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趣田园, 快乐“童”行

2023-10-24耿发瑶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种植活动生活教育

耿发瑶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他认为幼儿的学习需要与环境互动起来,幼儿才能得到主动性的发展。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带幼儿去菜园、去农田……在大自然中获得经验和知识,让幼儿感受和了解生命。因此,整合我园特有资源,关注幼儿、尊重幼儿,教学做合一结合起来,设计种植活动,构建适合本园幼儿发展的农耕活动,对幼儿发展有特殊价值的农耕园会营造出一种自然的风采,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在播种、观察、管理和收获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农耕活动,鼓励预想并在实践中验证,获得成长。因此,本文提出利用我园的农耕园场所,开展了种植活动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种植活动  生活教育  科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9-0145-03

幼兒园的种植活动应该始终围绕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感兴趣的、亲身经历、亲自感知的内容进行,以引发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我园特有的农耕园场所对幼儿进行种植活动,不仅扩展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丰富生活经验,还开辟了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新途径;让幼儿主动参与,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不断深入探索,激发兴趣,提升劳作能力,拓展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一、创设丰富环境,培养简单的劳动技能——让生活教育“活”起来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同时,生活教育更是一门活教育。我园利用得天独厚丰富的大自然环境,在种植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去探究、去实践,让生活教育真正地活起来。

1.合理布局 种植环境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顺应人的天性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提倡“回归自然”。在他看来,自然秩序是美妙的,幼儿在大自然、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

农耕园原来是幼儿园教学楼后面的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带着幼儿餐后散步发现的。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浪费了可惜,可以怎么使用呢?种些向日葵、做户外游戏区、当娃娃家区域、还可以变成小菜园……于是经过讨论,把这块空地开辟出来,于是农耕园诞生了,更有利于种植活动的开展。我们把整个种植区域围起了栅栏、用小石块铺路,设置了休息区、取水区域。在取水区域旁设置了工具架,里面摆放了适合幼儿使用的小锄头、小铁锹、小水壶,便于幼儿安全操作、清洗的工具,并逐一向幼儿介绍工具的功能。另外,肥料、搭架子的竹竿、绳子也一应俱全。接着搬些自然角里的花花草草进来,最后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进行了种植区域的划分。把高大的玉米、向日葵、爬藤的豇豆种在农耕园的外围,把蚕豆、毛豆、西红柿、豌豆、辣椒、大蒜、青菜、茄子……挨着种在一起。各班级根据班级特色设计了班牌插在种植区,便于幼儿的观察、照顾和比较。

我园特有的农耕园场所对幼儿进行种植活动,不仅扩展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丰富生活经验,还开辟了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新途径;让幼儿主动参与,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不断深入探索,激发兴趣,提升劳作能力,拓展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2.感知探讨 种植内容

班级种植区域划分好,开始讨论种植什么了。考虑到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季节性的、符合年龄特点的,进行了“农耕园,种什么”的问卷调查,让幼儿通过亲子讨论—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的活动,积极寻找最想种植的蔬菜和植物!

例如之前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容易生长的,当属萝卜和豌豆。当每个幼儿都在说着适合播种的种子时,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等,让他们对所要种植的植物有初步的感知。接下来进行投票表决,最后分小组种植萝卜和豌豆。这一活动,通过幼儿非常熟悉的常见的蔬菜种植,通过激烈的讨论决定,很快激发了对种植活动的兴趣与欲望。

3.亲自体验 学习技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和动手操作,兴趣是活动最好的推进器。”让孩子们的学习需要与环境互动起来,在大自然中获得经验和知识,让幼儿感受和了解生命。

在种植活动中,翻地活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来到农耕园,开展翻地的活动。在翻地的过程中,向有丰富种植经验的食堂阿姨讨教经验。通过阿姨的讲解示范,孩子们了解到翻地经验和种植经验。接下来的翻地活动,虽然耗时一周多,但他们通过提供的小铁锹、小铲子翻翻敲敲,把土地弄得松软、平整,这样让播下的种子生长得更好,最终在幼儿们的期待、卖力、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了翻地活动。

播种不同的种子或秧苗,播种的方式也不同:搓撒、点种……因此,在播种大蒜和青菜活动中,邀请了有经验的“种植专家”(班级的一位小朋友奶奶),在讲解、观察、示范下,孩子们观察种子,模仿学习播种。例如点种蒜头,首先勾垄,再把一粒粒大蒜排排队,蒜头根部向下站立着,蒜头之间的间距要保持一样,免得挨挨挤挤,不利于生长,最后再盖土、浇水。在点种蒜头活动中,让幼儿参与其中,让他们自主探究,再实践,每个幼儿都在争先恐后地积极尝试!通过种植活动,唤起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践操作,乐于参与种植活动,获得蔬菜生长的最粗浅的知识,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欲望。

二、引发深度思考,坚持跟踪观察记录——让生活教育“动”起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教师在探索过程中,帮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实验验证、记录和收集信息等方法,亲自尝试、探索研究。引导幼儿主动发掘大自然赋予的“玩具”,利用生活空间和自然环境,使他们充分利用实际生活经验,获得种植的相关知识,让幼儿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

1.激发兴趣 引导学习观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探索一切事物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取材,从兴趣出发,让幼儿在轻松自然情况下,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利用晨间锻炼、餐后散步、户外游戏时的一切时间点,让幼儿参与种植区的养护、管理工作、采摘工作,每天的值日生管理员,引导他们观察简单的记录。例如:大蒜第一天种下去、浇水,第二天没什么变化,第三天发芽了,第四天长高了、第五天……有的大蒜出芽慢,有的叶子长得又宽又肥,有的大蒜叶子细长的。让幼儿在每天的观察记录中,积累了植物生长的经验,发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水和肥料。种子发芽需要水,但水量不能太多,叶子细长瘦小、干巴巴的,要施肥,地面都有些干裂,水浇得不够。让他们主动学习,去探索、去发现,感知大蒜的出芽期和生长速度,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2.榜样示范 提升记录技能

面对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師懂得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去探究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整个种植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导者,活动的主体。教师适时激发出幼儿观察的兴趣,获得生活经验,观察记录技能有了提升。

例如把幼儿观察大蒜发芽、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以及解决的处理方法,幼儿用图画形式附加教师文字说明,一一记录下来,汇集成册,这就是大蒜完整的观察记录,让幼儿学会了观察、思考、探索、实践,以便于其他同伴更直观、更有效地学习共享。这是幼儿探索、认知自然的过程,丰富了有关植物的种植知识和种植经验技能,而且学会了合作,体验到了种植的快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又如在水田活动中,当幼儿关注到地里的水干了时,要铺薄膜。薄膜多长多宽的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测量田边长使用的工具以及材料。教师建议孩子们进行分组测量,通过对比、记录的方法将测量使用的材料、测量结果进行统计,从而帮助幼儿更进一步地探究事情的真相。在探究测量田边长,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首尾相连,一个接着一个,鼓励幼儿记录下测量结果,为幼儿的经验积累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

三、整合园本课程,激发科学探究潜能——让生活教育“真”起来

种植活动和园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能把深奥的生命科学变成具体的、形象生动的、富有童趣的内容,从而使幼儿对种植活动的兴趣得以增强。

1.整合环境 相辅相成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学校教育的范围应广泛扩大。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学校的教育应和大自然、大社会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合理运用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为幼儿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性格发展提供整体的感知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在农耕园活动中,幼儿对幼儿园的各类资源运用得更加熟练,这与教师在平时课程实践中对课程资源的密切关注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在日常生活中,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讨论、观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鼓励幼儿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和幼儿园得到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教师对于幼儿的各类要求和所提出的各种疑问,以一种协商、引领的态度来鼓励幼儿自我解决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回应,促使幼儿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农耕园活动中。

在进行“麦子熟了”的主题教学时,我们来到农耕园,放眼看去,到处是金黄一片,组织孩子们,看麦秆、麦穗,他们最乐意在这样的环境下玩耍,每个孩子用心观察、仔细触摸,时不时用小嘴巴品尝一下剥下来的小麦……可是收割的小麦怎么变成面粉呢?脱壳的小麦还可以做成什么呢?麦秆有哪些用途呢?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班级或室外的走廊,看到的是“麦子熟了”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播种麦子和日常管理照片、观察记录、写生画、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收集的小麦制品图片展览,还有麦秆做成的一幅幅精美的、富有童趣的画作……从农耕园的劳作活动,到班级的手工制作活动,给我们的环境增添了色彩,也让农耕园的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整合课程 相互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经验和视野。”幼儿园的种植活动来源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幼儿的周边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利于各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当幼儿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断地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分析,及时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学习环境,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从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发展。

例如在播种豌豆时,启发幼儿观察豌豆种子和其他种子的异同点,豌豆种子种下以后,会有哪些变化呢?豌豆出苗后,生长过程怎样?豌豆叶上会长虫子吗?豌豆花是什么颜色的?豌豆荚可以怎么吃……于是孩子们立刻想到:可以借助图书了解豌豆生长周期,语言课程《奶奶的菜园》《一粒种子的旅行》《一寸虫》……应运而生,为幼儿创造了表现语言才能的机会。

又如:种植毛豆和蚕豆过程中,观察测量谁长得快,数学活动生成了。在收获毛豆、蚕豆时,开展“比一比”健康活动,看看谁剥的豆子多,按照不同规律排序的数学活动等等。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成有价值的各学科教学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使得幼儿探究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种植活动充分实践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幼儿在农耕园这片小天地里,利用以大自然为背景的学习媒介,以生活教育为手段,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以幼儿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本,为幼儿营造了自主、创新、快乐、和谐的园文化,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获得了直接感性的生活经验,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能够提升幼儿的主体性、实现幼儿的和谐发展,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逐渐走向开放、创造、活的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李一林.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重庆陶研文史,2017(2):10-12.

[2]虞永平.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13):6-7.

[3]周萍.浅谈生活化的幼儿园种植课程[J].中国论文网,2008(3)

[4]陆家燕.田园种植 魅力无限——利用田园种植促进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0):107

[5]原晋霞.亲近自然 探索自然 热爱自然——谈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2(4):22-23

猜你喜欢

种植活动生活教育
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种植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风景”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在种植活动中迸发自主探究的火花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化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种植活动与教育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