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 一名教师的教育叙事

2023-12-15李青霖

中小学校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孩子文化教育

□李青霖

朗朗晨吟, 孜孜暮读; 循循善诱, 谆谆教诲。 处在历史的洪流中, 回首身后, 是一代代教育人铺承的初心足迹, 眺望前方,是 “十四五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宏伟蓝图, 教育的巨轮, 正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航程前行。

一、 育人, 即育己

蔡元培先生有云: 教育者, 非为已往, 非为现在, 而专为将来。[1]

爱是一生温柔的奔赴, 极目已不见青春, 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就这样遇见最初的自己和最初的热爱。 1991 年, 青涩的17 岁师范女生刚刚毕业, 踏上讲台之初就遇到一个特殊的小女孩, 她自幼跟随父亲生活, 父女俩住在废旧的公共汽车里。 第一次家访时, 我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 整个 “房间” 甚至没有可以踏足之地。 我曾不止一次责怪过孩子作业本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 现在才知道, 那锈迹斑斑的汽油桶就是孩子写作业的桌子啊。 从那时起, 我常将孩子带到学校分配的教师宿舍, 从洗漱、梳头开始教, 省下工资给她添置新衣, 点点滴滴帮助孩子, 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育人, 即育己。 涓涓细流昼夜东逝, 终成大海; 粒粒尘土日月积累, 终成高山。 择一事, 终一生,数十年如一日的教书生涯, 从未有过倦怠。 我始终坚信 “每一个孩子” 都是最珍贵的生命, 让世界因为 “每一个孩子” 的闪亮而更加精彩, 让 “每一个孩子” 因为奉献世界而更加闪亮。

感恩那个坚持到底的自己, 在32 年的教育生涯中, 从来没有放弃过一名学生, 在陪伴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 也见证着基础教育迎来一次又一次变革。自己经常早早来到学校, 在学校门口俯下身亲切地与孩子们交谈,微笑着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入学, 一次次地为孩子们梳头、 扣扣子、 系鞋带, 手把手教老师上公开课。 李勇田老师说: “我深深地被感动着, 也像李老师那样对待所有的学生, 看着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在我们的悉心培育下筑梦前行,一个个懵懂的灵魂在我们的关爱下日渐充盈厚实, 我们找到了一名教师真正的职业幸福感, 也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初心。”

在新生开学第二周的一个上午, 晨曦中的校园书声琅琅,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很吃力地提着书包,忙走过去帮他取下书包, 把书包拉链拉好, 陪他走进教室。

当天晚上, 李金燕老师发来信息: “尊敬的李校长, 您好! 孩子今天回来异常兴奋, 他骄傲地告诉我, 今天去学校上楼梯的时候,校长看见他提的书包太沉了, 就帮他提书包上楼了, 还微笑着询问他在几班。 感谢相遇, 您的言行激励着我们, 温暖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们怎能不爱您? 我为自己是二小的一名教师感到幸福。”

32 载春秋, 与学校共同生长,没有什么波澜起伏, 更没有什么大浪滔天, 只是始终如一地坚持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教书育人、春风化雨。 当那些凝望形成视线,似有另一颗心穿越时空, 遇见师者的谦卑和荣耀, 待青丝染了霜华, 依然追求沉淀后的生命伸张。

《大学》 上讲, “顾諟天之明命。” “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意思就是要顾念上天赋予我们的光明的禀赋, 弘扬自己天赋里的高尚品德。 其实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在于唤醒, 而不是强行地灌输。当孩子的求知欲望被唤醒之后, 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 而这个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唤醒心灵智慧的过程。 在我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宝贵的生命,最独特的个体。

子曰: “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这更多指的是一种生命的自然状态。 人生的每一段历程都是最美的风景, 不同时间行走在人生的不同地方, 移步换景, 心境怡然, 就会有龙行天下之豪迈, 平步青云之喜悦, 闲庭漫步之悠然, 临风啸傲之胸襟, 坎坷曲折之感慨。

二、 唤醒并保存文化记忆, 是教育永恒的使命

2023 年全国 “两会” 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 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 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 “四个自信” 的孩子。

任凭光阴荏苒, 我始终坚信,唤醒并保存文化记忆, 是教育永恒的使命。 小学阶段的教育, 不可能是波澜起伏、 惊心动魄的,但一定是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上好一堂课, 通过全学科渗透,在懵懂的童心中种下一粒爱党、爱国的种子; 搞好一次活动, 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 让孩子们幼小心灵里的家国意识得以萌发;做好一次作业, 让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 体验一种成长。

我始终在思考, 在教育园地里播种的人, 不能总是瞅着眼前的收获, 计较一季的得失, 更重要的是心里要始终充满希望,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希望带来的力量。 经常有孩子会问我: “老师, 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 这个问题说小一点是一个知识问题, 说大一些就是教育孩子爱党、 爱祖国、 爱社会主义的大学问。 “1+1=2” 是知识, 但要让孩子们明白每天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时候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从哪里来? 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到哪里去? 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学生学到再多知识, 终归还是要明白: 这些知识为谁服务? 答案是: 为自己, 也为别人, 更为社会, 为国家。

在信息交织、 纷繁充盈的当下, 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更加开放、更加包容、 更加辩证地去学习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科技成果, 必须注重挖掘乡土人文资源, 开发、设计地方课程,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落其实者思其树, 饮其流者怀其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薪火相传的血脉根基。 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 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 培养孩子做“有根” 的人。 曲靖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自古就有 “滇黔锁钥” 的美称, 灿烂的 “爨 (cuàn) 文化” 是曲靖独有的古韵遗风, 其特点是开放包容, 既保持民族特色, 又吸纳外来文化, 蕴含着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我们将优秀的民族文化、 地域文化保留延续, 以 “爨文化” 资源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核心, 打造出别具一格并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 为学校发展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 我们将 “爨文化” 引入思政课综合实践活动,将 “兼容并蓄、 以人为本、 积极有为” 的 “爨文化” 精髓深刻融入德育课程体系构建, 遵循 “全学科渗透、 全学段覆盖、 全家人行动” 的原则, 坚持将 “特色思政,以文化人” 贯穿育人工作始终, 从而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守好小学阶段思政教育的 “责任田”。

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 以此涵养学生文化品格, 为学生铺就精神底色。 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在于精耕细作。曲靖市第二小学的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 首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校宣传栏里张贴着“文明提示”: “小学生: 课间休息不吵闹, 文明整洁要做到, 各门功课都学好, 遵守纪律最重要,铃声一响教室静, 专心听讲勤思考……” 学校深化 “我们的节日”内涵, 为传统佳节添上 “文化味”, 让孩子们在节庆中深入认知传统、 继承传统、 弘扬传统, 让传统节日文化跃动于笔间纸上,从而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此外, 我们还通过开设射弩、 古筝、 版画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团课程, 努力将各类优秀文化内化为师生的精神气质。

在我们的新生开放日里, 有这样一项特殊的活动任务: 家长与孩子一起, 探寻身边的 “爨文化”。我们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探索,亲身参与厘清关键历史脉络, 力求让孩子们树立全面、 开放、 多元的历史观, 积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深知,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是让孩子们只记住一个个文化的“空壳”, 以及大人们口中一提而过的概念和名词, 而是应当让孩子们从小在心中种下一粒文化的种子, 并且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浇注营养, 由此实现文化血脉的传承, 让珍贵的历史文化在一代代青少年心中焕发熠熠光彩。

在探秘数学王国、 学习编程、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引导孩子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学习。 我们深知, 要让孩子们拥有 “四个自信”, 不仅要让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淬炼灵魂、 塑造身心, 而且要让他们在文明互鉴中进一步开阔视野, 进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 骨气、 底气。

三、 教师追慕美好, 教育才能向美而生

“教师” 二字, 终由 “孝、文、 リ、 帀” 组成, “孝” 即品德,“文” 即文化, “リ” 即思辨, “帀”即价值。 教师, 教给孩子这四个维度, 造就每个人灵魂的笃定。

我提出师表 “十个一” 形象工程: 每位教师有一身整洁的衣服、一头普通的发式、 一张微笑的脸庞、 一双和善的眼睛、 一派儒雅的风度、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一手规范的 “三笔字”、 一堂优质的常规课、 一身光明磊落的正气和一颗美好的心灵。 修饰形象, 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开始, 得体优雅且富有精气神的形象具有引人向善向上的力量和作用。 教师追慕美好, 教育才能向美而生。 当然显性的悦目要用隐形的丰富来支撑, 扎实的教学功底, 良好的性情品质, 美好的人格魅力才是最深层次的“妆容”。 在“十个一” 形象工程的要求下, 学校教师的名扬起来, 心聚起来, 情动起来, 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尽职尽责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教师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是课堂教学, 我觉得在细碎的教育日常中不断加进新元素, 在点滴中捕捉别样的新奇, 每天都在创造, 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施教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教师, 才能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教师发展, 重在努力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不仅要将教育当作职业, 更要将教育作为事业。 要热爱教学, 享受教学; 要研究课堂、 研究学生, 研究如何上好一堂课。

教师要照亮自己, 也要照亮他人。 简单又朴素的初心像一颗种子, 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 王婧茜老师这样说: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幸运能进入二小, 能遇到李青霖校长。 李老师是我们工作上的引路人。 李老师的语文课精致优雅,点滴皆美。 生动形象的板书, 简洁精美的课件, 温柔和美的教学语言, 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 信手拈来的简笔画, 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情趣。 她把国学精髓点点滴滴、 春风化雨般渗入孩子心田, 让听者领略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博大精深的内涵, 感受语文的巨大魅力。 我们特别喜欢听李老师上课, 李老师也从不吝啬将自己多年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们。 在耳濡目染中, 我们也学着李老师苦练自己的专业技能,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个孩子, 慢慢地, 我们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喜爱, 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 默默守候生命的静好, 将青春留在珠江源头、 爨乡福地, 用炽热的爱心浇灌全体二小师生的心田。 我常常凝望着校园里的树感慨道: “刚工作时,这些树就种在校园中。 希望多年过去, 我和这些树能共同见证对方的成长。”

守望着初心, 守候着未来, 守护着教育漫漫长路。 岁月易老, 青春不悔。 既然来过, 就不负此行;既然选择了, 就不负此生。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不问今夕何夕,那个不断遇见美好的自己, 总会伫立在某个午后明亮的教室, 把阳光轻轻弹唱。

猜你喜欢

孩子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