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征、成因及策略

2023-12-09郭安宁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极化舆情现象

郭安宁 赵 月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学习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我国已经进入“泛网络化”时代。网络的普及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网络社会中的大学生以情感、利益、兴趣爱好等为支点形成具有特定关系模式的人群,并特别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道德失范等具有针对性的热点话题。大学生网民群体在媒体信息影响下,容易形成情绪化、极端化等非理性的意见表达,进而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阻碍其全面发展,甚至催生网络暴力行为,危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征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征

群体极化现象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托纳于1961年发现,并称其为“冒险转移”。而后美国法学家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群体极化”这一概念,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后来,萨拉·凯拉尔和拉塞·斯皮司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发生在网络空间,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相较于现实群体极化现象,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更加频繁且突出。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社会热点问题出现时,大学生在网络媒体等平台上经过群体商议后出现观点分化,持相同观点的人朝偏向的方向移动,最终出现极端言论和极端行为的现象[2]。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知识体系尚未完备,价值观也未发展成熟,当他们在网络社会因某一特质参与形成网络群体时,容易被群体观点影响。当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群体呈现极端发展倾向时,他们容易被群内的观点引导,情感和行为均向极端化发展。大学生网络骂战、网络欺凌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会演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及思想认知,亦严重阻碍大学生身心发展。

(一)网络群体极化容易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

大学生网络群体是大学生以共同的身份特质、相似的爱好需求、一致的价值观念为锚点,借助网络平台形成群体,是大学生网民自主聚集的结果。他们构建形成的网络圈层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影响个体在圈层中秉持的价值观念。尤其在社会舆情发生时,大学生囿于自身认知限制,无法准确识别信息背后的价值取向,容易第一时间接收到群体信息并被群体观念影响。群内绝大多数人持有的价值观念发展为群体价值观。在群体价值观驱动下,群内成员就社会舆情事件发表符合群体价值观的言论,且在群体中传播以获得更多成员发声。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接受并遵守所处群体的共同价值标准,吸收群内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己所有。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容易激发持不同思想观念的各群体矛盾,促使他们在网络空间乃至现实社会中存在对立并进行交锋。大学生于各自的交锋中进一步固化已内化的群体价值观,逐渐遗忘甚至反对自己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接受的主流价值观。群体极化后形成的群体价值观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抵触与排斥。

(二)网络群体极化容易催化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

网络暴力是暴力行为在网络的具体化。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暴力的肢体性接触,一般借由网络媒介对他人进行辱骂、诽谤性质的恶语输出,对他人精神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勒庞在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的情绪是极端情绪化的,他们易于被最为矛盾的情感所激发”[3]。针对某一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网络群体容易滋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在群体讨论中进一步发酵壮大,逐渐形成极端且非理性的群体情绪。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产生的非理性情绪很容易被某些心存恶意的意见领袖操控引导,激发群体成员情绪失控,最终形成网络暴力现象。大学生群体是活跃在网络一线的群体,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和社会参与感,他们乐于参与社会事件的探讨和推动。群体讨论引发的极端情绪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响应,进而加剧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自身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会摒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时法律道德的自我约束,并促使大学生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在社会舆论事件发生时,大学生容易跟随群内其他成员的“脚步”,以严格甚至极端的道德标准对他人进行“审判”。在此过程中,群体情绪容易受到刺激并向极端化发展,具象为极端网络行为,逐渐发展成辱骂、诽谤的言语输出,对网络社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在对他人施行网络暴力行为时,暴力行为甚至会发展到现实社会中,影响社会稳定。

(三)网络群体极化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交际封闭圈层

网络群体极化不仅破坏网络生态,也严重阻碍大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当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社交时,会以情感归属和个人发展为中心形成网络社交圈层。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现实样态之一是形成封闭的网络圈层。封闭圈层具有排他性、封闭性等特点,容易固化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处于发展阶段,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某一共同点参与形成群体后,群体成员在认知和观点上存在同质性。未完全发展的认知得到来自群内其他成员的肯定和强化,而封闭的群体圈层使他们很难接触到群外观点,长此以往,大学生对原有事物认知并没有进一步完善,反而逐渐固化,他们对现实事物亦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在群体固定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下,大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思维定式,甚至出现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圈层的排他性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封闭圈层内部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则具有极强的排他性[4]。不同圈层的圈层文化各不相同,本应交流互通的圈层却容易封闭自身,拒绝思想文化的互通,造成不同网络群体间相互排斥,形成群体并存但又彼此割裂的“网络巴尔干化”现象。这种拒绝交流的行为方式逐渐感染大学生,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保持相同的交往方式。当大学生在现实中以一种排斥异己的态度和方式进行社交时,人际交往就变得举步维艰。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及网络行为,给大学生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均造成了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缓解群体极化带来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网络异化催生大学生极化群体

网络异化是人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因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性而形成的一种异化现象。网络成为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并束缚人的发展。大学生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技术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平等互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其虚拟性、隐蔽性、碎片化、海量化的特征也导致了网络异化。网络依赖、网络谣言、网络负面舆论、网络暴力等均是网络异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的网络异化问题直接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使之成为大学生网络化生存不可避免的现实挑战。

网络的特性促进群体的聚集与形成。群体的形成是群体极化现象生成的前提。首先,大学生年轻气盛、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在网络中呈现出更加开放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当他们在现实中经历学习、就业等压力时,难免对现实环境心存不满,加之认知限制与判断力不足,容易让他们将这种不满通过虚拟化且非制度性的网络平台表达出来。其次,网络媒体通过大数据针对大学生爱好需求进行精准推送,并进一步强化推送大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减少推送其他内容,长期接收相似信息的大学生会被困在由信息构成的“茧”里,即“信息茧房”[5]形成。这种由信息构成的茧房加剧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偏食”,促成了充斥相似信息网络环境的形成。大学生因相似网络环境接触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似的个人或群体,并逐步形成同质化的网络群体。最后,当观点相近的大学生聚在一起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群落,群落内共享同质化的信息,更容易滋生同质非理性的观点认知[6]。同质观点在相互共振、相互传染后得到强化,导致群体观点极端性发展。

(二)意见领袖诱发大学生极端情绪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对他人或群体意见形成起到关键引导作用的少数参与者。他们表现活跃,表达的观点大多能得到认同或正向肯定的反馈[7]。意见领袖结合自身充足的信息量及丰厚的知识储备,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对他人的思想或行为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意见领袖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其丰富的社会经验、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广泛的信息来源易触发大学生的“慕强心理”,使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对网络意见领袖产生心理依赖和观念认同。

意见领袖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生成的助推剂。一方面,已经在某群体中担任“领头羊”的意见领袖容易对某个社会事件产生偏激想法。偏激想法在同质化群体中形成“回音室效应”,促成整个群体成员意见极端化发展。非理性极端情绪飞速扩散,群体成员相互感染,最终完成个人情绪向集体情绪的转化。大学生在群体情绪裹挟下,倾向于顺从情感判断而非事实逻辑,从而在情感驱动下加速推动群体极化发展[8]。如“肖战粉丝集体举报AO3平台事件”就是在意见领袖引导下发生的群体极化事件。另一方面,网络意见领袖并不局限在个人,通过社会参与产生较高网络舆论影响力的群体或组织也是网络意见领袖的一部分。网络媒体具有话题优先权,对话题内容和观点输出占有一定优势。然而,一些不良网络媒体为了增加流量,恶意利用网络进行情感引导,激发群众愤慨情绪。不良网媒通过发布碎片化信息和“标签新闻”暗示特有现象,将新闻中的个体化行为赋予群体性属性,从而激起群体双方的对立情绪,诱导更多人加入群体之间的对抗,引起网络群体极化。某些网络媒体甚至扮演对立双方乃至多方,引导不同观念对抗,导致多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发生[9]。

(三)个体缄默加剧大学生群体极化现象

个体缄默是群体极化的重要原因。当群体观点出现极化倾向时,少数保有理性思维的大学生并不发声表达反对观点,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进程。

群体极化过程中个体缄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网络缺少现实道德法规的约束力,大学生身处网络空间,责任感大幅削弱。再加上网络其他成员在场共同参与,个体责任感减弱,产生责任分散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群体共同完成任务时,群体中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被分散,个体会因为自身责任感减弱而逃避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群体极化发生时,“法不责众”的心理让大学生降低了对群体极化后果的恐惧,放任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根据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群体中持反对观点的少部分人因害怕被群体孤立和攻击,会在大多数人持相同观点的情况下保持沉默。处于极化群体中的大学生为了避免成为群体极化情绪的第一发泄对象,也不得不放弃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而保持沉默。“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10],群内观点走向高度统一,极化后的群体观点情绪得到其他成员的支持后再度极端化发展,加剧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1]。网络群体极化作为网络乱象,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交往,侵扰网络空间秩序,而且阻碍良好网络生态形成。因此,在分析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教育引导、媒体协同、技术优化三方面建立群体极化约束机制,能够有效规避和消除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是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主观条件。因此,面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带来的问题,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立足大学生思想实际,在传授网络知识和培养网络能力的过程中,结合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观念进行网络素养教育。

首先,培育大学生网络空间的主体责任意识,缓解责任分散现象。责任分散是导致网络群体极化中大学生个体缄默和参与极端群体活动的重要原因。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教育,激发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担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网络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大学生自发担负起网络社会责任,使大学生成为网络舆论的正向参与者和倡导者,避免出现个体缄默。其次,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认知教育。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过程中,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是关键。大学生必须在群体提供的信息中抓住真实信息,挖掘有效信息,才能理性分析社会事件发生脉络,避免被群里极端言论和非理性情绪操控。教育者们应深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根据学生接触的网络信息开展信息辨别教育,帮助大学生筛选真实信息,识别网络谣言。再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主题精讲、班会讨论等形式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法治教育,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和网络法治的核心内涵,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教育学生以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己。最后,培养大学生正确规范的网络行为,激发其网络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网络行为自主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约束和评判自身网络行为。一方面,对于“鼓动人心”“挑拨是非”的反动极端言论,大学生应积极举报,从源头遏制错误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自觉抵制道德失范和违法乱纪等网络行为;另一方面,在舆情发生时,大学生应理智分析舆情产生逻辑,积极投入正向舆情引导工作,为网络空间治理工作贡献力量。

(二)媒体协同宣传,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舆情认知

媒体是社会责任的监督者和守望者,应当承担起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一方面,主流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舆情引导的主要责任。具体表现在:一是主流媒体要利用好传统媒体信息资源,在社会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应及时对事件真相进行专业、全面的报道,既满足大学生群体在舆情发生时的信息需求,也避免信息碎片化传播后网络谣言的产生。二是主流媒体应发挥媒体话语权优势,选好事件报道角度,引导大学生群体正向思考,同时,对负面网络舆论进行疏导,降低非理性情绪的生成与对峙,避免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协同主流媒体共同参与约束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作为具有广泛传播能力的新媒体,网络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势必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网络媒体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和信息管控。一是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形成正确的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底线。同时,也要进行专业素养培训,避免出现裹挟个人情绪色彩新闻等媒体偏见现象。二是网络媒体应自觉进行产出信息审核,做好“把关人”工作。网络媒体要严格把控产出信息的价值引导,减少负面不实信息的传出和传播,杜绝传谣信谣、炒作夸大新闻内容的现象。三是网络媒体要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舆情认知,并指引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此外,校园媒体应发挥育人功能,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校园媒体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要主动传播主流媒体舆情指向,引导舆论正确走向,对学生群体进行权威和准确的信息引导,避免学生被错误信息误导。高校只有掌控好校园舆情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情认知[12]。

(三)优化网络技术服务,协助构建优良的大学生网络生态环境

通过优化网络技术服务来约束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技术优化解决大学生网络异化问题。一是优化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及时准确识别大学生发布的不良言论。通过技术分析言论倾向,利用算法分发机制,使大学生在网上接触到具有思想引导、问题解决能力的个人或群体,协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群体观念。二是精进算法技术。在满足大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同时,加入异质信息推荐,挖掘大学生其他爱好倾向。根据大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建立蕴含多元信息的“个人日报”,破除“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等网络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利用技术净化网络生态空间,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一是要以主流价值观驾驭算法导向。转变以往算法以流量至上的内在逻辑,在应用算法进行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主流价值观的内容。通过算法技术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分发传播,以主流价值观为引导,促进主流信息的产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二是通过信息技术控制极端情绪的产生和极端言论的扩散。设置舆情预警系统,利用算法技术对舆情信息进行检测评估。当信息传播量达到某一阈值时及时预警,并采集针对舆情信息发布的用户言论进行语义识别,控制极端言论的传播。此外,借助大数据精准推送机制对负面情绪进行控制疏导,通过能产生正向反馈的意见领袖引导用户认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促进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极化舆情现象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双频带隔板极化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舆情
舆情
舆情
基于PWM控制的新型极化电源设计与实现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