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路前行一路歌

2023-11-16方贤云

含笑花 2023年6期
关键词:江龙东升

方贤云

源远流长的历史凝聚了厚积薄发的力量,红色文化的厚重催生、激发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在守望故乡中,东升片区各族群众同舟共济闯新路、凝心聚力谋发展,一路前行一路歌,孕育了多少典范……

——题记

岁月晓歌,时光如梦。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许多人默默地走散了,许多事在不经意间变淡了,许多梦被现实无情地碾压了。然而,也有的人和事及梦却在旋转的年轮中积淀得越来越厚重,越来越鲜活、感人、清晰……

曾几何时走进西畴东升片区,或是参与研讨或是参加采风,或是旅游观光或是其它别的事何止是一两次。而这一次去却有些特别,时间上恰逢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立秋的第二天,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旷野间丰收景象也现端倪。人员虽少,却有幸陪同知名作家柏桦老师一同前行。头一天去三光国家石漠公园,无论是纵横交错的盘山公路,还是那片碧烟下轻雾托起的晨曦,或是青山绿水衬映下土地上生机勃勃的猕猴桃,还是扶摇轻轻路过都要顿足的靓丽村庄,都还悬挂在心幕上、激荡在心田里,不时闪现出几帧猕猴桃架下的喜悦、未来现代化观光农业展翼逐梦……振奋人心、精彩的画面来,总是令人亢奋、感觉收获满满。而眼前脚下铺垫的却是去如今已成为国家级AAA级景区,集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省级美丽村庄、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西畴精神”现场教学基地为一体,毛主席批示的地方——东升村委会所在地达嘎村,心中不由燃起一片向往、仰望、崇敬、振奋、燃烧的激情。

我们乘车从县城出发、沿着大路向重鎮兴街进发,车子在江鳅洞村口拐了一个弧形的弯就进了去达嘎村的路,就在进村路上行进的片刻间,透过车窗上的有色玻璃我看到了那块“石漠水乡”的牌子在眼前一晃而过,凭借自己对这段路的烂熟程度心里明白,当牌子在车窗前一晃的方寸间,车子底盘下的车轮已经碾压在了达嘎村口不远处、那座古老的石拱桥面上。

或许是天生就对古桥之类的建筑物情有独钟,或许是喜欢独自伫立在古桥上瞭望山川秀丽的风景,丛林叶片间的繁茂,还有那田间地头裙锯上柔甲的妖翠。只要到兴街闲散,只要时间与群体适宜,我就想去那苍翠葱茏、遮天蔽日的大龙树下,在龙潭旁看浅水静潭、听轻流潺潺,走进六角形屋面下的“听泉亭”中,臆想亭子“连襟”那间典雅古朴、青砖灰瓦旧屋中那些斑驳流离的故事,在笔力苍劲、字迹明朗“听泉亭”的字里行间,独享镌刻在赤色柱上“万籁无声,一泉独奏”八个字的神韵与魅力;想去伫立于火焰山南麓,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保兴风雨桥上,踏清石遗迹,观重檐悬山顶、穿斗式石木结构的精妙,走进桥身正中的重檐攒尖风雨亭阁,抹一眼玲珑雅致的浮雕彩绘,在默读“四山峨峨清碧如叠翠,一水滔滔晶波似流银。”“阳春晨曦俯瞰水映一轮日,金秋夕照仰瞻霞染半碧天。”的名联中怀想到“兴桥映月”的沉醉,然后登临桥上阁楼,凭栏仰望群山绵延,俯视静水碧湾、田园阡陌,让思绪在柳影婆娑、休闲垂钓、情侣牵手的水笑人欢中踱步,在遥望青龙山的石狮眼里看那山色掠影、听那狮山松涛,想那:“轻纱烟雨飞彩虹/古桥亭中觅旧影/城门古堡痕迹在/南谷山响梦萦中/弯腰蔽日传说美/清泉听琴见仙踪。”的诗句;想去坐落于老街小宝山东麓的牛羊太平桥上闲逛一圈,看一看四个石砌桥墩是否依然岿然不动,踏上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古木桥面,大声朗诵“柳塘雅韵今犹在,巨榕擎天郁葱葱;小河夕照景色美,古庙遗址存古今;魁阁钟声传神韵,人间彩虹渡苍生”的诗句,在清澈的河水中将那阳光里泛起的点点碎金,撒向天空中展翅飞翔的白鹭,去领略天空的深邃,大地的宽阔,堪比大山那种人文的襟怀……车轮刚留下车辙印记的这座古桥,我也曾经在桥面上逗留过多次,初春我在桥头看嫩红软绿交映、桃李花朵争妍,盛夏我在桥中聆听山光水色交融、蛙鸣蝉吟斗乐,深秋我在桥尾观赏岩烟薄雾笼罩、清水碧波分明,残冬我在挥扫桥面中追忆那桂子飘香、柳絮飘飞的日子;但更多的时间是漫步在古桥上,在聆听清脆鸟鸣,亲吻稻浪的清香里去拾掇那无数脚印中散落的故事,窥探那种执手过桥、一人撑伞两人行必是“情”的眷恋画卷。

会车时的一声鸣笛,将我的思绪从怀旧中拽回,当我回眸那座古桥的时候,车子已经停靠在了达嘎村的村口,还没下车,古树旁巨石上“东方红太阳升”几个鲜红、光辉闪烁的大字就已经映入眼帘;一张笑脸信心满满,一身干练满怀激情,村委会派来的讲解员刘孝飞早也站在村口等候,车子刚停稳她就热情洋溢地迎了上来,一边在小心为大家开车门中说着欢迎的话,一边又在热情握手时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东升村委会的刘孝飞,欢迎大家来到毛主席批示的地方——东升村委会。东升村委会(原戈木)下辖21个村民小组,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村委会所在地——达嘎村民小组,该小组共有农户85户,人口386人;达嘎村地处重镇兴街北郊,距州府所在地文山40公里、县城西洒26公里,与文麻高速兴街收费站遥相呼应,已进入文山半小时经济圈,具有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等特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伴随‘西畴县东升公社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围绕红色文化主题,达嘎村已经打造成了集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省级美丽村庄、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西畴精神”现场教学基地为一体的国家级AAA级景区;2021年末,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6万元……”当大伙下了车,集聚到古树旁镌刻着“东方红太阳升”几个大字那块巨石前,刘孝飞侧身站在大家前面,指着那几个鲜红的大字就开始解说起来,她的解说声音清脆语言清晰,含着一种抑扬顿挫的质感;她一边解说一边带着大家走进了村子,在解说中刘孝飞充满了自信,激情飞扬。

走进达嘎,只见村中道路平滑宽阔、干净整洁,路面上的行车标记清晰可见;道路两旁各式楼房错落有致,黄色与灰色交相辉映的墙体、形状各异的漂亮楼阁,漂亮得体的门面,还有那庭院前别具一格的亭子,令人赏心悦目;道路一边分段设置的花园小巧玲珑、别有韵味,花园旁种植了一排一溜长的石榴树。在刘孝飞的解说下我才明白了个中的含义,这条道的主题是各民族的团结犹如抱紧的石榴籽一样密不可分。倘若你到达嘎村里培训学习或是观光旅游,不用担心找不到景点,寻不到食宿,购不到特产,因为像“东升主题公园”“故居花园”“东升公社大食堂”“东升公社宿舍”“东升供销社”“停车场”“活动室”等标牌设施齐全,且标注指向准确、名称简洁醒目。

在达嘎村道上赏阅着靓丽的景观、聆听着村子巨变的故事漫步,着实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特别是在这秋分之际,就阳光洒落大地也是一片自然而奇妙的景致。

在村道上独自迈出了散碎的步子。天空依然还不紧不慢地飘着雨丝,站在雨中瞭望山巅飘动的纤凝,柔滑的雨滴轻轻地滴答在脸庞上,那种秋雨带来的凉爽让人顿时在惬意与释怀中感到脑子无比的清醒,那个久远厚重的、让人仰慕的、至今仍然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同老县长侬惠蓮息息相关的那些感人故事,悄然地爬上心头。

犹如眼前这场秋雨一样,出生在岔河村的侬惠莲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沉着、柔韧与冷静的尚好品格,出嫁到达嘎李家的那一年她才十八岁,却肩负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任。

20世纪50年代,全国上下兴起了土地改革运动,侬惠莲一家也同广大贫苦农民一样,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然而,正如世人所说的那样“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很骨感。”,在幸福与喜悦之余,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侬惠莲突然发现,有了土地是一回事,但要耕种好土地又是另一回事。就她们达嘎村来说,仅一个二十八户人家的村寨,就有近半人家的男人外出工作,无法参加田间劳作,在男劳力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想种好地耕好田固然是困难重重;因为就耕作来说,千年的传承讲究的都是“男耕女织”,或是女人参加田间劳动也只是干些播种、覆盖、插秧之类的轻活,而像担水劈柴、犁田耙地之类的重活自然是由男人去完成,分工明确;侬惠莲也同样面临着如何耕好田地的困惑,她的男人也外出参加工作……

时光如脱兔,转眼间就到了1952年的冬天。在这个时节,就农民而言筹谋好未来一年的耕种尤为重要。田地谁来负责翻犁,啥时候撒秧播种、大田移栽,旱地里需要套种豆子还是瓜菜……诸多农事的安排构想,弄得侬惠莲这个才学当家的年轻媳妇是几个夜晚彻夜难眠,陷入了无尽的惶恐之中。常言道急中生智,通过几晚上的冥思苦索,脑瓜子活泛的她终于想出了用换工的方法去解决自家那几亩田地的翻犁问题。

处事沉稳,干事利索的侬惠莲匆忙在村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男人谈了换工的想法:她去男人家挖三天红薯换男人带牛替她家翻犁一天的田地,想不到那男人的全家欣然答应了两家人之间的协作,得到肯定回答后的侬惠莲顿感欣喜若狂,有一种找到定盘星的感觉;说干就干,侬惠莲丢下家里的农活就去帮那个男人家挖红薯,有了她的帮忙,那个男人家挖红薯的活计几天就被干完,接下来的日子就等着那个男人去还工,为她家翻犁田地;可是几天过去了,十几天又过去了,最后是小一个月都没动静,那个男人总是推三阻四,就是不去帮她家翻犁田地;侬惠莲眼瞅着播种节令将至,而自家的田地仍然是荒野坂田一块,那咋能种得下庄稼,搞得她是心急如焚。

“女人都能犁田,那太阳是打西边出了!你们看着吧,侬惠莲驾牛去犁田,牛不哭才怪。”乡下有那么一句俚语,“汉子是人逼出来的。”情急之下,侬惠莲急忙跑到娘家牵回来一头大水牛,决定自己驾牛去犁田。她的举动瞬间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等着看笑话,冷眼观看,冷嘲热讽的人那是一茬接一茬;更有胜者却是当着大伙的面说。面对纷纷议论,倔强的侬惠莲却偏不信邪,为了避免让人看到自己因不会使唤牛,扶犁不稳、深浅拿捏不准,甚至跑毛埂弄得手忙脚乱闹出的笑话,自尊心极强的她就将学习犁田的活放到了夜晚去干。皇天不负有心人,几番折腾,多夜磨炼,数次从失败中爬起来的侬惠莲终于熟练掌握了翻犁田地的技巧,解除了世俗的羁绊,打破了女人不能犁田的神话。

“都说女人犁田牛会哭,太阳打从西边出。我侬惠莲去犁田了,牛咋没哭。大家都别信那个邪,男人们不在家,就缝住嘴巴等呀?再说就算我们能不吃,家里还有老人、娃娃要吃,不把庄稼种好吃啥?在往大处说,毛主席、共产党让工作队把田地分给我们了,我们没本事把田种好,对得起哪个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侬惠莲知道家里缺男劳力的不止她家,田地未翻犁又何止一两户,于是她将村里的女伴们找来说自己的感受,并鼓励大家学。在侬惠莲的鼓动下,先是侬惠兰、陆连芬、陆运莲几位抢先来跟她学犁田,随后众姐妹都来了,指导这个教那个,传技能做示范,让她忙得是不亦乐乎,也让达嘎村呈现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我们民族祖辈就有插秧、打谷几家合作的传统,有的事独家是做不了的。现在我们几家的田是翻犁完了,可村里那些没有牛的人家,还是坂田,会影响开春栽种的,要不,我们去联系他们也换一换工吧!顺便办个换工组,大家齐心合力赶在节令到来之前都把播种准备工作做完,大家看行不行?”在侬惠莲的带领下,几姊妹家的田地很快犁完了。但那些没有牛的人家依然还是荒田毛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侬惠莲坐不住了,于是找来侬惠兰、陆运莲、陆连芬几位对她们说。侬惠莲的大胆想法得到了姊妹们的支持后,大家即刻行动去找那些没有牛的人家商量,正愁无牛耕地的人知道这等好事后,固然是一呼百应,几天后村里再也没有坂田、毛地,不久村里十多户人家加入到换工组里来,大家是农活一起做,缺耕牛、缺农具、缺籽种互相商量调剂,有困难就一起克服,甚至借贷都互相作保。因为大家同舟共济,农活干得又快又好,就备耕栽种常把那些单干的人家甩在了后面。

“换工组”干农活这种好方式,很快就引起了土改工作队的注意,及时为其总结经验,再加以引导、鼓励的前提下进行了推广,换工互助的做法很快就在岔河、南丘、戈木、江鳅洞等村寨普及开来……

互助换工的成功让侬惠莲收获了一份喜悦,也让她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更是激发了她那敢想敢干的劲头。1953年2月,她带领本村13户人家,成立了文山地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常年互助组——依惠莲互助组,拉开了西畴乃至文山全区农业互助合作的序幕。互助组成立后,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的原则,沿袭用人工还人工、人工抵还牛工等方式展开互助劳作,让劳力、个人特长、生产工具、耕畜等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达嘎村当年不但渡过了饥荒,多数农户还首次有了余粮,依惠莲因此被评为全县增产节约备荒模范和省劳动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侬惠莲互助组经验推广后,鸡街高家寨、西洒梅子箐相继创办了陆成林、邬在发互助组,至1954年春,戈木乡已有互助组39个,全乡457户中,449户加入了互助组。

西畴人至今依然记忆犹新,脚下这片热土和朝鲜之间相隔甚是遥远,达嘎村在那遥远的路途上或许没有针尖大的点位,但村子的盛名却让侬惠莲将其带进那段岁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当时作为西畴县农业生产战线、优秀典范人物的她积极带领乡亲们搞好生产,多打粮食争售爱国粮支援朝鲜前线,不久她被推选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由贺龙元帅率领的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赶赴朝鲜慰问。

在朝鲜战场三个月慰问的日子里,侬惠莲每日都被志愿军將士保家卫国,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战斗的爱国、爱民情怀所感动,时刻让灵魂在炮火的洗礼中得到升华。身心受到极大鼓舞的她完全忘记了对硝烟战场或是陌生环境的恐惧,每到一处前沿阵地慰问,她都镇定自若地与蹲守在坑道中的战士们亲切交谈,把祖国人民的伟大关怀与温暖送进战士们的心怀。每进一所战地医院她都主动去看护伤病员,亲手给他们喂饭喂水,帮他们洗脸擦身、端屎端尿,她把每个战士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在参加掩埋烈士遗体时面对每一个牺牲的战士、她都泣不成声,在掩埋前、她总是默默地捧起地上洁白的雪,小心翼翼地为他们擦净粘满硝烟的脸庞……回国后,侬惠莲加入了报告团、在文山地区辗转演讲了一个多月,每一场宣讲她都是声情并茂、满怀深情,将志愿军的英雄事迹讲深讲透。

1954年,侬惠莲、陆成林、邬在发互助组同时建成新生、新建、星星三个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与文山县的红旗、前锋、燎原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文山地区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后来侬惠莲被提拔为西畴县副县长、走上领导岗位,两年后被选为县长,1964年11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就我们这个小山村,如果没有党,哪能有今天啊!”炭西村80余岁的谢正安老人感慨地说。老人的话令人勾起了许多往事的回忆……

五十年代初,炭西村是西畴县兴街区戈木乡的一个自然村,由于村子地处偏僻、底子薄,自然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一度绝对贫困,曾经有“三天不挑柴卖,就要饿死半个寨”之说。数千年来,土地始终是耕者的依托。1952年土地改革后,炭西村贫苦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顿感激情高昂,生产生活有了初步改善。在榜样侬惠莲等互助组的引领下,1953年秋,成立了两个季节性互助组,次年秋,两个季节性互助组二十六户群众又组建了“东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炭西村组建的“东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建社匆忙,社中没有共产党员只有两名团员,加之建社时互助组的大部分骨干也参加了星光社。建社以后,由于县委对戈木乡的总体工作基础评估过高,对炭西村这样初建的社重视不够,戈木乡党支部虽然深知“该社领导骨干弱”,但也没有及时派出干部前往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因核心领导缺失,干部缺乏办社经验,造成的生产无人管、会计账目混乱、耕牛农具报酬不合理、粮食政策执行有偏差等诸多突出问题,以致严重影响到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耕牛农具报酬不合理、有的社员愿意挖地而不愿意犁田,粮食政策执行有偏差、有的社员对办社丧失了信心。次年春种时节,其他社是激情满满、干得热火朝天,苞谷种完、秧苗就要大田移栽,而东升社却竟然慢慢吞吞、就像一窝散蜂子一样懒懒散散,许多农田没翻犁,谷种也没下田,积肥也只有区区几千公斤,真让人感到十分焦虑。当时像东升社这样的情况,整个文山地区也不止一两个。为了彻底改变眼前的现状,1955年4月,时任地委书记梁家带领地委生产合作部工作人员到西畴县戈木乡“东升社”和文山的部分薄弱社进行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地委向各县转发了生产合作部《关于薄弱社问题的通报》,根据梁家的指示和《通报》精神,当时的县委书记苏复带领县委驻乡工作组组长杨运康和戈木乡党政领导深入“东升社”,经过调查研究,从加强党的领导入手,以解决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合作社,发展生产为目的展开了工作。

“办起社来没人管,不要说增产,恐怕连吃的都成问题,心都冷了!”在开展调查中,年轻社员谢庭贵气呼呼地说。针对多种反应,工作队利用同社干部座谈、召开贫农会等形式向社员宣传合作社的好处、优越性,讲清“自愿互利,两不吃亏;粮食多余多购,少余少购,不余不购,缺粮保证供应。”等党的合作化政策,并用本乡“新生社”作为实例去教育引导群众,就耕牛农具报酬、肥料、种子等实际问题也逐一给予解决。问题得到解决后,社员打消了顾虑、坚定了信心,生产积极性高涨,仅用三天时间就翻犁了坂田14亩,撒完了秧,种下了苞谷。

“东升社”整顿工作结束后,1955年6月30日,工作组长杨运康以《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好了的》为题,对本次工作作了书面总结上报地委,地委生产合作部根据此材料经整理后,又以《西畴戈木乡东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如何由混乱走向巩固提高的》为题,上报云南省委生产合作部。省委生产合作部将全文登载于《云南农村工作通报》第111期,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农业生产合作部和中共中央办公厅。1955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将全国各地的121篇有关如何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材料整理成册。《西畴县戈木乡东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如何由混乱走向巩固提高的》这篇材料被收录于书中,毛泽东主席以《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为题,为这篇材料写了309个字按语,其核心要义就是:“所谓混乱,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得不到党的领导,当然就要混乱。领导一加上去,混乱就会立刻停止……”。

“毛主席写下‘按语’的事,很快在西畴干部、群众中传开,当时的很多领导说话时随口就能讲出来。干部们在‘光辉批示’的鼓舞下,转变了工作作风,主动深入到合作社,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扎实实为社员办实事。” 回忆起这段往事,原西畴县委书记杨应康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

“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和毛主席的“按语批示”,曾对全国的合作化运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提高了西畴全县群众的办社热情,让西畴人民同全区、全省、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农业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全县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达3120.8万公斤;随后在批示精神的鼓舞下,西畴修建了全县第一个水电站——东升水电站,1958年,达嘎村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毛泽东主席的“光辉批示”是西畴人民的“传家宝”,是蕴含在西畴大地上最重要的“红色基因”,是“西畴精神”孕育、发展、弘扬的强大动力。六十多年过去,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依然在畴阳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把心和眼睛都带出去,好好闯闯外面的世界,多赚一分钱回来,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过一分。”当时空中永不停歇的指针指向两千年的时刻,外出务工浪潮涌进了偏僻的炭西村,村支书李德茂多次在群众会讲,在他的宣传鼓动下,村中许多人渐渐走出了大山,融入到滚滚的打工洪流中。变、巨变,村里楼房逐步取代了土坯房,牛车、马车等交通工具也逐渐被摩托车、小汽车替代……

斗转星移,光阴飞逝。在2004年全县如火如荼建设小康村的进程中,县国土、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队进驻炭西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修路、建房、发展产业,村里又呈现出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场面。

“我们老百姓很感动,都说党的干部和我们在一起,他们不是一阵风,来了就走,而是真正把我们当亲人。”在实施脱贫攻坚中,挂钩炭西村的干部将该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家每户的发展挂在心上,不但出资、出物支持挂钩户,还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修筑防洪沟、铺设水泥路,建党员活动室、装了路灯。看到村子变成风景优美的靓丽村庄,李德茂代表村民说出了想说的话。六十多年前,因一时“得不到党的领导”而找不到发展方向的炭西村,在后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里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不断谱写出发展变化的新篇章。

秋天,漫步在东升片区的旷野里,目光所及之处无不被达嘎、岔河、江龙那样迷人的村庄所震撼,无不沉醉在村中那些村道、古树、鲜花、楼阁、亭子、编织成的画卷里;心灵深处填满的不是稻浪清香,遍地橘黄,小河鱼跃那些实在的累累硕果,就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旧址”“侬惠莲故居”“东升水电站”等红色记忆,当然还有燕子洞、龙泉、古石桥等那些令人眷恋的优美景观。站在东升那片蓝天下,似乎对生命在宇宙中的运行又有了新的感悟,因为此时的脚步也逗留在畴阳河畔那奇妙的柳影里,思考也搁浅在漫山的绿荫中,心幕上悬挂的却是那里的古老歌谣和奇山、丽水,老树、古桥……那颗久久躁动的心仿佛在寸间又归于了宁静,生活之梦又回归了安逸。

岔河是一个拥有上百户人家的村寨,壮族人口占总人口436人的94%,全村有耕地943亩,人均耕地面积2.1亩。全村坐落在绵延起伏的峰峦下,四山金柯蓊郁苍翠、繁茂的碎碧隐去了那些突兀的嶙峋怪石,遥望群山好似一片碧海;村里别墅式的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立,错落有致、整齐划一,显得温婉、滋润、甜美亮丽。村中道路寬敞平滑、四通八达,主干道一头右拐直通达嘎景区,一头向左划过燕子洞、穿越戈木村庄,两头在村外古桥的那一头交汇。散落的几棵古树静立在村庄中,古树在年轮圈点中变得越来越伟岸、挺拔。在一株树干苍劲、枝叶繁茂的古树旁耸立着一幢高大、宽敞的楼房,多功能活动室、消防器材室、音像设备室、图书室等将楼房分割成了不太均匀的方格。楼房外是一个大广场,紧贴楼房的那一边设有舞台,广场周围站立着数快书写着村子简介、产业发展、乡规民约等内容的展示牌;刚修复的双龙桥、观景亭就依偎在广场边、古井旁的那一角。村里的墙壁上随处可以赏阅到壮家传统节日、稻作文化、民族歌舞等栩栩如生的画面;村中还有小团山、溶洞群、河岸柳烟、荷花塘等自然景观。

燕子洞是嵌在岔河与戈木之间的一道风景线,洞口造型别致、犹如一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宽十几米、高数十米,从洞内流出的小河水清见底、触感清凉。仰视洞口上方,几株万年青树悬在峭壁上,叶片茂盛、苍翠欲滴;万年青树遮盖下的洞口上壁,石笋石柱倒悬、峰林交错,根连首离。一边是玉柱擎天、一边是仙女下凡,一边犹如双龙抢宝、一边好似戏水鸳鸯。若偶遇春燕南来洞口穿梭绕梁,常会让人想起:“玉燕轻飞贴悬壁,筑巢远方衔香泥。”那样的诗句。

贴近燕子洞口向水源的那一头窥视,溶洞深邃而高大,洞中水流平缓,船行其间游刃有余;追源上溯而去,洞府深幽,暗流涌动,时有钟乳突兀、狭道紧锁,游览宛如走进迷宫,让人顿感惊心动魄。伫立在洞口前的小桥上静守透澈轻盈的流水,聆听滴水般,温雅、婉转、含蓄而又悠长地放歌,就能感觉到水声潺潺,犹如音乐那般曼妙。回眸洞中流水光影恍惚,细浪簇涌,波纹连绵,积水漫过小坝铺成的微型瀑布在洞外那些景观石的间隙间撕裂后、变成了瓣瓣柔软丝滑细流,让人想起了那意味深长的一抹柔情。静静的小河环村绕道自西向东缓缓流去,一会掩映在水柳树下,一会又漫步在古桥中,漫过岔河村前浇筑了一片肥沃土地,淌过戈木村后浸染了一个绿色村庄,穿越达嘎村子描绘出了诱人的石漠水乡,一路涌出神韵、一路流淌希望,最后归位畴阳河中,朝着遥远的山那边走去……

岔河山清水秀,人才辈出,曾与名人结缘。1952年,侬惠莲在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积极带头领办互助组、办起农业合作社脱颖而出,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就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壮族女县长,曾被派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的感人事迹上了《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等报刊而引起了轰动。

1961年12月,著名作家王公浦到西畴采访创作侬惠莲先进典型事迹报告文学,为收集素材提炼主题,全面了解掌握她的感人故事,塑造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鲜活人物。王公浦老师走进西畴的岜基、岔河、达嘎等村,住进农家采访、体验生活,在岔河村的日子他被村主任特意安排到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田会芬家居住,田家那位女老人得知他不习惯喝生水,就每天煨罐开水放在灶洞里供他饮用,看到他熬夜写作就会悄悄给他做个饭团或是煮上一碗汤圆,村里其他人家也会送他些土特产或有好吃的就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这一切让他非常感动。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时的岔河村不管男女老少,无论何时何地开口就能唱歌,迈腿就能跳舞。古树旁,柳荫下,火塘边随时都能听到谚语、歌谣、情歌、传说故事,这让敬业的王公浦老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收录了“丢当任”“逃婚调”等十几首壮族民歌成书出版。

王公浦老师对穿越燕子洞而来的小河情有独钟,在他眼里小河是欢腾可爱、坚强不屈、爱憎分明的。河里不仅物产丰富、有鱼有虾,而且风光秀丽的小河与神秘的燕子洞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王公浦老师是一位勤奋、有趣的作家,白天他始终坚持同村民一起去田间劳动、利用那丁点儿休息时间和大家唠嗑汲取创作养分,晨曦微露的早晨或是夕阳西下的傍晚,或是月色皎洁的晚上他就喜欢到小河岸边散步,尽赏原野风光、生发创作灵感,若有村民邀约、他也会随手拎上笼子一同到岔河溶洞前的河段里捕鱼捞虾,在那份欢快中找到创作激情。旖旎的岔河风光,热情的壮家村庄,火热的生产生活,能歌善舞的壮家儿女无不让王公浦老师感到震撼,在近两年的采访、体验生活后、让他先后创作出了《畴阳河岸》《岔河村的姑娘们》等几篇散文,完成了电视剧本《壮家婚礼》,短篇小说《爱的漩流》、长篇纪实文学《十年一觉金花梦》、多幕话剧《女县长》等作品;1964年6月,多幕话剧《女县长》搬上舞台后,反响热烈,得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认可……

岁月倥偬,往事如烟。在时光车轮的碾压中,关于岔河的许多故事或许也被尘封。然而,岔河今天的巨变却像一幅集山水、田园、村庄、人物浑然一体的水墨画卷,展示在世人面前。

“岔河当时又穷人心又散,怎么发动群众来搞建设、发展产业。我就把他们拉到江龙村参观了一遍,都是一个村委会的,人家江龙能搞得这么好,凭什么我们不能?回来后,不服输的村民们都动了起来,把土地流转出去给种植大户,把年轻劳动力腾出来外出务工,几年下来,岔河村有了大变化,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大房子,有些年轻人还在昆明、文山买了别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2011年末,人均纯收入4000元,人均有粮500公斤。”说起江龙后来的发展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时任岔河村小组的支部书记陆忠回忆说。

1998年,家庭困难、穷怕了的陆忠揣着卖牛的一千多元钱外出打工,从一个每天只有15元工钱的小工成长为一位颇有实力的工程老板后,毅然回村领着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走上一条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为主,发展柑橘、葡萄、药材等经济作物为辅的致富之路。在前进的道路上,陆忠与全体党员一道,先是着力将支部创建成“能人型、服务型、带富型”支部,让党员干部在带动群众转变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建设民族生态示范村,加快增收致富步伐等方面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支部堡垒、党员先锋模范引领的作用下,通过组织群众到周边的江龙等村寨参观学习,群众思想观念有了明显转变,2006年,全体村民自力更生,筹资投劳修通了长达1400米的进村主干道和800余米长的村内便道,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建成了302平方米的综合活动室,完善了图书、桌椅等配套设施。2010年,岔河村被列为整县推进项目重点村后,全村党员干部意识到这是岔河村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配合县、乡工作队员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带头开展建设,积极调解群众纠纷,带领群众奋力建设新家园等工作,共累计投资1053.3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4条(段)4.3公里,房屋新建和改造118户,建成了舞台、花园、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修复了双龙桥、观景亭等景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全村自然优势,积极争取项目,引进个体老板投资,围绕县委提出的“12345”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工程,着力培养党员创业示范户,重点发展稻田养鱼、葡萄、生姜、柑橘、农家乐、壮家手工刺绣等产业的培育,共发展稻田养鱼68亩、池塘养鱼75亩,中华鲟养殖基地18亩,葡萄种植132亩,生姜种植66亩,柑橘种植75亩,大棚蔬菜种植42亩……

如今的岔河与达嘎、戈木、江龙村一并被纳入“西畴县东升公社乡村振兴项目”盘子。将岔河打造成科技示范村的目标已经锁定,产业道路2000米、“幸福骑行”慢道2500米、次级游客服务中心200平方米、15000平方米农业科技示范园、1800㎡农业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幸福乡街、村文化设施、旅游标识、旅游公厕等项目逐一在实施打造中。

“早上听了报告,我深深地感觉到了祖国这些年的变化,特别是我们东升村以前都是泥滑路烂的,现在到处都是水泥路,老百姓出行都十分方便,现在发展产业也方便。我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在今后的家乡建设中,发挥好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好群众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是2022年10月16日,在东升村委会参加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后,岔河村党支部书记陆忠表态发言时说的一段话。发展目标的锁定,书记代表支部的决心,岔河的未来将又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个险些被时代遗忘在角落里的山村,在那个关于生态、森林、生存、生活、小康的梦想实现后,它的名字就被镶上了许多耀眼的光环,它就是如今誉享全省乃至全国的江龙村。

“再造山川格外美,橘园碎碧染蓝天。秋意橘黄馨香来,阁楼亭台谋新篇。”如果说这是初进江龙村的入镜,那么穿過葱茏橘园,路过香柚田间,观赏楼房庭院,漫步在村中干净整洁的村道上,令人怀揣的就是“龙泉吐清溪,百鸟入黛色,千峰出云间。”那样的诗意。江龙村遍山森林郁郁葱葱,橘园到处硕果累累,农家小院亭台楼阁,庭院广场轿车随处可见,真是一个“村美民富”的“富裕村”,时常听到走进江龙村的人这样赞叹地说。是啊!一个曾经因贫困险些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一个曾经因环境恶劣无法生存而幻想全村迁徙的村庄,靠自力更生、勤奋耕耘建成了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康村。因靓丽令人们向往,因富裕被世人颂扬,被写进了最美乡村建设的典籍里,而誉满全国。然而,这过程中的辛酸、拼搏、收获更应该被人们久久怀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尽快摆脱穷困的日子,江龙人到处毁林开荒,村里还建了两口土砖瓦窑、上山砍柴烧砖瓦出售,从而让森林遭到严重浩劫,造成龙泉断流、水土流失严重,到处岩石裸露、沟壑纵横,暴雨来时洪水横扫一片,泥石流不断,房屋遭损毁,田地被淹埋,田枯地瘦,唯一留给村民的是荒凉中难以忍耐的贫困与饥饿。

“高山秃头潭无水,田薄地瘦半年粮。囊中羞涩常欠债,饥荒就盼救济粮。媳妇进村特困难,姑娘出门易跑光。”这就是当年江龙村的真实写照。

“20世纪70年代,村里曾派出四人出门寻找迁居地,他就是其中之一,听说丘北县土地多,他们就兴冲冲跑去。可人家听完江龙的情况后说,三个江龙村都换不了他们一个村。现在他还为那件事感到羞愤。”说起过去的江龙,村里的老人魏大恩曾回忆说。

“没有树,雨天山上冲下的泥巴能把田埋了。好几次水稻正扬花,却被淹埋得颗粒无收。”退休教师刘超仁也曾回忆说过。

“山脚还有点树,其他全是干草皮,后来龙潭都不出水了,只得每天翻过山垭口到三公里外挑水吃”,1977年出生的村民刘丛福把那段伤心的往事刻录在童年的记忆中。

回忆往事,时任村主任刘忠恩黯然泪下,他忘不了那个切肤之痛的冬天。因为家里的粮食短缺,刘忠恩随父亲冒着严寒去五十公里外的亲戚家借粮食。借到粮食后,父子俩匆忙往家赶,由于天寒地冻、道路泥泞,肩上的30斤玉米被洒落在稀泥地上。他父亲艰难地从地上捧起混杂着泥水的玉米粒,他低声说:“爹,不要捧了,全是泥巴。”“不行,借一斤玉米要还一斤大米啊,不捧起来吃什么?”看着父亲沧桑的脸上布满了泪水的他,默默地帮助父亲捡起最后一粒玉米……

“没得水,种一年粮只够吃半年。秋天大家就提着口袋出门借粮,借一斤苞谷,来年要还一斤大米。”村中的长者魏大恩回忆起当年往事,有些干涩的眼中滚落出了泪。

为走出困境,解决温饱,跳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七年绿化西畴大地”的时代背景下,江东人从1987年开始选择了一条还青山本来面目,修复生态、绿化家园之路;刚生完小孩的张翠花披着蓑衣,背着三个月大的孩子在雨里参加造林中的垒埂,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身为村支委的刘超仁不顾双脚被石头扎伤,又抱着炸药拿着导火线冲上山巅,人们不会忘记。凭着一股子冲劲,在短短几年间江龙人造林1000多亩,把抽象的造就森林之梦变成了现实的存在;但江龙人并没有停下改造自然环境的脚步,1998年江龙村全面实施了封山育林……凡属公山范围内,绝不允许动用一草一木,伫立在广场边那块刻着“村规民约”的石碑,几经风雨后虽然显得有些斑驳,字迹也有些暗淡、模糊,但上面护林的“铁规”依然有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忠恩时常会给游人讲。

封山育林后为解决村民做饭问题,村委班子一边动员群众改节能灶,一边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实施电网改造,建沼气、安装太阳能,走“以气、以电代柴”之路,在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期间,共争取资金81万元,建成沼气池63口,节柴改灶80眼。这段路走了很久,终于让江龙村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80.4%,生态修复后,过去已经干枯的龙泉又流出了清泉。

“人均年收入还不到600元,老百姓过得太苦,我要为乡亲们做点事。”1999年,刘超仁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到村里,看到眼前现状,心里不是滋味。几经思考,他决定带领群众种橘子,种橘子成本低、挂果期长,但任凭他苦口婆心去做工作,群众就是不愿意种植,担心橘子种出来后,怕运不出去、没有人买。动员工作受阻的他就在心里想,如果自己是党员,说起话来群众应该更愿意听,于是在2004年,已经58岁的他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的刘超仁干劲更足了,那一年在村委班子及全体党员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自筹资金铺筑进村入户水泥路,建盖活动室,安装路灯,建设村内花园,在不等不靠中建成了全县第一个群众自建小康村;那一年还动员了8户人家试种下了橘子。

2006年秋天,在刘超仁把“橘子发展成江龙村特色产业”的建议下,村里组织村民到建水县的团坡村考察学习橘子种植,返回时,就带回了1.3万株橘子苗,还有一名技术员。

“六年前我丈夫跑运输到建水县,看到人家栽的橘子长势好、效益高,就引进种植了三亩多橘子,结出的果实皮薄肉厚,味道也不错,去年我家光卖橘子就收入4万多元。”在进村道路一旁的果园里,村民李永兰指着绿油油的果树自豪地说。

自2004年开始,江龙村连年引进柑橘种植,现已发展到了3000亩,加上外出务工人员每年约60万元的创收,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不足6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富裕村、文明村。

2019年12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國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站在第一排的刘超仁得以跟习总书记握手,镜头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瞬间。

“作为一名大龄的年轻党员,听了报告后,我深受感动。我在花甲之年成了一名党员,这是我的荣誉。今后我们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把江龙村建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群众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2022年10月16日,在东升村委会参加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后,刘超仁说。

在“西畴县东升公社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中,江龙被定位为生态村,将新建1200平方米的自然生态博物馆一幢,观光栈道2500米;打造柑橘种植示范园350亩、柑橘育苗基地5亩、产业道路6000米;实施江龙村风貌提升改造、文化设施建设旅游标识系统等项目,江龙的明天会更美好。

“借助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有利契机,东升村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建设东升公社食堂,让村民以土地、资产等方式入股进行运营分红。村里还大力发展以柑橘为主的种植业、以乌骨鸡为主的养殖业,如今正大力推进乡村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村民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东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骆瑞才在介绍东升片区发展情况后,总结时说。

东升片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每个村都有“领头雁”。现任东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骆瑞才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来在外面创业、每年有二三十万元收入的骆瑞才因为放不下这片土地,就回到东升村委会当了村干部。上任后就发动群众搞红色旅游经济、打造景区,如今达嘎村,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看准了发展红色乡村旅游的前景,家家美化庭院、翻建新房,一个集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文旅融合、记得住乡愁的国家AAAA级景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正在逐步形成。搞现代农业,针对柑橘种植、病虫害越来越难以控制,种植户开始灰心失望,把长了几年的果树大片大片地全砍掉,他主动联系种植户共同寻找替代品种,经过努力他们找到了一种可以替代种植的水果“黄皮果”。在两广、福建一带“黄皮果”很受欢迎,市价好,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对于这个产品骆瑞才很有信心,他的心中早已谋划好了在东升片区推广“黄皮果”的计划。

那天我们在达嘎村,游览了东升主题公园、东升文化园、东升研学社、东升公社时光记忆走廊,看到了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旧址、侬慧莲故居、东升水电站,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东升创业发展崭新的未来……

猜你喜欢

江龙东升
Raman lasing and other nonlinear effects based on ultrahigh-Q CaF2 optical resonator
基于PMU误差校正的输电线路参数在线辨识方法
旋流排沙渠道排沙特性试验
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收获
创新企业民主管理途径的探索
东升齿轮
美食鉴定师
新东升“直销+”引领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后编委李江龙被评为西安交大第四届“十大学术新人”
“国家翻译实践”的实与名——任东升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