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131对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

2023-11-27金玉新刘琳韩颖范欣陈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甲亢骨密度激素

金玉新 刘琳 韩颖 范欣 陈明

(1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甘肃 白银 73090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合成过量所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具体表现为胃热、多汗、心悸、多食、心悸手抖、突眼等,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2〕。老年甲亢具有突眼症状不典型、高代谢、起病隐匿等特征,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影响骨代谢、骨吸收,降低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率〔3〕。因此,在老年甲亢治疗中应以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骨密度为目标。甲巯咪唑是临床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虽然可调节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但整体疗效欠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碘131属于核能放射性核素,释放出来的β射线,会破坏甲状腺组织结构,促进腺泡萎缩,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5,6〕。本研究旨在探讨碘131对老年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骨密度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100例老年甲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2~80〔平均(71.62±3.64)〕岁;病程4~10〔平均(7.62±1.04)〕年;甲状腺质地:12例硬、20例中、18例软;甲状腺肿大程度:15例Ⅰ度、25例Ⅱ度、10例Ⅲ度;体质量指数(BMI)19~24〔平均(21.16±0.34)〕kg/m2。基础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5~78〔平均(71.85±3.57)〕岁;病程5~9〔平均(7.58±1.09)〕年;甲状腺质地:14例硬、19例中、17例软;甲状腺肿大程度:16例Ⅰ度、23例Ⅱ度、11例Ⅲ度;BMI 20~24〔平均(21.19±0.31)〕kg/m2。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①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7〕中甲亢诊断标准。②近1月内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影响磷、钙代谢的药物。③视听、沟通能力均正常。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①合并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②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③既往存在甲状腺手术史者。④合并精神障碍者。⑤同期参与其他研究者。⑥合并脑梗死、颅脑损伤、心力衰竭等疾病者。⑦严重骨质疏松者。⑧合并消化道出血等疾病者。

1.2方法 基础组给予甲巯咪唑片,口服,起始剂量10 mg,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甲巯咪唑片用法、用量、用时与基础组一致,给予碘131治疗,治疗前根据甲状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B超、触诊法等检查评估甲状腺体质量,实际用量=每克甲状腺组织的计划用量(kBq/g)×甲状腺实际重量(g)×100/甲状腺最高摄碘率(%),空腹口服,碘131口服液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①痊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体积均复常,甲亢症状消失。②显效:血清TSH、甲状腺体积均降低,但未复常,甲亢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血清TSH、甲状腺体积无变化、无好转。(痊愈+显效)/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8〕。(2)甲状腺功能指标: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10 min,3 800 r/min离心速率,8 cm离心半径,将上层清液分离后放置在-80 ℃环境,以电化学发光法、Maglumi 4000Plus型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检测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骨密度:采用美国Hologic Discovery Wi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桡骨、腰椎2~3、髋骨骨密度。(4)骨代谢指标:血液样品采集、制备方法同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β-胶原蛋白(β-CTx)、Ⅰ型前胶原N端肽(PⅠNP)。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基础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 vs 76.00%,痊愈19 vs 12例、显效28 vs 26例、无效3 vs 12例)差异显著(χ2=6.353,P=0.012)。

2.2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SH、FT4、FT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基础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指标水平及骨密度比较

2.3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β-CTx、PⅠ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基础组(均P<0.05)。见表1。

2.4两组骨密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桡骨、腰椎2~3、髋骨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基础组(均P<0.05)。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生活环境恶化、饮食结构改变,甲亢发病率显著增高〔9〕。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会引起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病变,以消瘦、易怒、烦躁、失眠、心悸等为特征,若得不到有效、科学的治疗,易引发高代谢疾病、甲状腺肿大等,威胁到患者身体健康〔10,11〕。临床发现甲亢患者机体由于甲状腺激素过量,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抑制成骨细胞分泌,影响骨骼重建,加快骨吸收速率,导致大量的骨量流失,最终出现骨质疏松等并发症〔12,13〕。老年甲亢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合并较多基础病,雌激素分泌减少,骨量流失速率要比青中年人群更快〔14〕。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延缓老年甲亢患者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是目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

甲巯咪唑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但停药后易复发、毒副作用多、疗程长,不能满足老年甲亢的治疗需求。甲状腺对于碘化物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特异性,在口服131碘之后,甲状腺腺泡会摄取大量的碘131,碘131可发出β射线,其中含有的锂离子,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诱导甲状腺细胞坏死,在炎症反应及白细胞浸润下,加快甲状腺细胞纤维化、萎缩,促使其丧失正常功能,从而达到纠正甲亢的目的〔5,15〕。碘131在进入机体后,可阻断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摄取大量的碘131,有效降低血清FT4、FT3水平,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成本低、服用方便等优点,临床可考虑将其作为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物〔16〕。

骨骼生长、发育与甲状腺激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常水平具有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可调节骨组织中矿物质代谢,促进骨基质合成〔17〕。但过量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引起骨量流失,降低骨密度。碘131通过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可有效抑制甲亢,削弱甲状腺激素对于破骨细胞的刺激作用,提高骨吸收程度,恢复骨生成、骨吸收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提高骨密度的作用〔18〕。在王伟等〔19〕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桡骨骨密度〔(0.60±0.03)g/cm3〕明显高于对照组〔(0.57±0.04)g/cm3,P<0.05〕,接近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碘131在提高骨密度方面效果显著。碘131可靶向作用在甲状腺,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成骨细胞复制,诱导其通过自分泌方式合成大量的骨基质,刺激钙沉积、骨生长,从而达到改善骨密度、骨代谢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剂量使用碘131会引起血管紧张素分泌异常,增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体质量针对性的计算碘131用量,最大限度提高碘131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猜你喜欢

甲亢骨密度激素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宁波第二激素厂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