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周恩来目睹中国妇女受外国人的欺侮,中国同胞敢怒不敢言,他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从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3.标题串联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要素提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意味着学生要在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还要把握长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与主要人物有关的事件。这是对把握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多样,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集中的体现,分别是序号标注法、小标题法、空行法。在三篇课文的学习提示和课后习题中,都提出了学习用拟小标题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统观三篇课文,学生不难发现:小标题犹如文眼,能高度概括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灵活运用小标题,对学生初步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很有帮助。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教师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第一步:了解小标题。

教师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观察范例中的小标题,发现其中语言简洁、字数相当、结构相同的特点,结合文段理解小标题高度概括的作用。

第二步:学拟小标题。

学生尝试仿照范例学拟小标题。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尝试拟多元结构小标题,如三字标题“擅游泳”“上夜校”“斗鬼子”。通过拟小标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快速把握长文章各部分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三步:串联小标题。

拟了小标题后,学生能全面把握长文章的内容,这大大降低了直接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学生可以厘清每个小标题下事件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连接词串联小标题,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明确逻辑思路。

通过交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现多件事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如雨来“护大叔、斗鬼子”是全文的高潮部分,这部分对刻画机智勇敢和坚强不屈的雨来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而前文雨来“擅游泳”表面是写雨来活泼淘气,实则为后文雨来枪口逃生埋下伏笔;“上夜校”刻画了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雨来,为后文雨来誓死“护大叔”做铺垫。这样由表及里、由仿到创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深入剖析了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同时将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渗透在教学中。

(三)“跃”——展现思考过程,强化策略运用

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课堂教学难题。教学过程中,不同文本的概括方法有所不同,同一个文本的概括方法也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多元化设计,互相结合,灵活运用。在梳理文脉、把握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如若能展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就能有效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为保证所有学生参与概括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搭建支架,创造多种学习形式,促进全体学生概括能力的“飞跃”。

以《扁鹊治病》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形式不同的概括支架,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其概括能力。

1.填空概括式

扁鹊拜见蔡桓侯, _____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______,到不理睬,到最后的______,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 _____,无药可医。

2.提问概括式

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劝他治病?扁鹊第一次拜见蔡桓侯,态度如何?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说一说:蔡桓侯的病情有什么变化?他结局如何?

3.思维导图式

请你根据阅读过程,梳理一幅思维导图。(如图1)

图1

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选用不同的概括方式。对于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选用填空概括式有助于他们提取课文的关键信息;对于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问概括式有助于他们形成前后勾连、统观全文的综合能力;思维导图式可直观看到学生的思考过程,了解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也便于学生在课堂中灵活修改或添加遗漏信息。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语文逻辑密码的能力。然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教材解读,针对概括能力培养选取典型阅读材料,找准训练点,从简单处入手,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此,辅以多种方法的指导,不断地深耕、探索、创新,学生的概括能力定将日渐提高。

猜你喜欢

小标题全文课文
巧用小标题为作文“点睛”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全文中文摘要
背课文的小偷
全文中文摘要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青年再造
背课文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