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与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3-11-06刘文新李雪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9期
关键词:节育左炔孕酮

刘文新 李雪杰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妇科常见且多发的疾病, 是指子宫内部表皮腺体以及其间质侵入子宫肌层, 造成子宫肌层肥大进而严重影响子宫正常功能, 临床通常表现为痛经、月经异常及不孕不育等, 严重影响妇女的生命健康[1]。现阶段临床针对子宫腺肌病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根治, 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而手术治疗一般以子宫内膜切除术为主, 风险较高, 基本丧失妊娠能力, 同时对人体内分泌造成一定影响,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2,3]。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近些年呈年轻化趋势, 部分年轻女性出现痛经、月经后点滴状出血及腰酸坠胀等症状,严重会引发头晕、贫血等[4]。女性患者往往更倾向于保守治疗,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是临床常用的宫内节育器, 通过左炔诺孕酮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单一应用的效果欠佳, 需联合药物治疗提升疗效[5]。米司非酮是良好的孕激素抗结剂, 对于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疾病的疗效显著[6]。本文将本院于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纳入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展开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探析其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9 月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8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盲选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49 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9~50 岁, 平均年龄(38.85±4.32)岁;病程7 个月~4 年, 平均病程(2.19±0.75)年。参照组患者年龄30~51 岁, 平均年龄(38.37±4.58)岁;病程8 个月~4 年, 平均病程(2.27±0.8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s)

注:两组对比, P>0.05

组别例数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试验组4938.85±4.322.19±0.75参照组4938.37±4.582.27±0.86 t 0.53370.4908 P 0.59480.6247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月经异常, 痛经表现明显;②近6 个月未应用过激素类药物;③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无炎性反应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禁忌证;④将研究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属,确认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者或家属拒绝签订知情同意书;②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盆腔囊肿或子宫肌瘤等其他恶性病变;③精神异常, 不配合治疗;④合并内分泌紊乱或代谢性疾病。

1. 3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进行治疗, 在患者月经开始2~3 d 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Bayer Schering Pharma Oy(芬兰),含左炔诺孕酮52 mg/个, 国药准字J20090144], 放置前要将尿液排空, 常规消毒后取膀胱截石位, 应用探针确定宫腔深度, 确定位置后按使用说明在子宫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 距宫口3 cm 处将尾丝剪断。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在首次放置前1 d 给予患者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648, 规格:10 mg)10 mg 口服, 之后在月经前2~3 d 给予10 mg 米非司酮口服, 连续治疗4 次。若经期出现剧烈疼痛或月经量异常增多等情况立即就医, 于第1、3 个月定点随访, 记录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经期结束后应用阴道超声技术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同时测量子宫横径、长径及前后径, 按照椭圆体公式[体积(cm3)=长度×宽度×厚度×0.5236]计算子宫体积。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天数;参考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进行可行性评估, 0 分为无痛, 1~3 分为轻微疼痛, 4~6 分为中度疼痛, 7~10 分为剧烈疼痛;通过PBAC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出血程度, 其评分与月经量呈反比。③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为:月经量降低>30%, 无明显痛经症状, 超声检查子宫体积缩小>20%为显效;月经量降低10%~30%, 痛经程度明显减轻, 超声检查子宫体积缩小>10%为有效;月经量、子宫体积无明显变化, 痛经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④通过常规血液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 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经离心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125 水平。⑤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包括乳房胀痛、脱环、体质量增加等, 计算发生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均小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对比( ±s)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对比( ±s)

注:与参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子宫内膜厚度(mm)子宫体积(cm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99.24±1.28 6.47±1.08a159.28±29.64 113.25±19.18a参照组499.21±1.347.92±1.13160.33±30.19132.59±22.76 t 0.11336.49350.17374.5485 P 0.91000.00000.86240.0000

2. 2 两组月经出血天数、PBAC 评分及痛经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月经出血天数、PBAC 评分及痛经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月经出血天数短于参照组, PBAC 评分及痛经VAS评分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月经出血天数、PBAC 评分及痛经VAS 评分对比( ±s)

表3 两组月经出血天数、PBAC 评分及痛经VAS 评分对比( ±s)

注:与参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月经出血天数(d)PBAC 评分(分)痛经VAS 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99.95±2.36 6.21±1.14a57.49±11.63 30.54±7.84a5.23±1.57 1.98±0.92a参照组499.84±2.198.56±1.8657.64±11.7237.69±8.295.19±1.462.56±1.10 t 0.23927.54050.06364.38650.13062.8312 P 0.81150.00000.94940.00000.89640.0056

2. 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 4 两组Hb 及CA125 水平对比 治疗前, 试验组Hb 及CA125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Hb 水平高于参照组, CA125 水平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Hb 及CA125 水平对比( ±s)

表5 两组Hb 及CA125 水平对比( ±s)

注:与参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Hb(g/L)CA125(U/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980.26±12.81 126.28±8.91a75.49±14.3235.12±9.35a参照组4980.43±12.93109.54±9.2676.21±15.69 43.56±10.12 t 0.06549.11870.23734.2880 P 0.94800.00000.81300.0000

2. 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女性的多发疾病, 据统计发病率约为10%~45%, 且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 患者一般表现为经期延长、阴道异常出血、月经增多及腹部周期性疼痛, 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影响[7-11]。现临床对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无法明确判定, 但证实与遗传、病菌感染、子宫表浅肌层损伤及雌激素血症关系密切, 通过检测发现患者发病期间内分泌相对紊乱, 免疫状态较差[12]。子宫腺肌病常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但整体疗效不理想, 药物治疗由于缺乏针对性导致不良反应较多, 易反复;而手术治疗是以根除术为主, 会破坏子宫完整性, 严重影响育龄女性妊娠功能, 身体和心理均无法承重[13,14]。大多数子宫腺肌病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是临床目前主要应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作为临床常用的T 型宫内节育器, 内含左炔诺孕酮, 置入宫腔后能以20 μg/d 进行释放, 在间质和腺体上直接发挥作用, 直接对雌孕激素受体产生调节反应, 抑制内膜增殖, 降低雌孕激素水平, 促进子宫内膜萎缩, 进而提高子宫收缩能力, 能有效改善痛经程度及月经失调情况[15-20]。但是, 长期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会对机体内分泌造成一定影响, 可能造成体质量增加、乳房胀痛等, 而且患者体质量和耐受程度差异导致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 无法达到广谱效应, 需通过其他治疗方法增进整体疗效[21]。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 属于人工合成抗孕酮药物, 其效能是黄体酮的5 倍, 临床将其用于抗早孕和药物流产, 其作用主要是抑制孕激素表达, 与雌激素受体产生竞争性结合反应发挥拮抗功能, 控制雌孕激素逐渐下降, 针对异位子宫内膜促使异位内膜萎缩, 进而减少月经量及月经期, 缓解痛经[22]。另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的应用会刺激子宫内膜发生炎性反应, 局部雌孕激素紊乱, 可能发生不规则性阴道出血, 联合米非司酮能降低局部炎性反应, 缓解阴道出血, 弥补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的缺陷和不足, 进而促进子宫功能恢复正常[23]。CA125 属于粘蛋白复合物, 是卵巢疾病检测中的重要指标, 子宫腺肌病与CA125 含量有密切关系, CA125 主要存在于卵巢上细胞及子宫内膜, 有专家指出CA125 含量高低与子宫大小、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故CA125 检测对于病情改善程度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24]。除此之外, 米非司酮是终止妊娠的药物, 用药期间会产生较多的不良事件, 常规剂量为25 mg, 本研究所用的10 mg 小剂量能有效避免子宫出血、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及眩晕等不良反应。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 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6.47±1.08)mm 及子宫体积(113.25±19.18)cm3均小于参照组的(7.92±1.13)mm、(132.59±22.76)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月经出血天数(6.21±1.14)d 短于参照组的(8.56±1.86)d,PBAC 评分(30.54±7.84)分及痛经VAS 评分(1.98±0.92)分低于参照组的(37.69±8.29)、(2.56±1.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Hb(126.28±8.91)g/L 高于参照组的(109.54±9.26)g/L, CA125(35.12±9.35)U/ml低于参照组的(43.56±10.12)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临床疗效更显著, 发挥双重抑制子宫内膜增殖作用, 导致子宫内膜细胞逐渐凋亡,CA125 含量下降明显, 促使子宫体积缩小, 改善临床症状, 而且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产生的不良事件相对更少, 安全性更高。由此可见,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是保守治疗中整体疗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一方面左炔诺孕酮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促进腺体萎缩, 使子宫内膜恢复正常厚度;另一方面, 小剂量米非司酮能阻断机体孕激素分泌, 内膜静止期发生改变, 确保患者康复后拥有正常的生育功能。

综上所述, 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 能缓解痛经, 减少子宫内膜增生, 改善Hb、CA125 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节育左炔孕酮
左炔诺孕酮原料药的晶型一致性研究*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医院门诊581名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民国时期关于“生育节制”的四大论战
不同节育措施的避孕效果比较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孕酮调节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超促排卵周期中孕酮升高对胚胎植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