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双向赋能探究

2023-12-13

新农民 2023年3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王 瑶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不仅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任,应切实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乡土情怀,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去。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双向赋能的现实意义

“双向赋能”一般多指双方相互提供资源和服务,共同促进双方发展和提升效益的方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之间就存在这样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大思政课”可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育人平台,保障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可以为“大思政课”拓宽实践场域,提升学生爱农情怀。

1.1 “大思政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育人平台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依然在农村。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当下我国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得以实施,离不开人的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达到持久且高质量的发展水平,更离不开教育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这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社会需求,而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就体现在满足社会需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实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价值目标。“大思政课”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是强调社会生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切实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在城镇化加速的今天,许多青年学子对农业、农村、农民还存在着刻板印象,而原因多在于对“三农”的陌生。“大思政课”的建设能够打破这之中的壁垒,让学生在课堂上融入真实的乡村建设情境中,产生鲜活的体验感,从而构建个人成长发展的价值体系,体悟自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能够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大思政课”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有利于培养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作为”的思想坚定、意志坚强的乡村振兴接班人,真正落实好高校思政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大思政课”拓宽实践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思政课改革创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生活中,在田间地头“消化”书本,才能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这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的局限性和狭隘性,是对传统思政课的优化和超越。

“思政课之‘大’在于多维时空协同育人,即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实践场所打通学段、打破隔阂、打穿内容、打透过程,使‘大思政课’具备‘实践的宽度’”[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践舞台,为“大思政课”建设拓宽了实践场域。自2017年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部分高校紧抓时机,开始筹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例如:2020年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课基地正式落户杭州淳安县,并选中下姜村作为主要阵地,下姜村自此正式成为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其中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设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教学基地41家。可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大思政课”拓宽了实践场域,有效解决思政课堂以往缺乏活力的问题,真正做到让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多维教育目标有效融通到实践过程中去。

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双向赋能的现存困惑

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大思政课”面临的问题

2.1.1 乡村振兴元素的影响力持久度不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振兴元素为“大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强化实践育人,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为此,各大高校思政课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实践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认知社会,感受祖国乡村的变化,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厚植乡土情怀,助力乡村振兴。但在乡村振兴元素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影响力持久度不够的问题,一是并非所有学生都参与了社会实践,导致学生对于乡村的认知参差不齐;二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多以寒暑期社会实践为主,前后社会实践间的时间间隔过长,只会让学生对乡村的情感停留在震撼而升华不到热爱的程度。

2.1.2 乡村振兴规模性实践教学基地供应不足

“大思政课”强调思政课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关联性。换言之,就是社会生活走进思政课堂,思政课教学走向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大思政课”的“现实素材”。2022年,教育部与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设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教学基地有41家,但全国有3000多所大学,这意味着乡村振兴规模性实践教学基地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一些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地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2.2 “大思政课”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2.2.1 多数学生乡村认同感不足

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资源匮乏的困境,乡村人才外流、农村空心化等现象十分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高校学生的乡村认同感是调动乡村振兴战略主体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保障。因此,高校“大思政课”肩负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育人平台的使命。但在推进“大思政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城市籍大学生对乡村有着刻板印象,认为乡村基础设施差、生活不便利、村民素质低、整体发展落后,导致他们缺乏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没有服务并扎根乡村的情感与意愿。而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对于乡村的认同感同样也很低,普遍觉得农村工作环境及发展机会没有城市大,并受到周围人的传统观念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让农村籍大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激情冷却下来,直接影响了乡村的人才振兴,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一定阻力。

2.2.2 乡村振兴元素融入过小

就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来看,思政课教学中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讲授偏少,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仅有《形势与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少量篇幅有所涉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知识体系没有正式建构起来,高校思政教师仅凭现有教材体系中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内容,很难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乡村振兴战略知识。同时,一些传统的思政课教师虽然有较强的思政素养,能从宏观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难以精准提炼乡村振兴战略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内容,甚至还会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片面化的解读。

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双向赋能的实现路径

3.1 多渠道搭建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大平台”

“大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让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祖国大好河山、深入乡村生活,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成长和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周围的环境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大思政课”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要积极地推进校地合作,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多渠道搭建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大平台”。在具体搭建的过程中,一是要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如安徽贵池区将国家级非遗傩戏、省级非遗茅坦“祭茅镰”、罗城民歌、区级非遗墩上剪纸进行了深度挖掘整理。其中池州傩戏引起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高度关注,激发了当地高校大学生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和了解,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二是要将零散的乡村资源整合起来,如福建寿宁县,地处闽浙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要素丰富。在大力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寿宁县还建成“红色教育类”“生态产业类”“营商环境类”等11个不同类型的党建联合体,整合闽浙边各地相关资源,推动片区抱团发展、共奔富路。这样的资源整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怎样推进,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三是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现有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形成网络资源库。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教育资源也应与时俱进,转化成网络资源是今后大趋势。“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往往依托寒暑期的社会实践,学生的参与人数和参加时间都因时间和地点而受限。因此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大平台”的搭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开发在线游学,建立媒体宣传矩阵,打造“云上大思政课”平台,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网络化、可视化、便捷化的“大思政课”学习平台。

3.2 全方位培育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大思政课”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关键是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一是打造思政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否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5]。教师要主动学习乡村振兴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并寻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三农”的兴趣。要淬炼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以自身的乡村振兴使命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二是丰富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点理论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对接,找准理论切入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6]。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开发特色思政教材,引入乡村振兴中涌现出来的成长典型、国家政策制度方案,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关注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进程中找到自我成长价值,整合出符合乡村发展需求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案。三是创新教学形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方案,适应智能时代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线上可以通过云端开展农耕教育,观看助农事迹及先进人物案例,让学生感受淳朴民风、乡村巨变,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线下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游学,开展调研、支农、理论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在田间地头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三农”、热爱“三农”,使之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后备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双向赋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两者双向赋能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性成果,在赋能的过程中,除了会面临乡村振兴元素影响力持久度不够、乡村振兴规模性实践教学基地供应不足、多数学生乡村认同感不足、乡村振兴元素融入教学过浅等问题之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大思政课”的大力建设,未来应该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两者进行双向赋能。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的协作下共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的双向赋能,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乡土情怀,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