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09-27王燕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燕

[摘 要] 近年来,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弊端凸显,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整本书阅读转变了固有的阅读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在阅读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書阅读;阅读教学;小学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整本书阅读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一本书时的状态和阅读一篇文章时的状态存在较大差距,前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让他们有规划地长期阅读,并逐渐形成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多元的阅读体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在互联网时代,整本书阅读教学更具有优势,师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阅读内容,找到许多合适的阅读资源,阅读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学生也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激情

每当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后,学生都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毫无头绪地阅读,阅读理解能力无法提升,这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技巧,每次看到大量的阅读内容就会感到厌烦,读一会儿就失去了耐心,根本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另外,教师没有加入学生的阅读中,布置完任务就成为旁观者,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导致整本书阅读陷入困境。

(二)教学组织随意,缺乏系统性

部分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没有做好备课,总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规划,导致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正确地完成阅读,在实际阅读的时候,没有目标,最终的阅读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教师没有开发多元的阅读活动,以理论灌输代替学生实践,影响了整本书阅读的效果,容易偏离教学宗旨。另外,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少,没有给学生提供线上阅读的指导,使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还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整堂阅读课都在播放电子课件或者微课视频,容易误导学生。

(三)整本书阅读评价效果不佳

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评价,不评价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反馈,使得学生对阅读失去信心,也找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虽然有的教师能够意识到阅读评价的作用,但是他们在实施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依据,缺乏对学生的关注,采用统一的评价语,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另外,教师掌控着评价主动权,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评价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受到影响。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相应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不同,不仅阅读量大,而且需要的阅读时间也较长。对于自制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完整本书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心,更需要阅读兴趣的支持。为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导读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及主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提前感知书中的悠远意境、高远情志及人文情怀,给学生创造自主想象的空间,唤起学生对书中内容的期盼与向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推荐的每一本书都是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年龄特点精挑细选的,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本着“小切口,深挖掘,广拓展”的原则,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从整本书中截取最为精彩的片段,并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当学生听得正入神时戛然而止,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不由自主地对书本产生阅读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直观、可感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很多经典著作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的影视剧片段,用精彩的画面、扣人心弦的声音触动学生的内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书中内容产生直接而深入的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整本书的主题创设情境,先把书的作者介绍给学生,为学生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发生在作者身上的趣事,然后概述整本书的特色,明确整本书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整本书的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欲望,促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设计有效问题,引领阅读思维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单篇、短章为主,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字、词、句上,学生的认知范围和情感体验较为狭隘。而整本书阅读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听说读写训练,而是转向了阅读兴趣、思维品质、对生活和生命的体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想要让学生一直对阅读保持好奇心,教师要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思维,驱动学生的阅读进程,从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由于整本书的阅读量偏大,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将整本书阅读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结合每一阶段的阅读内容为学生设计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后回答问题,用问题辅助学生阅读理解书本知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中采用主问题教学方式,结合整本书的内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话题,通过问题的解决,突出整本书阅读的“整”与“深”,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入研讨和思辨。问题设计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整本书的主题意蕴入手,也可以从书的结构脉络入手,还可以从书的语言特色入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设计问题,都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整本书内容,使设计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问题是理解与思考的枢纽,主问题设计好后,教师还要对主问题进行细化,形成具有难度层次的问题链或问题群,推动整本书阅读向纵深发展。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采用先分后合的方式,先解决部分问题,再解决主要问题,最后收到整合提升的效果;也可以采用渐进式的方式构建问题链,使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基于前面问题的解决和分析,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依次探寻,直到主问题得以解决,将问题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不同阅读方式的补充,让阅读更加多样,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显然,当前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锻炼阅读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因为阅读的方式不对,忽略了阅读思维过程,导致在整本书阅读中很难真正地融入文本中,自然也无法体验到整本书中的思想传递、审美创造、文化传承,让以整本书为基础的阅读方式失去价值。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阅读,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阅读资料,还要让学生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略读,精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对其中的字、词、句展开赏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对于较为平淡的语段可以略读,为的是博采,同时又能保障阅读的连贯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所以,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随笔的好习惯,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顿悟、感想随时记录下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学生再次看到自己所写的读书随笔时,他们总会产生一些新的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书的内容都是分章节呈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纲式的摘录,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总结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产生提纲挈领的效果,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阅读过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写读后感,或对书中的人物、事件、作者写作手法等进行评论,不限形式,不限字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实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借助思维导图,厘清阅读思路

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厘清阅读思路,形成语文知识体系。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还不成熟,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特殊的叙述方法、独特的写作结构等都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为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将整本书的写作架构、主要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整本书内容产生更为详细的认知,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方向性。

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展阅读,他们喜欢停留在文字表面,耗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好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他们慢慢地理解和把握书中内容,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整本书的主旨精神。但这种方式很容易挫伤学生的阅读自信。为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可以为学生设计整本书的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发展脉络,概括整本书的主旨,如用气泡图梳理书中的人物关系,用鱼骨图展示作品主题与人物、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括号图梳理整本书的写作特色等,把整本书中的关键词、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等要素有条理地呈现出来,大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整本书阅读之前,利用思维导图对整本书中的生字、特殊句式、写作手法等进行分析与汇总,让学生敢于主动阅读,并积极分析阅读中遇到的各种知识,积累更多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章节地绘制思维导图,加深理解程度,总结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当经历了大量的思维导图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分析能力,快速找到阅读的关键内容,有助于语文知识的有效衔接。

(五)开展阅读活动,丰富个性体验

如今,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教学常态。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文本,保证他们可以在活动参与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还要注重阅读活动的启发性,使学生萌发人文意识,为传承中华文化奠定基础。

每一本书中都会有一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编写人物档案的活动,从书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其编写简历,写出人物的事迹、主要特征,还可以让学生为其绘制画像。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书中挑选一些精彩情节,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将书中的精彩情节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在对整本书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剧本的编写,并自主分配角色、自主编排语言、自主揣摩动作神态等,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相互传看彼此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手抄报等,展示读书成果,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阅读经验、交流阅读心得,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从其他同学身上学习好的阅读技巧。对于同一本书,不同的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个性解读,开展辩论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交换阅读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交流中筛选具有讨论价值的观点或具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研讨,使学生在思辨中对书中内容产生更多新的感悟与理解,丰富阅读体验。

三、结语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积蓄阅读能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合理设計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书香少年,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我是小学生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非常小学生