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山珍,品徽州古韵新味

2023-11-17MissSpecial

美食 2023年11期
关键词:齐云山屯溪古韵

文、摄/Miss Special

从上海一路向西,经浙江到安徽,前一站还是长三角中下游平原所带来的视野宽阔,后一站入安徽黄山市,便是另一种风景,山峦重重、苍翠俊朗。山间村落聚集着黑白色调的徽派房屋,标志性的马头墙仿佛在告诉路人,徽州到了。

古时黄山一带称为徽州,徽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如今人们走在崇山峻岭间的徽杭古道寻历史,也去齐云山探访徽州生活。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因传说与云齐而得名。山上古村落里的月华街,像是“天上的街市”。懂生活的人往往在山上住上几天,清晨看云海,白天逛月华天街,闲时吃杯茶,食艾叶馃,慢享惬意。依山而居的生活方式也许比爬黄山看日出更加吸引人。

山构筑了黄山市的肌理,水孕育了流淌的文明。横江、率水于黄山屯溪汇聚成新安江,古时徽商为方便商品中转,在这里建立栈房和商铺,逐渐形成了屯溪街市。如今的屯溪老街,依旧热闹非凡。

山水尽显古韵,徽州菜也诞生于这山水所承载的生活方式。在黄山雨润涵月楼,晴日餐厅与翠庭状元食府都是主打徽派菜,据行政总厨胡国明介绍,黄山所在的皖南地区菜式是徽派菜的主体,食材大多取自深山。比如,齐云山的野笋滋味足,可以做茶笋;问政山的冬笋清甜,适合清炒。山间峭壁上采摘的石耳极为珍贵,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除了山珍,也有水中鲜,臭鳜鱼就是徽派菜的经典菜。古时徽州府并不产鳜鱼,但因其是重镇,鱼贩都会来此贩鱼。他们从长江沿岸的铜陵、池州等地出发,走水路到达徽州需要七八天,为了避免鱼腐败,便在木桶里洒上盐水。结果到达徽州后,鱼表面有了似臭非臭的味道,本以为是损失,然而尝试烧制后,却是臭味全无,别有一番鲜香,这便是臭鳜鱼的由来。

在黄山,人们幽默地形容徽派菜是“轻度腐败,严重好色”。“腐败”指的是臭鳜鱼特有的制作方式,而“严重好色”则说得是传统徽派菜重盐、重油、重色。胡国明说:“当今的徽派菜特色可以总结为‘重油、重色、重火功’,然而这个‘重’不是说浓重,而是重视。徽派菜厨师通过对油盐的精准拿捏,及对火功的掌控,将本土食材展现其本味,并重视其色彩搭配,优化视觉呈现。”秋冬之际,正是山间食材收获的好时节,不妨就在徽州古韵的涵月楼宅邸里小住几日,食味徽派菜,以味蕾感受山水古韵与徽州文化。

腌鲜臭鳜鱼

鳜鱼用盐和花椒腌制,常温自然发酵一周后,鱼眼泛红,有似臭非臭的发酵味道即是发酵得刚好。以猪油香煎鱼身,加入五花肉丁、笋丁、香菇丁红烧,最终达到“微微臭,蒜瓣肉”的状态,即是理想的臭鳜鱼。

香煎毛豆腐

这道菜选质地松散的老豆腐,在一定的湿度与温度下令其发酵,长出细长的丝。香煎之后,细丝消融于豆腐块上,独特的香气也附加于豆腐上。入口湿软,有一定韧度,回味有余香。

黄山烧双石

石耳和石鸡都是黄山的珍贵食材,以大火猛烧的皖南式烹饪手法,激发食材香气,风味相互融合,带来丰富的味觉享受。

稻草捆扎花猪肉

选用黄山休宁蓝田花猪的五花肉块,捆上稻草,加入花雕酱汁,用干锅炖的烧法烹制。肉质酥烂,口感细腻,香气醇厚。

胡适一品锅

源自徽州名人胡适的家宴菜,食材丰富多元。锅中以干笋和烧肉打底,再铺手工蛋饺、豆腐泡塞肉和肉圆,以小火慢炖,越烧越有香气。

原味火腿煨冬笋

皖南火腿慢炖后汤汁鲜醇。火腿香气和咸鲜融于汤中,浸润鲜笋。笋的清甜味道平衡了肉的咸腻。

徽州刀板香

腌制好的咸肉,用盐卤煮沸后晾凉,层层腌卤令肉的风味醇香浓郁。青菜搭配刀板香,平衡解腻。

红焖带皮黄牛肉

选用绩溪天然草饲的黄牛肉,取黄牛背部肉,加入酱汁,小火慢炖两小时,汤汁的味道充分吸收于肉质中。牛皮质地变得软韧相济,肉酥烂入味。

猜你喜欢

齐云山屯溪古韵
晚清民国屯溪河街兴衰史
妈妈的爱
齐云山云海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民国时期皖南屯溪镇茶业概况
游休宁县齐云山
屯溪老街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