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性一度”标准下植病研究法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3-12-14王燕王春伟王美琴畅引东贺冰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两性一度混合式教学模式标准

王燕 王春伟 王美琴 畅引东 贺冰

摘要 植病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在“两性一度”标准下,对植病研究法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将思政元素和前沿成果引入教学,重构植病研究法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學习过程,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建立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合。

关键词 植病研究法;“两性一度”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3-026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3.060

Explor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Research Methods on Plant Diseases Course Based on Standard of “High-level,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WANG Yan,WANG Chun-wei,WANG Mei-qin et al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1)

Abstract Research Methods on Plant Diseases is a basic course for plant protection major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ity.Based on standard of “high-level,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a higher request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Research Method on Plant Disease is put forward.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deological elements and advanced achievements were introduced to class teaching,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was reconstructed.Teaching mode was reformed,and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was constructed.In addition,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was paid more attention,and diversified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was constructed.Thus,an efficient class combined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network learning mode was established in our work,which was helpful to excavate the students potential,play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learning,and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ompetency cultivating.

Key words Research Methods on Plant Disease;Standard of high-level,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Blended teaching mode;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基金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1203);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ZD-202103);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项目(ZBXYSZ2021102);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6YJ11,2016YJ12)。

作者简介 王燕(1987—),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22-11-02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和课程深度[1]。2018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高阶性”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2]。

植病研究法是植物保护和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开展植物病理学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植病研究法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均很强,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且要求学生具备开展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素质,能够独立完成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试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等内容[3-4]。在“两性一度”标准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破沉默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对于提高植病研究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病研究法作为理论与实践并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部分教师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赵艳琴等[3]在植病研究法教学中增加了植物病原分子检测技术,增加实践授课学时,成绩评定增加过程性考核,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滕立平[4]和蒙姣荣[5]分別对植病研究法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杨静美等[6]将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植病研究法课程中,打破了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习过程,提升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iPad、手机、自媒体等通信设备的普及,以及5G网络等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学MOOC、精品课、在线开放共享课以及云班课、雨课堂、智慧树、超星泛雅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不断出现,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给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新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重构植病研究法课程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从单向传递变为双向闭环,旨在建立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与创新思维培养有机融合。

1 传统植病研究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植病研究法是植物保护和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侧重于植物病理学相关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讲解,十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其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依靠教学大纲、教材、参考书和讲义等,教学资源不足。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植物病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不断出现,如植物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及分子检测技术等,但植病研究法的教学内容多集中于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更新不及时。

1.2 教学方法单一、互动不足,学生接受知识被动 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形式单一,主要是通过PPT结合板书、教师分章节解析知识点,学生以课堂听讲识记的方式进行[6]。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没有感性、直观的认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难以持续,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3]。

1.3 教学中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度不够 理论授课学时仅16学时,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教授的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多,难以关注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问题,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中注重将课程的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1.4 学习结果考核方式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够全面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70%~90%),平时成绩占比较少(10%~30%),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更不能体现出学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植病研究法目前的授课内容及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学习及实践应用,亦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两性一度”标准下,如何重构课堂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 植病研究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7]。山西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法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搭建线上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参与意愿强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该研究从以下3方面开展工作:调整优化教学内容,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启发学生的科研认知,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探索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知识考核、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有机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1 调整优化教学内容,重构课程知识体系

2.1.1 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加强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方面育人[9]。植病研究法课程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结合我校“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办学精神,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将科学实践、人文关怀、价值熏陶融入其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核心专业知识点为依托,融入神农文化、大寨精神、西沟精神和右玉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知农爱农”的职业态度,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科学植保观,培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责任感。

2.1.2 将学术研究、科学发展前沿成果引入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病原菌DNA提取、特异性引物设计、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及LAMP、RPA病原菌快速检测等前沿知识。同时,对于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等基础理论知识也不能舍弃。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病原菌分子鉴定、分子标记、快速检测等学术前沿引入课堂,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2.1.3 实验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打破传统固有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界限,将实验涉及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组织课堂讲解和师生研讨,实现问题明确化、思路清晰化、认识提升化、知识扩大化。 通过“学生线上自学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反馈疑难点(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互动)      课堂强化讲解和师生研讨     学生实验课完成操作     针对差异化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调整侧重点     安排个性化作业”的方式,提高学习热情,让知识“性感”起来,“动”起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改革教学模式,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

2.2.1 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根据课程学习的知识要点制作微课视频,将知识点片段化,每个知识点讲解10~15 min,并辅以自测题,上传至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线上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在上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并通过平台对学习效果的自动评价功能(图1),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效果,并利用平台的讨论功能和微信群与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2.2.2 在课堂上,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设计植物病情案例解析会、角色扮演、分组学习辩论、任务模式、情景创设和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植物病害标本作为教学材料,采用“福尔摩思探案”思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病害识别要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真菌的危害”这部分内容时,引入爱尔兰大饥馑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晚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学习“真菌病害防治”时,引入葡萄霜霉病的常用药剂波尔多液被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3 每节课后发布课后习题,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反馈教学效果。通过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定时向学生推送新的知识点及相关新闻事件,鼓励师生开展讨论,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外学习的良好互动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3 设计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全面的教學评价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的全面评价,已经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10]。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动评价(图1)、章节测验、课堂互动、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创新性、课堂学习活动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期末考试结果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考核。

课前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自动评价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与学生积极开展互动,记录学生在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及表现;在每章课程学习后,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引导与督促,从而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针对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章节测验、课堂抢答、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反复考核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建立对相关知识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两性一度”标准下,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布置文献阅读方面的作业,通过撰写综述、课堂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自动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技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查找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两性一度”标准下,要求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关注学生人格和能力的个体化差异,聚焦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以评促进,以评促改。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眼中的×××”系列、“植物病理学发展史”系列、“一种常见植物病害”等等设计个性化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方面展开。通过学生自制的原创性视频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图2)。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建立体现知识考核、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表1)。

3 植病研究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反馈

该课程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统计的学习数据与线下的课堂活跃度、话题讨论、课堂演讲和培养质量相结合,建立德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考评体系。将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重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上引入大寨故事、神农尝百草故事,设计植物病情案例会和分组学习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相长,完善教学内容。教师紧跟时政热点,挖掘蕴含的思政要素,提升自身素质;学生针对社会热点展开讨论,激发学习兴趣;知行合一,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专业荣誉感与自豪感。最近两年学生评教成绩为92.4和96.5。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多元化,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021年,在植保1802班率先应用植病研究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以植保1801班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班级进行对比,比较二者的成绩分布。结果表明:混合教学模式班级80~89分人数分布最多,占比64%,而传统教学模式班级70~79分人数分布最多,占比41.67%,混合教学模式班级挂科率为0,传统教学模式班级挂科率为6.25%,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图3)。

4 结语

“两性一度”的课程标准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伴协作”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课堂,丰富课堂互动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手段,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更新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将知识考核、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有机结合,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重构植病研究法课程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际应用能力,为“两性一度”的课程标准下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2]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 赵艳琴,张冬梅,张丽娟,等.《植病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570-571.

[4] 滕立平.关于《植病研究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9):163.

[5] 蒙姣荣.《植病研究法》实验教学中的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1):33-34.

[6] 杨静美,叶滔,洪鑫发,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植病研究法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7(18):27,29.

[7] 冷雪锋,任爱珍,蒋金伟,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9):61-64.

[8] 祁占勇,于茜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演化逻辑与生成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2,26(5):1-10.

[9] 李玉瑛,李冰,刘长宇,等.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8):249-250,254.

[10] 韩永萍,李可意,刘红梅.基于OBE教学理念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J].药学教育,2022,38(1):72-75.

猜你喜欢

两性一度混合式教学模式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两性一度”建设方法研究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型金课建设研究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