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抑郁情绪的关联分析

2023-12-30宋红静贺方刘伟张香云张欣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特质弹性个体

宋红静,贺方,刘伟,张香云,张欣

抑郁是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1-2],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和危险时显示出的特质和能力,心理弹性的水平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3-5]。心理弹性能够帮助个体在面对挫折或创伤经历时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从而成功应对恢复过来,提高心理弹性可以降低抑郁风险[6-8]。希望是个体建立在对事件成功预期基础上的一种思维和行为反应倾向,是一种比较稳定、内隐、持久的心理品质(即希望特质)[9]。青少年希望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10]。具备高希望特质的个体,对实现目标抱有期望,处于应激状态时,相信目前的处境能改变,使用多样的策略来应对压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困境。高希望特质的青少年在生活中更快乐,未来会成为更成功、更富有建设性的人[11],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能够减少抑郁情绪[12]。

研究表明,希望特质和心理弹性显著相关[13],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会采取更多积极应对方式[14],具有更好的抗挫折能力,从而能够良好的适应环境。在面对压力的过程中,由于出现积极的结果,又会给个体不断地灌输着希望[15]。个体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使个体保持心理平衡,主观幸福感会更高[16-17],产生适应良好的结局。由此推断,心理弹性可能是希望特质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本研究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对象,探讨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和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轻中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health related problems,l0th revision,ICD-10)[18]诊断标准,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共同诊断;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9]评分≥7分且<24分;③年龄16~23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④无智力受损,不影响问卷评分;⑤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病性障碍;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等;③既往已接受过药物治疗;④无法完成量表评估。

1.2 方法

1.2.1 研究流程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自制人口学调查问卷。发放回收问卷93份,无效问卷4份,合格89份,有效率95.70%。其中男性28例(31.46%)、女性61例(68.54%),平均年龄(17±2)岁。初中及以下学历18例(20.22%),高中及以上学历71例(79.78%)。城市50例(56.18%),农村39例(43.82%)。

本研究的资料收集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师作为独立评分员,对研究目的进行解释,说明调查数据只用于学术研究,对所有调查信息严格保密。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作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评分员指导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和回收。

本研究通过了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冀精伦审(科)201918号]。

1.2.2 调查工具 采用HAMD-17[19]评估患者抑郁程度,HAMD-17共17项,其中9个条目以5级评分(0~4分),8个条目以3级评分(0~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情绪越严重。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9,各单项症状评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0.98。采用希望特质量表(adult dispositional hope scale,ADHS)[20]评估患者希望特质水平,ADHS共12个项目,路径思维用第 1、4、6、8 这4个题目测量,动力思维用第2、9、10、12这4个题目测量,剩下4个题目用来转移被试的注意力,不计分数。量表采用四个等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希望感越高。此量表信度为 0.74~0.84。

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RSCA)[21]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该量表包括27个项目,共5个维度,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前3个维度属于个人力,后2个维度属于支持力。采用5点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状况越好。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3,其中五个维度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标关联效度为0.49。

2 结果

2.1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心理弹性、抑郁得分情况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得分(15.84±4.68)、心理弹性得分(69.94±15.85)、抑郁得分(21.30±2.19)。总体来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希望特质、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2.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抑郁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希望特质总分及2个维度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希望特质总分及2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心理弹性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0.01)。见表1。

表1 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r值)

2.3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在希望特质与抑郁中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依据温忠麟等[22]提出中介效应检验步骤,逐步进行线性回归。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在希望特质与抑郁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希望特质对心理弹性作用显著(β=0.682,P<0.01),并且希望特质显著反向预测抑郁(β=-0.588,P<0.01)。当将心理弹性纳入回归模型中,发现希望特质对抑郁回归系数由-0.588变为0.322,β值显著(P<0.01),认为心理弹性是中介效应。心理弹性中介效应占总效应M=ab/c=0.682×0.389/0.588=0.4512(45.12%)。见表2,见图1。

图1 心理弹性在希望特质与抑郁中的中介效应模型图

表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抑郁之间的分步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这与洪炜等[23]研究结论一致。高希望水平的个体会积极主动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帮助青少年积极适应自己所面对的挫折或创伤性经历,因此抗压能力较强,这也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心理弹性。

本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与抑郁情绪中起中介作用,占总效应45.12%,说明心理弹性能够通过影响希望特质水平而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低希望特质的个体,更多的关注负性事件的影响,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个体对负性事件的反刍,占据个体有限的认知资源,极大地削弱其意志力,随之出现无助感和绝望感,个体进一步失去解决问题的动机,并强化了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循环机制。然而,有一些个体即使在充满负性事件的高风险环境中,仍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避免陷入抑郁漩涡,打破了低希望与抑郁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个体从高风险环境和抑郁情绪中能够恢复的“反弹能力”即是心理弹性。心理弹性的层次模型理论认为,良好的心理弹性能使个体更灵活应对压力,有效降低青少年创伤经历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24],提高整体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可以用来衡量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高水平心理弹性个体有较强的抗挫能力,面对困难不畏惧退缩,可以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坚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产生深层的积极人格效应,打破了负向认知模式,帮助个体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主动采取更多有效途径去解决压力性事件,从而抑郁情绪得到改善,因此心理弹性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与抑郁情绪中的一个中介变量。

综上所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两者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关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希望特质、心理弹性水平,挖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身的潜力,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抑郁情绪。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①本次研究设计只对青少年抑郁症群体的希望特质、心理弹性与抑郁情绪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没有匹配健康群体作为对照;②样本量偏小,青少年抑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多为轻中度,未纳入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今后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延长随访时间等严格设计的临床实验去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希望特质、心理弹性对抑郁的影响,更准确的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理论的依据。

猜你喜欢

特质弹性个体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