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丝瓜套种灵芝高效栽培技术

2023-12-14李瑞雪王成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菌袋丝瓜覆土

李瑞雪 李 响 孙 虎 王成霞

(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山东寿光 262700)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又称神芝、灵芝草、仙草,属于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1],是一种喜欢高温寡照的药用真菌。灵芝含有丰富的多糖、核苷、氨基酸、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生物碱以及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对控制血糖、调节血压、促进睡眠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效果显著[2-5]。近年来,灵芝的保健和营养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

灵芝套种是一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资源,套种作物可以为灵芝的生长提供遮阴环境和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有利于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6]。关于灵芝立体高效套种栽培模式已有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灵芝林下种植或灵芝与粮食作物套种方面。林忠宁等[7]认为,灵芝和茶树套种能够相互创造适宜的条件,不但有利于灵芝的生长还能提高灵芝的品质和茶树的种植收益。曾广宇等[8]进行林下不同郁闭度仿野生栽培黑灵芝试验得出,林下郁闭度在0.7~0.8 时栽培黑灵芝最适宜[9]。王桂富等[10]认为灵芝利用短段木与玉米进行套种,灵芝的产量高于拱棚畦栽,所产灵芝木质化的程度也较高,光泽度好,品质佳。日光温室是目前北方地区反季节种植蔬菜的有效措施,但由于连续重茬种植,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病虫害加重,严重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11]。为此,笔者通过试验、试种、高效栽培技术等研究,探索了我国北方地区大棚丝瓜套种灵芝的新模式,该模式可改良保护地土壤,有效解决蔬菜种植遇到的问题;同时丝瓜秧可以为灵芝遮阴,既降低了遮阴成本,又为灵芝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灵芝采收后的菌渣经过发酵处理后可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在实现立体农业的同时,又能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 种植季节选择和制袋准备

灵芝喜中高温环境,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28 ℃,最佳空气湿度为85%~90%。不同菌株对温湿度的要求有所差异。

用段木栽培方式和袋装栽培方式的灵芝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快慢不同,因此灵芝的接种时间也应有所区别。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早春大棚丝瓜生长需要的温度,以及所套种的泰山赤芝出芝温度的要求,若采用袋料栽培配方,应在2月初制作菌袋和接种菌种,一般3月上旬菌袋就能长满菌丝,再进行覆土栽培。丝瓜要在2 月上旬完成棚内定植,这样才能保证丝瓜植株为幼嫩的灵芝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遮阴环境。

2 灵芝菌袋制作

2.1 菌株选择

近年来,栽培的灵芝优良菌株主要有赤灵芝、黄灵芝、白灵芝、青灵芝、黑灵芝和紫灵芝等多个类型和品种。孟俊龙等[12]通过采集的野生灵芝选育出晋灵芝1号,其出芝整齐,外观好,产量较高,子实体呈扇形,颜色红褐,抗杂菌能力比较强。苑伟娟[13]选取泰山赤灵芝进行山林下仿野生栽培,该菌株抗杂菌能力很强,子实体美观,产量高。本试验结合山东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选择泰山赤灵芝进行人工栽培,各地可根据本地的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

2.2 辅料准备和菌料制作

丝瓜和灵芝套种模式下,制作菌种和配制辅料有2种方式,一种是用段木栽培的方式,另一种是用菌袋栽培的方式。由于北方地区段木资源少,获取难度较大,且这种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木材,不利于生态保护,因此宜采用袋料栽培方式。袋料栽培的基质成分主要是一些木材加工后产生的木屑,然后向其中再添加合适的辅助材料。具体的配方成分为木材加工边脚料大约占80%,其他辅料占20%,辅料的成分主要由麸皮、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石灰、石膏按一定比例组成。含水量保持在60%以上,pH约为7.0。

2.3 消毒接种和菌包培养

菌袋制作完成后置于常压灭菌锅中灭菌48 h,然后再关闭灭菌锅闷大约24 h后出锅,移入经过消毒的接种室内进行接种操作。按照菌袋重量的大小计算接种量,一般接菌量大约是袋料重量的1/10,生产上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接种量,以便尽快提升发菌的速率,同时也可有效避免杂菌污染。接种完成后应立即封好料袋口,接种过程中需要多人联合操作,确保接种时候温度维持在30 ℃左右。接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两头断面后者紧贴塑料袋面。完成接种后,要尽量避免移动料袋,以防菌种脱落,同时破损的接种袋料要及时进行补接。

接种后应尽量避免来回移动菌包,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污染,另一方面促使菌丝快速生长,接种后的菌种袋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 ℃,湿度尽量不低于70%,温度和湿度不宜过高以防止污染。在菌袋培养7 d内不能随意翻动菌袋,防止其他孢子进入菌袋。培养10 d后定期检查菌袋内菌丝生长是否良好,一旦发现菌袋发生污染,要及时将污染的菌袋带出培养室,并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发菌之后保持发菌室通风良好,确保发菌室内空气清新通畅,一般培养40 d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菌袋,此后再培养大约10 d,待菌丝完全成熟后,就可以移到丝瓜棚内进行定植[11]。

3 丝瓜定植

当丝瓜秧苗长到3叶1心时,在2月上旬选择晴天定植。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用优质腐熟农家肥75 000 kg/hm2、过磷酸钙1 200~1 800 kg/hm2、尿素约375 kg/hm2,然后深耕土壤20 cm,耙平后建畦,采用高垄滴灌双行栽培方式种植丝瓜,丝瓜株距35~40 cm,行距30 cm。垄与垄的操作行距离为1.8 m,在垄肩部定植秧苗,定植深度以埋住秧苗土坨为宜。

4 畦床制作及菌袋覆土

灵芝生长需要高温弱光和较大的空气湿度。丝瓜定植完成后,需要在丝瓜垄与垄之间用竹片搭建宽约1.2 m,高约1.5 m 的小拱棚。尽量减少通风时间,保持小拱棚内灵芝生长所需的温湿度。3 月上旬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种植到小拱棚里,一般采用覆土栽培方式。覆土栽培能起到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确保灵芝在整个生长期内的温度和水分需求。菌种袋摆放在丝瓜棚之前,应在灵芝定植穴里撒一层生石灰进行消毒灭菌。摆放时去掉外面的菌包袋,按照适当的间距排放在定植穴中,使畦面宽度和菌包宽度摆放方向一致。摆放完成后覆土,覆土深度2~3 cm,以芝棒能刚好露头为宜。覆土后需要立即喷足量的水,使土壤填满菌包之间的空隙,并及时填补下陷的覆土,最好再覆盖一层地膜,以起到保温增墒的作用。

5 生长期管理

丝瓜是喜高温作物,定植完成后要注意缓苗期间的温度管理,一般定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32 ℃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20~22 ℃,白天温度不宜过高,若温度超过35 ℃,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夜间温度不宜低于15 ℃,若温度过低,要及时做好覆盖保温措施。

丝瓜种植要求土壤的含水量充足。在丝瓜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土壤不缺水。丝瓜定植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开花坐果期间根据种植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进行浇水,一般夏季每5~7 d 浇1 次水,冬季15 d左右浇1次水。进入收获阶段后,浇水要更加频繁。要注意不能在阴雨天或中午烈日下进行,一般早晚浇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定植缓苗后做好追肥工作,缓苗后随浇水追肥1次,以平衡水溶肥为主。进入盛果期勤施肥,肥料随水冲施,每次追肥量为75~150 kg/hm2。

待丝瓜瓜蔓长到50 cm左右时用10号铁丝水平拉线,每畦纵向拉2 根铁丝,搭建离畦面高约1.6 m的架子。用塑料绳或麻绳及时进行引蔓、吊蔓。当主蔓上生长有15~16片叶时要及时留瓜,同时去掉主蔓顶端的生长点,进行换头。每批丝瓜采摘完后及时落蔓,落蔓时去掉下部的黄叶和病叶,保留植株上部生长旺盛的全部功能叶片,茎蔓下落时盘绕的方向要一致。丝瓜全生育期需追肥4~6 次。进入结果期,外界气温升高,当大棚温度高于30 ℃时及时通风换气。该种植模式能够很好地利用棚室丝瓜的生长环境条件,促进灵芝生长。菌袋覆土后约20 d,灵芝原基就会出现,其间注意控温保湿,每天喷雾3次左右,喷雾时注意喷头朝上向空中喷,不得直接喷到料面上,以空气保湿为主。喷水后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小拱棚内温度以28~30 ℃,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为宜。30 d左右灵芝子实体成熟。

6 病虫害防治

丝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白粉病、猝倒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用甲霜霜霉威、噁霉灵水剂和哈茨木霉菌每隔15 d喷施或灌根,连续2~3次。随着气温的升高,大棚内病虫害逐渐增多,此阶段要特别重视蚜虫、烟粉虱、小叶娥等害虫的防治,可以在棚内悬挂黄板诱杀此类害虫,从而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在种植行丝瓜生长点上方悬挂黄板375~450 张/hm2,配合苦参碱等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更好。

影响灵芝生长的常见杂菌有链孢霉和木霉,可在灵芝生长过程中用克霉灵进行防治,也可以在子实体上覆盖克霉灵与石灰进行防治。菌蝇是灵芝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虫害,通常会将卵产在培育料的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卵孵化成蛆虫,蛆虫会破坏灵芝培育料上的菌丝体,后期会残害灵芝子实体。菌蝇的防治方法,一般在灵芝芝片刚刚开展时喷施1 次高效低毒的灭扫利。灵芝子实体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14-16],尽量避免虫害的发生,一旦虫害发生需要马上施药,不仅会降低灵芝子实体的商品价值,还容易出现农药残留问题[17-18]。

7 采收和保存

丝瓜生长速度快,达到采收标准后应及时采摘,如过期不采收,瓜条容易出现纤维化,种子变硬,口感变差,影响食用品质。丝瓜从开花到采收,需要10~15 d。果梗光滑变色,茸毛减少,果皮手触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为采收适期。采收时用剪刀齐果柄处剪断,分层整齐摆放在泡沫箱中,中间用垫板隔开,防止挤压[19-20]。

灵芝子实体成熟的标志是灵芝菌盖不再增大,边缘白色圈消失,同时伴有大量的灵芝孢子飞散,此时应该马上采收,采收时为避免和土壤接触,在距离地面1 cm 左右的位置将灵芝剪下。采收后5 d 左右,可在覆土层上淋水补充水分,20~25 d后可再长出第2 潮灵芝。用袋料配方菌包,整个丝瓜生育期内,可连续采收2次灵芝[21-24]。

灵芝的子实体采收后应迅速放入烘箱中烘干。相比自然风干,人工烘干更能保持灵芝菌盖形状、芝体色泽及特有的香味,提高销售产品质量,也有利于长期保存。烘干后的赤灵芝(水分控制在13%以下)要用密封袋包装好,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25]。

猜你喜欢

菌袋丝瓜覆土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夏季佳蔬——丝瓜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狡猾的丝瓜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丝瓜娃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百病傻
固定菌袋插杆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