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

2023-12-09邱海霞齐丽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内口股骨头胫骨

邱海霞 齐丽

(安康市中医医院影像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指股骨头的血供受损或中断,导致股骨头塌陷、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多发病于老年人,多为非创伤原因引起,其中由激素所引发的股骨头坏死当前比较常见。股骨头坏死可影响髋关节运动功能,引起剧烈疼痛,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患肢缩短近而跛行。当前对于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评价方法主要包括X线、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等,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更清晰显示感兴趣区的形态、信号,已成为膝关节损伤性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MRI采用多次重聚焦脉冲,减少回波间距,对骨髓水肿和隧道内积液的显示效果更加敏感,可较好显示感兴趣区信号特征。本文旨在探讨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8例作为股骨头坏死组,纳入标准:临床与随访资料详细;单侧病变;年龄20~75岁;单膝手术;符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期间无死亡情况;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同期选择在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8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膝关节临床检查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及轴移试验阴性;膝关节无疼痛、无软组织肿胀,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无膝关节韧带损伤史。股骨头坏死组男34例,女44例,年龄(55.32±4.23)岁;体质量指数(24.52±2.11)kg/m2;心率(87.17±3.48)次/min;收缩压(122.49±10.33)mmHg,舒张压(78.27±4.22)mmHg。对照组男33例,女45例,年龄(55.92±3.33)岁;体质量指数(24.92±1.37)kg/m2;心率(87.38±4.19)次/min;收缩压(122.98±10.82)mmHg,舒张压(78.33±4.18)mmH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MRI脂肪抑制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配套有膝关节线圈,膝关节伸直或微曲,髌骨下缘对准线圈横轴中线,外展15°。扫描序列参数如下:矢状位T1W(TR/TE 500/16),T2W(TR/TE 4 000/80);冠状位T1W(TR/TE 500/16),T2WfTR/TE 4000/80)。距阵256×256,层厚3 mm,间隔1 mm,激励次数2~3。从肘静脉注入Gd-DTPA,剂量为0.2 mm/kg,患者自由活动15~30 min,再进行MRI脂肪抑制检查,扫描序列为T1W骨肌系统矢状位序列,扫描参数:TR:1 000 ms,TE:13.8 ms、27.6 ms,层厚3.00 mm,层间距0.9 mm,矩阵256×256 ,FOV 16.0 mm×16.0 mm,所有图像均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与判定。

1.3观察指标 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om评分主观评估膝关节功能,根据关节屈曲活动情况、疼痛、上下楼梯、绞锁、步行、不稳定感、肿胀有无等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Lysholom评分≤75分即认为患者临床检查膝关节存在不稳。骨隧道:测定距离胫骨、股骨骨隧道内外口各5 mm处及骨隧道中点处管径,取平均值为骨隧道内径值;骨隧道扩大率=MRI脂肪抑制测胫骨或股骨内径与术中钻孔内径相减得出差值/术中钻孔内径。T2值测定:在MRI脂肪抑制后处理系统中,在股骨端、中段及胫骨端设置三个兴趣区(ROI),测量三处的T2值,取平均值。

2 结 果

2.1Lyshlom评分对比 股骨头坏死组的Lyshlom评分(85.33±3.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33±2.91)分(t=12.109,P<0.05)。在股骨头坏死组中,出现膝关节不稳13例(16.7%),其中疼痛6例、关节无力感4例、关节绞锁2例、关节松弛1例。

2.2MRI脂肪抑制图像评估 在股骨头坏死组78例患者中,内口位置正确72例,异常6例,其中股骨内口位置偏前3例、胫骨内口位置偏前2例、胫骨/股骨内口同时偏前1例。

2.3骨隧道扩大率 在股骨头坏死组78例患者中,62例膝关节稳定患者的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26.22±2.38)%、(25.23±2.47)%,16例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26.33±3.33)%、(25.24±3.01)%。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2.4T2值对比 对照组软骨下低信号带形态自然,呈均匀低信号。股骨头坏死组重建移植物信号较正常软骨下低信号带不同程度增高,表现为信号欠均匀,见条状、小片状高信号。股骨头坏死组软骨下低信号带T2值(29.32±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1±1.66)(t=12.422,P<0.05)。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组的Lyshl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股骨头坏死组中,出现膝关节不稳13例(16.7%),其中疼痛6例、关节无力感4例、关节绞锁2例、关节松弛1例;内口位置异常6例,其中股骨内口位置偏前3例、胫骨内口位置偏前2例、胫骨/股骨内口同时偏前1例,表明股骨头坏死患者多伴随有膝关节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膝关节不稳。从机制上分析,关节镜检查为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诊断方法,但是其为有创性检查,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Lyshlom评分为主观测评,主观性强,个体差异相对较大。

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开始应用于软骨下低信号带重建术后评估方。MRI具有多序列成像、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优势。生物学结构学认为软骨下低信号带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软骨下低信号带使膝关节保持稳定,防止胫骨前移和内旋,软骨下低信号带损伤常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软骨下低信号带始于股骨外侧髁的后外侧面,附着在胫骨髁间隆起前方的内外侧半月板之间,向前内下方斜形走行,斜形走行或轻度向后弯曲。骨隧道扩大率与膝关节前向及旋转松弛显著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在评价骨隧道扩大的指标中,MRI脂肪抑制能清晰显示骨隧道内部情况,能清晰显示软骨下低信号带的大致走形。本文结果显示,膝关节稳定患者和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软骨下低信号带形态自然,呈均匀低信号;股骨头坏死组重建移植物信号较正常软骨下低信号带不同程度增高,表现为信号欠均匀,见条状、小片状高信号;股骨头坏死组软骨下低信号带T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MRI脂肪抑制技术中,T2值的变化与骨腱交界区胶原纤维的增加相关,T2值与膝关节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联系,T2值增高可能预示着膝关节稳定性存在异常,对预测膝关节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综上所述,MRI脂肪抑制能很好显示软骨下低信号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像学特点,能敏感地反映膝关节骨隧道与软骨下低信号带情况,对评价膝关节稳定性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本研究由于调查人数过少,且没有纳入其他骨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猜你喜欢

内口股骨头胫骨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