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4-01-01安璐

中国食品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华英语教学大学

安璐

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块瑰宝,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在以后的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输出中华饮食文化。

一、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文化交流的重要新愈加突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能够减少或避免因为文化底子薄带来的交流困难与隔阂,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2.输出中华饮食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其在对外传播中却因为饮食观念、语言文化等方面不同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拓宽饮食文化的传播途径,借助教师及大学生充分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文化传播作用,帮助不会英文的餐饮从业者将中华饮食文化传播出去,还能准确、全面地表达饮食文化的内容,改变饮食文化相关的英语翻译乱象,从而使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树立良好的口碑。

3.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中华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增加大量关于饮食文化的文章、句子及单词,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历史文化内涵,如尊老爱幼、团团圆圆、家国情怀等,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丰富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发挥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德育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

二、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注意事项

1.重视饮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高校对人才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课程的育人功效。将中华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支持,高校与教师要充分认识中华饮食文化的优势,提炼饮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积极推进饮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2.丰富英语教材中的饮食文化内容。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内容比例不均衡,英美文化比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较少,涉及到的饮食文化内容偏向西餐文化,缺少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要优化和创新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英语教材中的饮食文化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课文、课后题及教辅资料入手,增加教材中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容比例;第二,将中国特色菜名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翻译成英文时,使用多种翻译方式,并且提供多种译法,这既能有效避免文化冲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菜名等英文翻译进行规范和统一;第三,教材内容要注意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利用对比突出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在选取或编写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邀请中华文化方面、英语知识方面、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保证饮食文化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英语表述的正确性以及教材编排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适配性,促进饮食文化内容与英语知识有机融合。

3.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教学。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英语知识为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在毕业时英语综合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一是案例对比教学,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巨大,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对比,如中国的筷子与西方刀叉的对比,在差异中突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与不同,增加学生对两种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二是情境模拟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角色扮演创设简单的饮食文化教学情境,如餐厅,让学生扮演服务员或顾客进行英文对话交流,教师对他们的英语表达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三是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丰富英语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英语教学内容视听化,规范学生的英文表达口音和语调;还可以录制英语教学视频或开展英语线上教学,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四是第二课堂教学,以参观或实习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与中华饮食文化有关的英语交流环境中,加深其对饮食文化的理解,提高饮食文化内容的英语表达能力。

4.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更加偏重对英语语法、句子的讲解,对饮食文化内容只是简单带过,加之英语教师对饮食文化的内容了解有限,所以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效果不理想。为了推动饮食文化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深入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并积极提高英语教学能力,使教学能力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学校可以组建教学团队,让优秀教师分享自己将饮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间互相学习和监督,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高校也可以积极安排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同时对教师开展创新教育,培养英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高校还可以引进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人才,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硬实力。

三、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

1.增加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子。目前,由于大学生英语教材中的饮食文化内容含量有限、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存在偏向性等,大学生学习英语单词与句子更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与自己的母语文化联系性不强,导致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将饮食文化融入大学英語教学中,可丰富英语句子和词汇量,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在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和句子时展开联想记忆,丰富句子、词汇构成的记忆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2.鼓励学生在不同场合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多场合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在菜市场、超市以及杂货店购买食材时,要学会用英语交流并买到需要的食材;在用餐时,同学间用英语描述早、中、晚餐的特点及饮食习惯,用英语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在烹饪课或实践活动中,用英语表达或者介绍餐饮相关的内容;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用英语介绍节令食品的特点、历史由来等知识。

3.多进行饮食文化相关内容的英语翻译。英语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与知识需要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也有许多西方的文化知识需要翻译成中文让人们了解和熟知。但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英语翻译要注意的问题十分多,翻译人员要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错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饮食文化相关的用语、单词等进行翻译,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译文及一词多译现象进行统一和规范。由于中文餐饮文化尤其是菜名及原材料等词汇与英文并不对等,存在语汇缺失的问题,学生在翻译时就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句子构成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种翻译方式的熟悉度和应用能力。

综上,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亮丽瑰宝,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符合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也能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大学生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正确价值观,从而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储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高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作者简介:安璐(1988-),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英语翻译、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中华英语教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