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绘画和自由绘画相结合对恶性骨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12-30罗晓华郑艺君张红梅黄喜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肉瘤负性恶性

罗晓华,郑艺君,张红梅,黄喜顺

恶性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系统的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最为多见。目前,手术是治疗恶性骨肿瘤主要手段[1],但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治疗和患者康复效果。绘画疗法是通过图画创作促使患者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与冲突、缓和情绪,并不断引导其自我探索及发挥潜能的方法[2]。本研究通过绘画疗法对恶性骨肿瘤术后患者干预,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骨肿瘤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②患者的生存时间>1年;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依据两个空间相对独立的AB病区进行分组。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15~64岁,平均(38.24±7.28)岁。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16~67岁,平均(39.52±6.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LH20220013)。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病情变化,进行疼痛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房、树、人”主题绘画和自由绘画相结合的绘画疗法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绘画疗法小组,小组由专职心理咨询师1名、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3名组成。②干预频次与形式确定,每周干预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 h内,连续干预3周,总共干预9次。在第1次干预中采用“房、树、人”主题绘画形式,在其他8次中采用自由绘画形式。③干预实施,布置了舒适“温馨屋”。第1次采用“房、树、人”主题绘画形式,指导患者使用2B铅笔在白纸上画出房子、树木、人和任何想画的内容,绘画完成后由评定者对绘画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受试对象的心理特点。第2次至第9次干预中采用自由绘画形式,绘画者自由描绘,不超过1 h,绘画完成后鼓励患者介绍自己的作品。绘画结束后,制作成相框送给病儿,在征求同意后,放到科室壁报墙上展览。使用量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NRS)、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

2 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47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3周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545、-2.485,P均﹤0.05)。见表1。干预3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59,P<0.05)。见表1。

3 讨论

研究证实,疼痛是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感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因此减轻术后患者疼痛,不仅能提高患者舒适感,对患者身心和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房、树、人”主题绘画和自由绘画两种绘画疗法相结合具有一定优势,原因是“房、树、人”主题绘画既是心理测评工具又兼具治疗价值,且简单易于掌握,特别适合初次接触绘画疗法的患者;而自由绘画相比“房、树、人”主题绘画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因此选择在第2次开始使用比较合适[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周结束后观察组患者NRS、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绘画疗法可以减轻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和改善负性情绪,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的结果一致[5],分析原因主要有: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情绪。绘画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可以使人感觉平静、快乐,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和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与疏导,减少焦虑和痛苦,缓解了由于手术及疾病造成的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6]。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房、树、人”主题绘画和自由绘画两种绘画疗法相结合,对恶性骨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减轻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和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肉瘤负性恶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