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院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4-01-03盛妍渠立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8期
关键词:院级仪器设备仪器

盛妍 渠立成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0 引言

1965 年9 月,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带领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几十名科研人员从北京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进行氢弹原理的模型计算。当时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其中95%的机时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5%的机时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在老一辈科学家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下,1966 年5 月9 日,我国第一颗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6 月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成功、最意义非凡的大仪共享案例。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科研仪器设备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加。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值50 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数量由2015 年的6.54 余万台(套)增加到2020 年的10.33 余万台(套),5 年增长近58%;仪器总值由994.5 亿元增长到1 526.6 亿元,增长了53.5%。

然而,由于部分科研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以及各种其他原因造成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大量机时空闲,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型精密仪器对科技的支撑作用。

2014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2015 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 号),指出大型仪器在复杂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科研设施和仪器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共享水平不高等问题,并对全社会提出了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高校作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特殊机构,其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运行从管理制度、模式、执行上,应与一般的科研院所、检测机构有所区别。一般来说,高校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分为校级平台和院所级平台,两者并重,互为补充。中国矿业大学有1 个校级“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开放共享平台”和16 个院所级共享平台,如“材料与物理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等,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全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归口管理。纳入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主要为原值40 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同时,鼓励原值10万~40 万元的贵重仪器积极加入。笔者所在的材料与物理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金属3D 打印机等24 台(套)大型仪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同步高温差式量热仪等93 台(套)贵重仪器,总原值逾4 700 万元。

校级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以通用型检验检测设备为主,面向量大、面广的公共需求;院所级共享平台则以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专用型设备为主,购置初衷主要用于学院师生的教学科研,对外共享应用面相对较窄。校级平台管理逐步完善,院级平台也在不断发展[1]。笔者以基层实验中心管理工作者的身份,结合日常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浅谈对院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的认识。

1 制度建设

高校制定的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相关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前者主要包括组织与管理、配置与论证、验收与建账、使用与维修、借用与调拨、处置与报废等内容;后者主要侧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方面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收费管理、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

在坚持以校级管理制度为原则的基础上,各院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需要制定符合本院共享仪器设备特点、能助推学科和专业发展、能有效开展共享服务的院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办法。细化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和直接责任;运行管理中要细化实验中心、开放共享平台管理员、机组的职责;考核评价中要细化考核标准和办法,要制定富有激励性的政策措施等。

2 平台管理

院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需要配备专职的平台管理员,统筹管理平台公共事务。

2.1 维护和管理在线信息化共享系统

为基本解决仪器设备分散存放、重复购置、封闭使用、低效运行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国发〔2014〕70 号文件要求以“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为目标。

一个完善的在线信息化共享系统需要具有仪器设备简介、收费标准、开放时段等基本信息介绍,具备预约审批、接样联系、费用核定、数据统计、用户评价等众多功能。简单易操作、直接交互的界面对用户非常友好,是吸引用户预约使用仪器设备的基础,这个界面通常称之为“前台”;与“前台”对应的“后台”则是面向维管人员的管理系统,只有“后台”的维管得到保证(比如及时的资料录入、信息更新、开放设置、审批核定、接样联系等),才能使“前台”能够浏览和查询到真实客观的信息,保障预约测试高效运转。“后台”的维管是专职的平台管理员每日必做的工作。

2.2 财务管理

大型仪器设备在运行一定年限或者使用频次较高时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2],而价值不菲的大型仪器和贵重仪器的维修费用通常会比较昂贵。对于共享设备,各高校一般都会有一定比例的维修基金作为支持,比如,中国矿业大学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规定:纳入开放共享平台管理的仪器设备维修费用,原则上学校和使用单位按照3 ∶7 分担,即维修费用中的70%由院级共享平台承担。院级平台承担的这部分维修费的主要来源为设备的共享收入,因此,故障设备要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必须及时收缴共享测试费,以达到以机养机,让机器保持良好运转的目的。

另外,在院级共享平台,共享设备测试机组通常由设备负责人、测试技术人员、研究生助理组成。测试技术人员一般由实验员担任或由专任教师兼职,研究生助理要经过严格的设备使用培训。测试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理主要负责共享预约中的送样测试,需要完成接样、制样、测试、数据处理、上传测试结果一整套流程。测试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助理需要定期按劳发放劳务费,充分调动他们共享测试的积极性。只有及时收缴测试费,才能让这部分劳务支出得到保障。

通过查询统计笔者所在的院级共享平台后台的数据可得,通常每两个月或每5 000 元左右欠费时,平台会联系共享用户进行缴费。平台管理员打印财务留存、服务单位留存、用户留存的三联测试清单和结算单,交由共享用户办理财务手续。

对于共享测试费的收入与支出,要求平台管理员能及时、清晰地记录每一笔财务的收支明细,各机组的设备维护维修、试剂耗材、劳务发放等总开支,原则上不应超出收益额度范围。

2.3 档案管理

大型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是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档案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档案的有效管理对于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3]。院级共享平台档案资料包含共享仪器设备基本资料、管理和开放共享过程中产生的动态资料。基本资料主要为仪器设备基本信息(原值、规格型号、功能等)、收费标准等;动态档案资料主要有院内外共享服务记录、共享服务收入与支出、共享服务成效、设备维修记录、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因涉及业务链多、产生数据量大、搜集和归档时间跨度长[4]等原因,档案管理难度较大。有效的档案资料能翔实、准确地反映高校共享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共享服务中的运行情况,有利于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是大型仪器考核评价的直接依据。因此,要求共享平台管理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自觉加强档案管理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档案资料整理和归档的能力。

3 设备管理

院级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主要由共享服务机组负责人及机组成员负责管理,并承担直接责任。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设备管理员是设备管理的实施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步骤,保质保量完成测试工作,实时、准确地做好使用记录[5]。此外,共享服务机组还需要承担以下工作内容。

3.1 提出收费标准申请

《关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可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收取费用。共享服务机组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要求的不同,以设备折旧费、水电费、房屋占用费、实验耗材费、人员费、设备维修维护费、技术服务费等作为成本要素,同时,参考同类仪器设备市场服务价格,提出校内、校外用户收费标准申请,先由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再递交到学校,通过专家论证和收费委员会的认定,确保测试费收取合理合规[6]并公示之后方可执行。

3.2 实行灵活高效的管理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指出,管理单位应在满足单位科研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对外开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院级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在学院教育教学、师生的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优先满足学院内部需求,同时积极推进对院外或校外的开放共享。

共享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根据教学计划开放时段,优先级最高,且不再额外收取测试费或劳务费。

共享设备面对院内、院外各团队或师生预约时,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通常可以根据院内、院外的一般需求量和测试要求,分别针对院内或院外开放设置固定开放时间和测试方式。比如,院内测试需求远大于院外需求,一周设1 ~2 天作为院外预约时间,其他时间为院内预约时间;在设置测试方式时,通常设置院内为自主测试和送样测试,院外为送样测试。若有测试量大的团队或师生预约自主测试,可以鼓励他们以团队为单位把样品进行集中或适当积攒达到一定数量,每次委派一名测试人员,以半天为一个时间单位进行预约测试,并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可以产生良性循环,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3 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

为保障仪器设备能稳定高效工作,机组成员一定要重视日常维护保养、校准核查工作,做好设备定期维护记录。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要谨慎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禁止未接受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人员使用。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时候,禁止设备带病作业,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4 重视考核

为达到激活存量资源、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撑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国发〔2014〕70 号文件,自2017 年起,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管理单位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评价考核结果。《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效益年度评价表》(教高司条函〔2000〕010 号)明确规定了通用设备年使用机时达1 400 小时以上,专用设备和04 类机械类设备年使用机时达800 小时以上。

院级共享平台应知悉并真正理解国家的考核要求,真实客观地统计设备的年有效工作机时、共享成效(支撑高水平论文、科研项目,获得的重大社会效益、奖励等)、共享率等数据信息。若对国家的考核要求不清楚,则会导致统计的数据毫无意义。比如,笔者曾在一期刊上看到一篇文章称某大学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从2017 年使用机时不足200 小时,提高到2019 年使用机时8 566 小时,计算下来设备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23.47 小时,笔者对于这个数据存疑。事实上,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测试时间+必需的后处理时间,并不包含设备的待机时间。

5 资质认定

为进一步推进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院级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可以积极参加校级平台牵头组织的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通过以后,可以使仪器设备在共享服务中产生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7]。同时,促进共享平台管理人员和机组人员进一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工作中着力提升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断完善服务与管理制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6 结束语

高校院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应与时俱进,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平台管理员应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在共享系统后台维管、财务管理等方面给予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本保障;机组成员应深化共享意识,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技术。师生上下一心,共同推进仪器设备共享,把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全面提升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更好地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院级仪器设备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以立项形式开展分层递进院级专项教改课题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作用研究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大学生校园文化育人载体探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非疫区综合性医院缓冲病区设置探索与实践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2016年西藏社科院16项院级课题结构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