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在华沙

2023-10-10冯萍

留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华沙波兰教授

文_ 冯萍

初到华沙

我是独自一人前往华沙留学的,作为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我深深地感到留学生活的不易。刚到华沙,我便感受到这里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冬季,几乎见不到太阳,整个城市被镀上一层灰暗的色彩。这种淡淡的忧伤总能触发我的泪腺,让我莫名地流泪。听着熟悉又不熟悉的波兰语,看着不苟言笑却温柔优雅的波兰人,我常常感叹道:“这就是华沙呀!”

有一次与在波兰生活了很多年的华人聊天,他说对华沙的感觉也是淡淡的,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也许与华沙的历史有关。这座城市从10世纪建立起便战火不断,几经战争摧残又几次被重建,在“二战”期间,95%的城市被夷为平地。我猜想,华沙令人落泪的故事感也许就来自这些沉重的历史。

我在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南部国家游玩的时候,发现那边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仿佛没有任何烦心事,这与华沙人的严肃感截然不同——他们不苟言笑,静默无言,城市里静得仿佛可以听到对面人的呼吸声,让你不由得好奇对方在思考什么。

留学期间,我感到国外教育和国内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每个学生都在“象牙塔”里生活,而对于国外的学生来说,读大学意味着已经成人,大多数学生在上完课后就去工作,颇具社会感。在波兰语中,也只有上了大学的学生才可以被称为“student”(学生)。

研究生的日常

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之所以研究生会选择在华沙学习国际关系专业,是因为华沙地处欧洲中心,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学习国际关系的好地方。华沙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在波兰乃至中东欧排名都很靠前,学校的很多教授是外交官,或是在政府担任公职。

我平时喜欢读历史和哲学,在入学前已通读了《伯罗尼撒的战争》《理想国》等书,但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依然忐忑不安,生怕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不出所料,第一节是国际关系中最复杂的国际安全课,由当时的总统顾问授课,据说他曾经代表波兰在联合国任公职,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噼里啪啦讲了很多,我听得云里雾里。

来华沙前,我有一本小说想出版,直觉告诉我,教授一定会帮我实现这个梦想。虽然他的课讲得很快,我没怎么听懂,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告诉他我写了一本英文小说。令我吃惊的是,他非但没有拒绝,还帮我找了一家当地的出版社,并为我的书写了序言。由此,我的第一部英文处女作得以面世。

经过了这件事,我以为教授会对我很宽容,然而我错了。国际安全不愧是最严格的课程,研究生第一年,我的其他课程都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唯独国际安全挂科了。当然,不只是我,班里几乎2/3的同学都挂了科。教授既严厉又仁慈,说可以给挂科的人好几次补考的机会,直到我们完全通过。随后我勤奋学习,考了三次,最终通过了考试。

华沙大学的课堂形式多样,但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自己展示,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发掘知识。我不甘心落后于他人,每一次展示前我都会查阅大量资料,并且有意识地选择国外同学作为搭档,他们来自印度、白俄罗斯、美国……在和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我的英语熟练了起来。同时,我学习他们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准备答辩,渐渐地,我在课堂里活跃起来。因为是学术讨论,有些不喜欢中国的同学偶尔会提出反对的声音,我总会和他们进行辩论,而且越辩论越兴奋,我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方式。一位犹太人曾毫不客气地对我的同伴说:“我希望听听冯萍的观点。”我好奇地打量着他的鹰钩鼻子,他是那么容易骄傲,又那么不容易接近。当我觉得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我再一次选择和中国同学做搭档,比如在模拟联合国的会议中,我在小组中作为代表发言,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就这样,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毕业论文。但因为我觉得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加之还想多了解波兰,于是毅然地递交了博士学位的申请书。

充实的博士生活

博士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写一篇300页左右的论文,同时要完成相应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更加注重理论方面的学习,这不免有些枯燥,很多博士朋友都表示无法坚持学业,要么因为没有选好导师,要么因为自己没有好的学术点子。而且大多数博士生都有工作,多多少少会影响学习的时间。学校为了照顾这些有工作的学生,一般会选在周六日上课,我怕影响学习,没有找正式的工作,而是找了兼职,比如做报社记者、做翻译、在中文学校教书等。

国际关系是一门大学科,仅仅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起码要对历史、哲学有所知晓。有了这个想法,我开始在网上寻找各个大学的视频公开课,阅读历史和哲学等书籍,与此同时,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和波兰语水平,这样的学习生活很充实。

博士的学习和研究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政治”。事实上,我一直在做中国对中东欧外交政策的研究,时常会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枯竭,直到遇到一位风趣幽默的教授,和我们讨论起什么是政治的话题。“什么是政治?为什么人们喜欢政治?男性和女性对政治的态度有什么区别?”他这样提问道。

当时我们的回答是政治就是权力,一种影响力,如果国际社会没有政治的话,就如同盘古开天辟地的一盘散沙,处于混乱的状态,有了政治就有了秩序。教授微微一笑,说道:“政治其实很简单,政治就是斗争,是敏感的,是一种获得或者失去权力的游戏。很少有人能拒绝政治,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都不重要,因为政治手段都是一样的。”

听了教授的话,我醍醐灌顶,与此同时心中也不由得有些落寞。如果政治是一种斗争的手段的话,那么就难免会有黑暗肮脏的部分,也许这就是女性和男性对待政治的不同态度吧。

读博期间,一开始我的论文丝毫没有进展,总是不能让导师满意,后来我得到了一位韩国学长的指点。于是,在一个因为机票太贵而没有回家的暑假,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像写小说那样把自己埋进屋里,一口气完成了论文,然后交给了教授。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在三年之内进入了答辩的环节,也是年级里最早答辩的学生。

华沙的课余

在华沙的第三年,我对华沙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已经熟悉了。我喜欢在维斯瓦河河畔散步,这条河是波兰的母亲河,也是波兰最长的河流。从维斯瓦河河畔吹来的风,吹散了我的心事,吹走了我的孤独和寂寞。心安处是吾乡,我突然有种把他乡当故乡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了解波兰,我决定结交各个国家的朋友。我的第一位外国朋友是阿莎,她喜欢骑行,做各种户外运动。我在维斯瓦河河畔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她,她主动和我打招呼,于是我们便在河畔的邮轮里一边观赏维斯瓦河的夏日景色,一边喝茶聊天,非常有情调。

留学期间,我经常感到孤独,有次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最好的留学方式首先是在陌生的国度创造出自己的财富,或实现自己的梦想。其次,就是开阔眼界,结识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再次,就是获得学业上的成功。最后,留学带给我们的是独立,我们要忍受着对中国菜肴的渴望,以及没有朋友帮助时的孤独和寂寞。我们学会了自己处理各种问题,办理各种手续,逐步变得坚强起来。”我总觉得自己的留学生活还缺少什么,它不应该是孤独的,而应该更丰富多彩,既然没人走进来,我便大胆地走出去,去寻找乐趣。为了消除无聊的荒废感,我开始培养下棋的爱好,以棋会友,与此同时,我开始读书,准备在波兰出几本英文作品。

眨眼间,五年的学习生涯结束了,虽然有遗憾,但总体来说,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华沙流过泪水,被人欺骗过,遇到过危险,但同时也有很多温暖的回忆。当我要离开时,我选择把这些美好的回忆以及留学的经历记录下来。

猜你喜欢

华沙波兰教授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进军波兰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
冰岛的夏天没蚊子?
波兰 华沙起义73周年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