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年以后

2023-11-03张曙光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土葬留点抚琴

张曙光

自2020年6月1日起,泸西境内除回、维吾尔等10个国家规定可以土葬的少数民族外,死亡人口一律执行火化,并入公墓。一时间,火化成了泸西街头巷尾老百姓谈论的焦点。

有人说,人老了有3个特征:怕死、爱钱、没瞌睡。后两个先不谈,只说说前者。殡葬制度的改革,火化的执行,让怕死的人较之前的确增加了很多,其中也包括我——并非惧怕多年以后“烧尸炼骨”,而是那天到来时,作为父母,我能留点什么给子女?作为老师,我能留点什么给学生和社会?

其实,早在四五年前,我便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女儿,多年以后,若可以土葬,按穆斯林的仪式入土为安;若必须火化,则不必送入公墓,找个地方栽棵小树即可。

选择了老师,不一定选择了清贫,但绝不可能成为富翁。多年以后,不会有几分的存款留给他们,至于现在住着的几十平方米,到时候也应当可以忽略不计了。林则徐留下了“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的千古家训,我作为凡人中的凡人,即便想留,也是力不从心的。理想与现实的冲击,让我对未来的人生思考着,打算着……

“100封写给儿女的手写稿书信、100副书法作品、100首歌曲录音视频”是我当时立下的“三百”目标。面对女儿或兒子,每每想对他们说点什么,便取信纸写一写;闲暇之时,提笔挥毫,乱画几个;工作累了烦了,便抚琴弄出点响声。因此,媳妇没少说我:“年轻时空长百岁,老了还想着诗和远方。”目前来看,她说对了一半——四十岁学鼓吹,的确心有余而力不足;错了一半——现在抚琴不能高山流水,却也能自娱自乐,三二页的片言只语,胜过此前无数次苦口婆心。

是啊,多年以后,若儿女富裕了,让他们见字如见人,听音似父存,使他们摆脱中国“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若儿女贫穷了,即使一无所有,我的父辈留下的唯一财产——吃苦精神,能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与沸腾,定能使他们“穷也不过三代”。

据说人的死亡有三次,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认识你的最后一个人死亡,你就真正地消失了。作为教师这一职业,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教书这碗饭吃了几十年,告老还乡,留给学校点什么?与学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即使没有弟子三千,也有七八百,对于几百弟子,多年以后,又能为他们留点什么?

“100篇教研或其他方面的文章”,又一颗理想的种子落了地。把它们合成一本小小的书,说说自己工作的心得,谈谈自己育人的经验,写一写自己人生的思考或其他一些什么别的。这个想法按理比“三百”目标要容易得多。有人说教师是最怕读书的一个群体,这话我信,因为我是这群体中最怕的那一个。在读与写之间,李本聪老师在《关于读写的三箴言》说得很明了——多读多写,少读少写,不读就不写了。多年的“有了教本,没了书本”,早把自己培养成了谈“写”色变的人了,还好“任何为时已晚的时候,都是最早的时候”给了自己重新上路的勇气,虽然现在还没能做到“多读多写”,但也摆脱了“不读就不写了”的教书人的尴尬境地。

多年以后,若有学生来看我,就把自己合成的那本小书赠予他们,让他们的思想因我而多了一种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在学生、儿女身上延续,或许还能让自己有一份预料之外的收获——不是“怕死鬼”。

播种什么不一定收获什么,但要想收获什么,必定要播种什么。人“应该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随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多年以后,但愿我的人生也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猜你喜欢

土葬留点抚琴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关于绿色殡葬之浅析
伯牙抚琴
留点脾气
绝望的沙子
留点机会出错
山西晋南农村地区土葬礼俗制度的法文化思考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
抚琴唱晚
但留点墨在人间——追怀郭化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