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3-12-07马维伟赵锦梅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土壤学育人思政

马 敏,马维伟,卢 嘉 ,马 瑞,赵锦梅

(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新农科建设“三部曲”为中国农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我国涉农高校教育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新征程[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以“八个相统一”引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3]。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公共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类课程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其中,对农学类专业课程要求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入脑入心,以“深厚三农”情怀涵育学生,培铸支农爱农、强农新农时代新人[4]。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价值倾向[5]和家国情怀等隐形思政资源,只有对其进行挖掘和利用,方可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因此,专业课程讲授不再单纯只涉及理论知识的讲授,而需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让所选知识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心智发展方向[6],真正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无缝衔接。本文拟就以“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该课程,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思政实效。

1 《土壤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专业课携带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想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入选我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土壤学》课程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了土壤的重要性与土壤学的发展历程,土壤的形成和演变,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养分循环、土壤的分类和分布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和改良保护等内容。该课程与风沙物理学、沙漠学概论等课程关系密切,又是土壤侵蚀原理、林草生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等专业核心课的先修课。依据我校最新修订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土壤学》课程开设于大二秋季学期,而这一阶段正好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培植正确的三观[7]。因此,在“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背景下,《土壤学》课堂教学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巧妙将鲜活的思政案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达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行的育人目的。

2 《土壤学》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2.1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方向,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8]。《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抓手,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切入点,巧妙、自然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培养目标、塑造专业精神品质、培养专业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大纲[9]。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开展土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土壤学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该课程的能力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土壤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农林业领域实际生产问题,更好地服务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该课程的素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护土爱土、合理开发土壤资源意识,深刻理解并主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担当“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历史责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想信念。

2.2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深入挖掘课程携带的潜在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教学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和保障,它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挖掘该课程中所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搜集并整理相关思政素材,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不断拓展课程内涵,使《土壤学》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我校选用由耿增超教授主编的《土壤学》教材作为教学用书,全书共分十章内容,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创建相应章节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各章节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如表1所示。如在介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作用时提到土壤的碳库作用,解读“双碳”目标以及最新科研动态,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增强爱土护土意识,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又如在介绍土壤质量和土壤资源保护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国际土壤日每年主题并进行课堂汇报,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利在当下,功在千秋,需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和区域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国土资源保护服务。

表1 《土壤学》课程思政案例库

2.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轻松课程思政氛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致使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甚是匮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土壤学课程知识点琐碎、知识体系繁杂,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天赋无法发挥。因此,“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堂教学选用启发式教学为主,灌输式教学为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据《土壤学》课程目标,融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等思政育人要素,凸显课程育人价值。例如,在讲到土壤质量与土壤资源保护时,以时代楷模“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案例故事为思政育人切入点,讲述他们不畏艰难接续奋斗,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用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10],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努力夯实专业知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又如在讲到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时,安排学生提前查阅文献资料并归纳总结自己家乡的土壤类型以及现存的土壤问题和改良措施,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展示,这种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老师点评为辅,通过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互评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植学生保护家乡土壤资源的意识及乡土情怀。此外,“课前”通过优慕课在线教育平台发布新课教学内容摘要、教学重难点和思政素材等资源,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通过分析平台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等多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视频、图片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通俗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价值。“课后”借助我校教学平台发布涉及思政元素的作业和讨论题,引导学生积极收集思政材料,谈心得体会。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学银在线等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加课程育人实效。《土壤学》课程思政覆盖全部教学环节,做到了“课前课中课后有思政”和“线上线下有思政”。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和思政育人协同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新农人。

2.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11]。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为取得好成绩往往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没有系统梳理知识点,造成“考前靠突击,靠后全忘记”的结局。以往的《土壤学》课程考核采用传统考核模式,即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70%)三部分组成,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土壤学》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考核体系后,多元化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考核方式由“结果性考核”变革为“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融合”,变革后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50%)、实验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10%)、课堂笔记(10%)、在线讨论(20%)、在线测试(20%)、课后作业(20%)和团队作业(20%)六个模块构成,并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着重考察学生“德育效果”。这种考核方式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德育提升程度。此外,《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减少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性考察,增加与课程思政元素密切相关的主观性考题,从而多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使课程思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可督可查[12],逐步完善《土壤学》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

3 《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土壤学》课程教学渗透思政元素,一方面可发挥课程育人与教师育人双重作用,同时授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自身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也会提升,从而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落地。另一方面,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教学每个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以及价值教育等多重培养目标的实现[13]。此外,课堂教学中还需严格把控思政元素的数量,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思政资源,杜绝“节节课里有思政”以及“个个知识点见育人”等行为[4]。借助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土壤学》课程教学活动,使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让学生认识到《土壤学》课程的价值,引导学生多维度审视专业学习和国家发展,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深融在一起,让学生从内心热爱所学专业。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是时代赋予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土壤学》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措施,通过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整合,让《土壤学》课堂教学 “有情有义”“有滋有味”。重新修订《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将德育目标纳入课程目标中,选择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同时,深入挖掘《土壤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浸润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将《土壤学》课程打造成承载立德树人使命的“金课”,引领学生价值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土壤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土壤学报》2019年度优秀研究论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土壤学报》2016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6年环境土壤学研究热点
探究式教学法在“土壤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