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满校园 朵朵绽放”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3-11-03段晓茹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五育花蕊校本

段晓茹

一、花“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一)课程意义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对德智体美劳教育内容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教育如何通过“五育”并举、融合育人,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对各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强调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主要目标。利用学科融合来打破学科间的边界,使各学科相互渗透、补充,做到语数英不分家、音体美是一家,通过学科整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为了让素质教育推行掷地有声,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为了更好地彰显区域特色文化,我校自办学以来就一直积极探索和开发契合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从2020年9月开始办学到现在近三年时间里,我校积极构建了“花满校园,朵朵绽放”的花“慧”课程体系,打造“民族花开”的校园文化,本着“让朵朵花蕾美好绽放”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花样少年”为目标,坚持在“双减”“课改”“新课标”等政策方针的指引下谱写好“五育融合”的新篇章。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历史使命,鼓励教师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让集团美好教育内涵不断深化,通过对课程建设的不断探索、实践,实现为学生未来美好生活奠基的愿景。

(二)课程背景

所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它多以学校办学特色、内涵文化、地理位置、生源结构为设计思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补充。基于此,我校确定了目前注重实践、贴近生活和强化“五育”的课程目标,构建了“4+6”模式的花“慧”课程体系,并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满足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多元化办学需求。

为什么选择“花”作为斗南校区校本课程的媒介?往大了说,我国地域辽阔,花卉资源丰富,是众多名花的故乡,也是世界著名的花卉宝库之一,古往今来以花为媒的诗词名篇不胜枚举;往小了说,斗南是世界著名的花都,是国际鲜花交易中心的代名词,而我校刚好毗邻这个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与之仅一街之隔,所以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条件、地域优势和办学目标及未来可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我们确定了以“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将花文化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本精神为指引,学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求确定课程种类,合力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课程目标

花“慧”课程的“慧”与“卉”谐音,寓意聪明、智慧,旨在“以卉育人”,让学生“学会生慧”。在斗南,我们将每一名学生当作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来培育,而每一位老师都是心灵手巧的花匠,他们帮助孩子探索自身,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相信每一朵花蕾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生而不同,有的天生灿烂,有的含苞吐萼,或早或晚,他们终将绽放。

花“慧”课程通过4个课程板块的打造,围绕6个课程主题开发构建内容丰富的生本课堂, 将“赏花”“阅花”“品花”“爱花”等不同内涵的花文化内容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机结合,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善良、独立、睿智、自信的“花样少年”,令小花朵成就大智慧。

二、花“慧”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一)深化“4+6”结构,促进五育融合

“4+6”即课程结构4层面,课程内容6主题。其中,4个板块分别是“渗透式”的“花托”课程、“浸润式”的“花蕊”課程、“探究式”的“花瓣”课程和“开放式”的“花萼”课程,即国家课程、养习课程、特色课程及开放课程。而6大主题则包括:低段的文化类课程、艺术类课程;中段的阅读类课程、生活类课程;高段的科学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些主题类课程的提出,其目的在于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朵朵花蕾美好绽放。

1.“花托”课程“渗透式”。将国家课程比喻为花“慧”课程里的花托,给予花“慧”课程开发的生命源泉。将花“慧”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提取小学阶段不同学科关于“花”这一主题的课程内容加以研究,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花之歌》《花钟》等课文;如统编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茉莉花》《对鲜花》等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花文化的点滴,并通过公开课、教研课的方式进行集中研磨并展示,立足新课标的时代要求,演绎好课堂上师生不同的角色,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及智力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2.“花蕊”课程“浸润式”。花蕊是花朵最内部的核心结构,有着孕育生命的重要功能,所以以此表示学校开设的各类养习课程,希望通过课程点滴渗透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通过养成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花中君子,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学校的思政大课堂、广播站、班队会、小农场实践基地等,其实都在贯彻着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也都是学校“花蕊”课程的重要阵地,承担着“花样少年”美德及劳动的教育任务。

3.“花瓣”课程“探究式”。其实每一种花的花托、花蕊、花萼等部分形态及结构大致相同,但花瓣却各自精彩。花瓣是一朵花中最五彩斑斓的部分,不同种类的花瓣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所以用它来寓意我们精彩纷呈的特色课程再合适不过。此外,我校特色课程也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补充,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展示的空间,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老师设计课程的充分必要条件,与各学科知识相结合,通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花瓣”课堂中学习知识、提升素养,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花样少年”。

4.“花萼”课程“共育式”:花萼指的是花的最外面一轮叶状结构的萼片集合,比起花蕊和花瓣它往往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但却也是花朵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支撑和保护的力量。寓意着家长、社会及各方优质资源对于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加持,以学生走出去、家长(社会资源)请进来等路径为斗南校区“花样少年”的培养贡献一分力量。娇艳的花朵不仅需要阳光还需要雨露,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走进鲜花交易市场等方式,开展以花为主题的亲子课堂、专家课堂,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别样的课堂体验。

(二)加强“必修+选修”结合,赋能“双减”课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办学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经验需求,我校花“慧”课程以“必修+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分学期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安排部署。既有见证学校历史发展的特殊花卉为主体的必修课程——《剑兰花开》,也有根据学生喜好、季节优势等确定的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娇艳玫瑰》,学校尝试以二者整体联动的方式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整合,既有共同基础,也实现了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了“花满校园 朵朵绽放”的花“慧”课程内涵。

以下是我校在最近两个学期内开展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分享及安排:

让每一个花蕾都有展示美丽的机会,让每一个学子都有实现梦想的舞台,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巧夺天工的园丁,让斗南校区成为百花齐放的乐园是花“慧”课程的体系构建的初衷,也是花“慧”课程的体系实施的目标。承花“慧”课程的美好育人理念,让学生拥有德行之慧、智慧之慧、体魄之慧、艺术之慧、劳动之慧,成为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五育并举成为核心素养在学校生根发芽的具体实践。未来,学校将凭借花“慧”课程的东风,高举课程改革的旗帜,在“五育融合”中扬帆远航,在“核心素养”里振翅高飞。

猜你喜欢

五育花蕊校本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一只白蝴蝶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藏在花蕊里的童年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采 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