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11-26

活力 2023年16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罗 静

[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番禺区康复医院),广州 51149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卫健委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要求

(一)我国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而生,并随着外部监管的不断变化而逐步健全和完善

2002 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内部审计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地方出台的内部审计法规,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规可循。2003 年,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此后的20 年间,审计署、卫健委先后发布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若干规章制度。从中不难发现内部审计的存在源自组织治理的需求,并紧随着组织发展战略规划的变化不断健全完善。认知决定高度,通过了解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内审工作的意义及定位。

(二)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要求

国家卫健委《2021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公立医院11 804 个,占全国医院数量的32.3%。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2.7 亿,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84.2%。公立医院入院人次16 404 万,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81.4%。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80.3%。与上年比较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增加2.3 个百分点,其中公立医院增加2.9 个百分点。2021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75 593.6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20 718.5 亿元,占27.4%,卫生总费用占GDP 的比例为6.5%。

我国医疗关乎民生,上述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近几年来,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是其运营管理的核心和至关重要的部分,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管理评价为抓手,促进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

随着公立医院不断发展壮大,设置独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迫在眉睫。国家卫健委规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5 年以上审计、会计工作经历”。审计署明确“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审计、会计、经济、法律或者管理等工作背景”。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成为公立医院专职审计的首选。

二、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

(一)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必须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向强化内部管理要效益

公立医院有别于一般类型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更复杂,涉及资金体量更大,业务层面牵涉的经济事项容易出现一些违规问题。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决定其社会效益优先且大于经济效益。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营效率的有机统一,实现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公立医院亟须彻底扭转重资源获取轻资源配置、重临床服务轻运营管理的倾向,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向强化内部管理要效益。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走出困境、谋求发展

2020 年,国家卫健委连续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引导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水平给出了指引。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以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同时,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三、公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一)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应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但部分医院未全面执行

在《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公立医院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①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②每年的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在三千万元以上;③子公司众多,分公司众多;④经营活动较为复杂;⑤经营工作的要求。

(二)已设置内审机构的医院对国家卫健委全面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领导的要求落实不到位

《若干意见》首先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直接领导审计工作,协助领导审计工作的同志不得同时分管财务、资产、采购、基建、内部控制建立或实施等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工作。

(三)部分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数量配置不足,内审人员专业背景单一,三甲以外的其他类别医院问题较为突出

在调查中,内审人员配置在1 ~11 人不等,三甲医院内审机构配置人数3 ~5 人的占比52.70%,其中仅有50%为专职内审。在其他级别医院中,86.67%的医院内审机构人员不足2 人,其中专职内审占82.22%。而内审人员专业背景方面的数据显示,91%以上是财务专业出身,专业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其他类别医院,有11.11%的是医疗专业背景,内审人员的审计业务水平提升空间很大。

四、公立医院财务背景的内部审计人员如何正确定位,尽快开展工作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定位

1.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内部审计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等方面,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会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控制措施。

2.要明确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先要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解决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即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单位发展目标。内部审计所有的工作均应围绕这个目的开展。如何达成这个目的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内审监督作用的基石,保持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底色,有效的实施监督和评价是主责主业,而内审针对监督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咨询和建议是其工作的根本。故此,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应定位为医院经济运营的“导航仪”,医院运营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的“体检医生”“健康咨询师”。

(二)财务人员转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优缺点

1.财务专业背景人员转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拥有天然优势,这是由内部审计的两个根本——内部控制和财务审计决定的

根据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要求,财务部门是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牵头部门或主导力量,也是财务审计的主责部门,是最早运用内部控制手段保障会计核算合法合规、财务数据真实完整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十二条列举的单位内部控制八个方法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都是财务部门先于该规范的深度运用,并与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方法。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有着本质、天然的联系。财务部门牵头或主导的内部控制建立后需要对其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中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医院内部控制评价的职责。拥有丰富财务工作经验的财务专业人员走上内部审计岗位,经年累月的职业训练让他们对内部控制高度敏感,在习得审计专业知识后对财务审计驾轻就熟,有利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2.财务专业背景人员转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也有不利的一面

财务专业背景人员转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容易陷入固化的财务思维模式,甚至充当财务监督的角色,无法真正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对医院经济运营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和建议。《若干意见》的第四条“聚焦审计监督职责”对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其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参与本单位的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合同归口管理、内部控制建立或实施、基本建设工程和修缮管理、采购或招投标评审等活动,以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人员应独立行使职责,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影响,应具备独立的地位和权威性,能够独立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而在部分公立医院的内审实务中,与通知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倡导的创新理念是审计关口前移,即审计应从事后走向事前、事中。关口前移有利于提前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此时,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预防风险,内部审计提供的是咨询服务而非确认服务。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审计咨询服务是以不承担管理者职责为前提。也就是说,在合同归口管理、内部控制的建立或实施当中,建立并实施控制是业务管理者的职责,而不是内部审计的职责。内部审计不能代替执行部门、管理层行驶职责,否则违背独立性和客观性。

(三)财务背景内审人员如何尽快转换角色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1.要迅速转变观念,抛开固有财会思维模式,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思维。

首先,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单位发展目标。其次,审计的本质是寻找标准和现实的吻合程度,开展审计工作要先找到标准,无标准的情况下就启动审计咨询建议。内审人员要善于收集掌握国家、各部委等相关政策规定,有了标准为尺,审计监督才能有理有据,审计意见才有说服力,再结合财务专业知识和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才容易为被审计部门所接受,审计问题的整改才能有效推进。

2.抓住医院经济运营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医院运营高质量发展。

在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不具备独立开展审计项目的情况下,内审人员应谨记医院内部审计的两个重要抓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中明确医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十二个关键方面,政府采购管理和合同管理是医院运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议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更切合实际工作需要,更易见成效。

3.关注医院的战略规划,紧密围绕决策层的工作重点,结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加强与纪检监察等协调联动,确定内部审计工作方向

笔者根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在经济活动中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的要求,从中纪委的纪检新闻中捕捉推广实施双合同制度的政府导向,向医院决策层提出实行廉洁合同制度,争取纪委支持,提交党委会审议通过,并在审计日常监督中配合纪检督促职能部门贯彻执行。这些举措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五、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设想和展望

(一)《“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内审工作的重点

在“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挥自己“看得清”和“离得近”的优势,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和监督医院的财务状况、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供改进建议和控制措施。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医院的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医院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发现违规行为并提供建议和措施,保障医院的合法合规运营。

(二)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政策规定给予的制度支撑,积极配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监督部门开展工作,“合纵连横”形成监督合力

基于风险防范这一共同目标,内部审计应发挥专业优势,配合纪检部门开展工作,如推动建立发现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探讨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可行性,等等。

(三)内部审计作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一环,应积极推动业财融合,进而实现业审融合

公立医院内部建设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其中内部控制建设是该机制落地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突出以战略、业务为导向,乃至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审计时,仍要坚持财务审计的主责主业,在以会计核算报表编制为主的财务会计向主导内部控制建设、实现业财融合管理会计转变后,内部审计也应相应地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这样一来审计才更有价值。

结 语

在“十四五”健康规划、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内部审计尤其是财务背景的内审人员作为独立的内部观察者,应坚持客观、独特的视角,推动决策层、管理层提高对医院经济运营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认知,发挥所长、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