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2020-06-12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悲剧

入乎其内

《哈姆莱特》是著名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通过复仇这一情节展现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从文章情节、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等方面去分析,对高中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课文选取了第五幕第二场,这一场迷雾重重,一波三折,主要内容是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体味出“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慢慢推向故事发展的高潮。

课文设置了四个悬念:

1.哈姆莱特本应该去英格兰,但他识破克劳狄斯的诡计逃回了丹麦,他将面临什么?2.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3.在比剑过程中,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4.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的心,使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课文中的矛盾冲突是我们解读课文的关键突破点。一是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杀父霸母之仇,另一个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杀父“害”妹之仇,正是有了这两个巨大的矛盾冲突,才让故事充满戏剧性,而且故事围绕“比剑”(明)和“毒计”(暗)展开,也暗示着故事的结局必然具有悲剧性。

课文的开始是哈姆莱特和好友霍拉旭的对话,哈姆莱特知道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他的儿时好友被收买,时时刻刻都在监视他,表面是为了保护他而送他去英格兰,实际是想借英格兰国王的手杀掉他。哈姆莱特非常愤怒,此时此刻他已经有了复仇的想法。正巧此时,大臣奥斯里克前来拜访,关于帽子展开了一段对话。奥斯里克假意取下帽子表示尊重,而哈姆莱特催促他戴上帽子,似乎这就暗示了哈姆莱特内心的正直,他见不得这种惺惺作态的表现。奥斯里克一阵假意的寒暄之后,他提到雷欧提斯是一个绅士,哈姆莱特即刻问,提及这位绅士的用意是什么,接下来加入了霍拉旭的旁白,“他的钱袋已经空了,所有金子般的漂亮话都用尽了。”果不其然,立刻展露了他前来的真实目的,是要哈姆莱特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表面上是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比武,实际上用的是激将法,说国王用六匹巴巴里的骏马和雷欧提斯打赌,而雷欧提斯也提出六柄法国好剑和好刀,以及尤其珍贵的悬链,诱使哈姆莱特不能不接受雷欧提斯的挑战。哈姆莱特答应了比剑。

在比剑开始前,克劳狄斯特意派一贵族过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比剑,这也暗示了克劳狄斯的心急,他害怕哈姆莱特不中他的计谋,可见他的心机之深。不仅如此,见面时他还牵起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的手,假意相握使其和解,哈姆莱特也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求得他的谅解。但在选剑环节,似乎别有深意,雷欧提斯违背比赛规则,换了一把剑,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似乎也为后面的阴谋埋下了伏笔,暗示了悲剧性的结局。克劳狄斯还提出只要哈姆莱特击中了就赏赐美酒珍珠以及鸣炮庆贺,并宣布比赛开始。

比剑开始,第一剑哈姆莱特就成功刺中雷欧提斯,克劳狄斯立马鸣炮,并且赐给哈姆莱特一杯酒庆祝胜利,但哈姆莱特并没有喝下,而是暂放一边。第二次又成功刺中,王后替哈姆莱特喝下了酒。克劳狄斯却说不要喝,也表示这杯酒有问题,果然后文就印证了,王后喝下这杯酒之后,克劳狄斯的旁白就说明这杯酒是一杯毒酒,克劳狄斯早已布下计谋想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第三剑、第四剑,在第四回合雷欧提斯挺剑刺中了哈姆莱特,在争夺中,哈姆莱特也夺取了雷欧提斯的剑刺伤了雷欧提斯,此刻故事达到了一个高潮,两人双双中剑。突然,王后倒地,道出这是一杯毒酒,随后雷欧提斯也道出剑上有毒,并且无药可救,而这一个巨大的阴谋来自于国王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愤怒到了极点,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中克劳狄斯,逼着他喝下毒酒,最后克劳狄斯也倒地死亡。临死之前,哈姆莱特希望他的朋友霍拉旭暂时牺牲去天堂的幸福,能够替他传述他的故事。

这一部分情节变故迭起,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善良忧郁的王子。

出乎其外

《哈姆莱特》的悲剧色彩

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反动势力强大。哈姆莱特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与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少数)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社会罪恶与封建势力交织)所进行的斗争。

其二,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義思想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人文主义追求的是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哈姆莱特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精神痛苦的内容较复杂,一方面为现实中的罪恶、为理想不能实现而痛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个人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个人在精神上的打击而痛心;思想局限更表现在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最后,哈姆莱特身上还存在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以及不少旧思想的负担。

《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关于哈姆莱特悲剧的成因却众说纷纭。主导看法是认为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他的悲剧客观上是由于敌对的一方,即封建阶级的力量相对强大,而哈姆莱特,即人文主义者的代表的力量相对弱小。主观上则是由于哈姆莱特作为人文主义者有着自己的局限性。

从个体角度寻找原因。最有影响的一种看法是认为哈姆莱特天性软弱、犹疑,担当不起“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哈姆莱特“非常软弱而忧郁”的思想使他在复仇行动上延宕。此种观点可以称为个性缺陷说。

但是,从社会角度来寻找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其方向是正确的。首先,《哈姆莱特》并不是一部阐释人文主义者斗争失败的原因的历史文献,莎士比亚也没有将其写成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而是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描述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一方面,可以把双方力量的过于悬殊作为哈姆莱特悲剧的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克劳狄斯掌握着国家的权力,拥有朝廷的力量。而哈姆莱特则孤身一人,昔日的情人和朋友,如今也成了克劳狄斯的密探。但是,克劳狄斯拥有的力量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他所处的职位,老国王死后,这力量就落入他手中,只要他一死,这力量便会为哈姆莱特所掌握。而且,克劳狄斯虽然拥有国家权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却不能公开动用这种权力来打击哈姆莱特,而只能是耍花招来加以利用而已。另一方面,也由于王子的地位,哈姆莱特也拥有一定可以动用的力量,并且实际上他已经动用了,如布置贡扎古之死的演出,还有安排海盗替自己送信等。因此,克劳狄斯与哈姆莱特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悬殊。

同步训练

1.从文中看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最后还是酿成了悲剧呢?

2.雷欧提斯的复仇和哈姆莱特的复仇是一样的吗?

【本版供稿/邹卿媛格】

参考答案

1.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必然的,是他的性格使然。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他的性格的悲剧。莎士比亚塑造这一悲剧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哈姆莱特是一个英雄,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他负有“重整乾坤的责任”。但即便是这样的一个杰出人物,由于自身的某些缺失也终于酿成了人生的悲剧,他不只是失去了自身的生命,也使丹麦失去了她的未来。这便启示我们,为着我们的事业,为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哪怕是那些在你看来即便是微不足道的缺点。

2.形式一样,都是为父亲报仇。但性质完全不一样,克劳狄斯杀死哈姆莱特的父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谋,是为了篡夺王位并占有王后;哈姆莱特杀死雷欧提斯的父亲,“是在疯狂中犯下的过失”。其次,复仇的目的完全不一样,雷欧提斯的复仇是基于个人感情,哈姆莱特则是要通过复仇达到“重整乾坤”的目的。再次,复仇的方式完全不一样,雷欧提斯为了复仇,不择手段。而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基督徒,要按照基督教义通过良心这一关,使自己复仇后能升入天堂,同时把敌人打入地狱。作为一个骑士,他要通过荣誉这一关,选择一个公众的场合,堂而皇之地复仇,使自己芳名永存人间。最后,两个人的结局也完全不同,哈姆莱特死后有霍拉旭在人间传述他的故事,芳名永垂;而雷欧提斯只能深深懊悔。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也说哈姆莱特的“困境”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论述《哈姆莱特》及其艺术特色
画家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