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

2023-10-28林春连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病理学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林春连

摘  要:医学专业中的“病理学”属于入门级课程,其中囊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工作要求以及“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专业精神,让思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病理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穿插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文章分析将思政教育融入“病理学”教学的可行性,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创新策略,为促进“病理学”课程思政的落实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112-04

“病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课程,主要针对医学基礎知识进行讲解,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诸如理论联系实际、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精益求精和实事求是等。将课程思政融入“病理学”教学中,在整个教学环节体现出思政内涵,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更加热爱所选专业,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为学生后续从事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因此,结合新课标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病理学”,开创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有利于为“病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为我国医学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一、“病理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一)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一致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就是“病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将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及情感作为主要目标。专业课程中,常见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这两个单元的知识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将性教育作为出发点,不是传统意义的将“两性知识”作为噱头,而是希望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对性生理、性别角色以及性心理等具有正确认识,从而避免因陷入知识盲区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以此规范责任、爱与尊敬的行为理念。从而防止因为开放的性观念导致性犯罪、性疾病传播等不良事件向低龄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制事态发展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人格特征,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保持统一。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互相补充

“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中发挥纽带作用,前期通过学习生理学及解剖学知识,依托病理过程,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科学的逻辑思维,但如果仅仅进行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学科内容不够丰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另外,所有专业课教师均毕业于医学专业,思政教学水平严重不足,教学内容通常以专业知识为主,对思政元素的开发及传授不够重视。我国性教育通常都较为隐晦,但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的逐渐开放,大部分学校已经对开展性教育的价值具有一定认识,并对符合学生特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

(三)教育功能与思政教育互相延展

“病理学”课程中包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及“以人为本”等丰富的思政理论知识,尤其是临床病理教学中,这些理论对提升学生技术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学生通过接受性教育,能够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及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自尊、自强、自爱以及自重的性格特征,对自身不同成长阶段出现的心理变化具有正确认知,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开展“病理学”教学活动时应深挖思政教学素材,使思政教育充斥在整个学科发展过程中。

二、高职院校“病理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病理学”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育部提倡的教学标准均表示支持,但通过调查发现,实际落实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将传授学科知识作为重点,并没有在学科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内涵[3]。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在选修课程中纳入思政课程。但“病理学”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认为开展教学活动就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即使没有接受思政教育,对其后续发展也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二)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解剖学及生理学均属于“病理学”范畴,以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知识为出发点,详细阐述疾病相关知识。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呈现最佳教学效果,“病理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或者视频、图片播放的形式,拓展素材维度,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并且可以通过动态图像的方式,模拟理论知识[4]。对比以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当前教学需求得到满足,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优势。大部分“病理学”教师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加之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守旧观念较为突出。个别高职院校因自身经费短缺受到一定限制,即使多媒体设备已经就位,但通常因为缺乏专业设备维护人员,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有效开展,进一步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无法提升。

(三)教师团队素质不高

“病理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提供服务,在疾病预防、判断及治疗过程中提供重要根据,持续针对诊疗方式作出创新,因此“病理学”对临床医学来讲意义重大。所以,“病理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应该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及技术水平,唯有同时具备两种知识,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5]。但截至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首先,个别“病理学”教师教学观念严重落后,并且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在强化自身知识储备时,也仅仅以阅读文献资料及相关书籍为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仍旧沿用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上循规蹈矩,导致学生对学科知识兴趣缺失。其次,教师太过依赖当前所应用的教学模式,思维观念刻板、机械,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最后,无论学习新知识或是新技术,教师均缺乏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不够重视,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三、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制定课程新标准

1. 课程目标

基于原本的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将“思政育人”融入其中,使课程内涵更加丰富:(1)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形成严谨、认真、务实及科学的思维理念。(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3)强化学生法制思想及责任心。(4)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积极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5)帮助学生形成遵纪守法、兢兢业业的道德品质。

2. 课程内容与要求

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并在每个教学环节及章节内容中体现,深度融合课堂思政与专业课程。如可以艾滋病为出发点,讲解疾病发展及转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思维及婚恋观念,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通过讲解组织损伤及修复等相关知识,了解肝脏是最常见的脂肪变性内脏器官,如果具有较长时间饮酒史,必然会发展成为脂肪肝,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自律的性格特征,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将张海迪的励志故事作为实际案例,讲解神经细胞特征,让学生了解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衰亡后将不可再生,使学生在学习“病理学”相关知识的同时,接受张海迪这种身残志坚精神的洗礼,从而形成热爱生活、百折不挠、发奋图强的精神。讲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这一单元内容时,造成血栓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血液循环变慢导致的,因此需要强化学生责任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具备关心患者、帮助患者的精神,降低临床并发症概率,为创造和谐的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及护患关系奠定基础。在讲解炎症相关知识时,将手术创口感染作为出发点,讲解无菌操作的价值,培养学生细心周到、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6]。可将阑尾炎相关病理知识作为切入点,讲解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培养学生负责、严谨及认真的工作态度。讲解肿瘤相关知识时,可将肿瘤病因作为着手点,为学生普及三级预防相关理念,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形成规避风险的意识,养成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肿瘤疼痛大多都是神经源性疼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尺神经沟进行刺激,体会神经源性的痛感,以此培养学生对肿瘤疼痛的重视,从而使其能够在临床工作中为肿瘤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形成爱岗敬业的使命精神。

针对心血管疾病讲解时,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精神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诸如焦虑、紧张及激动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减少精神负担,保持平和的心态,强化心理耐受能力。讲解呼吸系统疾病时,小叶性肺炎常因患者原发病而处于隐匿状态,因此教师可由培养学生细致、周密的工作态度着手,引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深入观察,以免发生失误。

3. 课程考核

将理论考核、过程评价以及实践操作三个环节作为评估““病理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各个章节思政内容中添加理论考核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程保持高度重视。实践考核和过程评价中 结合学生学习操作过程中是否落实上述实践教学的 思想政治映射点加以评价,由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两 部分组成,充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较好 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

(二)强调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增强职业责任感

诱发医疗纠纷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及专业道德素养。因此,“病理学”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应将科学严谨及专业道德作为核心,比如讲解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相关知识时,应该始终保持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如果出现误诊,将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将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可能导致患者错误的接受放、化疗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医学领域中,无论是科学研究或是临床实践,均应将科学、严谨的态度及职业操守作为准则,尽量避免人为失误及差错,这也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充分了解科学研究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由“病理学”层面着手,通过案例教学等途径,使学生在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影响下,向积极方向发展,通过课程指导改变学生思维模式。

(三)救死扶伤时刻牢记使命

所有从医者均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将救死扶伤作为职业使命,心系患者生命及健康。“病理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将培养学生职业使命及岗位责任作为出发点,唯有如此方能使学生在后续发展中将使命感放在首位。临床疾病多种多样,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衍生出现新的疾病,各种细菌及病毒也在持续变异,面对当前严峻的发展势态,需要医学专业的师生,对自身专业水平及知识素养进行提升及强化,通过学习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相关知识和演变规律,掌握更深层次的疾病知识。另外,大部分病理知识的学习大都处于静态环境下,但临床实践正好与之相反,疾病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因此要求“病理学”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指导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动态思维,为学生提供疾病定位、定性诊断等更加专业的知识,进一步诊断疾病发病机制以及原因,从而为患者生命提供重要保障。总体来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牢记救死扶伤的历史使命,通过课堂引导,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真正价值,同时对职业使命具有正确认识,从“病理学”视角出发,让学生真正具备救死扶伤、牢记使命的职业素养及道德品质。

(四)渗透爱国主义与人文精神

“病理学”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将人文精神及爱国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在课程讲解中充分体现科学家努力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以此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对“病理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病理学”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的研究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比如,“病理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病理学”发展历程作为出发点,或者将南宋时期著名法医宋慈所撰写的《洗冤集录》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剖析著作中尸体解剖相关理论知识。这本著作在我国“病理学”及法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其为基础,强化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很有帮助,同时能够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重要根据。教师可以将我国著名“病理学”家沈琼作为真实案例,讲解“食管癌”相关理论,为学生讲解其为了探索“食管癌”早期诊断及防治知识,多年深入食管癌高发地区开展研究,终于研发出食管细胞采集器,为食管癌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关键价值,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7]。专业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教材,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具备发展性思维,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历史资料作为导向,使学生对于“病理学”历史文化背景及专业性具有足够的认知,这也是所有“病理学”研究者终身追求的目标,由历史层面强化学生文化修养及专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四、结语

“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但使学生受到的学科束缚得到解放,并且能够让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充分融合,从而体现“育人”的真正价值。所以,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學质量及效率,教师应针对自身专业能力、思政水平进行提升,并且将课程标准、实践操作及课程设计作为出发点,积极开发课程思政融入“病理学”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基础,实现传播“病理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雅洁,卢锴锋,李玉红,等. 基于微视频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06):387-388.

[2] 杨红梅,张瑾钰,陈洁,等. 基于课程思政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97-99.

[3] 李玉平,田培育,蔡长霞,等. 高职院校水产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程为例[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1):7-8.

[4] 董雅洁,卢锴锋,胡桂才,等. PBL联合微视频法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7):88-89.

[5] 彭蕤蕤,李宜培,陈洁,等.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课程思政的病理生理学立体化教材建设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58-60.

[6] 郑紫磊,张立民,郭亚雄,等. 基于病理生理学教学探索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与创新实践[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12):59-61.

[7] 杜庆红,王谦,张宇忠,等. 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20,7(35):172-174.

(荐稿人:傅敏生,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病理学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