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3-11-08何远强万玉峰徐传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气道支气管炎症

何远强,万 军,万玉峰,徐传芹,伏 冉,李 跃,王 贻,李 刚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2;2.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连州 513400)

支气管扩张症(BE)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以支气管管腔持续性的变形、扩张为主要表现,因气道反复感染,支气管壁弹性组织受损而出现不可逆性扩张变形,黏液在肺部大量积聚,久之可造成肺部感染[1]。BE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以经验性用药为主,临床治疗效果受到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及时进行疗效评估,探寻与预后有关的检测指标,以指导临床诊疗[2]。BE严重程度分级(FACED)评分系统包含FEV1%(F)、年龄(A)、细菌定植情况(C)、累及范围(E)、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D),根据既往研究,可将其作为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3]。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BE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白介素-6(IL-6)、IL-8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因子,可作为BE病情和预后评估参考指标[4,5]。本研究主要探讨肺功能指标、FACED评分及外周血炎症因子在BE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淮安医院收治的90例BE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标准:满足BE诊断标准[6];处于急性加重期(2 d内出现3次或以上病情加重;症状发生改变;出现咯血;明显乏力、耐力下降;发热,上述症状中出现至少1项即可诊断[6])。排除标准: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恶性肿瘤、气胸、胸廓异常、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心脏病者;肺纤维化等因素所引起的支气管牵拉性扩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患者信息不完整。男49例,女41例;年龄21~68岁[(51.27±8.95)岁];特发性支气管扩张59例,感染后支气管扩张9例,结核后支气管扩张22例。本研究已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①治疗方法:参照相关指南[6]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及感染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干预。②指标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德国Jaeger公司)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同时采集外肘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6、IL-8和CRP水平。③FACED评分[7]:该评分系统包括FEV1%、年龄、细菌定植情况、累及范围、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总分为9分,分值越高表明支气管扩张越严重。④预后评估[8]:初始治疗方案实施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有所加重;入院72 h后仍反复或持续发热;抗感染药物方案升级;72 h后症状恶化。上述符合任意一项则判定为初治无效,纳入无效组,其余纳入有效组。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分析;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BE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E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ACED评分和炎症因子比较与治疗前比较,BE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明显升高,FACED评分及血清IL-6、IL-8、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BE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ACED评分、炎症因子比较

2.2 炎症因子与BE患者肺功能、FACE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IL-6、IL-8、CRP与FEV1%、FEV1/FVC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与FACED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炎症因子与BE患者肺功能、FACE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3 无效组与有效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ACED评分、炎症因子比较无效组治疗后FEV1%、FEV1/FVC低于有效组,FACED评分及血清IL-6、IL-8、CRP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见表3。

表3 无效组与有效组肺功能指标、FACED评分、炎症因子比较

2.4 BE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FEV1%、FEV1/FVC、FACED评分及血清IL-8、CRP是BE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BE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BE急性加重期若病情未得以有效控制,黏液栓堵塞气道炎症持续存在,使得支气管扩张继续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初始治疗方案实施后,及时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可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肺功能指标可反映患者气道阻力和肺通气情况,在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呼吸系统炎症加剧、细菌定植、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以及气管壁增厚等均为导致BE患者FEV1下降的重要因素[9]。本研究中BE急性加重期患者FEV1%、FEV1/FVC在治疗后明显升高,可见BE患者肺功能指标随着治疗后病情好转而改善。FACED评分系统主要用于BE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既往研究证实了其在BE预后评价中的价值[10]。本研究中BE患者治疗后FACED评分降低,与既往文献报道[11]吻合,可见BE急性加重期患者FACED评分随病情恢复而下降。

BE通常是因细菌反复感染,气道充满病原菌和炎症介质混合的黏稠液体而逐渐变形、扩大,同时支气管壁因炎症、水肿而增厚,肺泡和间质组织受损而逐渐发生肺气肿、纤维化[12]。IL-6属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在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细胞中合成分泌,具有多重生物效应,可刺激白细胞趋化因子分泌,损伤内皮细胞,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炎症性疾病加急加重的血清学标志物[13]。IL-8可通过活化T淋巴细胞,募集中性粒细胞,进而调节免疫反应过程,是气道炎症中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可加重气道炎症反应,继而对肺功能造成损伤[14]。CRP是评估炎症反应敏感指标,人体发生感染或炎症性损伤时,外周血CRP水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因此可准确反映炎症严重程度。在本研究中BE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CRP水平显著降低,且IL-6、IL-8和CRP与FEV1%、FEV1/FVC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与FACED评分则呈正相关性,提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可随着治疗和病情好转而下降,且与患者肺功能密切相关,与既往研究[15]一致。这些指标均为具有高度灵敏性的急性炎症标志物,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标志物滞后、干扰因素多等局限。

本研究纳入的90例BE急性加重期患者经初始治疗后,治疗有效者64例,治疗无效者26例。无效组FEV1%和FEV1/FVC与有效组相比显著降低,FACED评分及血清IL-6、IL-8、CRP水平则显著升高,提示患者肺功能指标、FACED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初始治疗疗效有关。进一步的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FEV1%、FEV1/FVC、FACED评分及血清IL-8、CRP均为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故临床可将上述指标作为BE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预测指标,可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以调整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BE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指标、FACED评分和炎症反应水平均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关,可为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气道支气管炎症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