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宿舍管理中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策略

2023-10-28顾政仁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

顾政仁

摘  要:在学校辅导员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除了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因此,文章从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两方面入手对学生宿舍管理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首先分析了学校宿舍管理中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现阶段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如何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加强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提出了有效策略,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学生宿舍管理;思政教育;行为规范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145-0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体系逐渐完善。现代教育体系重点强调了思政教育和素质培养。作为现代教师,除了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良好思维修养和品行的培养。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宿舍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对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如何才能将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更好地融合学生宿舍管理中值得探讨。

一、学校宿舍管理中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的必要性

在现如今的素质教育这一大背景下,思政教育与行为规范引导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渗透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之一。要想取得更好的渗透效果,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思政教育与行为规范引导的必要性,同时也应该以此为依据,做好学生在宿舍里的日常行为管理工作,以此确保学校宿舍管理效果。

(一)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心理的优化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以及良好思维理念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思政教育的践行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对于思政教育都能高度重视,并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很多,包括在课上教育和课后教育中都渗透着思政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思政教育在课上、课下的开展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体系中,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保持着清晰的思政意识[1]。学生宿舍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宿舍管理中,从生活的点滴入手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思政意识,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

(二)行为规范引导帮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心理素养的培育,关键在于思政教育引导;而行为素养的培育,关键在于行为规范引导。与心理素养培育不同的是,行为素质培育需要潜移默化,而且行为规范引导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入住学生宿舍之前,很多学生的个人习惯都不是很好,如自理能力差、集体生活意识不足或行为习惯不良等,学生在进入宿舍生活后很容易出现寝室关系差、宿舍卫生差等问题。除此之外,脱离了父母的各种管束,部分学生会出现任性妄为的行为。针对学生身上的这些不良行为和问题,必须要及时予以纠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利用行为规范引导来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这种方法的本质不是直接对学生的生活能力进行否定,而是将学生的生活潜能激发出来,在行为规范引导下,自觉改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有利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改革

所谓“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即将学生共同生活的区域作为基础,以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和成才服务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念的培养,让学生的教育及其生活成长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体,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在学校宿舍管理过程中,通过积极合理的思政教育与行为规范引导,便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很大程度的帮助作用,从而使其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同时做到团结友爱。这对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改革而言十分有利。

二、关于当前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思政教育与行为规范引导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融入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要想实现科学融入,必须要有合理的考察和规划。为了能够将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更有效地融入学生宿舍管理中,还需要对当前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對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当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学校对于学生宿舍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受传统思维影响,很多学校都将学生宿舍管理作为后勤管理来对待,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居住场所,并定期维护和检修宿舍内的公共设施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思维下的学生宿舍管理中,并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2]。但是,对于宿舍的日常管理会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如寝室卫生要保持干净、被褥要叠放整齐、要随手关灯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从学生的集体管理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制订,并没有将学生能力和行为培养纳入其中。这些死板的规章制度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使其放学后回到宿舍会感到压抑,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宿舍的归属感,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行为。

(二)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学校对宿舍内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服务。例如:上床下桌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设施,但是就目前学生宿舍中,为实现人员容量的增加和设施费用的节约,大部分学校依然采用上下铺的形式,并未设置足够的学习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宿舍中的学习需求便难以得到满足,从而让很多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体而言,在过去的学生宿舍管理中,无论是学生的基本意识还是能力都受到了一定限制,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让学生对学校宿舍产生不满和排斥情绪。

(三)学校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力度不足

由于学校对宿舍规范化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再加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学校在宿舍管理人力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少。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负责宿舍管理的人员是老年人或者是学校退休职工,学校给予的工资待遇不高。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管理人员的思政意识严重不足,而且也没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引导,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工作态度不认真,对宿舍管理松懈[3]。另外,有部分学校能够积极响应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重视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渗透,这些任务一般由辅导员负责,班主任辅助,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不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中进行检查、教育和管理。但是由于辅导员平时需要负责的工作任务量较大,且十分繁杂;班主任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需要花费在学生的学习管理以及班级中的一些事务管理中,所以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查看学生的宿舍生活,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深入宿舍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宿舍管理工作大多都只流于形式。学生的宿舍生活状况堪忧,无论是在学生个人的思想行为上,还是在集体关系上都存在着相应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宿舍抽烟、喝酒、吵闹等,一旦影响到宿舍内的其他学生,便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作为宿舍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起这一系列问题,从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这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四)学生宿舍管理中的网络行为得不到有效规范

宿舍是学生使用网络的重要场所,只有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做好网络行为规范,才可以让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等得以显著提升。但是就目前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来看,辅导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大多都并未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予以足够重视,学生通过校园网浏览低俗内容、发表不良言论等行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在此种情况下,不仅会对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使学生的价值观甚至人生观产生扭曲,这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十分不利。基于此,在学生宿舍管理中,辅导员和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做到足够重视,并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加强其网络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三、关于强化学生宿舍管理中施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正确认识宿舍的双重功能

在学校宿舍管理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的表现能一定程度上将学校的宿舍管理水平体现出来,为了学生的道德文明素质能够得到提升,并配合宿舍日常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作为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特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宿舍楼管人员的帮助下,将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综合起来,找到最为合适、有效的管理方法。此外,宿舍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自身的宿舍管理思维进行不断优化,并正确认识到宿舍所包含的双重功能,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政意识的培养,积极规范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有关学生宿舍管理方面的大会,反复强调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性[4]。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传输新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思维。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宿舍比赛活动,如“宿舍卫生比赛”“宿舍学习比赛”等活动,经过评比选出优秀寝室,给予适当奖励,并在寝室门上贴上“文明宿舍”或“学习宿舍”等标签。通过举行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拉近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行为习惯,也有利于宿舍管理人员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要想将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更好地渗透到学生宿舍管理中,教师须从学生思维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学校基础设施费用投入计划,不断完善学生宿舍内的相关配套设施,在经费安排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宿舍的占地面积,同时还需要根据入住学生数量情况以及学生的管理成本。此外,在学生宿舍管理中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卫生清洁以后,再让学生承担部分公共区域卫生,如走廊卫生、卫生间卫生、洗漱房卫生等,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除此之外,针对宿舍内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可以采用配置公共基础设施来解决。例如将原来的上下铺改为上床下桌,并在书桌旁边为学生设立相应的小书架,从而在学生宿舍中营造学习氛围,这样便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建组织解决,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如宿舍安全工作、宿舍的防火工作等,宿舍管理人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建立宿舍管理信息平台,创造积极良好的宿舍生活环境

作为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做好把握,学生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学生的心理状况反映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5]。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体系;其次,还应该搭建起宿舍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宿舍管理人员、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除此之外,每个二级学院的纪检部和学校自管会的楼管部管理人员需要主动承担起辅助宿舍管理人员这一责任,帮助宿舍管理人员一起收集学生信息以及对宿舍管理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在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越来越密切,而且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能更顺利地开展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为学生创造更加积极、和谐的宿舍氛围,在丰富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可以使宿舍集体更具凝聚力。

(四)加强学生宿舍网络行为规范和引导

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管理员与相关工作者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的网络行为管理。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学生宿舍网络行为管理制度,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贯彻落实管理制度,通过定期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方式来积极引导学生的日常网络行为。此外,辅导员和校园网络管理人員也需要做好学生宿舍网络行为的监督工作,对于发现的不良网络行为,应积极和相关学生沟通,实施正面引导。其次,辅导员与校园网络管理者需加强校园网站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在校园网站设计中,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与发展需求,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服务性的网络文化活动模块,在提升校园网站吸引力的同时更好地传播网络文化,端正学生的网络行为和思想。最后,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进行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尤其是对于网络中的突发性事件以及校内外的一些时政信息,更应该引导学生予以正面应对和评论,以此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端正其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过去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和方法在现阶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基于此,在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须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以及行为规范引导的重要性。除了要做好宿舍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以辅助学校培育出优良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国伟. 新时期思政教育和高校宿舍管理的融合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1(24):216-217.

[2] 李丽丽. 刍议大学生思政教育进宿舍的途径——基于对我校辅导员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调查和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    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1):153-154+170.

[3] 范青. 宿舍管理和感恩教育双重视阈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 文渊(高中版),2021(04):2.

[4] 张蓉蓉. 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的有效引领新视角:宿舍育人[J]. 魅力中国,2021(49):236.

[5] 归李千慧.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思政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1):151-153.

(荐稿人:刘伯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政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