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价值与要义

2024-01-05邹清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深度学习小学语文

邹清

摘  要:语文主题式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其有效开展离不开真实情境。真实情境有相对于生活、语言文字运用、学生心理而言真实的三重含义。真实情境能使语文主题式学习更具整体性、挑战性、实践性和迁移性,蕴含明确的情境背景、链接多个学习任务、提供特定的学生角色、隐含不同的表达对象、关联简洁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学习;真实情境;深度学习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致用理念下指向语文要素的主题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研究”(编号:XC/202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文主题式学习,是以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指引,结合单元内容提炼学习主题,并以真实情境为依托,设计进阶性学习任务,开展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语文实践活动[1],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真实情境的创设。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选入课文《太阳》《松鼠》,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要求学生完成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围绕单元人文主题“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和语文要素“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确定单元学习主题“把事物说明白”,创设“以当代小专家的身份穿越时空,向古代的老人介紹太阳”“化身为小松鼠,向大家趣说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召开‘跟随我心,认识世间万物班级博览会”“在学校蔬菜基地做宣传大使”四个真实情境,开展语文主题式学习。下面围绕本单元的相关实践,阐释语文主题式学习中真实情境的价值和要义。

一、 语文主题式学习中真实情境的价值

语文主题式学习依托真实情境开展一系列结构化、挑战性的活动,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真实情境的创设,对于语文主题式学习具有独特价值。

(一)使语文主题式学习更具整体性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整体性,体现为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设置的结构化、序列化学习任务被有机整合在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真实情境中,整体助力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首先,根据语文主题式学习真实情境涉及的三重含义,可以整体创设聚焦主题的多种类型的真实情境。不过,无论创设出的真实情境类型有多少、性质如何,它们都整体服务于主题式学习。第一重含义,相对于生活而言的真实情境,是生活中真实的场景、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事件。学生即使当下没有亲身经历,在未来的生活中也有可能会遇到。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是为了将来能够在生活中应对同样的状况,解决相似的问题。上述“召开‘跟随我心,认识世间万物班级博览会”“在学校蔬菜基地做宣传大使”的情境就属于此类。学生以解说物品的方式,向同伴介绍身边的动物、蔬菜、美食等;选好角度,理清思路,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解决的都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服务于单元主题。第二重含义,相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而言的真实情境,在其中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习得的言语策略或者言语能力,能够真实有效地迁移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述“化身为小松鼠,向大家趣说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情境就与此含义相关,能让学生不仅掌握说明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方法,还明白听众意识、读者意识是重要的说明技巧,服务于单元主题。第三重含义,是相对于学生心理而言的真实情境。不管这些情境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复制的,还是虚拟的,甚至是假设的,只要能引起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就是“真实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语文素养,能成为他们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钥匙。上述让学生化身小专家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的情境,就是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代入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能够真实地完成运用说明方法清楚地介绍太阳的学习任务。

可以看出,四个真实情境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学习任务不一样,开展的具体学习活动不一样,但都指向单元学习主题,整体合力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其次,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可以是一个聚焦单元主题,贯穿单元教学全程的大情境,整体统领结构化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可以是聚焦单元主题的主情境分设出的多个子情境,串联起不同角度、多个层面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整体达成单元学习目标。这些真实情境贯穿教学全程,“一境到底”,且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关联过去、现在、未来,可以触及社会、自然,学校、家庭、网络、媒体,等等。但不管如何“开放”,都聚焦单元主题,保证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整体性。

如前文所述,第五单元由学习主题“把事物说明白”统领,创设主情境“介绍世间万物的特点,编写我们班的《小百科》”,下设四个真实情境。四个真实情境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情境1、情境2侧重于让学生在学习了《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后,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不同表达效果;情境3侧重于让学生在学习了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后,以解说物品的方式,向同伴介绍身边的动物、植物、美食和其他事物,选好角度,理清思路,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品味不同说明语言的不同风格;情境4侧重于让学生领会习作任务“介绍一种事物”后,走进学校的劳动基地,介绍一种蔬菜,争当学校蔬菜基地的宣传大使,并以制作网页的方式,在学校网站上宣传、推广蔬菜,这是明晰说明事物整体框架的要领。

四个情境对应的学习任务相互关联,层层进阶,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链,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说明不同事物时所遵循的思路、采取的方法、运用的语言,达成对单元主题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二)使语文主题式学习更具挑战性

语文主题式学习讲求聚焦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通力合作、深度探究才能完成的系列挑战性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逐层解决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深度理解单元主题。其中创设的真实情境和因情境而生的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跳一跳”才够得到。

比如,让学生化身小专家,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学生想要介绍得清楚明白,就要考虑到,课文中介绍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时用的是假设法,“到太阳上去……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的表述就不适合古代老人,因为他们没见过飞机,因此,需要把坐飞机改成骑马或射箭等方式,并通过查找资料和计算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需要“跳一跳”。这样的语文主题式学习,时时处处充满挑战性。

(三)使语文主题式学习更具实践性

语文主题式学习,牵引学生在基于真实情境的系列实践中开展学习,解决问题,提升语文核心素养。[2]可以说,整个语文主题式学习就是由一系列依托真实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构成的。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是紧扣学习主题各种形式的言语实践活动的有机组合。例如,在班级博览会上介绍自己喜欢的某种事物,学生会捧着自己喜爱的物品,有声有色地解说,能真正做到“用中学,学中用,学用一体”;在蔬菜基地介绍一种蔬菜,学生仔细观察,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数一数、尝一尝,摸一摸,还向有经验的教师、菜农请教蔬菜的生长习性、种植和养护方法,是在真实的实践中建构知识,形成能力。经历这样的具身学习,学生会增加对事物的了解,对身边的事和物产生浓厚兴趣,更加热爱生活。

(四)使语文主题式学习更具迁移性

语文主题式学习倡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持续巩固迁移本单元的知识能力,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从能够解决一个问题走向解决一类问题。因为指向同一主题,其中的真实情境基本上类别相同、属性相同,但可以涉及类别相同的情境下的不同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方式等。[3]聚焦这些主体、对象、方式设计适合迁移的活动,能让主题式学习从“某一个”走向“某一类”,让学生在举一反三、巩固迁移中达成对单元主题知识的内化。

我们可以把化身小专家,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的真实情境分解成几个相关联的、可迁移的小活动:(1)结合课文,向同桌介绍太阳的特点;(2)化身小专家,向古代的老人介绍太阳的特点;(3)用说的方式向父母介绍火星的特点;(4)用写的方式向远方的朋友介绍一种你感兴趣的天体。先向同桌介绍太阳的特点,再向远古的老人介绍太阳的特点,这是属于同一情境的不同活动;先介绍太阳的特点,再介绍火星的特点,这是属于同一类别的不同个体;先用说的方式介绍,再用写的方式介绍,这是属于同一方法的不同方式。依托以上情境和活动,最终达成一个目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太阳》一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把某个天体的特点说清楚。这种由“一个”走向“一类”的迁移性语文主题式学习,给予学生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能力。

二、 语文主题式学习中真实情境的要义

语文主题式学习中的真实情境创设,需要明晰教学中需要涉及的进阶性学习任务及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其中包含的要义有:蕴含明确的情境背景、链接多个学习任务、提供特定的学生角色、隐含不同的表达对象、关联简洁的评价标准,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一)蕴含明确的情境背景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都蕴含着明确的情境背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以赋予语文主题式学习更为真实具体的意义,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主题的不同学习任务。

第五单元主题式教学中四个真实情境的创设都有特定的背景。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的情境源于古代的人们对太阳的不了解,认为太阳是金乌所化,所以要让学生化身小专家,穿越到古代,向古代的老人做介绍。介紹小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是因为课文的介绍有限,隐藏了不少“说明空白”,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更多与松鼠相关的内容,并能用说明的方法向大家介绍。在班级博览会上介绍自己喜欢的某种事物,是因为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比较熟悉,但是缺乏系统的了解,需要在任务驱动下查找资料、筛选信息,把事物特点真正讲明白。在蔬菜基地介绍一种蔬菜,是因为劳动基地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一张名片,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特色文化,所以请学生担任宣传大使,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蔬菜基地。

(二)链接多个学习任务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链接多个关联主题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是具体、可操作的,需要教师具体阐述,让学生学得更有方向。

第五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把事物说明白”。所以,立足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的真实情境,教师需让学生明确此次任务是运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明白;立足做松鼠代言人的真实情境,需让学生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作假设等方法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在班级博览会上介绍一种事物的真实情境,需向学生阐明此次的任务是运用前面学到的说明方法,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特点讲清楚;立足在蔬菜基地介绍一种蔬菜的真实情境,告知学生此次要完成的任务是把学校劳动基地中某种蔬菜的特点说明白。由此,学生也会明白,这些学习任务虽不同,但都清晰地指向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三)提供特定的学生角色

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提供了特定的学生角色。这个角色就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预先设定的某个身份。这个身份有可能和现实生活中相同,也有可能和现实生活中不一样,是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情境的特点预先设定的。

第五单元介绍太阳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角色是小专家;介绍小松鼠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角色是代言人;在班级博览会上介绍事物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角色是解说员;在蔬菜基地介绍蔬菜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角色是基地宣传员。在完成具体任务时,学生的言行要符合角色认定,要从角色所处的身份、场景等出发,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

主题式学习中真实情境提供特定的学生角色,往往是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具挑战性。

(四)隐含不同的表达对象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隐含着不同的表达对象。这个表达对象,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设定的学生完成任务时需要面对的读者或者听众。它会适时提醒学生面向谁完成学习任务,即所面对的表达对象是什么。

第五单元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的真实情境中,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表达对象就是古时候的老人。这就要求学生运用说明方法介绍太阳时需要符合古人的认知。在班级博览会上介绍一种事物、在蔬菜基地介绍一种蔬菜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表达对象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解说和宣传时的表达语言就要尽量生动活泼,兼顾解说员和宣传员的表达特点。

(五)关联简洁的评价标准

语文主题式学习的真实情境所设置的系列任务,具体要求要清晰明确,且可操作、可评价。教师出示学习任务要求时,必须同时想到:学生通过本次主题式学习,是否能够达到这些预设的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能否对完成情况作出清晰准确的评价?之所以要关联简洁的评价标准,一是为了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任务要领,二是便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

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比如,向古代老人介绍太阳时,教师出示的评价标准是“至少选择一种说明方法,向老人说清楚太阳的一个特点”;在班级博览会上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时,教师提出的评价标准是“至少用上两種说明方法,说清楚事物三个方面的特点”;介绍学校蔬菜基地的一种蔬菜时,教师出示的评价标准则是“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清楚蔬菜三方面的特点,语言生动活泼”。这些评价标准循序渐进,难度虽然在逐级上升,但都明确地搭建了“跳板”,使得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其中的要领,更高效地开展自评和互评,教师也能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达成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场所……都有可能成为创设真实情境的重要元素。[4]语文主题式学习中的真实情境创设,要敢于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现实生活走向虚拟世界,为学生打造不一样的学习空间,让教学更有效,更有挑战性,更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 杨再隋.真实的语言情境和学生的自主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7(30):11.

[2] 孔凡成.从情境到语境——语文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2):71.

[3] 王荣生.略述“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基于相关译著的考察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3):71.

[4] 《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5.

(邹  清,江苏省宜兴市红塔小学副书记。)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深度学习小学语文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