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2023-1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1期
关键词:人性化肾病病情

林 燕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福建 厦门 361004)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明显的同时,很多中老年易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糖尿病肾病就是其中一种[1]。据相关资料统计,有30%的糖尿病患者均合并肾病,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2-3]。糖尿病肾病是影响终末期肾病的一项重要因素,在给患者带来身体负担的同时,也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基于此,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从临床护理角度出发,通过分组对照,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102例因糖尿病肾病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9.41±1.28)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01±0.88)年。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9.60±1.0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14±0.54)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经过病理检查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本人、家属同意参与研究,签署参与协议;无严重急慢性病。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精神病史、认知功能障碍;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化护理,即定时检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嘱咐患者控制饮食,生活规律等。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①人性化健康教育:在了解患者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于理解能力差、思维转换慢的老年人,可采取视频+口头方式,让患者在观看视频的同时,配合护理人员的语言讲解,让患者清晰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等,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在完成健康教育后,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患者的落实情况,如是否注意饮食、遵医用药等[4-5]。②人性化心理护理:在关注到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后,临床护理侧重于帮助患者保持好的心态,但采用口头简单安慰的方式获得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开展人性化心理护理,以患者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为基础,根据不同个体采取差异化的心理护理[6]。如对于因不了解病情的患者,继续加强健康教育,避免因为患者的错误认知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患者,可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少对于疾病的关注;也可以引导患者积极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培养兴趣爱好,减轻患者的焦虑感[7]。另外,与家属积极交流,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者关心、理解,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与关怀,放松心情[8]。③人性化饮食护理。每日定量、定时进食,以患者的个体情况为考量基础,控制每餐碳水、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摄入比例,在减少肾脏负担的同时,满足营养需求,尤其是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注意多补充微量元素[9]。④人性化透析护理。在透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讲明透析治疗的目的、流程,告知透析后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与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在透析治疗时,尽量选择直、粗、弹性好的血管穿刺。在透析治疗时,在距离造痿口5~6 cm处穿刺,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在8~10 cm。在选择穿刺点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避免造成反复穿刺的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质量采用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价,包括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身体功能、躯体职能,每个项目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优。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内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满分100分,按照分数等级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一般满意(60~84分)、不满意(≤59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2.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身体功能、躯体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5 组间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3%,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因长期患糖尿病导致蛋白尿、进行性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出现的最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在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等的背景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0-1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①遗传因素、易感基因。②肾小球动脉硬化症。③尿排泄率、量异常变化。④糖尿病葡萄糖高浓度,激活蛋白酶C,糖化蛋白终产物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造成损害。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让患者口服、注射降压、降糖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病情严重者需要进行肾脏移植[12-13]。但无论是病情发展到哪一个阶段,都必须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此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辅助部分,贯穿患者从治疗到康复始终,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在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只是遵照医嘱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简单嘱咐患者如何进食,并不会与患者有过多的交流,护患关系生疏,甚至因交流不畅导致医患纠纷,对个人、社会均造成恶劣的影响[14]。近年来,人们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探索更适用于临床开展的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开展中,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核心的理念,拉近与患者的关系,让患者产生更多的信任,提高护理依从性,从而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人性化护理措施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还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力,真正的做到了以患者为核心,让护理工作按照以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最终目标的轨迹发展[15-16]。人性化护理模式集个性化、创造性、整体性、有效性为一体,本着让患者在心理、身体、精神均处于舒适状态,减少不适感的服务目标,注重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和照顾[17]。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内容:注重营造舒适的环境;与患者亲切友好交流;维护患者尊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注重护理人员个人、整体素质。与常规化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更能够让患者感受关心、照顾,有效拉近护患关系,在彼此信任的关系中更利于开展护理工作[1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据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数据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身体功能、躯体职能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上述结果均体现出人性化护理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控制血糖水平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其肾脏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临床服务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人性化肾病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重女轻男”的肾病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