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2023-09-28罗锡英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名作欣赏 2023年11期
关键词:奥菲利高尔哈姆莱特

⊙罗锡英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笔者所在的高校刚刚经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二级专业认证,围绕师范认证理念“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改革、改进工作。期间,笔者对所授的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了较深入的思考。根据“产出导向”,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外国文学高支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科素养,即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到课程,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需求,我们认为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外国文学基本知识,如外国文学发展脉络、思潮流派特点、作家基本创作情况等,更要关注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文学课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会文本细读,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笔者的实践是坚持直面文本的态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兴趣,通过任务的解决深入理解文本,提升文学素养,获得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能力。

一、态度:直面文本

要培养文本解读能力就要直面文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或学生把这门课的学习限定于教材本身,没有直面文本。这样的教学,后果是很严重的,对文本没有亲密的接触,无从真正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更无从开展学生与作家、文本之间的对话,方法和能力更无从培养。不正面接触文本,学习便成了单纯的记忆。马工程外国文学史教材理想的使用方式,首先是将其作为“学习指南和参考书”①,它提供了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它甄别和判断了哪些是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总结和评价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次,应结合教材所甄别出来的经典作家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用教材演示的文本解读的方法去深入思考,从而做到与作家作品、教材形成对话。都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没有真正直面文本,多少个学生都只是一个哈姆莱特。再次,文学史知识的理解,需要经由经典作品才能深入。如浪漫主义“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的特点难道不是通过拜伦、雪莱等人的作品才能深入理解吗?

(一)直面文本,拥抱细节

直面文本,拥抱细节才能真正进入作品。教材对经典作家作品的介绍带着编者自己的理解,虽也展示部分细节,但细节是有限的。理想的教学应是学生自主阅读或在教师引导下阅读作品,课堂的教学才可能有对话产生。

文学终究是表现人的,文学中的人是要安放在细节中才有生命力,才会丰满。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非常善于用细节去表现人物,很多读者以为不经意的细节却是大有价值的,在细节中生长起来的人物不会是干瘪的。安娜坐的火车短暂停靠小站,小说写了小站的暴风雪,这暴风雪其实是安娜内心世界的外化,“这些天来直至刚才,她一再对自己说,弗龙斯基是那种随处可见、千人一面的年轻人中的一个,她永远也不该去想他。但是这会儿,在同他相遇的最初一瞬,一种喜悦和骄傲的心情就攫住了她”②。车门关上不久,安娜与沃伦斯基重逢,理智如风雪的冰冷,它与内心的热切彼此交织,正是安娜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的表现。火车驶进彼得堡车站,安娜心中的天秤最终选择了家庭,“家、丈夫和儿子,快要来临的日子和今后的一切琐事立刻袭上她的心头”③。但下火车后,安娜竟然感觉丈夫卡列宁的耳朵那么陌生、那么丑陋,在她的视角下,卡列宁的外貌、声音、神态、步态,一切都显得那么矫揉造作、虚伪庸俗。这种潜意识的感受多少说明安娜对婚姻的不满意、不甘心。这样细节的表现力多强啊!

文学是对生活的模仿,生活是丰富的,由众多细节构成的文学世界也应该是丰富的。细节才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之水。在细节中建构你对作品的认识,在细节中理解作品,在细节中辨析各种关于作品的评论,用细节支撑你的观点。

(二)直面文本,体会情感

直面文本,体会文本的情感。文学是情感的载体,阅读文学作品能拓展人们的情感世界,丰富人们的感受能力,领略人生的姹紫嫣红和情感的千姿百态。

文学中对喜怒哀乐惧的感情皆有所表达,其中爱情是感情中最热烈的,我们不妨以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为例谈谈如何直面文本,体会情感。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男女主人公是多么会用语言表达他们炽烈的爱情。朱丽叶说:“让阴沉的暮夜赶快降临。展开你密密的帷幕吧,成全恋爱的黑夜!”④罗密欧说:“朱丽叶所在的地方就是天堂。”⑤我们甚至能感受到语言滚烫的温度,多么热烈,多么直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是情感的魅力。《哈姆莱特》写哈姆莱特和奥菲利亚的爱情则显得扑朔迷离。哈姆莱特对奥菲利亚说:“到尼姑庵去吧!”⑥奥菲利亚死后,他跳到她的墓穴深情地说:“我爱奥菲利亚!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也抵不过我对她的爱。”⑦哈姆莱特的语言前后矛盾,时而尖刻,时而热切。但是当我们了解他是为了让人相信自己是真疯,不得不对奥菲利亚尖酸刻薄,以至于成功地让波洛涅斯认为他是真的疯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对情人被人利用的失望和没有人站在他身旁和他一起战斗的孤独引发的病态情绪。可善良、单纯的奥菲利亚又怎么能承受情人嘴里的如刀似箭的话呢?哈姆莱特虽然残忍,但这又很符合他遭受重创,自己几乎孤身一人反抗强大的敌对力量而表现出的应激状态。只有进入这些细节,才能真正了解哈姆莱特对奥菲利亚的感情。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里让人感动的爱情又是另一番样子。阿克西妮亚和葛利高里第一次分手。阿克西妮亚饱受煎熬,为了忘掉葛利高里,她去找一个老奶奶帮忙让她忘记葛利高里。老奶奶将她带到顿河边,用盐和水,念着咒语,企图洗去她对葛利高里的情欲之火。这件事情本身是多么荒唐,但这又是非常好的书写感情的叙事,阿克西妮亚文化程度不高,她不能像朱丽叶那样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浓烈的感情,但这种质朴的、接地气的方式也很让人震撼。这种情到深处恨不得忘情也是痴情一种,一种陌生化的手法,写法上很别致很新颖。

作品的情感是靠细节表现的,靠细节支持的,唯有进入文本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情感,读者与作品、与作者才真正进行有效的对话。

(三)直面文本,学会思辨

直面文本,学会思辨。外国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理性意识,充满思辨精神,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直面文本,细读文本,才有思辨的基础。

在讲授尤金·奥尼尔《琼斯皇》时,笔者发现教材提到剧本受到荣格“集体无意识”影响的论述不是那么充分,便鼓励同学们通过文本细读,去思辨到底有没有更好的与“集体无意识”相关的文本的论据。经过文本细读,同学们发现剧本中有很多比教材提到的身体的外在变化更为体现集体无意识的材料,不自觉的非洲精神的契合才是更好的例子。这时同学们才真正认可奥尼尔《琼斯皇》受到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这个结论。又如在讲授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的理解是有点难度的,但如果直面文本,深入到文本中,如将《高老头》中伏盖公寓的餐厅和《红与黑》中侯爵府邸的餐厅的细节展示出来,学生便能很好地思考不同作家怎么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辨析他们的共性与个性。

如果没有直面文本,没有深入文本,你对文本的认识都只是来自教材或教师的讲授,你没有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思辨便无从谈起。但学会思考,学会辨析,然后形成自己的判断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做法:任务驱动式阅读

笔者认为外国文学史中关于“史”方面的知识,教师个人和学生能发挥的余地很小,这些知识的梳理是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学生甚至连质疑的空间都很小。但是对经典作家作品,学生可以追求有个性的解读,发展自己的解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教学往往采用布置阅读任务的方法,以任务去驱动文本细读的实施,以问题去引导同学们去细读、发现、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学会捍卫自己的观点,并在小组和班级分享自己的观点。

对本科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较全面的文本细读的方法,只是简单地布置文本细读,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通过任务驱动,教师和学生以任务为契机,达到有效的沟通、合作、探讨和多维互动,最终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任务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但问题的设计是个难题。文本细读的最终成果不是完成一本问题集。好的问题要能带动整本书的阅读理解,从细节深入理解主题、人物形象等。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互动是多维的,有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生师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不断地被建构和重构,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提高能力。下面将结合上课内容以举例子的方式分享外国文学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主题是小说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阅读任务的设计要围绕这个重点、难点去展开,但又不能直接从难以理解的“异化”开始。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逐步靠近“异化”这个难题:1.关注《变形记》中“门”的描写,谈谈你发现了什么。2.请找一找小说中标志时间的词语,谈谈你的发现。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格里高尔的房间有好几个门,主人公的生活完全被周围的人分割,他没有自己的私密性,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他生活在逼仄、压抑的空间中,类似的空间还有火车车厢、旅馆、公司的工作间。格里高尔变形的那天不能正常上班,家里的三个亲人分别从三个门催促他起床。这个在家里没有任何愉悦空间体验的格里高尔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家里人敲门不是关心格里高尔,而是为了催促格里高尔去上班。格里高尔作为工具人的形象呼之欲出,对家人来说,他仅是赚钱养家的人。后来同学们又发现,家人们发现格里高尔变形后,“门”就成了空间间隔,门分隔了空间,变形的格里高尔被家人嫌弃,妹妹粗暴地进出格里高尔的空间,但格里高尔一旦跨越门的界限,便遭到父亲致命的身体打击和妹妹的心灵打击。同学们从“门”的细节出发读到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粗暴,这已经很接近“异化”的主题了。第二个问题中“标志时间的词语”,也是小说的细节。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格里高尔从梦里醒来的时间并不确切,但一定不会早于五点,因为他已经来不及去赶五点的火车了,也不会迟于六点半,那是他自己第一次读出的时间。六点三刻,母亲一边敲门,一边用温柔的声音说话;父亲则用拳头敲门;妹妹一边敲门一边轻声抱怨。七点时闹钟再次响起。七点十分,住房铃声大响,公司来人了。时间节奏很快。由此可见,格里高尔是被时间挤压的现代人,在他那里,生命的神圣性消失了。他每天像标准化的机械一样重复着,每天什么时间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都是规定好的。对公司来说,他仅是带来好业绩的员工。两个问题加起来,便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格里高尔是现代人“异化”的典型,他的存在对他的家人和他的公司来说都只是工具人的价值而已,他没有享受到人间的温情。

又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对哈姆莱特形象的理解是理解这部戏剧的关键,但如果任务直接从归纳人物形象特点出发,反而会忽略很多东西,如哈姆莱特的处境、哈姆莱特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难度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人物。因此,我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第三幕第一场戏剧的主要冲突。同学们在阅读中发现第三幕第一场中最明显的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的冲突,这是着墨较多的,但是只有开头和结尾写到的克劳狄斯却不容忽视,因为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的见面无非是克劳狄斯试探哈姆莱特真意的工具。这一场的结尾以克劳狄斯“大人物的疯狂是不能听其自然的”结束,这直接引发了后来剧情中哈姆莱特继续被克劳狄斯安排人去试探和被送往英国送死等事件。可见,尽管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的对话较多,但不能认定哈姆莱特和奥菲利亚的矛盾是这一场的主要矛盾。主要的冲突仍然是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的冲突,国王是他的复仇对象。恋人的冲突更说明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力量悬殊。有些同学根据剧中的长段独白(生存还是毁灭)判定这一场的主要矛盾是哈姆莱特与自我的冲突,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哈姆莱特的延宕表现,也可以用性格来解释。这样说来,把最主要的矛盾冲突理解为哈姆莱特和内心自我的矛盾冲突也是可以说得通的。最终,以任务驱动的文本细读课上,充满着思辨,随时产生语言与思想的交锋,师生都感觉阅读与思考是幸福的事情,当然这个过程中观点的孕育也伴随着苦恼。

外国文学课一般兼顾文学史和经典作品解读,一般来说对“史”的内容的处理,大部分老师都相似,一方面是梳理、识记,另一方面是通过文本的解读促进理解。但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教学,可能教法就多种多样了。文学课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发挥的余地在文本的教学上。学生反映,经过细读的文本是令人难忘的,也许有些细节能一辈子都记住。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方法学习的过程和能力形成的过程。

①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绪论第5页。

②③〔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第102页。

④⑤⑥⑦〔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5卷),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第143页,第147页,第331页,第387页。

猜你喜欢

奥菲利高尔哈姆莱特
探讨《变形记》中“甲虫”的结局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大班科学活动: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
小影子们的大世界
试论《变形记》悲剧主人公的塑造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
欲望还是母亲的欲望?——拉康再论《哈姆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