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乡土情怀:价值意蕴与培养路径

2023-12-05陈俊珂陶玉心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乡土教育教师

陈俊珂,陶玉心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7)

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先后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乡土情怀是支撑乡村教师坚守和奉献乡村教育的关键,因此,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培养就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数据来源

论文主要运用我们研究团队做的两个相关研究课题的调查数据。两个研究课题具体为《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批准号:2021BJY023)、《小学特岗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9-ZDJH-187)。

根据研究需要,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分别编制了两个研究课题的乡村教师调查问卷,运用问卷星随机转发给河南省内的乡村教师或特岗教师。为使调查数据与调查对象地理分布的一致性,课题组把答卷时IP 地址不在河南省内的教师问卷,均视为无效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见表1、表2)、教学工作情况、工资与福利待遇、教师的流动与交流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效问卷2422 份、《小学特岗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有效问卷543 份。

表1《小学特岗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汇总表

表2《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汇总表

二、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价值意蕴

“乡土情怀指的是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关注,对农民生存的忧虑,对乡村孩子的关怀等等,这些情感深深地扎根于乡村教师的心中,是他们致力于乡村教育的动力源泉。”[1]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热爱,既是乡村教育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基础,又对乡村社会的发展、乡村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扎根乡村教育的动力源泉

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地区还存在着道路交通不便、生活居住条件差、信息网络资源短缺等问题,在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如何克服这些外在客观条件留在乡村地区任教,用自身的力量去为我国的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这其中教师所具备的乡土情怀力量不容小觑。乡土情怀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我国乡村教师不断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困难,改善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乡村教师工作的地方在乡村,他们乡土情怀的产生不仅体现在对乡土文化的认同,而且体现在对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热爱,以及愿意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决心。

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不仅凝聚的是乡土社会共同的村落文化,更承载的是对乡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国乡村地区的教师数量逐步增加,素质也进一步提升,但是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学校不仅需要传统意义教授书本知识的教师,而且更需要能够知晓乡村文化、热爱乡村大地、愿意投身乡村教育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从乡土出发、主动地去认识了解乡土人文地理,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乡村孩子的乡土内容,开发出具有地域特点的乡土课程,形成乡村的教育特色,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做到传承乡土文化,推动乡村地区乡村学校课程的开发、改革。

(二)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精神支柱

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业乡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出台,都将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列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作为乡村文化传承者的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振兴将起着关键作用。乡村振兴,从显性上看是乡村经济的振兴,但隐性上看却是乡村教育的振兴。现如今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来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但是乡村教育振兴不仅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也依赖于广大乡村教师的助力与推动,乡村教师肩负着培养乡村新一代的重任,是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任务。乡村教师对本土情感的认同,是他们推进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的精神支柱。要想激励乡村教育的振兴和社会发展,除了需要乡村教师的理性智慧之外,还需要他们以情感认同为基础的精神力量。

乡村教师是乡村地区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一群人,也是乡村新生力量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可以推动乡村地区和乡村村民之间的互动教育发展模式,并可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产生出一种对乡土情感的认同,这对乡村教育的振兴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教师对乡土情感的认同,既是他们带动整个村庄实现内生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他们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改革的精神支柱。因此,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才能更好地致力于乡村教育振兴,进而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的宏业之中。

(三)融入乡村文化的坚实基础

在物质主义和犬儒主义泛滥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个以文化、语言、社会关系为中介而得以建构的生活世界,它能使我们全身心地融入民众中以实现普适关怀。[2]那些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能够更好地认同自身的乡村教师身份,能够做到主动去关心、关爱学生,并且自愿奉献乡村教育事业,融入到乡村文化之中,做乡村文化的传承者。

很大一部分新教师在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由于自身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导致很难适应乡村生活,最终选择离开。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乡村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知之甚少,对乡村地区的教育以及乡村建设问题关注也较少,这种情况下的教师基本上对乡村社会生活难以产生亲切感,久而久之,就会萌生离开的想法。乡村教师对乡土情怀的认同,不仅是一种可以促进乡村教师个体成长和乡村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在乡村生活中,由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可与赞赏状态。具有浓厚乡土情怀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从古至今在乡村的变化,将自己融入到乡村文化发展中去,发掘并且认同乡村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做到继承和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乡村教师融入到了乡村文化中后,他们会产生较强的职业认同感,专心地从事乡村教育工作,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我的潜力,进而成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文化的坚实基础。

三、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培养的现实困境

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基层上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3]“乡村学校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4]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教师还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无发展”的问题。

(一)乡村教师将乡村任教视为“临时跳板”

“新一代”乡村教师选择“乡村教师”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无法在城市中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不得已而为之。[5]就如桑德尔所说“对于那些选择范围非常有限的人们而言,自由市场并非那么自由。”[6]由于对乡村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因此那些不得已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新生代乡村教师虽然来到了乡村教学,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处于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实际上他们并非出于对乡村真正的热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欢乡村生活。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成员与一些乡村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很多乡村教师来乡村教书只是因为自己别无选择,“已经在家待业很久了,考公、考编一直没考上,乡村教师竞争力小一点,并且也有编制。”“大学所学的专业比较难就业,教师工作稳定、体面,乡村教师比较好考。”《小学特岗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课题组对“您选择当特岗教师,考虑的第一因素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以特岗为跳板获得教师编制的机会”,占比高达30.2%,位居第一;“大学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骑驴找马”,占比为10.31%。(见表3)上述访谈和调查说明:部分刚入职的乡村教师受就业难大形势所迫和国家特岗政策的影响而选择到乡村教书。他们把当乡村教师这个工作作为跳板,部分人认为自己一定会走,过着“骑驴找马”的日子。

表3 选择当特岗教师,考虑的第一因素的调查(n=543)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城市来到落后的乡村,带着不甘心和未竞的抱负,很少主动地与村民交流,甚至出现有的教师嫌弃乡村家长文化水平低,“与他们说不到一块去”的现象。在乡村地区,乡村学校是乡村新一代教师生存的唯一地方,校园的“围墙”不仅隔开了乡村教师校内外的生活,他们与“乡土”之间的“情感”也被割裂。大部分“新一代”乡村教师把乡村学校看成是自己的临时“落脚点”,他们只是学校的一员,不是乡村的一员,他们的存在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生口中,在乡村的现实生活中却未占有一席之地。

(二)乡村教师“去乡土化”

功利主义是工具理性过度化的表象,其价值取向在于以行动为导向,追求利益最大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最大化利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现如今人类对工具理性过度关注,对“钱”和“势”过度追逐,乡村教师受这种趋势的影响,其生命也将沦为“工具性”的物质化。[7]在这种利益驱动下,乡村教师对乡村的关爱与人文关怀逐渐递减,并伴随着对乡村精神交流的日益忽视。新生代乡村教师都是在城市接受的高等教育,部分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乡村教师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县城学校读书,在城市化氛围中成长,他们说的是普通话,具有城市化思维,生活方式也是“城市人”。他们大都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向往城市生活,身上都体现着一种“城市化”的倾向。对于这部分乡村教师来说,他们对乡土文化了解几乎为零。即使是从小生活在乡村,之后又返回乡村教学的乡村教师,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也远不如上世纪扎根在乡村的乡村教师。

我国乡村大多比较闭塞,经济条件较差,乡村没有方便购物的商场,也没有喧嚣热闹的人群,新生代的乡村教师对这样的乡村生活大多较为不适应,于是很多乡村教师通过“住房贷款”等方式在县城或市区购买房产使得乡村教师的居住地打破了之前“以村为家”或“以校为家”的模式,转变为“进城安家”,呈现工作与生活两地化状态。根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对乡村教师现居住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学校所在的村及附近村落的乡村教师只占41.29%,而居住在当地县城或者市区的乡村教师高达39.06%。(见表4)这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乡村教师的生存环境,他们很少有机会了解乡村的人与事,对乡村也不熟悉,在村民们的口中,大多被称为“县里分派来的教师”。这种情况下,他们大多与周边的乡村环境脱节,与乡村社会的联系发生断裂。大量优秀乡村教师通过工作调动向城镇学校流动,调不走的教师大多数处于工作、生活两地奔波的状态,所以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需要每天早上从城中的家里赶到乡镇学校,下班再从乡镇学校赶回城中家里。这样的“候鸟型”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乡村生活和接触乡村民众。

表4 河南省乡村教师现居住地的调查(n=2422)

(三)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

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8]从当前乡村教师的劳动报酬来说,他们的个人价值并未与劳动报酬构成平衡关系。[9]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城市教师也有着事实上的差距,甚至有的城乡地区差距还比较大。根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对河南省乡村教师收入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乡村教师每个月实发工资在3500 以下的占54.26%,甚至有3.1%的乡村教师每个月实发工资在2000 元以下,而每个月实发工资在5000 元以上的仅占12.72%。在对乡村教师目前工资收入与当地县区同级教师工资收入的调查结果对比显示:55.95%的乡村教师收入比同级县区教师低。(见表5)在城乡差异明显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各方面的条件本就不如城市,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未体现出明显优势,所以乡村教师产生“逃离乡村,奔向城市”的想法也就并不令人意外了。整体来看,河南省乡村教师的工资状况并不乐观,且与同级别县区教师进行对比时也未能呈现出优势。这样看来,乡村教师们不仅面临着职业本身一定的经济压力,且不断遭遇与同级县区教师工资对比时的心理落差,进而导致乡村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的多重不满情绪与失落感。

表5 河南省乡村教师收入状况的调查(n=2422)

乡村教师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和逐渐扩大的职权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乡村教师一方面要扮演好“知识的传递者”的传统角色,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长。现实条件下,乡镇地区师资力量短缺,乡村教师不仅要多科教学、跨年级教学、包班教学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根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对乡村教师任教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任教科目在2 个及2 个以上的占比为48.93%;教师每周的课堂教学课时数在11 节及以上的占比为87.61%。(见表6)

表6 河南省乡村教师教学科目和课堂教学时数的调查(n=2422)

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乡村教师还要扮演“行政人”的角色,“教师兼管学校行政事务的现象比较普遍。”[10]部分乡村教师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处理行政工作,包括填写表格、组织开展活动、应对各种检查和评比等等,有的乡村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担任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队员等行政职务,这也给乡村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有相关学者研究表明:“那些占了老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不都是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教学和准备上,而其他的四分之三都是更费时费力的非教学任务。”[11]总体来看,乡村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与他门的回报是不成比例的,这也是导致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乡村女教师婚恋难题加剧向城流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人的婚配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婚配模式由传统的“一头沉”到“门当户对”的转变过程中,新生代乡村教师在婚姻与恋爱关系方面还存在着男女比例失衡,择偶困难,分居生活不便等一系列问题。[12]乡村女教师数量的持续增加,使得乡村学校的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根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对乡村教师性别的调查结果显示:女教师占比高达74.07%;在这种男女比例结构中,乡村女教师婚恋难问题日益凸显。乡村女教师有更强烈的“向城性”,对她们来说,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婚姻方面,乡间几乎没有适龄的婚配对象。

目前的乡村教师群体是共和国历史上数量最大、保障条件最好、学历最高的乡村教师,也是历史上女教师比例最高的乡村教师队伍。[13]未婚乡村女教师“愁嫁”,已婚乡村女教师“顾家”,已成为乡村女教师绕不开的话题。新生代的乡村教师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就参加工作,个体在参加了社会工作后基本上都会考虑自身的婚恋问题。根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对乡村教师婚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未婚”的乡村教师占比为19.98%;《小学特岗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课题组对特岗教师婚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未婚”的特岗教师占比为47.88%。由此可见,如今部分乡村教师面临着“婚恋”难的问题。他们处于条件比较落后的乡村地区,大多地区环境比较闭塞,可流动的人才资源十分有限。乡村地区适龄的年轻人较少的情况下,从外地流动到乡村地区服务乡村学校的优秀人更少,乡村教师也存在着“男多女少”情况,女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婚配对象,所以说婚恋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大难题。这些人由于还未成家,比较难稳定下来,未来的流动意愿是十分强烈的。另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对“您不愿意继续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配偶原因占比17.66%,家庭原因占比27.81%。教师们在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后大多数会因为“分居两地”“生活不便”的原因从而选择离开乡村地区,即使走不了的教师也很大一部分处于“候鸟型”状态,“城市乡村两地跑”。

四、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培养的路径

保持乡村教师的乡土性,把原有的乡土化特点与其专业特色相融合,遴选和培养有“乡土情感”的乡村教师,不仅要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还要使他们“教得好”“质量高”。

(一)落实乡村教师相关政策

在《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8—2022 年)》《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2022)等中央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应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提高他们对乡村的认同感,使其在乡村安身立命,扎根乡村教育事业。

第一,乡村教师选聘的“本土化”。《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指出“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14]在选聘乡村教师时,可以考虑其是否来自乡村,是否有乡村从教经验等。同时,可增加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其中,笔试部分侧重于对当地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在面试环节,可重点考察他们是否有意愿扎根乡村、献身乡村、回馈乡村教育。乡镇本地人大多数在本地土生土长,对乡镇中的人和事物比较熟悉,更容易融入到乡村生活中去,对城市的向往程度会比从小在城市生活的乡村教师低得多,而且他们的家在乡村,对乡村更有一种归属感。所以当地政府在进行招聘新教师的时候可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乡镇本地人到所属乡镇进行教学工作,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如乡镇本地人报考教师招聘考试的人员可在笔试、面试中给1~2 分的加分政策。

第二,提高乡村教师的经济地位。职业地位的保障需以经济地位的保障为基础,“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发展前景渺茫是吓退年轻教师扎根乡村的重要原因。”[15]适当地增加乡镇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也是增强乡村教师乡土情怀认同的重要措施。《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指出“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16]当地政府需通过相关的政策确保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的落实,督促县区政府将教育经费新增部分重点向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上倾斜,也需要给予乡村教师一些生活补助,如交通费、取暖费等等。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额中的比例,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给予适当的倾斜,以减少城乡之间教师收入差距。

第三,建立乡村教师待遇补偿机制。根据《河南省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在对“您认为每月给多少生活补助,您会愿意在目前学校长期任教”的调查结果显示:35.34%的教师选择了1000 元,位居第一。由此可见,每月1000 元的补助就可能留住三分之一以上的乡村教师,所以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乡村教师的乡村补助,建立乡村教师待遇补偿机制。政府也可出台相关的“人才引入”政策,对于在职乡村教师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满足一定的条件可获得优先招聘资格;乡镇教师的孩子在所属乡镇学校学习者,每月可给100~200 元的生活补贴;对于在乡村任教超过20 年的教师子女可以在所属市县区的初高中学校入学考试中给予20~30 分的加分政策以及学费减免等优惠。乡镇给予乡镇教师置办住房宅基地一定的优先和优惠,使得乡村教师在工作乡镇有房子,父母、配偶、孩子在身边,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乡村教师的归属感。

(二)给予乡村教师较多的人文关怀

乡村教师乡土情感的培育,既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给予保障和支撑,也要在乡村社会中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以激发其内在对乡土情感的认同。

第一,学校工作分配合理化,减少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分配上要根据教师专业优先分配,使得教师们能够学与教一致,实在难以照顾到所有教师专业的,给教师的教学安排则要征求教师的意见,让教师能够选择自己相对来说比较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选择之后也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避免出现教师要自己学习某科目教给学生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产生厌烦心理,而且由于教师该科目知识和能力的欠缺难以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针对学校的行政工作,学校尽量招聘专职的行政人员来负责学校行政工作,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使学校行政工作更加规范,也大大减轻了乡镇教师的压力,让他们有时间去融入乡村生活,感受乡土风情。

第二,采取切实的措施,为教师婚恋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乡村女教师的婚恋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乡村女教师能够在乡村地区找到自己的婚恋归属,她们之后离开乡村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当地的政府和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尽力帮助解决教师的婚恋问题以及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在进行教师招聘时候需要考虑到男女教师的比例问题,在性别上尽量确保男女均衡,增加对未婚的教师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对象的机会。针对未婚的人员,在对她们进行工作地点安排的时候尽量安排她们到交通方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年轻人较多的地区,这样不仅能使她们在工作中可能找到自己的婚恋对象,离家近的地区也方便她们在婚后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针对已婚人员,也尽可能给教师分配到夫妻二人工作单位距离相对适中的学校,使夫妻俩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家庭。针对乡村教师的婚恋问题,学校的校长和校领导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动态,重视教师的婚恋问题,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可以通过一些当地教师牵头给新教师介绍对象,也可以联系乡村社区开展活动来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婚恋问题。如在开发一门具有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时,可以采用外部聘用的方式,让相关专业的当地人参与到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来。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新一代乡村教师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他们与本地青年之间的互动和了解。再如可以把乡村中的各个机构或部门作为主体,定期地组织各种活动,推动不同部门群体之间的互动与联谊,为乡村教师提供一个除了校园之外还可以进行交流的平台。通过增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扩大乡村教师在乡村的社会网络,促进他们对乡村文化和乡土情怀的认同,提高他们的婚姻和恋爱的机会,从而更加坚定他们坚持乡村教育的信念。

(三)强化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的学习

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是建立在对乡土文化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培育需要培养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并融入乡村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乡村教师要对地方乡土知识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与生活交往中加强对乡村地区乡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第一,重视乡村教师职前乡土知识的培养与考察。受乡村教育城市化的影响,无论是乡村学生,还是新生代乡村教师,经历的都是一个去乡土化的过程。尽管新一代乡村教师中有一部分来自乡村,但他们自身都缺乏乡土知识,即使具有微薄的乡土知识也在长期的城市教育冲击下,已被消解殆尽。所以在对师范生的培养上,除了必修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学科知识外,可增设“乡土文化类”课程。各师范院校根据本省市各地区乡村的文化特色,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相关的乡土文化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乡土知识。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等专业教师考试也应该根据本地区的乡土特色,可以通过附加分的形式在笔试和面试环节增加一些对乡土知识的考核,在附加环节成绩优异者优先通过。

第二,加强乡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新生代乡村教师进入乡村学校任教后,乡村教师课程体系中的乡土特色缺失,加剧动摇了他们心中的乡土情结。因此,新教师上岗之初,教育部门首先要组织乡村教师培训班,进行为其一周的乡土情怀的教育,包括学习乡土课程、乡土知识、乡风乡情等。之后在实际的乡村教学生活中,政府和乡镇学校也要增加对乡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与进修机会,寻找专业人士固定时间,如一月一次,对乡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可对教师们进行一些基本的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合格证书,拥有该证书的教师在之后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时可占有一定的比重,减少教师们对培训的抵触,激发乡镇教师们对乡土文化学习的热情。

第三,鼓励乡村教师职后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学校要重视对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在开发乡土校本课程时除了向一些专家人员请教之外,可以将目光投向乡村人员,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本地的文化谙熟。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本地乡村人员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消除本地人对新生代乡村教师“公家人”“乡村生活陌路人”的隔阂。校本课程开发之后,乡村学校需开设乡土文化课程,乡村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乡土文化课程中,认真的备课、上课。并将其作为特色课程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趣味考核,如“一日村长”活动,让学生当一天村长,对村内事务出谋划策,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久而久之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乡土情怀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培育本土化的乡村教师,不仅要做到“下得去、留得住”,还要做到“教得好、质量高”。只有真正热爱乡土,甘于奉献于乡村教育的乡村教师,才会主动挖掘乡土的教育资源,潜心研究,让自己的教学与乡土生活相结合;只有真正了解乡村孩子、了解村民生活的乡村老师,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为地方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与乡村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