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理路与机制

2023-10-10于海波

北京社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关键北京市

于海波

一、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与全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显得十分迫切[1]。但当前在诸多关键领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还面临着重大瓶颈,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升我国自身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教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正从“跟跑”向“并跑”甚至向“领跑”转变,但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仍需加强自主创新。如果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快制定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突出原创,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卡脖子”等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2022年北京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党中央提出了推动北京市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提出以建设国家战略人才为主线,以首善标准抓好北京市的人才工作,争取尽早将北京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战略支撑。

本文引入整合式创新范式,以北京市为典型案例,从战略、自主、开放、全面、协同五大创新要素,来论述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理路与机制,为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参考。

二、整合式创新范式的理论框架

整合式创新是由陈劲等学者基于东方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在整合现有不同创新范式并结合我国创新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创新理论的新范式[2]。整合式创新包括战略驱动下的全面创新、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等五方面,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并有机统一。整合式创新体现了东方文化综合、总体的思维价值,以及举国体制兼顾群众路线的中国特色,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3]。

五个要素的具体内涵和战略要求为:第一,战略视野,指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以共赢的正和博弈理念,以全时空和全局视角有效协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推动创新主体的全方位和可持续发展[4]。要求创新主体主动建构自身的双元创新能力,灵活地平衡固定和松散两类结构,创造性地整合和重构创新主体内外多元的创新资源;要求国家和行业根据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现实,整合各创新要素,构建国家、产业、企业多层次的竞争优势[5]。第二,全面创新,包括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和全时空创新三个要素,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范围内实现全面有效协同[6],各创新要素(制度、技术、市场等)突破时空限制和组织边界进行全面协同,以提升创新绩效[5]。全面创新需要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和事事创新。第三,自主创新,指创新主体通过组合创新,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以集成创新推动技术不断突破,达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为国家带来明显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创新过程[7]。要求创新主体从自身技术突破着手开展创新,构建基于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的开放式自主创新生态体系[8];要求国家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开展技术创新,通过突破现有技术范式来摆脱自身对技术输出国技术引进的依赖[5]。第四,开放创新,指创新主体持续利用外部资源,通过组织内外部知识的不断互动,吸收市场信息和技术资源,实现“从外部获取知识”和“从内部输出知识”的有机整合,提高组织创新绩效。这就要求创新主体逐步交叉,不断通过跨界合作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赢得竞争优势[3]。第五,协同创新,指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用户等创新主体,开展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强调创新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也就是创新各要素是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多元创新主体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组织跨学科和跨行业等的深度合作,促进不同领域和行业及创新链各环节间的技术融合[3]。

图1 整合式创新架构

整合式创新体系是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这个体系各要素间的互动联系体现为:总体战略创新是驱动力,全面创新是基础,自主创新是核心,开放式创新是方向。各主体通过全方位的协同创新,有效实现宏观与微观、多主体、多层次、动态性的协同创新[5]。

总之,整合式创新是战略驱动、纵横整合和动态演化的创新新范式。在这个新范式下,创新不再是单一要素的组合。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及个体成员,均以战略性和整体性视角来理解创新,实现战略、科技、市场等创新要素的协同,充分调动各要素和各主体的创新活力[3]。

三、北京市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的总体情况

(一)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与发展比较

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R&D科技研发人员480.1万人,其中北京市拥有31.40万人[9],占全国总量的6.54%,在直辖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广东省(80.32万人)、江苏省(63.53万人)、浙江省(53.47万人),这体现了北京市作为首都地区具有的极为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9],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北京市关键技术核心人才聚集和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在京两院院士有830人,占全国的47.2%。“智源学者计划”人选有85人;北京市杰青项目共选拔培养市杰青106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人才共4批528人,其中,杰出人才有42人,领军人才有343人,青年拔尖人才有197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人才有2662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有270人;“北京学者计划”入选人才有56人;“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入选人才有527人。[9]高被引科学家领跑全国,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中,北京市有47个单位的255位学者入选,入选单位数量增加了36个(2019年为11个),增幅为327.3%。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京市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及所在机构数量均位居第一。2019年我国的高被引科学家共来自24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湖北5个省市。其中,仅北京市就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远超其他4个省市人数之和,体现出北京市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优势[9]。这展现了北京市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的聚集效应,为北京市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最优的平台和人才团队基础。

具体来看,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精尖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聚集情况见表1(以下数据截至2018年底)[10]。北京市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涵盖了科技前沿的大多数领域,层次高、聚集效应显著,为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奠定了优质的行业和人才团队的发展基础。

表1 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聚集情况

(三)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中的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分布情况

科技领军人才分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两大类(以下数据截至2018年底),几乎涵盖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主要领域,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学科和行业开发条件。北京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分布情况见表2,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分布在基础学科领域。北京市创业领军人才主要分布情况见表3,创业领军人才多偏重于应用领域的研究,并且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体现了创业活动的灵活性。

表2 北京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情况

表3 北京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情况

四、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人才总量为735.4万人,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84.8万人。同时,研发人员数量呈一定增长态势。2018年,北京市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年/万人)为 216.0,相比2015年的207.2有一定增长。总体来看,北京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44.2%增长到了 2018年的49.2%[10]。

数据来源:见参考文献[10],下表同。

当前,北京市拥有高校92所,其中本科高校66所,拥有全国39所“985工程”院校中的8所,拥有全国116所“211工程”院校中的26所。从硕士及以上培养单位来看,北京市共有165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数为184768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为1535013人,博士研究生为312676人。北京市共有在校研究生数为299562人,占全国在校研究生数的16.2%。[9]其中,硕士研究生为212163人,占全国的比例为13.8%,博士研究生为87399人,占全国的比例为30.0%。由此可见,北京市拥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拥有全国最集中的储备科技人才资源,硕士及以上学历尤其是具有博士学历的高端储备科技人才资源最为丰富,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9]。这为北京地区持续不断地输送和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建立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队伍梯队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与项目的对接新机制。利用国家科学中心等多样化平台汇聚了一大批从事国际科技前沿研究、建立和发展新兴学科的科学家团队,打造世界一流人才发展平台和人才制度高地。北京市对海外归国学者、高技术人员和创业人才的吸引力一直居于国内前列。

北京市联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市怀柔区大力打造科学城,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提供平台。建设北京光源、极端条件大科学装置、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材料基因组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等国家级综合性研究平台,以此为基础聚集了许多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在项目中培养和锻炼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在国家级综合性研究平台上检验和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人才[9]。

在中关村人才试验区,北京市针对量子技术、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一方面提前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吸引和聚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助力北京市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引导产业升级,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9]。

(二)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还存在着诸多痛点,阻碍了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政策体系系统性不够,缺乏总体战略框架

第一,目前关于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布局和规划系统性不够,相关政策规定零散分布在各类人才政策中,还没有建立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人才发展规划。第二,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整体布局不够,以及存在着衔接不够等现象。第三,部分现有政策存在着目标偏差,例如在以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任务为主的情况下,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仅有“杰青”等人才称号,而没有主导和参与重要科研项目的平台和机会。在人才培养中,没有很好地聚焦在青年人才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从而影响到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1]。

2.评价体系滞后,科研管理行政化

人才评价标准过度同质化,过去实施较长时间的先行标准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未形成整合的人才评价体系。比如对一般青年科技人才,入职时明确规定了在一定年限内需要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获得的科研项目数量。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并进行调整,但在实践中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人才的多元评价体系流于表面。有调查报告表明,93.7%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论文发表主要是为了晋升。这种短期量化的考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科研人员的功利思维,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发表论文和评奖评职上,导致科技人才无法坐稳“冷板凳”潜心专注研究[8],从而导致科技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性成果少,关键核心技术的供给不足,难达成突破性的创新成果[11]。

科研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行政化倾向明显。这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要求过严过细、预算执行时经费报销和审计程序复杂、申报周期长、基础研究不受重视等方面。科研人员大多没有行政工作经验,过于严格和复杂的行政程序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真正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大打折扣[8],这既影响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

3.培养体系前瞻性不够,基础研究不强

北京市拥有国际上规模宏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可以持续地培养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但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上缺乏前瞻谋划,没有很好地在前瞻性领域进行有效布局,未在我国有比较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等进行长远谋划。不仅如此,还表现在基础研究不够强,尖端人才缺乏。与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传统自然科学积淀不同,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历史不长,技术积累不够深厚,使得关键核心技术的供给能力不够。同时,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平均水平较高,但杰出的人才少,拔尖创新的人才少。中国在STEM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仅占13%,博士研究生仅占2%。而美国相继出台《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2030愿景》等法案,为各类STEM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完备的法规保障和机会;2019年美国STEM专业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占比分别为24%和5%。相比之下,我国尖端人才的缺乏会导致创新不足,对创新驱动经济模式的支撑不够[11]。

总之,北京市当前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队伍还无法完全满足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要求,不能完全发挥创新高地的作用,抑或满足北京市建设人才高地的要求,还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重大科技难题,未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五、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路径

整合式创新范式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框架。结合当前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现状,未来北京市可以从总体战略、全面创新、开放创新、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五个方面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构建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一个战略四个创新”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一)总体战略:尊重科技规律,把握发展机遇

1.基于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着服务“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效。未来,北京市还需要继续围绕着“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尤其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人才高地和国际交流中心。第一,“请进来”。基于科技部对外国专家交流职能的机构调整,引进更多更优质的国外顶尖科学家到北京交流学习,设立相应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动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在向外国同行合作交流中学习成长。更关键的是,创新机制和政策,快速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朝阳区望京、石景山区首钢、通州、顺义、怀柔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国际人才社区。第二,“走出去”。通过科技部、教育部等国际人才交流等通道,充分挖掘金砖国家、“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组织潜力,设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引导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不断走向国际,与世界一流科技人才协作,在协作交流中成长提升。第三,以打造世界人才中心为平台,在高校、高新区、自贸区等区域,以北京市人才局为统筹,建立相关机制和政策,建设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科技人才成长中心。

2.基于北京自贸区创新试验区,探索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政策体系

针对当前北京市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中的政策系统性不够、评价体系落后和行政化等问题,可以依托自贸区开放、自由的发展环境,不断探索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略政策框架内容及其具体实现机制,以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聘用与引进、人才流动与配置、人才评价与激励为重点,在自贸区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新机制和新政策的创新试点。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自贸区人才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自贸区内尝试推行通过国内外职业资格互认、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引进外籍高科技人才,借助外籍科技人才推动本地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第二,在自贸区内探索建立共享共用的科技人才评价“积分制”,消除自贸区内外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动障碍,并在“十四五”期间尝试将该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综合评价方式向整个北京市或全国推广。第三,鼓励关键技术核心人才和高校教师等在自贸区内创业或兼职,探索新的兼职政策,推动收入分配制度创新,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促进其快速成长。

(二)全面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凝聚多方合力

1.根据北京市高素质人才密集的特点,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

北京市人才规模大、研发人员占比高、增速快,这些优势条件均为打造北京市“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全面创新氛围和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学习、成长和提升的深厚土壤。一方面,这本身就构成了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成长的良好创新环境;另一方面,这也是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组建团队、带领团队攻克科技难关的人力资源基础。因此,需要北京市和各区县及人才试验区,注意创新机制和政策,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灵活地选拔和组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团队,为自身的成长与团队高效运作,提供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

2.发挥北京市首都聚集功能和人才虹吸效应,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全国高地

北京市以人才交流为桥梁,应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创新机制与政策,积极与天津市、河北省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重点破除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加快构建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加宽松的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成长发展的新机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成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协调小组”,围绕着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发展目标,编制发展规划,通过推动社会保险互通、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加快建立起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公共服务跟随、区域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相融等各项机制。第二,建立跨区域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推动京津冀在人才职称互认、外籍人才出入境等方面开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协作试点,引导促进高端领军人才、外国科技专家及科研团队跨区域合作。通过政策创新等促进北京的“海聚工程”、中关村的“高聚工程”与津冀高端科技人才吸引相关政策的整合,整合资源大力支持人才在京津冀区域内工作和创业的协同性。发挥北京市中关村海外人才联络处的价值,为京津冀协同吸引海内外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提供服务。大力支持大学、孵化器、海创园等与京津冀机构的全方位合作,协同建设区域内海外人才创业园,吸引海外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开展跨区域科技攻关和创新,合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创业提供更加灵活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9]。

(三)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科研能力

针对北京市目前基础研究还不够强的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是引领原创性科技成果重大突破、夯实科技强国根基的必然要求。

1.发挥北京高校云集优势,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研究集聚中心

围绕着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立足北京市“三城一区”科创中心建设,在全球吸引一批能够承接重大科研任务、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的实施中快速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发挥北京市高校云集优势,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业共建基础研究团队,在基础研究组织实施中培养一流的基础研究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集中力量吸引和组织海外顶尖科学家发起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在国内外科技合作中培养和历练关键核心技术人才。进一步增强北京地区的大学对自主创新的贡献度,在大学科技创新的平台上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通过整合建立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重点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与社会各主体建立广泛的联系网络,如孵化器、科技园、创业机构,构建学校、企业、当地社区等积极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

2.挖掘北京市各类企业研发总部的地理优势,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应用实践基地

基于北京市各类企业研发总部等的集中优势,出台和落实《关于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针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兼职、在职办企、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离岗创业六种模式,集中出台组合式支持政策,启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共享”新机制,实现人才“出得去、回得来、用得活、管得好”。从而让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在技术应用中成长,在技术创业中发展,不断构建研究和应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打造北京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应用实践基地。

(四)开放创新:升级开放创新,推进合作共赢

1.发挥北京国际交流中心的城市定位,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中心

围绕着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继续发挥存量的科技资源和人才所构建的聚集效应,扎实落实“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系列文件,创造保障条件落实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等一批高端人才计划,聚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全方位地深入落实中关村人才改革试验区的各项人才政策,扎实落实境外人才出入境管理等人才改革试点。针对外籍高科技人才在京长期工作居留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进一步落实好外籍人才出入境改革“新十条”,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中心,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国际人才环境[9]。第二,继续加快建设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集聚国内外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科技人才,带动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实力跃升,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实现重大突破。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的战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引进一批世界一流的、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杰出科学家,在引进和协作中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

2.发挥首都功能,整合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用户、金融机构,北京市作为首都在这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只要北京市政府采取更为创新和系统的机制设计和创新政策,就更有利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成长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第一,充分发挥北京市政府及北京市人才局统筹、组织、协同的功能。北京市人才局的设立开启了良好的制度设计,这是北京作为首都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中最大的优势。第二,充分挖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机制,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高效的激励机制。应当以我国正在调整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契机,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原则,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价值实现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实现机制。第三,充分调动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其延伸机构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提供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平台,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快速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坚实的科学场景,让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成长效果。第四,充分挖掘中介机构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快速高效流动、价值实现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市场机制,借助中介机构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科学有序高效的流动提供服务,更好地挖掘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潜力,同时推动他们快速成长;发挥市场机制,也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价值实现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反过来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第五,充分整合北京市各种优质金融资源,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科学思想的提出和检验提供更加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更加多样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优秀人才真正攻克科技难题提供持续的条件保障。

(五)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多元融合创新

新形势下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必须推进“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体系。

1.发挥政府职能,创新市场机制,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示范基地

北京市需要继续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产业的主体作用、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建设区域内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终身培养开发体系,激发现有人才活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共同成长的目标。第一,结合国家和北京市“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设立“政产学研”协同关键核心技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大力建设多样化的政产学研基地,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研修基地。第二,支持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等牵头,联合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组织创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创新中心牵头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发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在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施中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

2.挖掘北京市教育高地的潜力,构建关键核心技术青年人才培养的教育创新改革示范区

应继续深入实施“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等,加强优秀关键核心技术青年人才的培养,扩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计划等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10]。深入推进促进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雏鹰计划”和“翱翔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做好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人才的教育培养。继续大力支持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科技活动,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引领计划”,探索校企联合招生和培养的人才培育模式。支持企业建立大学生科技实践训练基地,深入实施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后备力量。探索具有较好学科基础和工程转化能力的大学开展办学创新改革,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设立相关专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支持企业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合作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吸引和培养全球优秀的关键核心技术青年人才。将北京市打造成为关键核心技术青年人才培养的教育创新改革示范区,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后备力量。

3.发挥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集中的优势,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优质市场服务环境

应继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升经营水平和管理绩效。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利用服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网络体系。加大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的研发投入,以薪资水平和贡献等作为人才评判和引进的依据。积极引进海外知名的全球人才服务组织,通过政策创新设立合资和外资独资的人才服务机构,发展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服务体系,从而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条件和服务环境。

六、结论

综上,本文探索和建构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图2)。内容包括:第一,国家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尊重科技发展规律,把握全球发展机遇,强化基础研究。第二,通过全面创新、自主创新、开放创新等多种途径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形成多主体协同创新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局面。在具体路径上,需要做好:一是培育。通过教育改革发掘和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二是培养。通过培养方式的改革,持续性、全方位的创造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强化和培养青少年人才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成长。依托大学、科研机构等培养单位及企业等实践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人才。四是成熟。通过科研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在国际合作和跨学科团队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具有强烈战略视野和一流基础研究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这一机制需要国家、基础教育、大学和科研结构、企业和产业等基于整合式创新进行系统性重构。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未来需要结合北京市实际形势,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方案,为不断培养高质量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以及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奠定扎实基础。

图2 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路径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刘思远博士和高磊硕士协助搜集了相关文献资料,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关键北京市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高考考好是关键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