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2023-12-06赫梓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课教学高中

赫梓晴

[摘 要]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保障高中思政课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文章重点探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2-0046-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保障高中思政课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为此,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晰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提升思政课站位

(一)有利于实践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与文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探讨高中思政课中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策略,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教育支持。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者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实现高中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状态,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中思政课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不谋而合。高中思政课教师应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注重自身能力建设,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重要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必须要对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理解把握到位。广大高中思政课教师应树立生态文明观,养成节约资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者、宣传者、促进者。

首先,高中思政课教师应牢固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伦理观,这是进行有效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高中思政課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情况,学习与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与学生独特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发展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好的表率,学生才能“亲其师,则信其道;乐其道,则循其步”。

其次,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把生态文明的有关知识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能对课本中包含的生态文明知识进行准确而迅速的分析,能指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教师熟练地将生态文明的有关知识与课本知识相融合,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兴趣。

最后,教师的生态文明理念与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因此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邀请生态文明相关专家进校给教师授课。这有助于教师革新教育理念,提高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志愿者活动,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实效。

三、发掘教材内容,寻找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的结合点

纵观当前的高中思政教材,不难看出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其中。这就要求高中思政课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到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高中思政教材中涉及生态文明的知识较多,如绿色消费观、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生态文明建设等。高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例如教学唯物辩证法时,让学生讨论本地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并结合课本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真正体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学生经过调查研究,明确了科学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不科学生产有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环境破坏,进而感悟到人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如减少秸秆焚烧、重复使用生产用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再如教学“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增强发展协调性,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建设的始终,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防止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又如教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深入理解勤俭节约的时代意义。“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精神财富,它的内涵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变化。当代中国倡导的勤俭节约的内涵应该包括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勤俭节约具有的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内涵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四、探索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实例或一些小故事导入新课,并用其来阐明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蝴蝶效应”的故事: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也许两周之后就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上引发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会改变它周围的空气系统,产生微弱气流,而微弱气流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发生变化。以“蝴蝶效应”为例,引发学生对联系普遍性的思考,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有意识地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将“要我学”真正转化为“我要学”。

如在讲授“意识能动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与生态破坏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问题意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例如组织学生针对本地突出的环境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为政府建言献策,积极投身社区公益活动,等等;指导学生在走访调查、动手实践等过程中了解各种生态知识,并努力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周围的生态问题;结合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植树节、国际爱鸟日等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环保公益活动,拉近学生和大自然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组织开展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五、构建发展性教育评价机制,优化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建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同时发挥其对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必须对陈旧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进行变革,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机制,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高中思政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评价,让学生在评价教师教育的同时,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积极弥补自身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学习互评环节,这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互相监督、互相评价,进而促进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发展。

其次,为真实反映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状况,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应遵循评价方式多样性原则。高中思政课上有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合适的评价方式。比如教师在授课后,可从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客观评价入手对课堂上实施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于学生接受情况的评价,应注重将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另外,目前高中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就是教育效果评价,也就是评价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到什么程度、实现了什么教育目的,这是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

最后,合理设置教学评价环节也相当重要,它能为高中思政课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教师在讲解过生态文明相关内容后,可收集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并通过课后作业或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促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陶坚恩.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新一代(理论版),2021(15):116,118.

[2]  喬利军.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观的渗透: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J].环境工程,2021(1):212-213.

[3]  程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课教学高中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