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

2023-12-09郝英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精神

刘 宁 赵 阳 郝英杰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中华民族历经了漫长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核心的劳模精神。新时代,劳动模范热爱祖国、心系人民,以巨大的热忱投身社会主义事业,为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奋斗,自觉将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看成自己的使命。习近平在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倡导积极向上的劳动姿态[1]。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传承发扬劳模精神有着独特优势,探索如何将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不仅赋予高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整体素养和人才核心竞争力,能够促进高校人才智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赋予高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代,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赋予高校新的育人培育方向。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必须坚持方针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把劳模精神发扬光大,培养综合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背景下,深入加强对传统劳模精神的探索,不仅可以从教育角度发掘新时代劳模精神更深层次的内涵,进而探寻出新时代劳模精神对高校育人培养目标的现实导向,而且可以通过对劳模精神的有力传承和发扬,进一步思考高等教育培育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提升高校人才整体素养和人才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能够提升高校培育人才的整体素养和人才核心竞争力。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先进代表,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的光辉榜样。高校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积极有效地融入劳模精神,对提升高校培育人才整体素养和人才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3]。进入新时代,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结构,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劳动精神等有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推崇劳模精神进校园。职业素养是社会各界普遍看重的体现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着重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思想意识,是更好步入社会的必要要求。

(三)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全国很多高校与地方合作组建了劳模精神研究基地和劳模学院。地方发展与地方高校可以说是互为支撑的“命运共同体”,在融合与融通、共生与共赢、创业与创新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地校合作属性。以鞍山市为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鞍山共涌现出劳动模范11 000余名,在全国地级市中人数最多。多年来,鞍山师范学院作为地方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积极与地方合作,强化校企联合,持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支撑,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对劳动模范精神论述的不断完善,全国各地高校对劳模精神教育体系理论的研究日渐深入。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方面:从学术研究层面出发,主要集中于劳模精神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从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层面出发,主要集中于思政教学与劳模精神的结合问题;从人才培养层面出发,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系统中技能型人才的深度培养。高校现有关于劳模精神的研究为系统教育下开展劳模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当前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劳模实践教育不够深入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行教材多为系统性知识传授,针对劳模实践教育的内容多倾向于理论化,课程缺少实践融入,进而导致实训基地和有关公益性岗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模精神是在实践劳动中凝练总结出来的,其核心是劳动实践,学习劳模精神要取得成效,需要大学生身体力行,切实参与到实践劳动生产中去,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高校思政工作应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校园公益性岗位,用好“第二堂课”的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充分体会劳模精神,进而发挥自主能动性,建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模精神认同感[4]。

(二)劳模精神核心观念的传播力弱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虽然在劳模精神的培养上有一定进展,但劳模精神核心观念的传播力仍显不足。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多倾向于系统性的知识传授,却未深入探讨其中精髓,也少有地方性特色,这种传授方式导致学生难以真正领会劳模精神的深层内涵和重要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思政工作应该通过引入更多地方性案例分析、组织互动讨论和劳模宣讲会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内化劳模精神核心观念,以确保学生在逐渐深入了解劳模精神基础上自发认可并积极主动传播劳模精神。

(三)劳模精神核心观念传播的制度缺失

目前,高校针对如何使师生领会并接纳“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这一劳模精神核心观念并没有形成相应的传播激励制度。学校虽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劳模精神,但缺乏立竿见影的反馈指标和富有成效的检查机制,更缺乏检测已执行活动成效的评估制度,为进一步的行动增加了难度。面对这些困境与问题,高校应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建立合理的反馈指导机制,主动培育劳模精神,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做劳模精神的积极传播者;进一步反思建立劳模精神核心观念传播的制度,利用好校园内各项资源,带领师生做好社会主义劳模精神的身体力行者。

三、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的有效路径

劳模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辅相成。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当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构建劳模精神进入高校系统的教育框架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劳模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1]落实“立德树人”的高质量教育目标,需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做好劳模精神顶层设计,将劳模精神纳入教育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统筹制定大学生培养方案,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逐一实施。大学生培养方案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根据大学阶段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在广度、深度上形成可操作、可量化、可运行的机制。构建劳模精神进入高校系统的教育框架,分为三个阶段:

1.立足高校自身特色,积极开发劳模精神教育资源

劳模文化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特征。在高校积极开展劳模精神教育,首先,立足学校特色,讲好学校内部劳模故事[5]。每所高校都拥有丰富的校史,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全体师生的心血。因此,高校应注重深入挖掘本地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努力上进、甘于奉献的先进人物事迹。其次,高校应立足校训、校歌等特色内容,解读其深刻含义,展现学校创新、进取、奋斗、自强的精神面貌。高校应结合劳模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根据院校特点和师资力量,积极引导教师进行劳模精神研究。再次,高校应以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型研发探析为科研路线,重点研究劳模精神校本课程与教学,并注重引进富有学校特点的劳模精神成果,为充实本校校园文化、引导劳动风尚以及促进劳动文化价值传承奠定思想基石与精神砥柱。

2.建立本校劳模工作室、劳模事迹展示馆等实践场所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可以大力发挥劳模、大国工匠在专业领域的优势。聘请劳模,使其深入高校二级学院,通过定期组织授课、培训、座谈等研讨交流活动,如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在团队建设和发展上加大投入,能够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建共享课程的积极性。在工作室理论研讨中,可以将革命作家背后的红色故事以及劳模精神融入大学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多种形式将课上的思政元素延展到课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教育。

3.定期举办新时代劳模精神学术报告会

阐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可以为高校建立系统的劳模精神培育框架提供实践指导。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劳模精神特色,定期举办新时代劳模精神学术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地方劳模作报告,推动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对劳模精神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弘扬与创新等作用进行深刻阐释。汇报主题当以彰显探索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劳模精神为主线,如《打造具有鞍钢特色的英模文化,汇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强大力量》《从鞍钢宪法到大庆精神——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精神标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创业的历史价值》等。这些劳模精神报告阐述了鞍钢劳模精神、大庆铁人精神,彰显了新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精神标识;示范引领大学生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用实践增强信心,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

(二)加大宣传力度,立足地方特色,开发劳模资源

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要脚踏实地,立足地方特有资源,讲好身边故事,拓展宣传阵地,加强劳模精神的社会影响力,使劳动模范成为“有政治荣誉,有经济利益,有社会地位,有创新平台,有发展重用”的主流。

1.立足地方开发特色劳模资源

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应立足地方特色,积极开发当地劳模资源。以鞍山为例,鞍山是东北地区历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劳模资源。鞍山有上万名全国各级英雄模范,如“红色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当代雷锋”郭明义、“时代楷模”李超、“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楷模”刘娟、“深藏功与名的老战士”张贵斌、“基层好法官”滕启刚、“勇挑科技强国重担的钢铁玫瑰”严玲等。这些劳模展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铸就了当地城市的文化脊梁,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劳模精神站在人类社会劳动文化的制高点,必能以令人信服的科学力量与无可辩驳的道义力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底气与自信[6]。深入挖掘地方劳模事迹,大力宣传劳模精神,逐步建立“劳模精神人人学,人人争当劳模”的浓郁氛围,可以带动广大师生更加自觉地把劳模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2.发挥高校“一基地一学院”的作用

高校可以与地方相关单位、部门联合建立劳模精神研究基地,共同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支撑,整合各种学科资源,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体系。建立多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平台,使其成为当地或全省劳模精神的研究高地和成果高地。如鞍山市总工会与鞍山师范学院联合共建劳模学院,共同秉承开放、共享、创新的发展理念,聚合当地劳模精神资源和产业特色,组建一支由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专家、国内知名劳模及大国工匠、省市校相关领域人员组成的专家教师团队,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立足当地,服务地方,突出劳模工匠培养,着力打造劳模工匠学习与提升、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铸魂育人、劳模工匠群体交流学习和劳模精神传承与创新新格局,为地方劳模典范赋能添力。

3.利用多种手段宣传劳模事迹

宣传劳模精神,可以采取邀请劳模作报告等与劳模互动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种新媒体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岗位标兵们的典型事迹、幕后事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劳模精神的宣传内容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7]。此外,也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大学生走进劳模工作实践的厂矿或车间参观学习,让大学生零距离体验先进人物的成长轨迹,从而切实感悟劳模精神的精髓。

(三)将劳模精神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实践内容

在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科学指引下,高校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积极创设科学的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平台,全方位优化劳模精神教育方式与方法,全面促进大学生能力的提升。习近平在给北京市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生的回信中表示:“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劳模是“新时代”的先锋,是“实干兴邦”的好典范。在新时代树立务实精神,可以让改革和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生机,让精益求精精神落地生根。

1.建设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训基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对普通高校的劳动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改造[8]。普通高校应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逐步建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重点面向普通高校大三、大四学生,着重组织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公益性劳动活动,在实践中逐渐了解劳动技能的相关知识,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着重熟悉和了解所在专业劳动模范的从业技能和优秀品质。如在辽宁省“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座谈会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陆国斌宣讲《在立德树人中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报告在经过思想与火花的碰撞后,引领学生走进这些劳动模范的岗位情景,了解劳模精神的发源之所,学习劳动模范的专业技能,为其未来就业打好基础。通过这种实训教育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2.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劳模精神在社会课堂上的延续

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勤劳、奉献、创新、协作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植根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在社会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团队协作等活动,体验劳模精神的内涵;在课堂中,学生通过理解劳模精神的价值,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反馈,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课堂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实践课堂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如实习、就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3.创建社会、高校多方联动的合作模式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教育,需要创新劳模精神育人机制,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融入劳模精神,形成社会、高校多方联动的合作模式,做到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处处实践、时时见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同时,积极健全校外实践教学应用型基地。充分运用校企合作,建立“企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如邀请政府及企事业管理的资深专家、高校理论研究的知名学者、基层一线的先进代表、新闻媒体的资深记者等,讲述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劳模精神,成为劳模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受益者。

劳动模范是国家的精英,是人民的榜样。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转折点上,高校必须大力弘扬和积极实践,借助劳模精神研究基地、劳模学院,积极发挥高校优势,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校风,搭建引领劳模精神教育平台,打造劳动奋斗实践的主阵地,将劳模精神全面且深刻地融入高校教育,助力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精神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