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医学理念下多方协同护理在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3-11-29陈阿如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1期
关键词:钛板颌骨循证

陈阿如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颌骨骨折常由外伤性因素所致,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牙齿咬合错乱等,严重者甚至会影响面部美观程度以及咀嚼功能,进而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造成威胁,外伤致病后应尽早复位和固定[1]。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该病临床上常见的固定方法之一,但术后的创伤疼痛和颌面肿胀,极易使患者出现担心术后外观恢复欠佳和口腔功能不良等负面心理问题[2]。因此,术后相关护理对缩短患者的健康恢复周期,提升创伤恢复质量极为重要。基于循证医学理念下的多方协同护理是指以患者期望为主体,搭配以责任护理,使得患者、护士、医师三方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及独有的专业能力,创造性的去有效利用现有的信息与资源,并整合形成个体化优质护理策略,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促进患者健康状况的恢复[3]。且此模式注重护理工作参与的重要性,以求充分调动患者的配合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增强患者的自我接纳程度[4]。本文旨在探究循证医学理念下多方协同护理在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2例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颌骨骨折[5];②创伤72 h内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口腔炎、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者;②伴有严重精神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本研究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利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术后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叮嘱相关注意事项,稳定患者情绪,密切观察各项指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理念下的多方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①成立专业多方协同管理团队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将三方知识信息进行整合,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权威文献发现患者康复过程存在的问题。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日常口腔健康护理操作、必要性、预期可达到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及其应对措施,以此提高患者对相关工作的配合程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③口腔恢复干预: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选择合适食物,制订相应的饮食方案。患者餐后应进行相关口腔清洁,以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同时,患者每日用餐前后进行简单的口腔功能恢复训练。④心理健康干预: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或病友交流会,多鼓励支持患者相互交流,分享各自治疗心得及康复经验,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程度,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医师及护士参与答疑环节,与患者积极沟通明确其心理状态并讨论后续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效果:根据患者的口腔感染率、口腔溃疡率以及口臭发生率来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发生率越低证明护理措施效果越好。②自尊状况:利用中文版自尊评估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6]评定患者的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总分为8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自尊水平越高。③舒适程度:利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7]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总分为11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舒适程度越高。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骨折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口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n(%)]

2.3 自尊状况 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自尊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分)

2.4 舒适程度 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颌骨骨折的主要病因常见于各种外力致伤,微型钛板固定术是临床治疗颌骨骨折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患者术后若未能给予良好护理,极有可能致使创面愈合缓慢或感染,导致二次创伤,出现瘢痕,影响美观程度以及口腔咀嚼功能等[5],给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也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6]。研究发现常规护理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微型钛板固定术后的基本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意识[7]。但潜在创面感染因素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问题如若未能及时处理,将极大增加术后创面感染的风险[8],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容貌焦虑[9],进而影响病情恢复。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多方协同护理的模式注重加强术后的相关护理,强调以患者期望为核心,将医护人员及患者有机结合,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评估,制订多方面的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10],有利于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提升,促进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恢复,并且对患者的自我接纳程度和舒适需求的满足程度的改善也有着显著的帮助。

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口臭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这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口腔健康改善状况更为良好,更有利于口腔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多方协同护理的护理模式加强了术后患者的口腔清洁,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使得患者注重个人卫生护理,同时使得家属也进行了有效督促,加速了创面的愈合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的过程。有研究发现,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合理的口腔护理干预,可保持口腔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助于患者面部形态的改善、促进骨愈合和口腔功能的恢复[11],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颌骨骨折患者术后的社会自尊、行为自尊、外表自尊评分以及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自尊程度显著提高,心理舒适程度改善更为良好,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多方协同护理的护理模式从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入手,强调以患者的期望为中心,注重患者感受,提高了患者对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即自尊度,且该模式在恢复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帮助患者明确了自己的病情及恢复状况,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不安情绪,提高了患者总体心理舒适需求的满足度,使患者心态得以改善,进一步帮助了健康恢复周期的缩短。既往研究证明,根据患者恢复过程不同阶段生理心理特点个体化实施心理护理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能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心理舒适程度以及生活质量[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循证医学理念下的多方协同护理有助于改善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颌骨骨折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程度以及舒适需求程度,从而达到帮助促进患者创面愈合以及口腔功能的恢复过程的目的。

猜你喜欢

钛板颌骨循证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循证护理》稿约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