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溪花映水渡幽香

2023-11-16杨云彪

含笑花 2023年6期
关键词:老山天保

初见小城

麻栗坡,是云南省文山州的一个边陲小县城,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河江“五县一市”接壤,国境线长277公里。

麻栗坡地方虽小,但却是很多人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正当青春年少时,麻栗坡这三个字,常常令我热血沸腾。在我心中,麻栗坡是块圣地。有幸受文山州文联邀请,到文山采风。主办方罗列出几个县,让我挑选采风地点,我毫不犹豫选择了麻栗坡,这么多年后,能去拜谒这块圣地,于我,是有生之年的一大幸事。

从文山州州府所在地,驱车到麻栗坡,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适逢雨季,雨滴飘洒中,云遮雾绕,如黛青山,隐约可见。临近县城,公路左边的山坡上,浓荫翠林掩映下,赫然可见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旁边是一幅醒目的标语:请党放心,强边有我!

这铁骨铮铮,强劲有力的标语,给了我难以言说的强烈震撼,满腔的热血,一下子沸腾起来。不到边境,-很难体验到这种浓郁强烈的爱国元素、家国情怀。

县城干净清爽,浓荫匝地,热带特有的自然风光,让这座小城的花草树林,都铆足了劲,蓬勃出热烈强劲的生命力,畴阳河在城区蜿蜒而过,把这婉约别致的小城,点缀得风情万种,旖旎柔媚。

石家湾的“二三四”

从麻栗坡县城环山而上,就到了离县城仅20公里的石家湾。石家湾隶属麻栗坡县麻栗镇茨竹坝村委会,是当地着力打造的乡村旅游型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有42户人家共182人。整个村庄目前拥有12家民宿。

为了发展旅游业,美化人居环境。全村设置了2个集中养殖点,把村民的猪、牛统一起来,以户为单位分栏饲养。目前,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已建设得颇具规模。

按照乡村旅游项目规划,石家湾以“二业”“三区”“四海”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二业”即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三区”即观光农业区、民宿体验区和星空露营区;“四海”则是指苍茫云海、缤纷花海、静谧竹海、连绵草海。

在交通沿线发展油菜花、万寿菊等农村特色产业。让游客沿途即可观赏金色灿烂的油菜花,色彩斑斓的万寿菊。探觅“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野趣。体味“玉杯上寿无灵草,潭水延龄有异香”的神奇。在靠山崖观云海的区域建设云海民宿,观峰峦簇聚,赏云海茫茫,山川映发,应接不暇,风云变幻,四季竞秀。于万丈红尘中超然脱俗,在恍若仙境之地逸兴遄飞。在游客服务中心区域配套农家乐、手工艺制品销售等农村个性商業服务。游客吃好玩好的同时,还可买到匠心别具,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制品,为欢欣之旅留下弥足珍惜的美好记忆。在山顶草坪区域开发农事体验、儿童乐园、高山骑行等特色旅游项目。白昼众乐俱欢,少长咸集游乐尚未尽兴,夜晚在星空下露营时,静谧惬意中,还可赏边关明月,深邃星河,感逝水流年,叹沧海桑田。

石家湾的乡村旅游项目,成功为群众搭建创业平台,增加就业机会,以旅带农,以农促旅,增加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把石家湾村打造成为“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人人神往的乡村旅游胜地。

村民石德柱创办的民宿,紧邻观赏“草、竹、花、(云)海”的观景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民宿投资近40万元,共有客房6间。在山上,他还拥有一家可自助烧烤的农家乐。

现年48岁的石德柱,经历颇丰。二十年前,他在外地打工。熬过一天挣几块钱的日子。后来,回到家乡后,煮了十一年的酒,一年能挣1万至2万元不等。他前妻是越南人,和他生活没几年,就离开了,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女儿。现在,女儿都已经9岁了。

提及未来,石德柱满怀憧憬。他坚信,在政府的主导下,他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边境上的石笋村

提及石笋,我倍觉亲切。在滇东北大山深处,有个小村庄也叫石笋,那里是我的故乡。

与我老家的山险水恶比较起来,隶属茨竹坝村委会的抵边村民小组石笋村,美丽得宛如一幅大师笔下的山水画。这个边境线上的村寨,是中国外交部的挂钩扶贫点。距县城23公里,距村委会6公里,与越南河江省官坝县接壤,全村共有65户264人(含抵边搬迁27户10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9户67人,2020年已全部高质量脱贫。石笋被列为全省30个边境小康示范村之一。

村支委办公室楼前的文化广场,墙上陈列着“请党放心,强边有我”“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以铁血意志守牢国之边境,全力争创‘强边固防示范村’”等宣传栏,看得人血脉偾张,豪情满怀,强烈的视觉冲击,彰显出浓郁的边防特色,刚劲雄强的家国情怀。

村支委后面,就是27户抵边搬迁的村民居所,相互毗连的二层楼房前,是宽阔整洁的街道,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怒放的鲜花摇曳生姿,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街上有三个女老人悠闲地坐着聊天,她们中最年轻的黄秀凤也已68岁,最年长的张厚珍业已75岁,可看上去,都远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问及她们的生活,相视一笑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房子好,生活好,共产党好!

石笋村有个边境集贸市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淡季日交易额10余万元,旺季日交易额30余万元,集市市场辐射麻栗坡县下金厂乡、天保镇及西畴县部分乡镇,越南方面则辐射3县1市。市场使这里变得异常繁华热闹,据石笋村“爱国大饭店”的老板黄成亮介绍,逢赶街天,单卖米线,每天就可以卖得3000多元。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小卖部就有四五家之多。

黄成亮的“爱国大饭店”,店名雄伟,其实规模不算大,宏大的店名招牌,也因陋就简地刻在一块本色木板上,用绳索拴了,悬吊在半开放式场院的屋檐下。

黄成亮是个颇有资历的厨师,拥有“云南省餐饮业评审资格证书”,属中级注册评审员。曾是文山州名望极好、首屈一指的一家大酒店的行政总厨。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的石笋村,让他看到了活跃的商机,干脆从大酒店辞职回家,独力拓展自己的餐饮事业。

邻近的越南村寨里,有黄成亮的不少亲戚。他说,那些亲戚的生活水平,仍停留在中国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几十年来,就没有什么变化。提及自己目前的生活,黄成亮深有感触:“生活在这个年代,生活在这个国家,很幸福!”

黄成亮的爱国情怀,从他家园和饭店的布局,也可管窥一斑。在农村寻常供奉家神先祖的正房堂屋墙壁上,黄成亮悬挂的是红底金字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牌匾,两边还有一副对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黄成亮所开饭店的正对面,有个小型广场,名叫“爱国广场”。在“爱国大饭店”的外墙上,书写着这样一副可爱有趣的宣传标语:“凡在爱国广场集体唱国歌并拍下视频,及进店消费送将军菜一份!”

乘车沿着边境线,赶往下个采风点黄瓜录的途中,问询同行人员,得知,“将军菜”,即芭蕉花烧红烧肉。

青山滴翠黄瓜录

从石笋村出发,在茂密的森林中,沿边境线蜿蜒而下,几经辗转,就到了天保镇天保村委会的黄瓜录村。

车行途中,不时可见有人值守的边防哨点。每个哨点前,都高高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看到哨点前的红旗已显陈旧,车辆停下,同行的县委宣传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的领导,把旧旗取下,更换上一面崭新鲜艳的旗帜。他们换旗时的神情,肃穆、庄重,像在举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这场景屡屡令我感动莫名。也让我时时刻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现在,就身处边境线,伸手可及的另外一边,就是越南。

距边境线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抵边村黄瓜录,是个瑶族寨子。全村共有30户128人。过去,黄瓜录村交通闭塞、房屋破败、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村里多数是土坯房、石头房,住房破旧不堪,两块木板搭起来就是厕所,人就睡在猪圈旁。这个曾经偏远贫穷的抵边村寨,经历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脱贫攻坚、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等一轮轮党的好政策落地帮扶建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获得感日新月异,幸福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整村搬迁后,在政府的扶持下,家家都有一幢200余平米的两层小楼房。

青山滴翠,绿荫环绕,云山深处的黄瓜录,宛如美不胜收的世外桃源。黄墙青瓦,庭院敞亮,鲜花盛开,蜂簇蝶绕,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的一面面五星红旗格外鲜艳、醒目。据村支书赵友荣介绍,村里有林地5000多亩,种植树番茄1000余亩,草果3600亩,石斛600亩。黄瓜录村通过产业发展,让草果、树番茄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2022年的1.9万元。在各級党委、政府支持和驻村干部帮扶下,黄瓜录村立足实际和村民发展意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走出了一条“沿线一片树(树番茄)、林下一片果(草果)、山中一条路(观光道)”的立体发展路子,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草果、树番茄等特色产业种植。黄瓜录村还成立了合作社,建立起黄瓜录村电商平台,办起网上店铺,助力农产品销售。实现了树番茄种植基地给水管网及滴水灌溉现代化。2022年6月,黄瓜录村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样板,经验做法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昔日穷山窝,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星村,网红打卡地。

以前,村民多数到外地打工。现在,日子富足了,大家都回到了心爱的村庄,过起了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2016年以前,村里从来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最近几年,陆续有8人考上了大学,分别奔赴昆明、武汉、保定等地求学。

2021年10月,新冠疫情期间,由邓登艳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成立了一支由10名瑶族妇女自发参与的“瑶家女子护卫分队”,是黄瓜录村格外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她们每天上山下坡,在村寨附近、田间地头、边境线上来回巡逻,开展乡村治理、外来人员排查及边境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宣传,传承下“守边就是守家”的庄重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守边的神圣职责,筑起了强边固防最牢固的群众防线,构筑形成了边境线上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爱党爱国之情。

这支身着瑶族服装的女子护卫队,单是她们那身绚丽华美、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就令人侧目驻足,叹为观止。

像每家每户一样,支书赵友荣家宽敞的院子里,堆满了黄灿灿的苞谷棒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庭院的每个角落。

走进厨房,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外面天气炎热,可火塘里,依然薪火不熄。燃烧着的木柴,飘起缕缕青烟,散发着浸肺润腑的香气。厨房窗边的墙角,齐齐整整地码着一人多高的劈柴。镶嵌着洁白瓷砖的大灶台,上面放着两口硕大的铁锅。火塘里,红焰在灰烬间燃得热闹,整个厨房却干净清爽,没有一丝半毫的凌乱。弥漫房间里亲切久违的芬芳,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遥远的童年,这,似乎就是幸福生活,那最接地气、最真切厚实的底蕴。

正房的大门外,贴着一副对联:我为祖国守好边,祖国守护我一生。横批是:强边有我。堂屋的正面墙壁上,挂着一块红底金字的牌匾,写着:中国共产党万岁。

赵友荣见我在牌匾前驻足凝视,谦和地微笑着,向我介绍:我们寨子里,每家每户,堂屋里都挂着这种牌匾。

赵友荣家房间院落的整洁清爽,远远超乎我的想象,给人留下至为深刻的印象。屋里屋外瞧遍,想扔个烟头,干净得让人终究不忍下手。

沿着村子里的观光道路,拾级攀登,就到了村旁的一座山顶上。极目四眺,扑面而来的壮美景观,让人觉得,连大口的喘息,都是对欣赏如此美景的一种无端干扰。蓝天白云下,寥廓天地间,青山纵横,延绵不绝,绿树浓荫,直抵天际。被山林树木的绿浪碧海簇拥环抱的黄瓜录,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耀眼夺目。这里真正是一块南疆宝地,世外桃源。

后来查阅相关资料,得悉黄瓜录毗邻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的麻栗坡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旁,这里林木茂密、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70%。党和政府的优扶政策,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黄瓜录村一步步发展繁荣的无尽底气和最坚实牢固的最大保障。

边民盘云聪的憧憬与梦想

麻栗坡县南端老山脚下的天保镇,即著名的天保口岸所在地。天保口岸与越南河江省河江市清水河口岸相邻。州府所在地文山至天保口岸的公路与越南二号国道相连接。口岸对内距麻栗坡县城4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文山120公里,距省城昆明420公里;对外距越南河江省城24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340公里,距越南海防港410公里。是中国云南通往越南首都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

天保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是云南省对越第二大口岸,也是麻栗坡(天保)边境经济合作区核心功能区。是云南省乃至大西南地区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之一。是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有很多可观可赏、可圈可点的景致,国门书屋、友谊广场、联检楼、天保口岸国门、261号界碑,足以令你眼界大开,流连忘返。天保口岸边民互市市场、天保口岸国际货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与活力。

口岸对面的八里河东山海拔1175.4,与老山主峰(海拔1422.2米)相对应,被誉为80年代的上甘岭。八里河东山,极像老山战斗英雄张大权烈士雄俊伟岸的高大身躯,时至今日,业已不折不扣地成为边疆战士守卫家园、戍边卫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化身。看到八里河东山,极易令人联想起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首唱响全国的英雄赞歌——《血染的风采》,其中有几句经典的歌词:“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也许我长眠将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我们英雄的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永远倒下,长眠于此,永驻边疆!

天保口岸对于促进中越双边的友谊及经济发展,发挥着至为重要的积极作用。2022年12月起,天保口岸及时优化调整通关措施,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进出口车辆从此前日均50辆增到100辆以上。进出口贸易逐步升温,今年上半年,天保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达11.59亿元,货运量21.42万吨,出入境车辆1.38万辆(次),出入境人员7.44万人(次)。

中国政府对境内距边境线20公里以内的边民,有项惠利政策,即每人每天可带8000元以内免除关税的货物进行交易。为此,天保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专门成立了合作社,带动边民共同致富。

1974年出生的边民盘云聪,就是深享此优惠政策福利的边民之一。

盘云聪家住猛硐瑶族乡铜塔村委会垮土村,是边民互市猛硐片区的组长,管理着3个小组180人。

2000年3月,盘云聪在地里劳动时,触动没有排尽的残存地雷,右腿被炸伤,自膝盖以下被迫截肢。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在家养伤,一待就是6年。2007年,拄着拐杖、拖着义肢艰难行走的盘云聪,在猛硐集镇赶街时,被与他打过几次交道的农资综合店老板唐桂明相中,唐桂明主动提出,请盘云聪帮他在店里卖货,每天给他50元的工资。此前,盘云聪在唐老板的店里买东西时,唐桂明见他身带残疾,不收他的钱。自尊自爱的盘云聪坚决不答应,坚持要付费后才拿走购买的货物。盘云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既聪慧上进,又诚实厚道的品性,深深打动了善良的唐桂明。

盘云聪由于自身行动不便,对唐桂明的提议颇为犹豫,对于生活艰难的他来说,唐老板主动给予他帮助,自然令他喜出望外,但善良的盘云聪又担心,拖着残躯帮忙卖货,也许会影响到好心的唐老板的生意。在唐桂明的鼓励之下,盘云聪终于应聘当了农资综合店的售货员。安装上的义肢,经过长期磨合,盘云聪终于可以扔下拐杖,行动自如。不明底细的人,与他乍一相处,根本看不出来,他右腿佩戴着义肢。

2010年,盘云聪参与了天保口岸边民互市。在天保口岸,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凭借好学上进、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很快熟悉了与边民互市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理论考试及具体操作考核,一步步成为小组长、组长。现在,他正带领村民,积极配合天保口岸合作社,通过“边互通APP”进行通关申报及办理商品上架等一系列相关手续。平均下来,每月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加上国家给予残疾人的相关补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乐观、爽朗,诚实、厚道的盘云聪,待人接物时,一脸灿烂的笑意,丝毫看不出触雷致残、倍受磨折后的半点阴影。只有不经意间,见到他那触目惊心的义肢,才会想起。平时,他根本无法干重活。走路时,义肢经常会磨破他残肢上的皮肤,甚至会引起皮肤发炎。

种种伤痛及生活给予的磨难,这个积极上进的铁汉子,都无怨无尤,默默地承受下来。国家给予边民的好政策,让他对未来满怀憧憬。唯一让他忧心忡忡、难以释怀的,是他的女儿盘文显。

今年24岁的盘文显,2022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本科,成绩优异。毕业后求职屡次遭拒,原因是:盘文显6岁时,不幸右眼受伤,身带残疾。这个坚强勇敢,上进好学的女孩子,读书时,从小到大都一直名列前茅。可身体的残疾,给她的人生道路,平添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天堑。

自己的人生际遇,再艰辛,再沉重,盘云聪都可以义无反顾,咬咬牙,毅然决然一肩担起。可对于女儿,他擔心,女儿那稚嫩的肩膀,无法承受这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重!盘云聪极想替女儿承担,承担起这沉甸甸的命运!可女儿的人生,毕竟是她自己的,再慈爱的父亲,再疼爱的亲人,都无法逾越、代替。

盘云聪的梦想,就是女儿能够凭借真本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会因为残疾,而受多家单位面试时以“不合适”为由,漠然拒之门外。

老山上的猛硐瑶寨

这次到麻栗坡采风的最后一站,是猛硐瑶族乡铜塔村委会小坪寨村小组。

小坪寨自然村位于猛硐瑶族乡东北部,坐落于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山腹地。曾被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亲笔题名为“老山第一村”。全村主要居住着瑶族,有94户306人,劳动力204人,外出务工96人,党员21人。该村有着浓厚的瑶族传统文化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主要有“度戒”仪式、传统婚俗、射弩、梆鼓舞、竹竿舞等民族文化和瑶族服饰、荷包等手工艺品,保存有《大道科》《天师度戒科》等瑶族文献。同时,经过1979年至1989年十余年的战争,小坪寨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地军营民族文化。2011年,该村被列入上海援建整村推进项目、兴边富民和民族特色村庄建设。修缮有老山红色党建陈列馆和瑶族风俗馆,依托老山现代战争遗址、现代军事题材、老山梯田、老山云海等旅游资源,积极推动以边沿地区浓厚的民族文化、纯朴的民俗民风为主题的民族风情游和老山情怀游建设。

到了小坪寨,老山支前参战陈列馆是最值得参观的著名景点之一。

2018年麻栗坡县委、县政府在猛硐瑶族乡铜塔村委会小坪寨村,规划建设老山支前参战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馆内陈列的《支前参战》《战争创伤》《军警民共建》《和平发展》等展板及实物,重点反映了老山片区那一段红色悲壮的光荣历史,以及战后恢复重建,通过艰辛努力取得累累硕果的缩影。在那场边境作战中,军地双方和各民族之间团结一心、执着守望、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共同缔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

我们去参观这天,陈列馆没有开门。只能在外面一览风貌。

陈列馆正大门的两侧及通往陈列馆的台阶旁,采用浮雕、圆雕等艺术表现形式,直观再现当年老山地区各族群众团结一心踊跃支前参战的光辉历程。

大门左侧的雕塑主题是《边关母子情》,中心主题展现的是一位慈爱的老母亲为出征战士缝补衣服的情景。雕塑故事原型人物,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张翠黄。在老山战斗打响的第三天,她就与老伴夏廷清一起,杀肥猪、磨豆腐、购烟酒、买糖果,送到前线慰问子弟兵。10余年间,她不间断地为部队干部战士无偿缝补衣服,仅用于缝补衣服的的确良布,就用去了10多丈,谁也说不清,她到底补了多少件衣服。无论哪一支参战部队到来,她都拿出自己的钱,买烟酒、磨豆腐、舂粑粑,送往前沿阵地,慰问部队官兵。张翠黄被部队称为“战士的母亲”。

雕塑从右到左依次反映的是:各民族民兵及群众为部队运送战备物资、各民族妇女为部队指战员送水送饭、学校组织学生为战士洗血衣、各族群众和学生慰问部队官兵、妻子送丈夫上前线的故事。

大门右侧雕塑的主题是《军民携手保边疆》,中心部分反映各族民兵与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保卫祖国边疆的和平与安宁。中心部分左侧表达的是各族人民群众喜迎人民解放军凯旋。中心部分右侧表达的是战争的硝烟散去,迎来了和平的曙光,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秉承与邻为善、和睦共处的原则,开启了麻栗坡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历史新纪元。

台阶通道左侧的浮雕主题是《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是整个馆区的核心,突出强调全县、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各族人民,踊跃支前参战的主题,雕塑中的支前民兵有汉、壮、苗、瑶、彝、傣、仡佬、回、蒙古等各族群众,男女老少,人背马驮,前运后送,艰难前行于险峻的战地前线,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民族英雄气概,用事实告诉世界:民族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

因为战争,小坪寨与老山一同名扬天下。小坪寨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稻谷,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草果、八角等。战后恢复建设以来,小坪寨瑶族村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重新建起了自己的家园,把“老山第一村”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山名片。

老山主峰在周一至周五,只对老兵及其家属开放。我们去的时间不凑巧,又正逢阴雨天,大雾弥漫,难睹老山真容。只在老山大门前驻足停留。

大门前有個简易的市场。雨中,除了一个待在车里卖茶的村民邓云才,别的摊位空无一人。

今年42岁的邓云才,是本地的瑶族。与其他开办民宿,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不同,历经外地打工、回乡养鸡等创业路子后,他最终选定了经营茶叶。2015年申办了营业执照后,生意越做越红火,盖起了一排房屋,又购买了一辆越野型汽车。今年大年初二,他到老山大门前卖茶,一天可卖8000元左右。其他村民见他生意好,也纷纷仿效,渐次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小型市场。

邓云才的父亲邓金能,战争期间也是支前民兵。自小的耳濡目染,让邓云才对老兵,对军队战士,有着铭刻肺腑的满腔深情。经营茶叶生意的同时,他还在自己的摊点上,为前来老山参观的老兵及其家属,免费提供茶水及休息地点。今年以来,已接待老兵及其家属不少于10000余人次。

在他这里购买茶叶的老兵,但凡肢体残缺的,生活困窘的,邓云才都会把茶叶价格降至最低,特殊情况下,还会免费赠送。被他的真诚与热情打动,条件好的老兵,会在他这里购买一两包茶叶,就搁在他这儿,嘱咐他,继续免费泡茶给其他前来参观的老兵及家属喝。

老山大门,有着这样一副对联:雄镇南疆,威名远扬!

不采风途中,乘车匆促行驶时,一处不知名的地点,有红花灼灼,有溪水清涟,有老树苍苍,有芭蕉泛绿,有幽香袭人、浸脾润肺,这醉心蚀魂的美景,正如美丽的麻栗坡,以及生活在这块南疆宝地的各族人民,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灵深处,此生,此世,永难忘怀!

【作者简介】杨云彪,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别人演绎的故事》《岁月成禅》等。作品获第一、二、三、四届“云南金盾文化奖”。首届享浓杯全国“母爱亲情散文”有奖征文奖二等奖。全国首届“上善若水杯——我的父母亲”征文作品二等奖。第八届云南警察文学一等奖。获“云岭警星”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老山天保
老山兰——战士的魂
基于天保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耿老山的大海碗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老山兰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如何搞好临夏县天保工程二期中的森林管护
东川区天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工给你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