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困境与措施探析

2023-12-07张锦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政策大学生

张锦文,林 敏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乡村振兴战略想要在基层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对于乡村发展情况更为熟悉。同时,在“建设家乡”观念的引领下,农村大学生乡村创业意愿更为强烈。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针对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扶持政策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以及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尝试为乡村大学生探索出一条返乡创业的可靠路径。

1 大学生返乡创业意义

1.1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张视阈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从宏观层面来看,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方面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流”效果,避免大学生集中于一线城市而出现“就业内卷”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乡村创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1]从微观层面来看,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够令大学生创业方向与其所学专业知识相符,避免大学生由于就业方向与专业方向不对口而频繁跳槽,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就业市场人才总量。

图1 2010-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1.2 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

与通过应聘进入企业相比,大学生创业活动更为灵活,允许大学生基于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创业目标。实际开展创业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基于创新创业实践经验,针对乡村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区位特点,制定详细且完整的创业计划。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够为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还可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建设家乡。

1.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并在创业过程中接触并了解真实的社会发展情况,巨大的创业需求以及创业压力,不断敦促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面对困难毫不畏缩,积极乐观的强大心态,令大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2 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

2.1 乡村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下,乡村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乡村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物流产业、文化产业等供给不足,导致大学生创业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大学生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由于配套基础设施不全,导致其创业计划无法全面施展,最终导致创业失败。此外,一些乡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支付额外的成本,对基础设施进行翻新或加固,这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脆弱的资金链产生了直接影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乡村地区创新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但是各个地区在贯彻落实大学生返乡创业保障政策过程中,配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行业壁垒、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政策等方面,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令大学生返乡创业保障政策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开展返乡创业工作过程中无法得到资金、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导致创业活动举步维艰,很多返乡创业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有的最终放弃创业。

2.3 家庭条件制约

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大学生返乡创业往往得不到家庭的经济支持。因此,大学生只能通过申请无息贷款或者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方式,筹集返乡创业所需要的启动资金。由于资金紧张,导致大学生制定的创业方案无法全部实现,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热情产生消极影响。此外,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很多政策无法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返乡创业大学生无法获得政策红利,导致很多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始终处于观望状态(如图2所示)。

图2 某平台返乡创业青年来源分布饼状图

分析图2可以发现,农民工与大学生是返乡创业的主力军。导致农民工创业比例高于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民工通过外出务工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大学生刚刚离开学校,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且家庭无法给予大学生资金支持,导致很多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不得不搁置创业想法。[2]

式中,p(θ)为单个粒子散射相位函数,r为粒子半径,Qsca为散射效率因子,n(r)为粒子谱分布函数.

2.4 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

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各大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培训,一些高校还为大学生设立了创业实训基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但是在实践中,学校所设计的创业实训项目与真实的创业活动仍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大学生依靠创业理论,能够出色的完成创业实训项目。大学生对于返乡创业却缺乏客观的认知,以过于理想化、乐观的心态投入到返乡创业大潮之中。当返乡创业大学生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复杂的创业环境时,学校所学习的创业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现实的创业困境。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具体路径

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率的因素十分复杂,相关工作人员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个人这四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返乡创业保障机制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完善。

3.1 政府层面

地方政府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以及保障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基于对内、对外视角,一方面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制度优化令扶持政策能够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3.1.1 政策优化

一是地方政府要构建完整的创业政策体系。地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其他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进行优化。[3]例如,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满足其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令创业大学生能够轻装上阵,在广阔的乡村地区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健全大学生返乡创业法律保障体系,确保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乡村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返乡创业大潮之中。

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建立“主流媒体+互联网媒体”的多维度宣传矩阵,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派遣宣传部门人员深入基层,定期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宣传活动,令更多的大学生以及乡村居民了解相关优惠政策,解答大学生以及乡村居民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疑问,以优惠政策为推手,增强大学生返乡创业自信心。

3.1.2 政策落实

一是设立创业基金。针对乡村大学生缺少创业启动资金问题,由地方政府牵头,积极尝试引入外来社会资本,成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邀请专业人员对大学生提交的创业方案进行评估,并给予资金支持,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二是开展创业激励。地方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在乡村创建大学生返乡创业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层面招聘具有创业经验的优秀讲师,创业讲师在了解当地乡村地区实际情况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所选择的创业项目、创业团队组织人员架构、创业计划等内容进行针对性辅导,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创业者由于缺乏创业经验而导致创业失败。此外,地方政府定期举办大学生返乡创业竞赛,以竞赛为切入点,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新平台。利用创业竞赛加深不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之间的信息沟通,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群策群力,互通有无,实现财力、物力、人力的有效整合,进而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氛围。

3.2 社会层面

在拓宽大学生返乡创业资金渠道方面,除了地方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之外,社会企业以及机构也要履行其社会职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缺少启动资金的问题,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大学生创业融资门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此外,各大行业协会定期组织返乡创业大学生参加技术培训,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舆论转变传统观念,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精神支持。[4]例如,乡村振兴局组织宣传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大众宣传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大学生个人以及乡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为乡村居民特别是大学生父母,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对待大学生创业问题,并给予大学生必要的支持与鼓励,可令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创业活动之中。

3.2.2 改善市场环境

地方政府以及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针对大学生创业市场的监督力度,针对故意打压、排挤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惩处,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外部环境。同时,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项目也要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经营方式以及经营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创业大学生以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携手打造和谐的市场环境,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持续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3 学校层面

3.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的主阵地,想要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率。高校需要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团队,以高素质专业教师为支点,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一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时了解大学生对于返乡创业问题的看法,针对有意向开展乡村创业的大学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积极的帮助,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解答大学生对于返乡创业活动的疑惑。二是教师需要对创业课程形成系统性认知,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基于客观视角将创新创业课程知识与乡村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实战能力。三是教师要积极了解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现状,熟悉当地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分布情况,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对大学生乡村创业项目细节进行补充与完善,并在实训课程中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智力支持。

3.3.2 完善课程体系

一是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职人员对现有的创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针对不同学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设不同的创业课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提升创业课程针对性。二是负责创业课程的教师,可以将有意愿到乡村开展创业活动的大学生,分为农村籍大学生以及城市籍大学生两类。针对两类学生的成长背景以及思维认知特点,对创业课程侧重点进行微调,借助这种方式令创业课程更加贴合大学生实际情况。[5]例如,农村籍大学生熟悉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对于乡村环境更加熟悉。因此,创新课程侧重点放在学习创业知识、金融知识、沟通技巧、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针对城市大学生,则将创新课程重点调整为了解乡村实际情况,熟悉乡村人文、自然环境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在创新课程中适当增加与第一产业相关的商业知识,以及以往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失败案例,满足返乡创业大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实际需求。

3.4 个人层面

3.4.1 深入解读扶持政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倾向于农村的政策逐渐增多。因此,返乡创业大学生要时刻关注地方政府出台的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把握政策红利,降低创业成本。充分利用政策资源,为返乡创业活动打开全新的局面。

3.4.2 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十分复杂,大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的创业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与乡村产业发展速度相比,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创业课程、实训课程中没有涉及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创业知识、创业理念。将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作为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加入创业团队。此外,随着创业团队规模的逐渐扩大,大学生要自主学习管理技术,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创业团队人员架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业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3.4.3 树立合作意识

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并不是“单打独斗”,一味的闭门造车只会让创业项目陷入停滞状态。创业大学生树立合作意识,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作为基本理念,积极寻找与自身创业项目相关的企业开展合作。与其他大学生返乡创业团队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互通有无,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在乡村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举措。想要达到这一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正确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出台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改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提高创业大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加强高校创业课程针对性等方式,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快速发展,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政策大学生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