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助力传统“非遗”发展研究

2023-11-09张月徐邠

艺术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非遗传统文化

张月 徐邠

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从数字化社会视角来看,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5)是构建Web内容的一种语言描述方式。方法:文章比较分析传统文化的各类传播方式,发现HTML5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展示效果佳的优势;传统文化可以其为载体,进行更灵活的文化传播,创生出一个可持续展现传统文化再生魅力的平台。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3个HTML5设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运用案例,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HTML5设计要遵循清晰性、适度性、传播性的原则。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与HTML5设计相结合,不仅给传统文化搭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再生平台,而且为HTML5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素材。结论:本研究表明HTML5设计能增益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话语体系建构,以及数字文化传播的方法论拓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现代媒介进行传播再生提供新思路;亦能帮助设计师提炼传统文化设计点,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并且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HTML5技术的结合中寻求合适的视觉风格,为用户呈现完整、画面和谐的作品,使互动形式与内容相契合。

关键词:“非遗”;H5设计;传统文化;“非遗”数字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7;TP3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1-0-03

0 引言

当前,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其措施仍处于滞后的状态。“非遗”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更迭演变,出现了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以下简称H5),作为新生的传播形式,具有内容短小有趣、交互方式独特、展现方式多样、传播迅速广泛的优点。

本文旨在加深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响应国家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号召,从而为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H5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为传统“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H5设计将传统“非遗”和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使“非遗”更具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受众对“非遗”的兴趣,以达到传播“非遗”的目的,这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1 H5设计对于“非遗”数字化的影响

1.1 H5的概念

H5是描述网页文档的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是HTML5的简称。HTML是指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规范和标准[1]。“超文本”是指页面所包含的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多种非文字元素,通过标记符号显示。H5是第五代HTML,它与前代HTML相比,有许多优势。一方面,H5设计作品不需要任何插件即可放置音乐、视频等非文字元素,为互联网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H5设计作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不需要考虑用户的机型和适配性问题,可以兼容不同的平台和设备,并且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调配,因此为开发者节省许多经济成本。

1.2 “非遗”数字化的概念和价值

“非遗”数字化,不同于以往对“非遗”所采取的如简单搜集录音、实物拍照等方式的储存,而是通过成熟的2D、3D数字技术,展现出既充满真实感,又富有艺术性的“非遗”。

“非遗”的价值,分为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首先,“非遗”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之后,仍然承载着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成为研究先民生存状态的珍贵史料。其次,“非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项民俗文化活动、表演艺术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非遗”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对其进行详尽的科学研究,可以促使文化面向未来[2]。

1.3 H5数字技术对“非遗”数字化的作用

在“非遗”数字化的不同环节,比如“非遗”项目、传承人等信息的挖掘与整理,都需要采取一定的数字手段加以完成。对于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需要应用多种数字技术加以开发,在未来语境中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对于那些有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但不具备明显市场价值的“非遗”,也应加以关注,并精心储存与保护。在“非遗”的市场化推广中,H5数字技术能使“非遗”“活”起来,为“非遗”传播提供新思路。

2 运用H5设计传播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及实践

当前,学界及业界对传统文化主题H5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较少,具体情况如下:

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学界对于传统文化主题H5设计的研究较少,在少量已发表论文中,其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杨洋和郭永志(2021)在《基于微信平台H5的传统文化主题设计与实践》一文中提出,传统文化主题设计与实践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示和广泛传播。只有在设计创新上给予用户更完美的互动体验,才能提升交互广告的艺术价值,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和满足感[1]。张扬(2017)在《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中提出,新媒体融合H5催生了新的应用生态圈,也给传媒带来新的变革,给信息传播带来新的模式。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反映了H5作为新型传播方式的存在合理性及必要性[2]。

从设计实践方面来看,2018年抖音联合七大博物馆为推广文物而推出的H5《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对博物馆文物进行“脑洞大开”的创意设计,将文物拟人化,采用现代化手法重新赋予文物生命,让其不仅会说话,还会唱歌跳舞。在2020年中读和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的H5《红楼百景图》中,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特定情景反应的选择,生成用戶在《红楼梦》中对应人物的性格,从而实现对《红楼梦》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进一步了解。手绘的H5作品,画风具有古典韵味,人物刻画十分细致,其表情动作符合人物性格。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晴雯撕扇等经典情节的再现,让用户在测试的同时回顾了经典名著,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综上所述,H5设计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利用H5呈现“非遗”,首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简约化的形式,将复杂的图片、信息以简洁的标志、动画、漫画等形式加以表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与形状作为关联手段,形成视觉引导力,引导用户感受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使H5设计具有教育和文化普及的作用[3]。其次利用H5呈现“非遗”应具有多样性,不但可以进行简单的呈现,还可以小游戏、答题、测试以及视频展示等形式推广“非遗”。最后,H5具有很强的交互性,通过设置的菜单和导航等功能,使用户在产品体验上有较强的沉浸感。

3 H5设计的案例分析

3.1 H5《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分析

2018年抖音联合七大博物馆推出的视频类H5《第一屆文物戏精大会》,为了宣传博物馆、推广文物,以《博物馆奇妙夜》为设计灵感来源,对博物馆文物进行“脑洞大开”的创意设计。近年来,针对传统文化进入公众视野,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例如,2017年引起广泛热议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2018年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各有特点。那么,H5《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是如何助推博物馆文物“出圈”的呢?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让文物以一个个戏精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感觉到这些文物的鲜活生命,不仅会说话,还会唱歌跳舞。比如,唐三彩胡人俑化身“popping dancer”跳起了拍灰舞,“rapper”兵马俑为“中国icon”秦始皇“打call”,连人面纹方鼎都开始玩起了98k电眼。依靠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消弭文化传播的时空阻隔,降低了人们获取文化资源的门槛。从渠道来看,具有沟通的潜力。形式上,H5削弱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厚重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创作空间。

3.2 H5《红楼百景图》分析

2020年中读和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的H5作品《红楼百景图》,以激发用户对传统书籍的阅读兴趣,推广三联生活周刊为目的。这是一个测试类H5,整个作品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用户需要进行特定情景反应的选择,然后系统会生成用户在《红楼梦》中对应的人物性格海报,从而促使用户进一步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H5《红楼百景图》是手绘而成的,画风具有古典韵味。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晴雯撕扇等经典情节再现,让用户在测试的同时回顾了经典名著。在用户体验上,作品节奏较缓慢,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3.3 H5《京腔京韵》分析

《京腔京韵》是以北京方言为主题的H5作品,京腔是指北京人说话的腔调,京韵形容北京话的独特韵味。

《京腔京韵》在画面上,采用了扁平化的设计,用简洁的标志和漫画等形式表现出复杂的老北京建筑和人物,将人物和建筑等老北京传统元素简约化。而且采用老北京典型的色彩红色作为关联手段,形成视觉引导力,引导用户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在技术上,采用了H5和语音识别等技术[6]。采取擂主争霸赛的形式以及语音交互来吸引用户参与,让用户更直观地体验与互动,感受北京方言的趣味性。

3.4 “非遗”主题H5设计特征

3.4.1 清晰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每天都通过不同的平台接收到大量信息,信息的重复和冗长的内容容易让用户产生厌烦情绪。而H5具有快速传播的特征,但是画面存在局限性,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须把握好画面的整体可利用范围,以及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源远流长的“非遗”。比如,在传统文化主题的H5《京腔京韵》中,人物和建筑都具有老北京特点,并且采用扁平化设计,使传统文化元素简约化,这样一来用户更容易接收信息。突破传统的设计风格,化繁为简,能有效避免用户在阅览H5作品时因信息繁复而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设计师要做到信息传达精简、页面设计简约,并且交互方式易被用户所接受,让用户快速感受到H5作品的趣味性。

3.4.2 适度性

设计师创作H5作品时,不免带着个人的设计习惯。但是如果将个人风格带入传统文化类H5设计中,则往往会格格不入。因为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早已形成不容易被改变的特定风格。如果设计师的个人风格过于夸张,那么,不仅与传统文化本身的风格相悖,而且可能让用户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违背创作初衷。

在创作传统文化类H5作品时,设计师应弱化自身惯常的设计风格,而更多地以传统文化为依据。以中读和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的H5《红楼百景图》为例,由于其以《红楼梦》为基础,所以画面的场景、剧情以及音效等都充满了古典韵味。即使这是一个测试类H5,也未出现不符合传统文化风格的音效及节奏,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表现得恰如其分,以达到传播传统书籍的目的。

因此,创作传统文化类H5作品时,为了避免不同的风格发生碰撞,设计师应掌握适度性原则,依据传统文化创作,避免加入过多的个人风格[3],使传统文化类H5作品更具文化特色,使用户体会其“本味”。

3.4.3 传播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进入了数字媒体时代。而H5作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传播性是H5设计的基本属性[7]。H5作品以网页的形式在各大平台传播,用户不必考虑机型和适配性因素,在网页上就可以观看,具有很强的传播性。

在抖音联合七大博物馆推出的H5作品《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设计师对文物的出场方式和性格特征进行创意设计,使文物性格特色鲜明,作品具有很强的创意性,进而促使用户体验感受良好,很快便风靡于微信等社交平台。并且,在此H5作品的结尾处,有直接跳转至七大博物馆官方抖音账号的链接。此H5通过对文物“脑洞大开”的创意设计,达到了宣传七大博物馆、加深人们对博物馆文物的了解的目的。因此,传播性是H5最基本的属性。设计师创作H5作品时,要在其中体现这一属性,以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8]。

4 结语

本文将H5设计与“非遗”相结合,利用“非遗”的丰富文化底蕴,将“非遗”运用到H5设计中,为H5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H5设计与传统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案例,通过对传统文化主题H5作品的案例分析,掌握其设计特征。同时,通过对“非遗”在新语境下的把握,为“非遗”传播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丹. H5技术支持下新闻产品的视觉传播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2] 黄平.“非遗”文化沙头角鱼灯舞的艺术价值与视觉传播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12.

[3] 杜楠.基于H5的中国传统火锅文化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9.

[4] 杨洋,郭永志.基于微信平台H5的传统文化主题设计与实践[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1(3):50-52.

[5] 孙雅君. H5技术支持下“魅力威海”文化创意的设计与呈现研究[J].通讯世界,2020(1):277-278.

[6] 李娜. H5作品《李不小所想所绘》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9.

[7] 张扬.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0):936-940.

[8] 杜鑫.初探H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8(6):93.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非遗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