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驱动下的无人财务共享概念框架及应用场景研究

2023-11-07元年研究院数智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课题组

管理会计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心财务

文 · 元年研究院《数智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课题组

一、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地席卷各行各业。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明确数字经济及其重点领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时代的热点和共识,财务数字化是企业实现全面数字化的最佳切入点,而财务共享建设被企业普遍视为财务数字化的最佳突破口。

财务共享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大型跨国企业,自2005年引入中国以来逐步被中国大型集团企业认知、探索和实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超过1500家大型企业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中,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标准,规范了集团企业和分子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并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商业环境要求和本土企业管理特色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财务领域的深入应用,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财务处理方式、财务管理模式将得到极大改变,也会对财务会计和企业管理模式产生巨大冲击,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构建和运营方式等正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和升级。

二、“无人财务共享”概念的提出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

如图1所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变化主要依赖技术的驱动,在我国大致历经了四个阶段。

(1)组织和流程驱动的第一代共享:第一代财务共享以组织和流程为驱动,通过人员集中式作业、组织规模化效应完成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和标准化,优化核算流程,降低运营成本,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2)信息化驱动的第二代共享:第二代财务共享由信息化驱动,通过业务系统线上化、影像和文档电子化等,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高度集成,伴随大量的二次开发定制,完成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3)互联网驱动的第三代共享:第三代财务共享由互联网驱动,打造业务、财务、资金、税务一体化的共享平台,实现业务和财务端到端打通,完成内外生态互联及高度协同。

(4)AI(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第四代共享:第四代财务共享由数据和AI技术驱动,构建了微服务化的中台架构,将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共享的深度融合、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是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数据中心赋能业务的共享平台。以AI和数据为载体的第四代共享将推动共享中心逐步实现无人化,所以我们又将其称为“无人共享”。

(二)文献综述和分析

Gurm et al.(1993)最早提出“共享服务”的概念,认为共享服务是公司试图从分散管理和少的层级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管理理念,核心思想在于提供服务时共享组织成员和技术等资源。Schulman et al.(1999)认为,对分散的组织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是为了向内部客户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价值的服务,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Bergeron(2003)认为,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刘汉进(2004)提出,共享服务是一种在具有多个运营单元的公司中组织管理功能的方式,指企业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业务单元进行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IT技术等事务性或者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的活动,从原来的业务单元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成立的独立实体提供统一的服务。张培培(2019)认为,财务共享智能化战略的方向是智能化、云端化和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及准确,企业应当立足企业实际,注重与实际业务贴合。张婷(2022)认为,企业财务共享建设采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高科技的数字化、影像化的票据处理系统,实现业务规模的大幅度提升,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陈桂英(2023)认为,在智能技术加持下,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报告同步生成都可由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自动完成,并且通过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方式可以实现自我迭代,衍生出更具个性化更方便使用人员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

(三)无人财务共享的概念框架

在对国内外先进财务共享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无人财务共享”概念。它是以数据和智能技术为驱动,以高效财务组织和智慧管理平台为载体,以精益运营和无人化为特征的新一代共享服务中心及业务赋能中心。如图2所示,无人财务共享包括业财事务处理中心、数据赋能中心、多维报告中心、控制策略管控中心四大核心能力,以及组织柔性化、生态协同化、业财协同化、管财融合化、全面电子化、深度智能化、管理精益化七大主要特征。

特别指出的是,“无人”是共享中心演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无人”不是完全不需要人,更多是指通过技术的应用获得流程效率的极致提升,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基础核算工作中释放出来,结合数据驱动,实现财务人员从“价值记录者”向“价值创造者”的转变。

三、无人财务共享下的共享中心变革方向

(一)无人共享下财务组织的变化

1.“四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变革

以数据驱动重塑企业管理是数字化时代的典型特征,财务组织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拥抱变革以适配共享无人化趋势,建立健全各级财务职能和岗位设置,不断夯实财务报告、资金管控、税务管理等基础保障职能,深化拓展成本管控、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等价值创造职能,确保财务资源科学配置、财务运作高效协同。财务组织借助共享服务理念,应实现“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深入以企业价值链为脉络的业务经营循环,加强以端到端流程为主线的紧密作业协同,打造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专家财务、战略财务“四位一体”的价值创造型财经组织架构。

2.共享中心职能边界横向拓展

随着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运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共享中心将进入卓越运营期,此阶段下基本实现交易型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流程中需要人工介入的节点较少,共享财务重点转向运营管理,包括交易稽核、运营监控、流程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管理等,同时,共享中心内部职能将进一步拓展,逐步将一些更具有价值的工作,如基础财务分析、集团合并报表、数据挖掘、财务风险管控等纳入共享中心,共享中心将发挥更大的价值。传统共享模式下按照交易业务划分的各个核算小组(如费用核算组、应收核算组、应付核算组等)将会逐步取消,而只在运营管理组里保留各个交易业务线的稽核职能,同时,随着其他财务职能的纳入,共享中心内部将新增数据挖掘组、流程优化组、分析报告组、规则管控组等新的部门。未来共享中心的组织架构示例如图3所示。

图3 未来共享中心的组织架构嬗变

数据挖掘组负责对共享中心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分析,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驱动业务。

流程优化组负责对共享中心业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定期审视流程运行效率,对不增值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

规则管控组主要负责对共享中心管控规则进行梳理,同时在系统进行管控规则维护,对内控事项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共享中心风险管控水平。

分析报告组负责法定报表出具及基础分析报表出具,将共享中心打造成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心,实现标准类报表共享。

运营监控组负责对共享中心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运营问题并进行跟踪改进,持续提升共享中心运营效率。

(二)无人共享下财务人员能力结构的变化

人是财务发展的核心,传统财务共享单纯依靠专业技能的时代已然过去,无人共享新模式下,财务人员的能力结构需不断拓展,未来无人共享需要更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传统的财务岗位能力模型、财务人才培养机制、职业发展路径等发生相应的转变。

财务岗位能力模型和职业发展路径的拓展与延伸。传统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岗位能力模型发展主要从横纵两个维度进行设计,横向维度分为基础核算、运营管理、总账及报表,纵向维度根据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分为专员、主管、经理等。无人共享模式下,财务岗位能力模型的横向维度除了基础职能外,需向战略职能、业财支持职能如业务预测和分析、财务系统规划、资金管理等方向扩展和延伸;财务共享人员职业发展路径除了可以在共享中心内部晋升,同时可以向业务财务、战略财务甚至财务IT方面进行转岗。

财务人才培养机制向多元化升级。随着财务岗位能力模型的拓展和升级,结合共享中心运营目标和财务人员职业发展需求,制定全方位、多维度、符合岗位技能需求的人员培训体系。培训课程方面,除了通用的技能外,更要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比如预算分析、战略分析规划、流程规划和设计等。

(三)无人共享下运营管理模式的变化

传统单中心、多中心以及联邦模式下的财务共享中心都是物理实体组织,运营管理模式也是基于实体组织进行管理的。未来无人共享模式下,在组织人员方面不再重点强调物理集中,因此在运营管理方面需要考虑人员分散模式下的管理方式和目标,迎来共享运营管理模式的改变。

卓越运营期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聚焦在服务和监督,这也是未来无人共享的变化趋势。运营管理的重点由现场的人员管理逐渐向系统(如共享作业平台)的应用、运营数据监控、智能化和自动化持续深入应用方向发展。首先,为了保证共享中心的稳定运营,需要将组织、人员、制度规范建设作为基础保障。其次,需要建立运营分析体系,用数字化方式反映共享中心的运营是否达到SLA(服务水平协议)的要求。再次,在运营分析中发现共享运营的问题之后,需要有系统管理、项目管理、创新管理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解决问题。最后,需要更加细化关注每个领域,比如成本如何降低、质量如何提升、风险如何管控等,因此需要有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作为监督的手段。

(四)无人共享下财务人员办公模式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5 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办公模式受到冲击,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等新的工作方式将成为未来的趋势,用户的办公过程更加智慧化,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共享中心的办公环境及工作模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共享中心人员可以在不同物理地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办公,可以通过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人像视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岗位将转向虚拟化和碎片化。

1.办公模式向移动化、远程化转变

随着组织的虚拟化和人员的分散化,未来共享中心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将成为常态,员工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地点办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办公状态。共享中心人员可通过移动端完成大部分工作,包括移动审批、查询、下载等,同时,AR/VR技术与远程办公模式相结合,催生出虚拟人像远程会议新模式,远程办公的员工可以通过VR/AR技术在虚拟空间中,以虚拟人像的方式与同事面对面沟通交流,让分布于全球各地的团队在虚拟共享空间中,面对面分享资料、讨论问题,实时协同决策。每个与会人员均可借助自定义的动态形象与同事进行逼真的沉浸式互动。

2.设备智慧化下的人机协同办公

生物识别技术的革新,拓宽了智能设备信息识别通道,让设备可以更高效地接收用户指令。另外,AI算力的提升,让软硬件可以将最佳办公环境与员工的当前状态相匹配。随着智慧化升级,智能办公助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可以高效帮助用户完成更多复杂的流程化操作,从而实现更加高级的人与机器协同办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将迅速普及化。未来共享中心员工可在移动端通过语音唤醒共享系统移动端应用,同时,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者虹膜识别的方式快速登录共享系统,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

(五)无人共享下技术应用的变化

财务共享中心从流程化、信息化、互联网化发展到第四代的智能化、无人化,与财务领域应用的大数据、内存计算、AI中台、数字孪生等技术密不可分。在以数据驱动的无人共享时代,需要应用最前沿的技术,将技术融于信息系统中,作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落地工具,进一步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共享的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平台技术层和产品技术层两个层面。

1.新一代企业数字化平台构建

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逐渐向业财融合和管财融合延伸,而如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落地财务共享创新业务,从平台层面看,需要基于微服务、低代码、云原生、元数据驱动的技术架构,基于微服务的中台架构强调轻量化和模块化,搭积木式构建企业各个应用系统,当增加一个新模块或功能时,不会影响其他原有模块功能,是满足灵活多变业务需求的最佳选择;基于强大的建模配置能力,可低代码甚至0代码快速构建财务共享各类应用,既满足企业应用层面的复杂业务需求,又满足IT对系统底层灵活可扩展、中台化服务能力、敏捷快速响应的诉求。

2.业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

业务领域的技术应用从简单重复的业务处理到复杂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进一步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前沿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逐步解决了无人共享下的技术瓶颈,如辅助远程分散作业处理的电子影像技术,释放财务手工重复作业处理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辅助基础业务自动化处理和更高级的智能化归因分析、预测模拟等AI语音、AI机器学习技术,促进财务共享中心数据驱动决策自动化的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财务共享中心创新业务场景的不断挖掘,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应用将越来越深化,真正在技术的助力下实现无人共享。

四、无人财务共享的典型应用场景

(一)价值生态链的共享协同

如图4所示,新一代的财务共享平台实现了内外互联化,不仅打通了内部系统,还实现了企业外部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的相互融合,为企业员工提供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共享平台的作业效率和企业运营效率,实现了生态链价值,主要体现在采购协同、税务协同、商旅协同等典型业务场景中。

1.采购协同

采购协同主要体现在商城资源的引入、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征信管理这几个典型场景中。采购共享平台引入外部标准的电商平台资源,和企业自有供应商商品资源池相融合,形成企业采购的统一商城资源,实现了内外部的商品资源、供应商与采购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无缝衔接。

2.税务协同

税务协同主要体现在与外部税局之间的协同方面,包括进项发票管理、销项发票开具、发票认证、纳税申报等场景。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识别获取进项发票信息并调用税局接口进行发票查验;通过税务共享系统提交开票申请并自动对接税局完成发票开具;在税务共享系统勾选发票实现自动认证;在税务共享系统提交纳税申报表,纳税申报数据对接税局完成自动纳税申报。通过税务共享平台实现集团所有涉税、涉票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实现税务业务处理无人化。

3.商旅协同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商旅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商旅平台与商旅资源协同,赋能商旅管理,用数据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大数据技术打造一体化的商旅管理生态圈。通过商旅平台可整合商旅服务资源,接入众多商旅供应商进行自动比价,将差旅申请、预算控制、审批、下单、记账、结算全流程打通,形成完整的管理闭环,最终实现员工差旅出行“无须垫付”和“无须报销”。

(二)业务和财务的共享协同

业务和财务的共享协同主要体现在业财融合一体化方面。业财融合的中心思想是将企业的财务、业务和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但是,这三方面工作的完美融合需要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信息共享中心的支持,在AI in ALL的时代,智能技术如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语音识别、自然语义解析等正广泛应用在财务共享各个业务流程中,作为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催化剂,加速财务共享流程的效率、质量提升。业财融合场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结合实践案例总结以下典型行业化应用场景。

1.装备制造行业采购结算协同一体化

从申请到寻源,从订单到采购,从预算到支付,采购流程的多个环节都与财务相关,但在很多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采购与财务在流程管理上并没有很顺畅对接。这一定程度上源于双方职责各异、分工不同,而数字化系统对融合双方流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电子专票的推进,采购与财税部门的数字化协同将打通从采购到财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采购结算的自动化和无人化。

2.零售快消行业全渠道销售结算对账

日新月异的科技与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不断驱动零售模式的变革,实体商业与数字经济、传统零售与新零售,逐渐融合并形成了全渠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改变了以往企业认知中线上、线下渠道割裂的思维定式,零售快消类企业纷纷建立起全渠道统一的订单管理平台或业务中台,打通了各个渠道之间的业务端壁垒,但在财务端关注的全渠道线上、线下对账环节管理薄弱,零售快消业普遍存在线上线下渠道众多、收款渠道多且流水海量、对账规则复杂等切实的对账管理难点。为了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增加财务人员幸福感,通过营收对账平台实现“一键对账”成为应有之举。

以某大型零售集团旗下有众多运动子品牌为例,其电商渠道包括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抖音、小红书、有赞等;在银泰、大商、王府井、金鹰、银座、百盛等线下门店有1000多家。与线上电商平台的店铺费用入账和收发货对账以及线下商场的结算对账,存在对账数据量大、对账规则多、对账差异无法及时识别等痛点,对账工作通过财务人员线下处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对账质量无法有效保障。通过财务全渠道对账平台的建设,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与各电商平台、各商场系统接口,集成内外部业财数据,实现日均百万级以上业务数据的自动同步和快速处理,提高核算入账和收发货对账的自动化率;实现对账差异系统自动识别,实时追踪和监控;借助强大的规则配置功能,快速响应交易场景的变化。通过业财融合的对账平台建设,实现了全程业务流程线上化和透明化,降低了对账耗费的大量人力成本(专职对账人员减少60%),提升了对账的效率及准确性(对账自动化率达98%),实现了降本增效和管控的多重目标。

(三)数据驱动下的管财深度融合

基于“管理会计指导下的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支撑上的管理会计”理念,从财务价值创造的总体绩效出发,重新定义财务共享中心职责边界和工作流程,赋予其管理会计职能。无人财务共享是数据驱动下的管财融合,强调在一切业务数字化后,聚焦一切数字业务化,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沉淀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嵌入数据存储、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等能力,拉通业财数据,为企业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结合业务实践,数据驱动下的管财融合具有四个层次的应用。

1.基于同源分流,进行智能经营核算,建设财务共享多维核算报告能力

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大量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口径不一致的情形。面向无人的新一代财务共享平台,可以用“同源分流”理念和产品能力,实现基于同样的业务数据源头,同时在财务共享实现管理核算和会计核算,并支持数据溯源、稽核比对,实现管理报告和核算报告输出的无人化。

2.基于业财数据,实时生成智能报表,提升财务共享基础数据分析能力

基础数据分析主要通过数据指标、业务台账以及数据报表三个方面展现。我们遇到较多的场景是按责任主体内部的分析,如预算执行率、支出金额排名;财务共享的优势是可进行横向跨主体、纵向贯穿业财的对比分析,以更宏观的视角发现问题、管控风险等。

面向无人的新一代财务共享平台是基于元数据的业务对象建模,尽最大可能把客观世界记录在系统里,并且可以被系统理解和识别。直接的效益体现是,通过用户自建台账或自定义报表完成数据的动态更新,数据更新过程可追溯,完全满足BI(商业智能)数据抽取的技术要求。以费用报销为例,可以出具员工个人的费用分析报告,揭示员工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差旅消费习惯、报销习惯和单据退回分析等;给业务单位提供组织、部门等不同维度的费用分析数据;给决策者提供区域、产品等不同维度的营销费用报告。

3.基于内外部数据,进行智能数据分析,助力业务预警和经营决策

数据驱动下的管财融合不满足于传统的报表分析,还应结合内外部数据,进行多维度深度数据分析,实现业务预警和经营决策的无人化。

具体实践中,借助数字员工或智能助手,可基于海量数据,替代人进行决策,如审单助手为流程各个审核环节提供自动化审单服务。审单助手通常还可以与智能问答助手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话式提问,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决策所需数据;通过智能归因分析,自动对比数据差异,并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

4.基于业务需求,构建管理闭环,提升财务共享的场景化创新能力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会基于关键指标如收款及时性、费用预算执行率等,对业务和财务风险进行管控。但传统模式下,数据及时性差,导致管理滞后,甚至流于形式。为实现及时管控,可基于业务需求,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任务下达、解决问题、复盘沉淀、形成知识的整个管理闭环。

在具体实践中,新一代财务共享平台融合智能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拆分成可追溯的任务进行跟进,通过增强分析进行辅助决策,并在这个过程中沉淀针对特定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最终实现自动化经营决策。

以某大型央企为例,其主要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体,以综合服务以及不动产金融为两翼,以“一主两翼”业务板块布局,通过三者的协同发展,打造不动产发展平台,除房地产开发板块外,还拥有包括物业、商业、酒店、公寓、养老、文旅等多个两翼公司。为强化自身管控能力、满足规模化发展下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企业在新的管理形势下,推动了管理费用体系的建设,以便有效管理分子公司的管理费用支出。实现内容包括项目、平台公司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执行分析。通过,将预算执行与财务共享中的费用模块融合,实现预算管理的闭环,同时,打通预测与实际数据归集的规则,并为未来预算编制提供假设参考。

(四)凭证档案的全面电子化

凭证档案全面电子化的实现,依托于国家政策、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的逐步推进、发展和应用。在国家政策层面,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从全电票到电子凭证的试点,为全面电子化奠定了法律、政策、实践基础。在信息技术层面,电子签章、OCR(光学字符识别)、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

同时,自2022年以来,电子档案系统基本成为财务共享建设的标准模块和产品功能,企业对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纳入财务共享范围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而且包含企业全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在会计档案的管理模式上也有了新的突破,通过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会计档案的全面电子化和档案管理的线上化、可视化。

以D建筑防水公司为例。它主要是一家集防水材料研发、制造、销售及施工服务于一体的中国防水行业龙头企业。公司通过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实现了会计档案全面电子化管理:在财务共享平台发起报销业务,对应的报销单面单、上传的其他附件作为原始凭证进行归档,引用发票平台获取的电子发票源文件或纸质发票的扫描件作为原始凭证进行归档,资金系统支付后,电子回单作为原始凭证进行归档,核算系统生成凭证,在月末期间关闭后相关的会计凭证也会自动进行归档,在电子档案系统,对应的发票、面单、银行回单等原始凭证,以及记账凭证会基于业务的关联关系完成电子归档,如涉及部分的纸质发票、纸质附件等完成实物归档,并且建立实物与电子档案的关联关系。

(五)财务共享的智能应用

在AI in ALL时代,新一代财务共享平台把整个财务共享的业务流向进行了分解(智能填单、智能审单、智能收单、智能核算、智能支付、智能归档、智能建模、智能风控、智能分析等),将这些新兴技术落地,应用在财务共享各个业务流程中,作为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催化剂,加速财务共享流程的效率提升,助力财务共享中心向无人化进阶。在全场景中,本文结合实践案例总结,将其中部分智能应用场景进行详细阐述。

1.智能审单助手

智能审单助手能够将发票、附件、合同等相关业财信息结构化(非标附件可以通过自训练模型快速训练),利用规则引擎来搭建集团级的审核规则库,形成面向不同角色、不同审核需求的审核事项。这些审核事项可以嵌入流程引擎中,自动完成流程审批,实现业务审批和财务审核的无人化。智能审核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则审核的内容,将自动转换为人工审核,做出提醒并对错误事项进行锚点定位,大幅提升审核效率以及审核体验。

2.智能交单机器人

财务共享中心一般会设立收单或扫描岗进行单据的收取以及影像的扫描,一方面完成实物单据的交接,另一方面保证电子影像流与实物流的匹配,但此部分工作简单、重复、枯燥,大幅占用了财务人员的精力。通过智能收单机实现了纸质单据收集及扫描的“无人化”。在员工交单环节,通过扫码、刷卡、人脸识别等方式登陆,全程视频监控下完成单据投递、补单、退回等操作。智能设备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它能够7×24小时全自动服务,完成全程无接触式报销,自动对比,杜绝丢单、少单,自动分拣、归档,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3.以智能语音为用户导向的自助分析

经过多年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人类已进入数据智能时代。加载人工智能引擎的自助式数据分析平台具有改变当今商业规则的潜能。比如,自助式数据分析平台提供了类ChatGPT的能力,通过智能语音的应用,打造出更易交互、更智能化的新一代商业智能产品。智能语音的引入将带来全新的人与数据交互方式,同时也将盘活沉淀在磁盘中的非结构化信息的价值。用户将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向系统提问,从而使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可以与数据进行互动,洞察数据获得分析结果。

4.RPA的引入及应用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尽管严格来讲不属于智能技术,但它作为一种基于人类预设规则模仿人类行为的软件,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前身,也是数字化时代企业实现会计处理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工具。由于财务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工,完成低附加值的工作,高效完成重复性高并有逻辑性的工作,所以RPA技术已成为新一代智能财务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可以挖掘70%~90%的财务共享流程自动化潜力,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1~3倍。

五、思考与启示

(一)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多重思维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逐渐从最初的会计工厂演变为现在的财务数据中心,持续挖掘数据的价值成为共享中心的核心课题。一是在数据驱动的大背景下,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数据思维,通过数据穿透到业务本质,不仅要能识别当下存在的问题,还要能预测未来潜在的风险。二是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互联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业务流程、运营管理、服务体验以及客商管理等进行全面数字化,让企业的数据更丰富、更多维,实现共享中心数字化升级。三是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要学会挖掘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价值,通过数据指导管理决策。

(二)财务人员需要人机共生的工作模式

无人共享模式下,人机共生的协作模式应运而生,人与机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更好地实现财务共享的价值和目标。首先,财务人员要适应与机器的高频互动,学会制定运营监控指标,获取运营数据,用数字反映共享中心的运营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快速响应业务管理需求。其次,财务共享组织需要有高效协作的运营机制,如对于系统异常事件要有快速的应对机制,高效协同多方力量及时处理问题。再次,财务人员要适应灵活综合的绩效考评模式,无人共享模式下共享人员的职能在拓展和延伸,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案要考虑多类型指标,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单据量、单据时效等基础性的考核指标 。

(三)未来财务人员需要扮演好四重角色

无人共享趋势下,企业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专业强的新财务人,财务人员需要从后台走向前台,深入业务,成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者。新时代财务共享人员需要扮演好四重角色:一是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业务专家;二是站在全流程视角进行风险监控和风险预警的监察者;三是具有前瞻性预测分析能力的数据分析师;四是根据共享中心定位及共享运营情况制定和调整组织战略的战略家。

猜你喜欢

中心财务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