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影像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

2023-12-25郭新奇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戴 攀,郭新奇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历经风雨和辉煌的国家,不仅有被万世景仰的英雄人物、口口相传的中国故事,还有不断透露着文化自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明古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巨大。早在2004年中国便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世界上最早加入公约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中国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国以及全国各地提供了对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则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概念,不但结合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的精髓,还考虑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国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性、传承性、依存性、活态性、利益性、濒危性等基本特征。民间传承性主要包括民间性和传承性。民间性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产生和传承,这是一种民众自觉、自发的行动。广大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了民众的参与,它便没有了生命之源。传承性则体现为历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反之又在塑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年时节令、祭祀禁忌,甚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都渗透其中,并代代传承下来。

依存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主体与特定社会自然条件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是人们按照社会自然条件,依据人们生活地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所产生的。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和传承,都与其依存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一特点要求人们从社会现实生活状况的整体性出发,唯有“就地传承”,方能达到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应该具有现实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上是文化遗产历史动态演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的一种特殊文化遗产,它应当具备世代相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利益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所享有的文化利益,其核心内容为利益,具体可分为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两大类。濒危性是由于前面讲到的种种特性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成不易、保护困难、易永久性消亡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现代化和互联网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空间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随着各类非法行为、过度研究、不合理利用活动的加剧,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加速毁坏,甚至丧失。据调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消亡速率呈增长态势。

二、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梳理

作为非遗大省,江西非遗资源在种类及数量方面都非常可观,共计达到88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舞蹈、传统杂技、民俗等。像谢缙故事、滕王阁传说、花镲锣鼓、婺源傩舞、弋阳腔、永新小鼓、瓷板画、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等非遗项目,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传颂度。在某些地方,非遗项目甚至成为当地的重要名片,成为旅游项目中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技能、技术、知识为主体的文化形式,它具体存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深深扎根于土地之中,主要的传承方式为面对面地言传身教,如传统美术——萍乡湘东傩面具代表性传承人赖明德、传统舞蹈——永新盾牌舞代表性传承人吴三桂、传统戏剧——抚州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万安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但是面对面、手把手地言传身教,显然无法适应当今社会主流的传播方式,时效低、投入产出低、时空限制大、方式陈旧、吸引力小等问题非常突出,这也导致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工作难度巨大。而伴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的改变,成长在乡村传统文化环境土地的非遗逐渐失去发展空间,缺少关注度、缺少保护意识、缺少投入力度,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陷入巨大的困境中。早在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红婴就在其撰写的《世界遗产概论》中提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国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江西非遗资源丰富,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大,在保护工作上需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只是流于表面走过场,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保护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时间里,各层级针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尤其是在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当前阶段,我们急需树立文化自觉,自发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性。同时,结合中央关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和要求,积极研制非遗地方性保护政策,开展保护性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鼓励行业专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实践指导。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江西也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结合,数字化逐渐成为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路径。打开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数字化的非遗影像,有综述片、宣传片、教学片,还能看到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保护基地等资料,整个界面设计简洁、进入便捷、内容丰富,这些数字化的影像为宣扬、传承非遗提供了高效路径。

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非遗生存土壤恶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是人们按照社会自然条件,依据人们生活地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所产生的。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和传承,都与其依存的自然环境有关。然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传统的非遗内容面临关注度下降、内容变化、大众认同感降低的问题。如江西传统的一些戏剧,在很多时间节点都是必备的一种表演节目,每次演出都是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震撼。但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数字录像和各种视频随时随地都可获取,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筹办采茶戏的越来越少,戏剧团受邀表演的次数也在不断减少,只有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和习俗才会出现。而因为演出的频率越来越少,戏台、广场等表演场所也十分少见,这些因素反过来也对非遗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非遗传承人的匮乏

非遗传承的关键要素在于“人”,相比村落戏台的消弭、表演需求的降低等种种问题,非遗传承中“人”的匮乏更是当下非遗传承的困境。非遗传承人高龄化且后继无人,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非遗生存土壤的恶化,社会发展前景的没落,以及文化艺术传承的长期性,导致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大量网络文化的出现,很多非遗项目被边缘化,随着传承人进入高龄,许多非遗因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危险。如青原烟花傀儡唯一传承人,出生于1948年的梁必保已是75岁高龄,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常让他焦虑不已。

(三)非遗内容的“变形”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变化,非遗内容也出现了“变形”的情况,不仅在内容上出现了简化,连形式都出现了新的样态。例如每到中秋时节的烧塔习俗,以往的塔身都是村民一起动手拾捡、收集破碎的瓦片搭建起来的,而现如今很多地方的塔都是由水泥建筑而成,虽说建好后能够一劳永逸、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一起同心协力做一件事的乐趣和将瓦片烧得通红的魅力却见不到了,包含在烧塔文化中的内涵意蕴被大幅度削弱。

(四)多元文化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价值元素,如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价值、培育创新精神的教育价值、增强审美意识的教育价值、提升意志品质的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群众、口口相传,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的文化基因,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有多种多样的舞台表演与呈现方式,这对于大众来说是很好的娱乐与审美形式。但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由于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伴随着时代发展,所受到的关注越来越低。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视、电影、短视频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与内容,这些娱乐方式和内容渗透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在这些多元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大众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循环往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五)非遗保护力度不够

非遗生存空间的恶化、传承人的匮乏、非遗内容的似是而非等问题,暴露出全省在非遗保护力度上不足的问题。数据统计,2006年江西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为19项,2012年增至46项,201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省级488项,2023年全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增加到88项,非遗项目数量在逐年增加,这本该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但是资金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扶持资金投入有限引申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的保护队伍数量不足、队伍专业能力欠缺。不能只是一味地在数量上获得突破,而在保护和传承质量上无法保障。

四、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优势

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影像能够更加有效、精准地捕捉到用户,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优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接受信息的效率。

(一)非遗影像数字化能改变传统的呈现和传播效果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较差、流于形式,大多以图片收藏、展示为主,对于观众而言是一种被动式、教育式的传播、宣传。而非遗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虚拟手段可以虚拟再现内容场景,观众不仅能够在网上自由点击观看,还能通过互动内容的设计与打造,以一种交互性的体验方式感受非遗内容的魅力。通过专业化的设备,观众还能打破时空限制,在虚拟场景中观看和学习非遗的知识内容,数字化影像在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大有作为。

(二)非遗影像数字化能拓宽传播途径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大数据的共享和使用非常便捷,非遗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查阅、分享非遗内容,不仅可以让非遗“活”起来,还能让非遗“走”出去,让非遗的关注度提升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受非遗魅力的过程中提高非遗的保护意识。此外,非遗影像的数字化建设相比传统的非遗博物馆、文化场馆的建设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数字影像建设完成后,通过定期的后期维护便能维持运行传播。

(三)非遗影像数字化能拓展非遗内容的表达空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并非不是全力以赴传承非遗,只是苦于不会宣传,不懂推广,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非遗带入到更加年轻的人群、融入现代生活,这成为了他们的普遍诉求,而非遗影像数字化为这种诉求提供了良好途径。当前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影像形式短视频,便为非遗提供了巨大的表达空间。油纸伞、竹编、口技、泥塑、皮影戏、京剧……打开抖音、快手,除了搞笑短剧、美妆、美食、宠物等等以外,有一类点开就让人啧啧称奇的内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关注,这类内容就是非遗文化。很多默默无闻的非遗传承人,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极易接触的方式。而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没有需求,也并非抵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也在寻求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非遗的传承需要合适的介质,来对接年轻一代的需求,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短视频,让非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包括短视频平台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让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一些专注于文化传播的MCN则在早先就将目光聚焦到了非遗传承人身上,负责帮助非遗传承人拍摄短视频内容、做社交平台运营、打通商业链条,这也为非遗传承的成本做了很大的补充。而通过短视频的形式,非遗内容有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不用再拘泥于线下的舞台表演形式,在内容故事上都可以融入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

(四)非遗影像数字化能挖掘非遗的附加经济价值

早在2012年《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文化部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提出了指导意见,强调要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以此达到传承与保护的目的。充分挖掘非遗项目的附加经济价值,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特定规律,有利于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紧密地融入大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吸引大众关注和关心非遗项目,借此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打下持久、深厚的基础。同时,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文化繁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经济价值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但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反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还能直接带动非遗文化的传播。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能够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元素,进而推动非遗内容相关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五、数字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方法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数字化保护、开发与利用还需要不断完善。

(一)充分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影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动态捕捉技术、影像合成技术等等,都能在数字化影像资源打造中发挥巨大作用,可以摆脱传统的图文扫描、视频拍摄、线下展览的限制。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观看者提供虚拟的仿真环境,交互体验将非遗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情境再现;动态捕捉技术能够通过人物的演绎实现对非遗活动的动态场景模拟。

(二)加大非遗内容开发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挖掘其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和经济性开发,与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一是要抢救性开发,对于传承迫切性高,时间要求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排在前列,加快建立图文声像资料。二是整体性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快文旅开发与文创经济的打造,为游客参观游玩打造空间。三是生产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四是商业化体验,演员的演绎与游客参与相结合,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中来,在体验中感受非遗的活力、魅力和实力。五是技术性传承,伴随着视觉技术的发展,VR、AR、8K、动态捕捉等技术已经越发成熟,非遗内容的故事性表现将有更多的可能性,情景再现、虚拟空间的呈现、虚拟互动等等都将极大地增加非遗的魅力和吸引力。

(三)让非遗项目走进院校

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传统师承的传递方式已经无法阻挡其所面临的时代冲击,要真正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做好,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个可行的路径。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与学科专业建设上的优势,将非遗项目内容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多元化人才为非遗影像数字化建设服务。将院校学科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融合,如传统文学、传统曲艺、传统民歌、传统技艺等内容可以培养和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系,不仅达到了美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又能让非遗的传播与保护拓宽了路径。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高校推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非常丰富的艺术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参与非遗艺术的表演、调查与保护、文化遗产管理实践体验,培养成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的人才。

(四)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固步自封,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新需求,进行文化创新,主动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如果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大众的肯定,非遗的保护工作就打开了局面。政府部门与非遗组织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非遗内容,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非遗影像数字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政策,在避免重商业、轻文化的前提下吸收资本进行非遗工作的开展。此外,非遗内容可以为文创产业提供丰富的创意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文化创意的独特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以一种更加新颖、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与社会大众见面,不仅满足当代大众的市场消费需求,还能为非遗影像数字化保护创造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六、结 语

经济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文化一直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江西非遗项目种类丰富,数量巨大,但也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巨大困境,需要转换思维,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多元的布局,充分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魅力与活力,展现一个非遗大省的责任担当与保护决心。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